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無道,誅暴秦》教學反思

第11課《伐無道,誅暴秦》,本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瞭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的基本史實。爲達到這一目標,我設置了兩個歷史短劇,課前編好學生準備,通過創設情境法輕鬆解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思路基本上是遵循“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原則,創設情境,提供史料、地圖等,以問題式啓發學生逐步探究得出結論,充分關注學生的發展。

《伐無道,誅暴秦》教學反思

本節課利用複習的方式進行導入,新舊知識進行聯繫,學生易於掌握。問題的設置方面,結合歷史劇和史料,層層設問,層層剖析,啓發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後得出結論。

本節課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兩個歷史劇的表演(上朝和陳勝吳廣起義),全班同學充分參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都很投入地進到整個課堂中,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思考,而且能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秦朝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及陳勝、吳廣起義的過程,從而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生的表演也非常精彩、到位,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本節課的成語故事是非常多的,我在授課過程中忽視了成語故事的穿插。對於剛接觸歷史的初一新生來說,歷史故事是他們最感興趣的的.話題。愛因斯坦說:“對於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有些學生上課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對感興趣的事情願意去做,不感興趣的就表現出心不在焉。顯而易見,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學,就很難培養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今後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地穿插一些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並將激發興趣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本節課沒有抓住最恰當的時機,再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的兩個歷史劇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我卻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心理,將課堂氣氛再次帶入高潮,沒有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這在今後要多加磨練。

三、在語言的表述、提問的設計方面有待提高,侷限於課本知識,沒有將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拓展。如分析劉邦項羽勝敗的原因時,侷限於課本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做全面的分析,後再重點強調主要原因是失民心。“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表現在哪裏?”“秦王朝存在是時間”這些問題也沒有做詳解,沒有引導學生如何計算年代。

四、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本課最後一個環節“我看秦始皇”,學生討論的同時,只是簡單說了一下,沒有及時給予學生方法上的指導。

五、在時間的處理上不夠妥善,節奏過快。在上本課前,原計劃是安排三個歷史劇的表演,但因擔心時間不足,所以刪掉了一個,如將刪掉的第三個歷史劇“賣鞋”加入,相信學生對秦暴政的表現會有個更全面的瞭解。

六、在上課的過程中,忽視了初一學生年齡特點,幻燈片切的過快,學生來不及記錄筆記;其次忽視了板書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板書,沒有構建本課的知識框架,不利於學生系統掌握知識

今後努力方向:力爭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多思考與積累,精心設計有梯度、多角度的問題,力求少而精。備課要加強知識的縱橫聯繫,形成多樣的知識網絡,多蒐集相關資料,豐富課堂,多聽課,多反思,力求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