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範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範文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 篇1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將他們的生活中的語言說出來。本節課的重點有二:一是使學生會比較準確的估數,二是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兩個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難點是選用描述語的界定標準、思考方法。

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對兩個數比較大小、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依據上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沒有一個明顯的界定,究竟相差多少來確定很難,什麼時候用哪個詞來描述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太大。考慮到前面《100以內的數的認識》讓學生通過數數來感知數字之間的距離,當兩個數相距比較近時,大數在前,用多一些;小數在前,用少一些。當兩個數相距比較遠時,大數在前,用多得多;小數在前,用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這些詞語雖然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又多次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多說多議,從而進一步瞭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 篇2

針對教學目標,我認真地研究了這部分教材,決定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落實在以下幾個方面:

1、着力於學生的語言發展,結合具體情境,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發展學生的數感。

2、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3、採用歡快輕鬆的教學方式,避免單調的模仿和枯燥的說教。

新授過程中,學生的反映要比我想象中的好。

一、根據學生思維直觀的特點,創設了直觀的情境,爲新知的教學作好輔墊。今天教學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對學生而言是第一次接觸,但生活中學生有這方面的經驗,只是不會用這些詞來表達罷了。因此,在課上我是出示不同顏色的三杯水,讓學生觀察,用“( )比( )多得多,( )比( )多一些”說一句話。學生交流後引出“( )比( )少得多,( )比( )少一些”後並揭示課題,並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指名說說這些詞的意思。這樣先通過直觀的事物,讓學生對“多得多”等有了直觀的體驗,爲新知識作鋪墊。最後再出示例題,放手讓孩子們比較後說一說,多數孩子能說得很好。

二、抓住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方法加以突破。這節課很主要的一個教學目標是滲透相對思想,我在教學中很重視這方面。如在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對性時,我就爲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支點:同樣是多,他們多得一樣嗎?再利用百數圖讓學生數出10到15,再數10到48,還請兩個學生比賽誰先數完(一個數10到15,一個數10到48),並出示數軸,從數軸中觀察與建構,感知兩數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又如在練習中設計這樣的環節:選一選:老師一次到商店買文具,售貨員阿姨說:“鋼筆比圓珠筆貴多啦!鉛筆比圓珠筆便宜些。”你知道圓珠筆多少錢嗎?鉛筆呢?鋼筆16元:(18元、14元、3元、1元)這裏很多學生認爲圓珠筆是1元,如果圓珠筆是1元,那鉛筆又該選幾呢?這樣學生在矛盾中理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對性,這樣既能滲透相對思想,又能使學生在兩數的比較中有一定的比較性,心中有了一把衡量的鑰匙。

三、練習的設計體現了一定的基礎性和拓展性,訓練的面較廣,把這方面知識延伸到大小的比較,高矮的比較,輕重的比較等方面。

不足的`是部分的訓練是在我的引導下完成的,孩子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鍛鍊自己的機會。還有在上課時,我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太豐富,有時對個別學生的回答甚至沒有給予評價,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的評價是必需的,而如何用更積極鼓勵的語言去評價學生的回答,進而激發學生更努力的學習、發言,是我今後在教學中的主要努力方向。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 篇3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我們要做的只是讓學生將他們的生活中的語言說出來。因此,在這節課上,導入時,先以學生喜歡的猜數導入激發興趣。接着以充滿童話趣味的故事情境貫穿始終,提高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樂學、想學、要學。更進一步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這些詞語雖然在生活中經常用到,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又多次讓學生,多說多議,從而進一步瞭解含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再次,在知識的鞏固階段,安排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練習及遊戲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

在這節課的教學後,我反思了自己,有許多地方不足:

1、 學生剛學100以內數的認識不久,對於幾十幾個到底有多少、多大,還沒有建立起一種概念。如果單純用語言來描述幾個數字的大小關係,學生還不一定能準確的用對這幾個詞語,這就要求我們教學中,學生在描述數字大小關係時,讓學生聯繫百數表中數的遠近……這樣便於學生理解。其次還有“多得多”和“少得多”兩個詞,有些難理解,如果用“多很多”和“少很多”來解釋呢,我想這樣學生更易理解。

2、 如果放手讓孩子去多說,相信很多孩子能掌握的更好。但由於是公開課,我的心理放不開,總擔心孩子說不好,所以減少了學生說的機會。

3、 過高的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在進行猜數遊戲的時候,應該是用提問和板書順序引導學生一步接着一步的思考,這樣的話,學生才能跟着老師的思維走,不然學生猜起來比較吃力。

4、 這節課上有些話說的不夠精練,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細節決定成敗,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經過對學生行爲的充分預設,每個教學環節、甚至每句話都要經過細細揣摩,這樣才能上出一節好課。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反思 篇4

“多一些 少一些 多的多 少得多”是在孩子們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並學會比較數的大小的基礎上安排的,通過教學,讓孩子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描述兩個100以內數的大小關係,進一步培養數感。教學重點是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數之間的關係。教學難點是把握數量大小差異的不同程度。

本節課一開始我就讓讓孩們(同桌兩人)在計數器上先撥出12和15,然後讓孩子們先來比較一下12和15相差了多少,孩子們一下子都說出相差3,我就順勢說15比12多一點點,也就是15比12“多一些”12就比15少一點點,也就是12比15“少一些”。再來看看20和50,讓孩子們(同桌兩人)再計數器上撥出50和20,孩子們能很快說出50比20多30,20比50少30,我就說50比20多了很多很多,我們也可以這樣說50比20“多得多”20比50少很多很多,我們也可以說20比50“少得多”。這些內容爲接下來學習應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關係埋下伏筆。

接下來呈現教材例題,讓孩子試着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含義,讓孩子們說出小貓比小猴“多一些”,小猴比小貓“少一些”,小貓比小狗“多得多”,小狗比小貓“少得多”,最後再指名讓孩子們說出小猴比小狗“多得多”,小狗比小猴“少得多”。讓孩子們反覆應用這些語言來敘述兩個數的大小關係。

經過課後反思,我發現這一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學生說的次數不多,應該留給孩子們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們同桌相互說,老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另外,對於學困生也沒有照顧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反思自己,儘量讓孩子們都參與到課堂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