《租船》課堂教學反思

《租船》這一課是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讓學生靈活運用餘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租船》課堂教學反思

在課的開始,我先讓學生說說對春天的理解和體會,並在其中插入了“驚蟄”這個節氣,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而後通過創設同學們郊遊需要租船的情境來引出課題,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說一說從情境圖中得到了什麼數學信息,然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之前,先讓學生理解“至少”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最後在剩餘 1 個人的情況下,不着急給出答案,而讓學生充分的說出各自的結論,在意見出現分歧的時候,再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想一想,得出給剩餘的 1 個人需要再增加一條船,進而引出在這種情況下餘數要進一。 在解決最多可以劃幾時的問題時,也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理解剩餘的 1 元錢不夠坐 1 小時,故而餘數要捨去的道理。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理解比較到位。

在練習過程中,我發現有部分孩子不會考慮實際因素,遇到這種問題有出現把所有的餘數都捨去,不懂得根據實際問題去進行分析,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較弱。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格式上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如果需要進一的在算式的結果上就直接進一了,還有忘記寫單位名稱以及寫錯的,或者是寫一個單位名稱丟一個的……我覺得可能在例題的時候,我沒有對書寫格式多加強調,並且沒有回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孩子進行充分理解。關於答語是本學期要訓練學生寫的,在這點,有的孩子養成習慣比較困難,會忘記寫,需要老師及時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