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甜”的《窗前的氣球》的教學反思

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猶太人的家庭裏,當孩子稍微懂事的時候,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上幾滴蜂蜜,讓孩子去吻《聖經》,這種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是甜的。是的,書是甜的,我希望,語文,也是甜的。

語文是“甜”的《窗前的氣球》的教學反思

《窗前的氣球》通過一個飄在窗前的紅氣球給躺在病牀上的科利亞送去問候,送去關愛,透過這個紅氣球,科利亞的心飛到了窗外,飛到夥伴們的身邊,感受同學之間友誼的真摯。這節課上,我和孩子時時刻刻感受着語文的“甜”,感受着科利亞的孤獨,分享着科利亞的快樂。朗讀教學是我整節課的重點,孩子們在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訓練中深深感受到了“甜”,在一、二自然段的朗讀教學中,我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邊讀邊體會,使學生通過反覆朗讀去理解課文內容,並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評讀時,有教師的評價也有同學間的評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充分信任學生,使學生能讀懂、讀好課文,因爲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可以爲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更爲自由,舒展的平臺。在讀完課文後的評讀,同學們在自讀與互評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的.心情,激起學生再去讀書的慾望,在讀書時我採用激勵性的語言,加以評價,從正面加以引導,在朗讀後,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就始終保持着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

在設計三——五自然段教學時,首先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環境中產生好奇心,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學生通過自讀,小組合作進一步讀文感悟,最後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體會科利亞看到窗前氣球時高興的心情,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從心裏喜歡朗讀。

尤其在第四自然段中,我對重點句進行了“三讀”的處理:一讀:創設情境,讀“可愛的”一句,孩子仰起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他們感受到了科利亞的開心,他們的內心也是甜的。二讀,個性化朗讀,同一句話,孩子們悟出了不同的讀法,把自己的理解融入了朗讀中,此時,已無需告訴學生什麼是個性化的朗讀,他們已享受到自主是“甜”的。三讀:指導長句讀,教師紮紮實實地帶學生讀長句子,一遍一遍又一遍,孩子們讀通了,讀順了,也讀好了,他們也感受到進步是“甜”的。在讀文感悟的同時又安排了拓展練習通過拓展朗讀,深化教材,感知生活,培養愛心,發揮學生想象力,深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有很多成功經驗,但也有很多弊端,如用教師的分析、講解、灌輸代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等。但《語文課程標準》的頒佈,勢必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評價方式;勢必將傳統的注重知識點的語文教學轉變爲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爲目的,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爲主體,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語文教學;也勢必創新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讓語文變的更接近於生活。

甜的語文的根本是讓學生因真正的收穫語文而感到甜蜜,那麼甜的語文就學語文這個層面,首先要學生在快快樂樂的學語文用語文的過程中落實學生的雙基,讓學生收穫有益與今後發展的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爲學生打好語文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幫助他們今後更好的生活,因此甜的語文要爲學生構建的是適應時代發展的語文知識和能力,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而這個目標的落實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對人的眷顧!

我想:語文的甜,是認識與發現的快樂,是品味與賞析的愉悅,是表達與交流的酣暢;語文的“甜”,是一次精彩的發言,是一個會心的眼神,是一抹自信的神采;語文的甜,更是師生心靈交匯的那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