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範文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範文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1

1、觀察、歸納、證明是研究事物的科學方法。此節課在研究方程的根與係數關係時,先從具體例子觀察、歸納其規律,並且先從二次項係數是1的方程入手,然後提出二次項係數不是1的,由此,猜想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與係數關係,最後對此猜想的正確性作出證明。這個全過程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考方法很有價值。

2、教學設計中補充了“簡化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對根與係數關係的敘述可以方便些。教學設計中還把根與係數關係作爲兩個互逆的定理提出,可加深理解兩個性質的不同功能。韋達定理的原定理的功能是:若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則可寫出些方程的兩根之和的值及兩極之積的值。而其逆定理的功能是:若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兩個根,可寫出這個方程。

3、本節課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學生動手能力略顯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加強。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2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始終把分析問題、尋找等量關係作爲重點進行教學,不斷對學生引導、啓發,努力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卻忽視了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學生活動較少,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哪怕是錯誤的,也是學生思考的結果,大不了再糾正,學生也會更加牢固的掌握。比如探究2: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準確地列出方程,在進行小結公式a(1±x)2=b之後,在做後面的鞏固練習和應用拓展時就應該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而我看學生分析困難,忍不住加以提示。雖然學生很快列出方程了,但我一點都沒有成就感。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思維習慣,不能越俎代庖。

學生要理解題意,分析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的各種數量關係,要通過分析、綜合,找到解題的途徑和方法。弄清楚什麼是變化前的量,什麼是變化後的量,增長或降低了幾次。爲此,我準備設計一些教學方法,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

增長率問題是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重點問題,本節課設計的優點是不同問題中反應不同的增長率,有利於學生更合的掌握增長率問題。

一元二次方程教學反思3

隨着新課改的深入,課堂評價變得多元化,似乎很難找到一條適合任何課堂的衡量標準,這是否就是“教無定法”的理解,自己很困惑。(多以問題呈現):

1、傳統教學的'邊講邊練與洋思中學的自學哪種效率高?洋思經驗在洋思效率很高,但在我們這裏卻難以實現,甚至不如傳統教學的邊講邊練效果好,爲什麼呢?我記得去洋思時聽到洋思中學的一位老師誠懇的說,你們來學洋思經驗,只通過聽一兩節課是學不到的,因爲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問題,還牽涉到學校的系統管理。還記得上海閘北八中的劉京海校長分析的傳統教學與課程改革的優劣,尤其強調了傳統教學的邊講邊練在數學等理科方面的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就傳統教學做深入的研究也一定能夠出效果。

2、如何解決課堂上的死角?如何分層設計讓差生在每一節課上都有事做?分組學習,生教生應該是不錯的一種方式,但是像我們初三的差生有的到現在爲止連有理數加減法都難以進行,那該如何兵教兵?這樣豈不是對好學生很不公平,這樣教學任務也很難完成,單從初三教材來說要想對每個內容進行分層設計恐怕對那些連有理數加減法都不會的學生來說很難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低層次和小步子密臺階,困惑!

3、如何對新教材做創新性的設計?不要視教材爲權威,但我們作爲新課改的第一實踐者不以教材爲綱,課改又如何展開呢?教材深一腳淺一腳的設計是爲了突出我們都已經認可的螺旋式理念,我們也想在實踐中儘可能的去實現,我們如果去做些創新也只能是按原來課程標準恢復原樣,新課改又從何談起?但是如果不對教材做調整,對於知識的難易程度如何把握好分寸,級部之間又如何銜接而不至於出現斷層或重複?

4、課堂上以學生髮展的能力爲重還是以雙基爲重?當然以發展學生能力爲重。課改新理念是提醒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情感價值觀,但是雙基打不好,又如何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反過來說,現在這個課程安排就雙基問題有時候也很難保障,那又如何有時間和精力去做拓展發展能力?很多理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