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製作課程表》一課的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製作課程表》一課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對《製作課程表》一課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具有潛在的優勢有:教學內容直觀、操作使用快捷、方便,使學生眼、耳、口、手、腦等各種感官並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軟件的選用上,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便於實際操作,能夠充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在教學中是通過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啓發並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先出示課程表效果圖,帶領學生認識表格的組成結構,給學生明確任務(製作接近效果圖的一張課程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讓學生閱讀完成這一任務的第一步(製作課程表)、第二步(編輯課程表:1、對齊表格文字,2、合併單元格,3、添加表格線)的理論知識,教師示範,學生看着大屏幕跟着操作,引導學生完成本節課的任務。其中,教師在介紹了製作課程表的一般方法後,佈置學生製作“班級功課”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測試學生對錶格製作方法的掌握程度,95%的'學生都能迅速地完成這一表格的製作,學生嘗試表格的製作成功後的喜悅。

在談編輯課程表時,首先確定選取編輯對象,具體介紹了選取方法,清晰、及時,並指導學生通過鼠標調整表格的列寬或行高的方法和技巧,爲下節課美化表格做準備。最後,要求試製作“雙休日活動安排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給學生設置難度,目的是爲了解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操作能力,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每一個小任務的提出,都要事先出示課程表效果圖,讓學生面對眼前的實際問題,指導學生看書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隨後教師示範,學生看着屏幕跟着一起解決問題,效果良好。另外,要求學生試製作“雙休日活動安排表”這一殘缺不全的表格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每個學生,必要時結合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進行個別輔導,讓學得不紮實的學生也能嘗受到成功的喜悅,以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