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1

通過幾天的培訓發現在“統計與概率”這一部分,教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不知道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下面就簡單說一說:

一、關於“分類與統計”

一般說來,分類是爲了使事物具有秩序,分類是爲了更深入地瞭解總體。進行統計則是要根據數量上的結果做出決策,指導行動。總之,不能爲分類而分類,爲統計而統計。

教材中這幾個案例我覺得目的不明確:

1、統計“換了幾顆牙”作爲主題引入,很有新意。

2、讓學生統計穿的鞋子的尺碼,學生了解也沒有用處。這隻有班級爲每人訂購一雙鞋子時才需要。賣鞋的老闆可能也需要;

3、有些情景設計的目標不妥當。例如設計學校借書的種類,結果是喜歡“漫畫”的多,喜歡“文學”的最少,於是建議圖書館多賣一些“漫畫書”。這就不大妥當。不喜歡文學書,恐怕需要多作介紹宣傳,而不一定是少買。

二、關於分類的判斷

一堆東西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分類,即分類的判斷可以很多。但是,要循序漸進,先是一個判斷,然後是兩個判斷,逐步培養。

一堆幾何圖形,可以按顏色分,形狀分、大小分,一步步來,不要一下子就用3個判斷分類。對一年級學生問:“你還可以怎樣分?”問題太寬泛了。

分類不是單獨的知識點,把分類當知識點展開,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分類作爲一種數學思想方法,蘊含在數學情景決策之中。隨着知識內容的加深,分類的難度會增加。

分類的種類可以很多,而許多分類是沒有價值的。例如,在一堆幾何圖形中,我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紅三角形”,一類是“非紅三角形”,我們需要這樣的分類?再如,一批東西中吃的穿的都有,其中有一隻冰淇淋。然後,我分類,一類是冷的,一類是不冷的,這樣分類有意思嗎?雖然分得並不錯。

分類不是分得越多越好,分類貴在分得“好”,即有價值,能夠幫助決策。有需要才分類,不是分得越多越好。看見對象就要分類,無目的地分一通,只會把事情搞亂。無目的地追求各種分類,是誤導。

三、關於收集數據

現在強調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教材要求學生做許多調查,收集數據。但是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例如:統計班級同學的睡眠時間,學生自己並不知道每天的準確睡眠時間。

四、關於“可能性”認識

現在的中低年級教材,不斷地重複“必然、可能、不可能”的判斷,往往是原地踏步。

學習“分數”之後,對古典概率可以進行簡單的認識和計算。此時概率才能定量分析,體現數學的價值。

一般可能性的認識,不教也會。華東師範法學數學系李俊調查:20世紀的中國小學課程裏沒有概率,但是和其他有概率內容的國家相比,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大體相同。

綜上所述,我們在教授《統計與概率》這一部分的知識時,一定要吃透教材,有選擇的使用教材,分析好學生的現狀,從而更好的學生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2

結合歷年的考題和在教學中的經驗,學生在考試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有以下4種:

(一)很容易就完成(難度不大)

此類題目出現在填空題裏,如求簡單事件概率,求平均數、衆數,一般所有考生都能完成。

(二)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這類題目主要是對概率與統計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義不熟練,模糊和混淆,如求中位數,沒有注意要重排數據;條形統計圖中沒有注意條形長與寬的單位大小等等,突出體現基本功不紮實。

(三)易掌握難做

這類題目體現在對數據的整理,教師只需講一遍,學生就能掌握,但做起來很費力。主要是在畫統計圖上,從小學學生就會做了,但要完整、美觀地畫出來,很多同學還是捉襟見肘,體現基本運算不熟練的實際問題,也是現在學生的一個弱點。

(四)難掌握難做

此類題目體現的是長效記憶和瞬時記憶的問題。概率與統計中,有些題目並不是單純的概率與統計題,裏面還涉及到其他數學問題,需要綜合考慮,老師講解過後馬上就進行練習,學生能完成,一段時間過後,學生就模棱兩可,無從下手,要達到長效記憶,只有多做多練,分析問題要結合實際,才能突破這類題目。

結合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結合歷年試題不難發現,考題經歷着從最基本的雙基考查邁向高層次的解決問題的層面,統計與概率的靈活應用在試題有所體現,所以絕不能再把統計與概率當簡單題對待,做好本領域的複習尤爲重要,我覺得在複習中應當抓基礎、重鞏固、尋技巧,爭取讓學生克服這些經常性可能存在的問題。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3

聽了陳傳榮老師的“聯繫生活提高學生的統計與概率意識”的精彩講座和經過幾天的網絡研究學習,讓我對新課程中“統計與概率”這部分的內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

“統計與概率”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四大學習領域之一。《課標》也首次將“統計觀念”作爲重要的目標之一,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做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這樣做的最主要原因是“統計與概率”和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社會生活太密切相關了,在以信息和技術爲基礎的現代社會裏,人們面臨着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常常需要在不確定情境中,根據大量的數據,做出合理的決策,這是新時代公民都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統計正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爲人們更好地制定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一、如何理解統計觀念:

以前我就認爲:統計不就是計算平均數,畫統計圖嗎?這些事情計算器、計算機就能做得很好,還有必要從小就開始學習嗎?確實,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計算平均數,畫統計圖等內容不應再佔據學生過多的時間,事實上它們也遠非統計學習的核心。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統計的核心目標是發展自己的“統計觀念”。一提到“觀念”,就絕非等同於計算、畫圖等簡單技能,而是一種需要在親身經歷的過程培養出來的感覺,於是也有些人將“統計觀念”標爲“數據感”或“信息觀念”。無論用什麼詞彙,它反映的都是由一組數據所引發的想法,所推測到的可能結果,自覺地想到運用統計的方法解決有關的問題等。

二、統計的解釋:

《現代漢語詞典》中關於“統計”的解釋有兩條:

(1)指對某一現象有關的數據的收集、整理、計算和分析等;

(2)總結地計算。不難看出,第一種解釋把“統計”描述成爲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包括一系列的活動,有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和對數據進行計算,以及最後通過數據進行分析等。這種解釋爲我們進行簡單統計的教學提供了依據,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把統計知識的教學拆成一個一個的知識點,而要注重統計的過程性知識,即談到統計必然會涉及到一個統計的全過程:發現並提出問題——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收集和整理數據——運用合適的統計圖、統計量來展示數據——分析數據做出決策——對自己的結果進行交流、評價與改進等。

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如何統計,爲什麼要統計等知識。因此,可以這樣說,統計是一個過程。

第二種解釋讓我們看到“統計”也是一種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在信息社會中,數據無疑是重要的信息之一,如何面對數據,從數據中獲取信息,這就需要用到統計的方法。例如,我們在學《我們的姓》時,我要學生統計一下全班有幾種姓,各有幾人時,學生在班級內進行了一次小統計,先寫出人名,然後進行統計。

《數學課程標準》中有關“統計”的描述是這樣的“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它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助人人做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這句話也突出了統計的過程中它的價值。

三、統計觀念的體現:

1、認識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有關的問題。

培養學生“統計觀念”的首要方面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從統計的角度思考有關問題,也就是當遇到有關問題時能想到去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無事出去溜彎時,就會看見許多車人你身邊走過,問你這條街哪種車經過的多時,你不能因剛纔看到的就下結論,而要進行長時間的觀察,收集一定的數據同時進行整理分析,這樣才能判斷出哪種車經過的多。

2、能通過收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

學生不但要具備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而且還要親身經歷收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並能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還以“經過哪種車”爲例,學生不僅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收集數據,而且還要討論需要收集哪些數據,採取什麼樣的辦法進行收集,還要把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使之清晰,這樣才能進行合理的判斷。

四、實施時應注意的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總目標指出: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

本學段學生關注事物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所以對統計與概率的學習應側重於初步的感受和體會,避免處理成單純計算而不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活動。

1、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第一學段的學生很難理解統計的全過程,爲此,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統計活動,比如:“我們班要舉行特長培訓,應設幾個組,每個組有幾人?”爲了回答這個問題,孩子們就會想做一個調查,就產生了統計的必要,然後再思考具體的統計方法,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接觸越來越多需要統計才能解決的問題,不會出現只重教知識而忽略體驗的情況了。

2、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時,教師應通過問題促進學生分析和解釋數據。具體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判斷統計圖表能否表達原始問題。如通過統計圖能否判斷出有幾個特長班,參加哪個特長班的人多,參加哪個特長班的人少。

第二、判斷統計圖表是否還能顯示出其他的信息。主要引導學生回答兩個方面的問題:

①描述性問題,如“參加美術班的有多少人?”

②比較性問題,如“參加美術班的人數比參加書法班的人數少幾人?”

第三、根據統計圖表作出合理推斷,引導學生交流讀圖表的心得。

總之,義務教育階段的`統計學習應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基本思想,認識統計的作用,既能有意識地正確地運用統計來解決一些問題,又能理智地分析他人的統計數據,以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4

統計與概率的內容貫穿整個小學階段,每一冊課本都有統計或概率方面的內容,所以這也是六年級最後期末考試的必考內容。所以在複習的時候,雖然沒有必要把每冊的課本再重新拿出來複習一遍,但是對於統計的幾個類型,通過練習題再鞏固一下即可。統計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學生總體掌握的不錯。

主要是三種統計圖的的區別與聯繫,有時會考個判斷題或選擇題。其次就是一般會考一個大題,主要的統計圖的繪製,還有根據題目信息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但是,在複習的時候,重點是強調一些區別和聯繫,以及一些常出錯的地方,以及經常忘記的小細節,比如條形統計圖主要是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還能看出數據的差異;折線統計圖主要是看出數量增減變化的趨勢,也可以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扇形統計圖主要是看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也就是部分佔整體的百分比,不能看出數量的具體多少,只能通過計算得出。

而一些小細節也要特別注意,比如繪製條形統計圖的時候,每個直條的寬度要注意一樣,還有在每個直條上面要標上具體的數量。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時候,折點處也要標上數字,還有不要和原點相連。繪製扇形統計圖的時候,要標上具體表示上面和對應的百分數。

總之,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再及時的進行講解和糾正。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5

“統計與概率”可以說是數學新課程中最讓小學教師感到“頭疼”的內容了。這個具有獨特思維方式的領域既難教又難學,尤其是讓許多成人都感到抽象難解的“概率”,也首次成爲小學數學的一部分,它能否真的變成我們所期待的“兒童數學”?

這裏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有沒有必要讓兒童學習它?二、兒童有沒有能力學習,或者說,統計與概率能否變成“兒童數學”的形態?三、教師有沒有能力駕馭這樣的“兒童數學”,假如前述兩點成立的話?如何讓教師具備這樣的能力?

下文就通過個案研究帶給我們關乎上述問題的諸多思考。或許,真正的答案還隱藏在更加深入、普遍和專業的科學研究之中,還孕伏在更成熟的思辨和討論之中,但這並不削減一項真實調查的價值。當我們直面現狀從而激起對這些永恆問題的思考時,這些思考也就有了當下的意義。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反思與建議

在小學數學中,新增加的“統計與概率”內容已經成爲許多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教學應該如何設計、展開,教師又具備多少統計與概率的知識,相關教材、培訓等如何完善,都值得深入研究。我們以四年級一項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學內容爲例作了課堂觀察和研究分析,對以上問題提出建議。

教學內容如下:

例1:足球比賽前,裁判員通常用擲一枚硬幣的方法來決定開球的一方,這樣做公平嗎?

例2:口袋裏有四個號球,上面分別標有1,2,3,4。甲、乙兩人各摸一次。甲先摸,摸出一個號球,記下號數,放回口袋中,乙再摸。誰摸出的數大誰勝。遊戲公平嗎?

課堂活動:小明、小麗被同學們推選爲組長,得票數相同,誰擔任組長呢?班長決定做4個紙團,其中只有一個寫有“正”字。由小明從中任取一個紙團,抽出“正”字的紙團就擔任正組長。這個辦法公平嗎?

分析該設計的意圖可能是:因爲已經學習了用分數表示一個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例1的目的是通過計算雙方獲得開球權的可能性都是1/2,從而知道遊戲公平的意思是“獲勝的可能性是一樣的”。例2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遊戲的公平性。“課堂活動”是讓學生體會遊戲的不公平性。

該內容由某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一所小學的兩位教師分別執教。其中,李老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13年,原始學歷大專;張老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4年,原始學歷本科。兩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該校都屬於中等偏上。我們對教學過程做了筆錄和錄音,課後對老師和學生作了訪談,爲了解這部分內容的難易程度,我們又在大三學生中作了調查與測試。現將結果呈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