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是一堂概念課。老教材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整除的基礎上教學因數與倍數的,而新教材沒有提到整除。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

因數和倍數是一堂概念課。老教材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整除的基礎上教學因數與倍數的,而新教材沒有提到整除。教學前,我是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開課伊始,就揭示課題,讓學生談自己對因數與倍數的理解。學生結合一個乘法算“3×4=12”入手,介紹因數與倍數概念,這樣有助於更好理解,也能節約很多時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思維被調動起來了,主動參與到了知識的學習中去了。

能不重複、不遺漏找出一個數的因數是本課的難點,絕大部分學生都能仿照找12的因數去找,孩子都能一對一對的找,可遺漏的多,在這裏我強調按順序找,也就是從“1”開始,依次成對找,這樣效果很好。

爲了得出因數的特點,我出了“24的因數,36的因數,18的因數”,並認真觀察這些因數看有什麼發現,由於時間不夠,我只要求孩子從因數的個數,最小,最大的因數考慮,沒有對質數,合數,公因數進行滲透。找一個數的倍數因爲方法比較易於掌握,沒有過多的練習,二是激發他們想象一個數的倍數有什麼特點。

針對這節課,課後我對這堂課也認真的進行了評析,特別就知識的生長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了討論,特別是找一個數的因數,應注重方法的`指導。由此,我們數學課堂教學應注意一下幾點:知識的滲透點、練習發展點、層次切入點、設計巧妙點、教法多樣點、語言動聽點、管理到位點、應變靈活點。

這幾點既是目標也是方向,相信我在新的一學期,團結協作,勤奮務實,努力朝着目標前進。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2

在《因數與倍數》教學中,我充分體現了自主化、活動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情境創設,感悟內化,認識倍數和因數

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爲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抽象到抽象,從數學到數學,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這樣,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二、合作探究,獲得方法,找倍數和因數

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整節課中,教師始終爲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

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在隨後的巡視中發現有很多的學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決定先交流在讓學生尋找,這樣就用了很多時間,最後就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練習,我認爲雖然時間用的過多,但我認爲學生探索的比較充分,學生也有收穫。如何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於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這裏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着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兩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複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纔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時老師再給予有效的指導和總結。

三、分層練習,實踐應用---—促進知識內化

練習的設計不僅緊緊圍繞教學重點,而且注意到了練習的層次性,趣味性。在遊戲中,師生互動,激活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學生不僅參與率高,而且還較好地鞏固了新知。課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養,並及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享受數學,感悟文化魅力。

由於這節是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但並不意味着學生完全被動地接受。教學之前我知道這節課時間會很緊,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認真鑽研了教材,仔細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時間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認識因數和倍數這一環節裏縮短出示時間,直接出示,,實際效果我認爲是比較理想的。課上還應該及時運用多媒體將學生找的因數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發現: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教師應該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激活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3

《因數和倍數》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首先是名稱比較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又不經常接觸,對這樣的概念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斷,需要一個長期的消化理解的過程。

同時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重要的,爲五年級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本節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的。

一、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爲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變抽象爲具體。

二、倍數教學,發現特點。

利用乘法算式,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這裏讓學生理解:

(1)3的倍數應該是3與一個數相乘的積。

(2)找3的倍數是要有一定的順序,依次用1、2、3……與3相乘。

有了找3倍數的方法,在上學生找出2和5的倍數。這樣即鞏固對例題的理解,同時也爲接下來的討論倍數的特點奠定基礎。最後讓學生通過討論發現:

(1)一個數的倍數個數是無限的(要用省略號)。

(2)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三、因數教學,發現特點。

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和倍數相似,大部分學生都用乘法算式尋找一個數的因數,這裏教師可以通過幾到有序排列的除法算式啓發學生進一步理解。強調有序(從小到大),不重複、不遺漏。隨後讓學生找出15、16的因數有那些。最後通過比較討論讓學生得出因數的特點:

(1)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本身。(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數都有因數1).

四、練習反饋情況

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的,有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有如下幾點錯誤出現:

1、倍數沒有加省略號。

2、分不清倍數和因數,倍數也加省略號,因數也加省略號。

3、因數有遺漏的情況。

從以上情況來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注意補差工作;同時要注意教學中細節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