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通用5篇)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 篇1

《宇宙的另一邊》是一篇充滿童趣、想象奇特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將想象的觸角伸向了宇宙的另一邊,那裏的一切都是這一邊的倒影。在那邊有一個一樣的“我”,但是那邊的“我”的生活與現在完全相反,不僅如此,那邊的自然界中的現象和事物也與這邊完全相反,那邊的石頭有生命,可能像花朵一樣開放,也可能像人一樣行走。正是這樣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想象,讀者跟隨着“我”大膽的想象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一睹想象所帶來的神奇魅力。因此,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我”想象的世界,感受“我”想象的神奇,是教師設計學習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仔細研讀教材會發現,想要把上述問題想清楚,教師需要從整體上解讀單元學習內容,仔細研讀與這篇課文相關聯的其他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合理規劃學習活動。結合本單元的閱讀訓練目標,這篇課文的課後題,以及“語文園地”的“交流平臺”的相關內容,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可以定位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膽而奇特的想象;另一方面是結合生活實際,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大膽想象,與此同時,處理好落實語文要素和基礎知識之間的關係。

在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中,關鍵詞“感受”和“想象”都是既模糊又抽象的詞語,在設計學習活動時,教師需要在深度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把它們量化成可操作性的學習活動。針對“感受”,我們可以結合課後題,爲學生提供“可感受”的途徑,如圈畫文中自己覺得想象力奇妙的語句,在此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從而“感受”想象的奇特;再如融入適當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從而“感受”課文大膽而奇特的想象。關於“想象”,在這篇課文中也有規律可尋,這篇文章主要圍繞“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這個主線展開想象的,在這條主線的牽引下,作者想象了宇宙另一邊“我”的日常生活、學校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現象和事物,在摸索出這一規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根據課文大膽想象的學習目標就有法可依了。

根據“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的特點,想象可以是這樣的:

在宇宙的另一邊,減法可能是這樣的:雷雨減去雷和雨等於晴天,晴天的時候,孩子們就可以出來跳水窪了,所以,雷雨減去雷和雨還等於孩子們的玩耍和快樂。

在宇宙的另一邊,那裏的人們用火洗手,用水燒飯,他們頭朝下走路,那裏的樹根在空中搖擺,樹枝深深地紮在泥土中,他們課文上的字是倒着的,減法是這樣的:一片天空減去煙囪等於萬里無雲,也等於鳥兒的遊樂場。

在宇宙的這一邊,月亮在夜晚閃閃發光,在宇宙的另一邊,月亮會在白天緩緩升起,晚上緩緩落下嗎?在宇宙的這一邊,小魚是生活在水裏的,在宇宙的另一邊,小魚會在岸邊踱步嗎?在宇宙的這一邊,星星是沒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邊,星星也會跳舞嗎?

哇,這樣的想象可真奇妙啊!

結合上述文本教學解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設計如下:

1、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學詞;自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通過圈畫關鍵語句,與同學及交流閱讀感受;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等多種形式,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大膽而奇特的想象;

3、通過抓住這篇課文奇特想象的核心,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大膽想象,想象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是怎樣的,在此基礎上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 篇2

本課教學聚焦單元語文要素“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讓課文學習與“交流平臺”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線清晰,板塊分明。以課文作爲例子,引導學生學方法,明方法,用方法,有層次地完成了本課的.核心教學目標。

1、入情入境,體驗想象之奇趣。

習作單元精讀課文的教學,重在表達方法的學習。圍繞“想象”這一語文要素,結合課後思考題“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祕密”,抓住課文重點自然段,引領學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內容,自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感受想象的`奇趣,體會特定故事情境中想象帶來的表達效果,學習想象的方法。

2、順應思路,激發想象之潛能。

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引導學生髮現文本表達的“祕訣”——宇宙另一邊發生的事情和宇宙這一邊的恰恰相反,即反着想。然後,挖掘文本空白,引導學生順着作者的思路展開想象: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祕密呢?利用課文的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啓發學生髮散思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多角度想象,大膽交流,在頭腦風暴中激發想象的`潛能,習得想象的方法。

3、拓展閱讀,創新想象之視角。

本課採用“1+X”的教學思路,立足表達方法的學習,拓寬學生的想象視角,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進一步爲學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借鑑,切實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 篇3

周的複習課下來,本週開始新課第五單元的教學。週一週二給學生們講了《宇宙的另一邊》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整個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展開,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且將自己的想象寫到文章中去。

首先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吸取之前的教訓,我注重了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對於《宇宙的另一邊》這一篇課文來說,它側重於讓學生體會文中“我”豐富奇特有趣的想象,所以我認爲讓學生採取各種方式的朗讀不失爲一種好的教學方式。課上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我在課件中設計了多處需要想象的地方,引導學生積極說出自己的想象,學生大都參與其中,並且積極性比較高,尤其讓我驚喜的是那幾個孩子也舉了手。

下課前,我趁熱打鐵,發下了補充習題,讓學生完成上面的小練筆,正好對課上的練說有一個鞏固的作用。從課後的習題批改來看,大部分學生說過之後對寫有一些幫助,但也有學生,會說,但寫出來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針對這些學生,課後的個別輔導仍是不可少的。

另外,課上對於文中需要總結的地方,因爲稍微有一些難度,感覺學生答不到點上,所以主要還是由我進行總結,但其實應該引導學生來總結,多給一些時間,再耐心一些,進行點撥,效果會更好。下次在這些方面再多下功夫。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 篇4

《宇宙的另一邊》是陳詩哥寫的,他用充滿童趣的故事,帶領孩子們進入夢幻而富有哲理的童話世界。故事的脈絡十分清晰,先總寫了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再分寫宇宙的另一邊與這一邊的不同之處。因此,教學設計時,我圍繞總——分的思路來設計本課,重點圍繞宇宙的另一邊上課時的情景進行展開,由於與學生的生活較爲貼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完全打開了思路。

這篇課文是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整個單元是習作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展開,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且將自己的想象寫到文章中去。回顧自己的授課過程,有做的好的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運用音樂創設情境,將學生很快帶入課堂。多媒體音頻朗讀課文,既給學生新鮮的感受,又進行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融入輕鬆的背景音樂,給學生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想象的神奇有趣之後,我結合課後第二題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根據“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這一特點,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想象,還根據課文中的加法和乘法,繼續想象了宇宙另一邊的減法和除法可能是什麼樣子的。並且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想象整理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爲本單元的習作做鋪墊。我在課件中設計了多處需要想象的地方,憑藉豐富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將學生無法親身體驗的場面完美地展現在眼前,通過圖片、音樂、小視頻引導學生通過口語來表達出自己的想象,學生大都參與其中,並且積極性比較高。到了文章的最後,考慮到本單元是習作單元,於是我讓學生課下繼續放飛想象,做個小練筆,這樣也提高了寫作的能力,層層遞進,繼續爲完成單元目標做鋪墊。對於文章中需要總結的地方,引導學生來總結,我伺機點撥,這樣更好地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重、難點。

當然,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注意各個環節時間的控制。給學生留的想象說話時間不是很充足,個別學生沒有表達的機會。還有課件可以做得更豐富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學得更輕鬆。

三年級下冊《宇宙的另一邊》教學反思 篇5

週一週二給學生們講了《宇宙的另一邊》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第五單元的第一篇,整個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展開,讓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且將自己的想象寫到文章中去。回顧自己的授課過程,有做的好的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在整篇課文的學習中,我比較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之前在授課過程中大都是學生自己朗讀,讀完回覆對應的數字,但是對於《宇宙的另一邊》這一篇課文,不過分側重於知識點的掌握,而是側重於體會文章中的想象,文章比較長,連麥朗讀會有一些耽誤時間,於是我選擇在第二課時的時候讓學生來朗讀,因爲相比於第一課時的內容,第二課時稍微難以理解一些。

在授課過程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我在課件中設計了多處需要想象的地方,引導學生通過口語來表達出自己的想象,學生大都參與其中,並且積極性比較高。到了文章的最後,考慮到本單元是習作單元,於是我讓學生拿出作文本做個小練筆,這樣也提高了寫作的能力。

當然,還是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注意各個環節時間的控制。在前面半部分使用的時間過長,到後面寫小練筆的時候時間不太夠用,所以只挑選了個別學生的練筆進行簡單評講,效果不是太好。並且給學生留的寫作時間不是很充足,個別學生沒有寫完。

對於文章中需要總結的地方,因爲稍微有一些難度,所以主要是教師進行總結,但其實應該引導學生來總結,教師進行點撥,這樣效果更好。下次會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