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袋麥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

《三袋麥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後,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於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

它們是怎麼處理這三袋麥子的呢?讀讀課文畫出相應的語句。之後來說說從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隻怎樣的小豬、小牛、小猴?這時,我問孩子們:假如,你就是一個動物,面對這樣一份禮物,你會怎麼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正確帶領學生去肯定土地爺爺的多元評價,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課堂上,學生沒有簡單地效法小猴,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答案五花八門:“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食品送給好多好多人吃”;“我會把麥子送給貧窮的人”。通過這一討論來引導學生多元認同,自覺地去調整認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最後的環節就是第二年土地爺爺來到小動物家看到了他們不同的處理方式,給予了不同的態度。

最活躍的是孩子們表演的時候。低年級學生有着較強的表演慾望。因此我儘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與表演。通過了示範表演、會的站起來表演、同桌互演、上臺表演等多種手段,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對象融爲一體,達到了情感的昇華。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在表演中發展自己,課堂氣氛尤爲活躍。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2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課文情節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

對於三年級孩子,他們剛剛從低年級進入中年級學習,怎樣把握好這個年段教學特點,幫助孩子們順利過度,是我抽到這篇課文備課時不斷思考着的一個問題。於是我的教學定位有兩個依託:一是學生的認知特點;二是文本的語言特點。整個課堂教學我努力突出一個“趣”字——童話語言濃濃之趣,教學情境創設之趣,學生參與學習樂此不疲之趣。

回顧剛纔的課堂,我很欣慰很激動,孩子們在和我相處的40分鐘裏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心始終是快樂的,學習狀態是高漲的積極的,這正是我所希望帶給孩子的享受,也是這篇童話故事應該留給學生的享受。作爲第一課時的教學,再從“趣”這點出發來檢驗我今天課堂,還是有一些值得我和大家分享的地方:

首先是讀。故事內容雖然簡單,但文中長句子多,拗口的地方也多,要讀好卻不是那麼簡單。課文九個自然段,三個小動物的故事,分前後兩年,交錯講述,怎麼辦呢?我想,讀,惟有紮紮實實地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讀懂課文語言,讀活人物形象,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理,才能爲進入第二課時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並能創造性地表演故事搭好橋,鋪好路。

1、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落實一個“實”字。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桌互讀,互幫互學,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突出一個“趣”字。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朗朗的讀書聲體現了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和紮紮實實的學習過程。

(1)、讀詞語,情趣盎然

(2)讀課文。中年級教學應該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習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3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課文故事性很強,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但對其所蘊含的道理和所描寫的小動物鮮明的個性,學生感悟有一定的難度。

一、紮紮實實地讀

本篇課文內容雖然簡單,但文中長句較多,要讀好卻那麼簡單。課文九個自然段,三個小動物的故事,分前後兩年,交錯講述,我想,只有紮紮實實地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讀懂課文語言,讀活人物形象,才能爲進入第二課時搭好橋,鋪好路。

1、讀通課文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桌互讀,互幫互學,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我檢查,落實課文中難讀、難認、易混淆的生字詞。在檢查學生生字詞認讀情況時我特意安排了三個層次,一是認讀本課新字詞,二是分辨兩個難認的形近字,三是讀準課文中容易混淆的三個多音字。其中興奮與磨成麪粉是我們大多數人最容易讀錯的兩個字。

2、讀懂課文

讀小豬,是創設情境引導想象,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小牛一段可能顯得有點沉,但這正是學生讀書的真實情況,這一段句子長不好,所以我在這裏安排了指名讀,範讀以及比賽讀等多種朗讀形式,紮紮實實指導學生讀書,同時滲透了朗讀的一些技巧,比如長句子要學會間隔符短句,比如邊讀邊想象。

二、語言訓練

語文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課時目標和環節目標,更要呈現紮實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穫。學生讀詞串、讀課文、複述故事,把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

三、培養分段能力

本文故事性很強,向學生滲透故事性很強的課文可以按照故事發展的開端、經過、結果給課文劃分層次。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提示把全文劃分爲三個層次,梳理了課文大意。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豬、小牛、小猴都得到了土地爺爺的禮物——三袋麥子,他們三個按照各自的方法對這三袋麥子進行了不同的處理。故事的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個性鮮明,很適合兒童閱讀。

這個故事內容簡單,因此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內化課文中的語言,我主要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並想想演演。第二至四小節中,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後,小豬作者着重寫了他的語言,而小牛作者則寫了他的想法,小猴則短短地寫了他的動作,於是我讓學生想一想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心裏會想些什麼,表情會怎樣?小牛看了又看飽滿的麥粒,會說些什麼?小猴看了麥粒,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在此基礎再演一演,同學們對這幾種動物很熟悉,能夠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一時間課堂十分熱鬧。

同學們演完故事後,意猶未盡,所以在課文結尾,我讓學生爲文本續編故事: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這一回呀,土地爺爺給咱們也送來了一袋的麥子,這袋麥子,金燦燦的,顆粒飽滿。小朋友,現在這袋麥子就歸你了,你想怎麼用啊?學生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想一半種下地,一半留着吃;有的說我把麥子種下地後,等收穫了,就送一些給困難的小動物;有的說我想種下地後,收穫了賣掉些,掙點錢……

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不斷地加深了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這點是值得可喜的。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故事,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適合朗讀和表演。故事中的小豬、小牛和小猴形象鮮明,富有個性。不同人物處理麥子的方式也符合人物的特徵,學生很容易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因此我把大多數時間留給學生練習朗讀。通過個別讀,小組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練習。

在個別讀的時候,主要是示範和指導的過程,學生在個別讀的時候,讓其他學生聽好在哪裏,哪裏還需要改進,哪些詞需要讀好,哪裏需要有句中停頓。人物的對話內容,是重點練習的部分,從人物的語言中也可以看出人物個性。我指導學生讀的時候可以帶上表情和動作,句子中有難懂的詞語,先讓學生理解後再讀。比如講到小豬的時候有個“迫不及待”,我讓學生說說看小豬看到麥子的時候有多急着想吃,學生就能理解迫不及待是等不及的意思。我還讓學生用迫不及待造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說出來的句子基本上都是正確的。表演完畢,讓學生評價覺得誰做得最好的時候,學生一開始一致說小猴。後來,我引導他們說三隻小動物的做法都沒有錯,只要你能說出理由,誰都可以是最好的。因此,在下一個問題:“如果讓你來處理這袋麥子,你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中,學生就能各抒己見,不再侷限於把麥子種下地一個答案了。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6

《三袋麥子》是一篇相當有趣的童話故事,它把三個小動物處理土地爺爺送給它們的麥子的經過描寫得生動、形象。寓思想教育於文字之中,文章淺顯易懂,富有童趣。 在教學中我有兩點體會:

一、教學童話故事,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

形象有活力的教學語言是教學的催化劑,如果教師語言不生動形象,即使是生動、有趣的內容,也會講得乾巴巴,。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這麼一段導入語: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燦燦的麥子送給三個可愛的小動物,讓它們過一個好年,這可樂壞了三個小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樣處理麥子的呢?學生迫不急待地打開書本,尋找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小豬、小牛、小猴處理麥子的不同方法。

二、讓學生在表演中感悟課文內容

衆所周知,愛動、表演慾望強是小學生的天性,讓其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學生主動參與性將大大提高。因此,我儘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於表演,使他們成爲真正的學習主體。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表演,適時地“導”一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對象融爲一體,課堂氣氛也尤爲活躍,達到了學生在表演中感悟課文的效果。爲拓展學生的思維,分析完課文後,我提出“如果你也分得一袋麥子,你會怎麼辦?”讓學生討論。孩子們討論出來的結果還真不少:“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開心地吃一點,請大家用一點,再種一點。”“我會召集大家,利用麥子製作各種食品,然後舉行百食宴,讓大家動腦、動手、又可動口。”還有學生說:“我會把麥子給窮人吃。”答案真是五花八門。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7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麪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着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注重啓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說說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說說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所以在教學種,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種獲得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說:“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說:“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

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說:“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爲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悅!”??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3、讓學生演課本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爲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就像教研室黎主任所說的,板書有些多,既有黑板的板書,也有多媒體的板書。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如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完全可以利用已經寫好的黑板粉筆板書進行回顧、概括,而不需要多媒體再把課文三個畫面呈現了一遍。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8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

第一課時的要求是注重生字教學,對課文大體內容有個初步瞭解,把課文讀通讀流暢就行。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重點是讓學生多讀,在此基礎上理清課文脈絡。

在導入時先給學生聽錄音,激發學生想讀的願望,然後以對話的方式提出一些問題和學生交流,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新課改中,作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情感體驗,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的培養,所以我認爲在教學《三袋麥子》一課時,有必要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態度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相得益彰。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以三位小動物的是怎樣不同處理和處理的結果怎樣兩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找出答案。由老師概括出詞語板書。讓學生明白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麼。然後根據課文板書將故事的主要內容說出。這樣,學生不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習到不少的精闢詞句,而且對所學的詞句進行及時的鞏固,最主要的是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的字詞句,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爲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但如何把語文的工具性體現出來?怎樣關注一下學習文本的另外一個方面,語文實踐功能?我想我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夠的。

1.在概括三位小動物的處理方法和結果時,是老師給出概括的詞語。我想應該先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然後讓學生去概括。

2.在概括詞語時老師應該放一放。在給出小豬的結果的例子後,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頁學着同樣的方法給小牛、小猴也概括出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

3.根據板書練習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其實有兩種方法。可以先讓學生一層一層說。先說小豬的處理方法和結果,再依次說小牛、小猴。還可以把三個獨立的小故事連起來,去掉多餘成分,精煉語言。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角度去學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課堂上老師的語言有些重複囉嗦,以後還應更加簡練些。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9

《三袋麥子》也是一篇童話故事,對小孩子的吸引力那是非常大的。我在上這篇課文的時候並沒有完全按照教案來上,因爲在課堂上,許多孩子都有獨特的想法。我先讓他們去看看小豬收到麥子後的反應,同時讓孩子們知道怎麼讀,並讀好,以學生自學的方式讓他們瞭解小猴、小豬的方法。在都瞭解完之後,我讓他們給麥子去名字,經過引導,他們都能從文中找出金燦燦、飽滿、麥種這樣的詞來看待這個麥子。

一年之後,土地爺爺去看看他們。這裏我先帶領孩子懂得小豬的憨厚可愛以及土地爺爺的哈哈大笑。然後自學小猴與小牛,在交流時,令我驚訝的是,他們都能說到小牛節約,我覺得在我不引導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有很多孩子能說出來,所以,從這裏我覺得一些課文對孩子的吸引會促進他們的思考,假使一些並不有趣的課文,那麼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思考如何去增強氣氛。所以我們應該懂得吸引孩子,而不是爲了上課而上課。這堂課的最後,孩子們都是認爲小猴好,爲什麼好呢,我覺得是不能只看當前,要爲長遠利益打算,並要懂得創造。可惜這裏我引導得不好,最後完全是硬塞給孩子的,所以在這裏非常失敗。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0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個人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學生對這篇課文有濃厚的'興趣,因爲文中有他們喜歡的動物形象。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從三方面入手:

一、在說、想中內化課文的語言

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收到土地爺爺的一口袋麥子後,小豬作者着重寫了他的語言,而小牛作者則寫了他的想法,小猴則短短地寫了他的動作,於是我在課堂中內化課文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心裏會想些什麼,小牛看了又看飽滿的麥粒,會說些什麼?小猴看了麥粒,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同學們對這幾種動物很熟悉,能夠揣摩出他們的所說所想,有的同學說:“小豬想到我以後天天有好東西吃了。”“呵!呵!土地爺爺真好,能給我送來這等好東西,歡迎土地爺爺天天到我家來做客。”而小牛拿到麥子,捧在手中左看有看,邊看邊說:“瞧!這黃燦燦的麥子真捨不得吃。我要把它保存起來慢慢吃,天天吃會吃完的。”而小猴呢,有的同學說:“小猴一拿到那袋麥子,打開一看:‘要是我把這袋麥子種下地,明年一定能收穫更多的麥子。’於是他來到田間,把麥子種下了地。”通過學生的想象,讓學生暢所欲言,小動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形象,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想象中活化土地爺爺

土地爺爺是一個貫穿課文線索的一個人物,一年以後土地爺爺重返故地,作者用形象化的一句話來描寫土地爺爺。如看着小豬憨厚可愛的樣子,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這時,土地爺爺會想些什麼呢?他又會說些什麼?同學們自然會想起《西遊記》中的豬八戒,紛紛責備小豬“真是改不了貪吃的本性。”也有的同學同意小豬的做法:“小豬,好樣的,想吃就吃個夠。”看到小牛處理麥子的做法,老人點點頭。我也引導學生想象此時土地爺爺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有的同學說:“小牛,你既勤勞又節儉,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有同學說:“小牛,你太節儉了,想吃又捨不得吃,多難受呀!”當看到小猴處理麥子的方法,老人撫摸着小猴的頭,興奮地說:“你真聰明!真能幹!”此時你從土地爺爺的神態語言中看出土地爺爺心理會想些什麼?有的同學說:“真不愧爲猴頭,最聰明、最能幹!”經學生這麼一說,課文中寥寥數語的土地爺爺形象也活靈活現了,而且一樹盛開萬種花,學生的答案也各種各樣。

三、在續編故事中創新學生的思想

課文結尾,我深情地告訴學生:“大雪紛飛,又要過年了。有一天一個白鬍子的老頭突然拎着一口袋東西來到你的家裏,他對你說,這是聰明的小猴送給我的一口袋麥子,今天我要把它送給你。你拿到這袋麥子會如何處理呢?”學生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都能綜合各種動物的優點處理自己的一口袋麥子,還有的同學想到把自己豐收的麥子拿到集市上賣,然後把所得的錢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這些想法讓老師感動,可也反映孩子的惰性,居然有很多孩子把土地爺爺送給他們的一口袋麥子拿回家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種,這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1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

學完課文,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豬、小牛、小猴三個小動物,你最欣賞誰的做法,爲什麼?在備課時,我早已作了精心考慮,我認爲同學們一定是最喜歡小猴的做法,並預設了一個讓大家深入討論的問題:小猴的做法最好,書中早有暗示,請大家認真讀書,到書中去找找答案。可學生的討論結果與我的預設大相徑庭,他們有的喜歡小牛的做法,因爲這樣最節儉;有的最喜歡小豬的做法,因爲小豬憨厚可愛;有的最喜歡小猴的做法,因爲這樣做,麥子永遠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學生的回答引導到我預設的程序上來,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無數,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課堂是閱覽室。它充滿了學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閱讀的氛圍。教師的身份已經從知識的壟斷者而變爲學生讀書的對話者。學生在這裏充分感受到的是閱讀的快感。”學生如此強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地說吧。我沒有拘泥課文的主旨:向小猴學習,做事要有長遠打算。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土地爺爺來到我們班,送給同學們每人一袋麥子,你打算怎麼處理這袋麥子?我捨棄了預設的爲什麼說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討論,改爲討論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麥子,你打算怎麼做?於是,同學們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要學小豬,有的說會留一點兒作種子,其餘的學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於書上的做法,說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種一半。大家各抒己見,各呈異彩的答案飛揚的是學生的個性,閃現了學生的思維亮點,流瀉出學生的主體情感。

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新課改中,作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情感體驗,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的培養,所以我認爲在教學《三袋麥子》一課時,有必要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態度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相得益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2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三上的一篇精讀課文,山西運城示範附小的周靈梅老師在第六屆全國閱讀大賽中上了這篇課文,並因此獲得了一等獎。可能是那香噴噴的麥子吸引了我,我仔仔細細地看了實錄,就想把那三袋麥子拿來讓我的學生們品嚐一番。正好那時區教科室來調研聽課,於是我就把它拿了出來,第一次上了之後,我是這樣反思的:

移植了周靈梅老師的這節課,個人覺得既然是一堂好課,也適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那爲什麼不借用呢?爲什麼要捨近求遠,有現成的不用一定要另立門戶呢?要知道要熟悉一篇課文、吃透教材也是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借用別人現成的一堂好課難道不是一種好方法?但是前提要適合學生,移植別人的課堂首先自己也要吃透教材。

反思課堂,由於節奏不夠快,以致於最後的複述故事的環節沒有充裕的時間,只能安排學生寫一寫了。有時候也許是教師婆婆媽媽說的太多唯恐學生不懂的原因,其實有些東西不一定要學生當堂就懂,教師只需輕輕帶過,給學生一個印象,因爲這些東西以後也會不斷地刺激學生的大腦,學生聽多了看多了,自然而然地也就習得了,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吧。教學和教育同樣是一個慢的過程。

做的比較好的就是,上課比較有激情,很投入,能貼近學生。

移植課,並非是原封不動的拿過來,對於好的一些學習方面的課堂語言我們不但要運用而且要熟悉背誦,因爲適合於各種語文課。

今天的課堂總的來看是成功的,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也是因爲教材簡單的原因。我自己如果能夠把過程熟練些效果就會更好。

這篇課文放到期末上還是太晚,應該放到學期初上,因爲對三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簡單。

這學期接到區師訓站領雁工程實踐環節的上課任務。因爲時間緊事情多,就想到了那三袋麥子。借鑑上次的經驗,我選擇了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我又偷懶參照了周靈梅老師的教學設計分別在二年級兩個班進行試教,並請同事們聽課,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正。聽完之後,老師們大致的意見一是教學設計按部就班按照課文的敘述一一進行,顯得比較死板;二是感悟小動物的形象可以貫穿全文,隨時把學生的感悟記錄在黑板。我又細細看了周老師的實錄,發現羣山老師同樣有這樣的點評:“周老師這個看出一個()的()的教學思路,個人認爲不如把它作爲本文學習的一個學習思路,讓孩子們自己去體會,然後再結合語言來品味,這更符合學生的閱讀規律,也能真正讓學生自己來感覺,而不用老師強加給學生了。另外,整體感覺在課堂上老師的話多了些,一部分一部分,一句句地牽着學,如果把這個思路放在前面是不是會更好些呢?”根據以上的這些意見,回顧自己試教的課堂,我對周靈梅老師的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針對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的教案設計變化如下:

1、加入了生字詞的學習,這篇課文生有15個,根據課文的特點很有必要把生字詞集中學習一下。所以在初讀課文環節加入了生字詞的教學,所謂紮紮實實學字詞。

2、區分形近字“捧”和“棒”在方法上有所變化。我採用讓學生用無聲的語言手勢來表示這對詞語的意思,這樣對學生來說還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3、在學習課文第二段時爲了能夠感悟到小豬的廚藝、小豬的能幹,在順序上做了調整。周老師的步驟是:小豬看到黃燦燦的麥子心情怎樣——開心——(看圖)看看小豬開心的樣子,此時此刻他的腦子裏會出現哪些好吃的東西?—哇,這麼多好吃的東西,所以小豬開心的喊道——。按照周老師這樣設計的話,僅僅只能體會出小豬的貪心,但是文中的語言有“做出了各種各樣好吃的食品”,按照學生的理解小豬就是“偉大的廚師”,這樣的小豬怎麼能因爲設計的原因就把它忽略了呢?所以我重新調整如下: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小豬眼前一亮,開心地喊道——(課件)齊讀。看看小豬怎麼了?你看到什麼了?(口水)瞧他這副開心的樣子,抽生讀。——小豬一分鐘也等不及了,課文中有個詞語最能表現小豬着急的心情——?小豬迫不及待地——把麥子怎麼樣?它會做哪些好些的食品?這麼多好吃的食品課文裏也有個詞語叫——看看小豬做的食品(課件)你覺得小豬怎麼樣?(貪吃、能幹出色的小廚師)。調整後的設計不僅讓學生體會了小豬的貪吃和能幹,還恰到好處地理解了“迫不及待”“各種各樣”的意思。

4、如果把目標定位於“品味語言,樹立形象”,那麼周老師針對於這個目標的教學設計沒有貫穿全文,僅僅停留在課文的後半部分。其實,無論是小豬的貪吃和能幹,或是小牛的勤勞、會思考、有長遠打算都可以從課文的第一部分直接體會。在課文的後半部分能體會到的僅僅是小豬的憨厚可愛、有禮貌,小牛的勤儉節約、懂得回報、願意和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那麼爲了使小動物的形象更加豐滿,不妨把“你讀出了一隻怎麼樣的小豬、小牛、小猴”貫穿整個教學設計。有了這個想法後,我就在學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說說“你覺得小豬怎麼樣”在學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時也讓學生說說“你覺得小牛怎麼樣”;然後在學習課文的後半部分時拋出“你又讀出了一隻怎麼樣的小豬、小牛和小猴”?這樣一來,整篇課文的主線就凸出來了,真正做到了“品味語言,感悟形象”。最後三個小動物的形象真的活靈活現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立體感有了,整體性強了。

5、爲了打破設計的平鋪直敘,也爲了體現孩子們的自主性,在課文第二部分讓孩子們說小動物特點的時候就有意打亂順序,“你想先說誰都可以”。

6、最後複述故事環節,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一個孩子先講,然後四人小組講,這樣孩子的參與度增多了,難度也下降了。

調整後的以上不同的六點,最有價值的就屬第四點了,它就像一條紅線,把原本零落的珠子串聯起來,呈現出來的就是比較完整的項鍊了。

一個校長決定一所學校,同樣,一個老師決定一班學生。從試教情況來看,同樣的教案同樣的學生,爲什麼有的那樣出彩,有的課堂卻讓上課老師束手無策。就是因爲學生起了變化,所以能夠碰上個好老師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4月15日在華山上的課自己最爲滿意。在讓孩子們說說小猴子在決定把麥子全種下地之前會想些什麼,孩子的回答是:1、只有自己種,纔有吃不完的麥子。2、有付出就有回報。3、等麥子豐收的時候,可以和別人一起分享。在問孩子小猴的聰明表現在什麼地方?有一個孩子說:小猴的想法和小豬小牛不一樣,他的想法與衆不同。(如果我在評價的時候能夠追上一句:“因爲他的與衆不同的想法才收穫了滿囤的麥子,這樣就更能說明小猴的聰明”,可惜我當時蜻蜓點水“你也很聰明,你的想法與衆不同”。按照導師傅賽君的說法是我的評價沒有讓這位學生精彩的回答得到最熱切的反饋、反響,沒有讓他的答案“可持續發展”。

複述故事環節,一位學生的講述讓我佩服到了幾點,他把小猴怎樣播種、收穫都想象出來,有幾句印象深刻:“秋天到了,麥子豐收了,田野裏好像鋪上了金黃色的地毯”“老人拍拍小猴的肩膀”等等。創造性地改編了課文的語言,並且改的恰到好處,更難得的是合理的想象了課文沒有提到的內容,如小猴怎樣播種,怎樣耕種收割等等。原文短短的內容被當場演繹得令我激動不已,看着他講的合情合理、精彩動聽,其他孩子又聽得津津有味,我真是佩服到了極點。別說二年級,就是六年級學生我也懷疑能否在一堂課後會有這樣的水平。都是平時點滴的積累啊!

三袋麥子今天算是卸下來了,肩上沒有感覺輕鬆,反而更加沉甸甸了。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3

《三袋麥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後,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於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教給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共思想,共行動,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比如在教學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時,我指導學生抓住“黃燦燦”“開心”“迫不及待”“飽滿”“看了又看”“多好”“保存”“上等的麥種”“全種下”等關鍵詞語理解小豬、小牛和小猴對一袋麥子的不同處理方式,體會它們得到麥子後的心情、想法和做法。

2、內化課文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分別說一說: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心裏會想什麼?小牛看了飽滿的麥粒,會說什麼?小猴看了上等的麥種,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3、爲幫助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和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進行拓展延伸:土地爺爺把一袋麥子又送給了誰?他是怎麼想的,說的,做的?一年後,他會對土地爺爺說些什麼?土地爺爺會有什麼反應?作出什麼評價?

從學生們收回的寫話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在課文的基礎上表達出一定的內容,但創新還是不夠,思維有些侷限。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4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小猴各一袋麥子,小豬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麥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則把麥子種下地,一年後收穫了滿滿一囤麥子,每個小動物所以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結果是不一樣的。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我有了以下幾點思考: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麪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着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課堂上引導學生比較三個小動物的處理方法,相機思考發言:假如是你,面對這樣一份禮物,你會怎麼做呢?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正確帶領學生去肯定土地爺爺的多元評價,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課堂上,學生沒有簡單地效法小猴,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答案五花八門:“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食品送給好多好多人吃”;“我會把麥子送給貧窮的人”。通過這一討論來引導學生多元認同,自覺地去調整認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課後細細品味課上那爲學生與衆不同的答案,給我這樣一種啓示:小豬、小牛、小猴三種小動物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對待學習和生活有不同的態度。平時的我會因爲“小豬把食物都吃了”而批評學生好逸惡勞,不思進取;因爲“小牛保存麥子,最後剩下半袋”而教誨學生凡事要動腦筋,不要死腦筋;因爲“小猴把麥子全種下了地,一年吃不上好東西,會苦一年”而告訴學生做事要踏實些,找到更科學,更合理的做法。當我和學生共同學習了課文《三袋麥子》後,我發現對待學生的不應該是抱怨,更多應是賞識。賞識應成爲我們對待孩子的心態,成爲我們的思維方式和信念。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15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閱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麪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說,想着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注重啓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說說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說說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說:“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說:“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說:“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爲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悅!”……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注重學法指導的我卻沒有讓學生抓住小豬的說話和動作來品讀。帶學生分析時,因爲設計內容多,覺得學生會自己讀懂,所以就沒有太多的用時。還有就是設計好的複述故事沒有能夠圓滿完成。原因就是簡單的問題浪費了時間,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