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的教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斑紋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斑紋的教案

斑紋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身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示1-3種不同的肌理。

課時1-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塊,木塊,各種質地的布料,樹葉,紙張,皮革,皮毛標本,蝴蝶標本等有不同紋理的資料。水粉筆,毛筆,調整色盤等。

2.同學準備學具:收集到的樹葉,羽毛,各種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蠟筆等。

二、引導教學

1.引導同學發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關注的細節,讓同學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

教師可以將自身帶來的和同學收集到的資料都展示出來,讓同學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麼感覺?

2.發展階段

教師介紹,示範兩種拓印的方法: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製作肌理效果的方法還有很很多,教師也可以讓同學自身創意。也可以讓同學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示美麗的斑紋。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同學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並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勝利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同學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

3.收拾與整理

由於這節課會用到多種資料,教室裏會顯得凌亂一些,所以,下課前要留出一點時間讓同學收拾物品。

三、課後拓展

假如同學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同學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同學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

斑紋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 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 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1-3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肌理給人的不同感受。

2. 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1-3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難點

拓印比較清晰的肌理紋樣。

教師準備教具

收集到的一些石塊,木塊,各種質地的布料,樹葉,紙張,皮革,皮毛標本,蝴蝶標本等有不同紋理的材料。水粉筆,毛筆,調整色盤等。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

學生準備學具:收集到的樹葉,羽毛,各種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蠟筆等。

二、引導教學。

(1)摸一摸,說一說。(引導學生認識肌理)

1. 引導學生髮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關注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的經驗。

2.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麼感覺?

(可以這樣說:樹皮給我的感覺是粗糙的,絲綢的感覺滑滑的,金屬摸上去又硬又涼。還可以做一些對比,譬如:棉布比絲綢粗糙,但比樹皮細膩,皮毛的感覺比皮革溫暖;青的樹葉比枯葉要滋潤,細膩……)

3.摸一摸你帶來的材料,把你的感覺跟你的同桌說一說,要按照我們剛纔的說法。(學生自由說)

(2)看一看,猜一猜。

欣賞拓印的肌理圖片,猜一猜:這是什麼物體的肌理?

(3)想一想,說一說:怎麼來拓印呢?

(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4)學一學,試一試。

1. 教師介紹,示範兩種拓印的方法: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

2. 製作肌理效果的方法還有很很多,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意。也可以讓學生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

3.學生動手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並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讓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用什麼方法,表現什麼樣的肌理。

三、作業展示。

(1) 評評自己的作業。

(2) 評評他人的作業。

四 、收拾與整理

學生收拾教室裏的物品,清理衛生,保持教室整潔。

五、課後拓展

回去想一想,你還會什麼樣的方法?

向學生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將水粉色塗在玻璃等光滑並不吸水的物體的表面,將紙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將墨汁或顏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開後,用宣紙吸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斑紋的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自然界一些平常不被關注的細節,不光能用眼睛看,還可以通過觸覺去感知身邊的一些事物,掌握如何表現出不同斑紋的方法、特點,掌握、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經驗。培養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表現自己對不同肌理的感受能力。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不同的斑紋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嘗試使用磨拓、繪畫、或者浸染等各種方法把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現出來。

3、鼓勵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畫法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教學重點:

從觀察、語言表述、觸摸及動手錶現等一系列的訓練,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質地、材料的肌理美。

教學難點:

嘗試不同的方法表現各種物體的肌理效果,感受天然斑紋的美感。

教具準備:

教師:收集到的石塊、木塊、不同質地的布料、樹葉、皮革、羽毛、瓦當等不同紋理的材料,各種圖片、資料,教師的範畫等。

學生:收集到的樹葉、羽毛、貝殼等,水粉用具、油畫棒、彩色鉛筆、生宣紙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組織教學,強調學具擺放整齊、有序。

二、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師生共同問好,啓發談話。

師: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在一起做個小遊戲,大家喜歡嗎?

師:生活中我們習慣了用眼睛來觀察感受周圍的事物,今天我們換一種方式來感覺一下。老師在這個箱子裏準備了幾件東西,大家想知道這裏面是什麼嗎?

師:現在,我想讓幾個同學閉上眼睛,分別用手觸摸一下,然後說一說你摸到的東西給你的感覺?其他的同學根據他的描述來猜一猜,它可能是什麼東西?咱們來聽聽哪個小組的同學對物體的描述恰當、清析,能讓小夥伴們準確的猜出來。(實物分別是:卵石、樹皮、皮革、陶瓷、絲綢等。)

師:在剛纔的遊戲中,我們觸摸到的這些物體,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表面是粗糙的,有的摸起來給人溫暖的感覺,有的摸上去又硬又涼。出現這些不同的感受是由於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質地、紋理等,我們平時習慣叫它斑紋。它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天然的斑紋,今天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欣賞、感受大自然創造的美!

板書課題:《天然的斑紋》

(二)、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體會,觸覺帶給你的不同感受。

請孩子們伸出小手,摸一摸自己身邊的物體。例如:你的課桌是不是很硬;你的笑臉,是不是溫潤、光滑;你的衣服是粗糙的還是柔軟的?另外,看看大家還準備了什麼材料,都試着摸一下,有沒有不同的感覺呢?

師:當我們的手觸摸到一個物體的時候,物體表面的肌理不同,給我們的感受也不相同,這種通過觸摸感受到的肌理就是觸覺肌理。

2、欣賞各種實物、圖片等,讓學生更直覺地認識和感受視覺肌理。

用我們的眼睛仔細觀察一下你的周圍,能不能感受到肌理的存在呢?電視屏幕;潔白的牆壁;漂亮的衣服;我們的課桌椅……。剛纔的遊戲讓大家瞭解了什麼是觸覺肌理。觸覺肌理是用手可以觸摸到的斑紋,那現在咱們再試着摸摸卵石,給你什麼感覺呢?能觸摸到凹凸不平的斑紋嗎?是不是很光滑?再仔細看一看卵石的表面,上面有很多的花紋,這是眼睛可以看到、但是用手卻觸摸不到的。

同樣,用我們的眼睛看到的一些肌理效果,我們可以把它叫做視覺肌理,它能讓我們更直覺的感受到美麗的肌理效果。例如:枯葉,給我們乾澀的感覺;絨布給我們溫暖,柔軟的感覺;瓷器給我們光滑、細膩堅硬的感覺……。

3、分小組討論、交流。

啓發孩子們通過觀察圖片、觸摸各種實物等,並思考、討論、交流。說己對斑紋的理解、感受,瞭解不同物體給人的肌理效果。

師:這麼美麗的斑紋同學們想不想把它留在咱們的作業紙上?

你想用什麼方法把它表現出來?指生說說。(給學生了語言表述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自信。)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現在請你們來看一下老師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的。有條件的可使用實物臺演示1—2種肌理的做法。

(1)教師使用磨拓法快速的表現出實物的肌理效果。

(2)利用生宣紙吸附法表現畫面的肌理。

(教師的示範給學生直觀的展示了肌理的繪畫方法、特點、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興趣。)

三、欣賞範作。

1、以小組爲單位,分析老師的範作,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喜歡它?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方法做出來的嗎?想試一試嗎?(不同肌理的作品欣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同時強調肌理的繪畫方法、特點。)

2、教師建議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繪畫方法表現美麗的斑紋。

3、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

(1)可採用油畫棒或彩色鉛筆覆紙拓印。

(2)用水粉色塗於物體的表面,將紙覆蓋其上用手磨拓出它的紋理。

(3)用水粉色滴灑法等。

4、鼓勵學生大膽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自己喜歡的斑紋。巡視中可將有特點的作品進行及時的展示。以表揚爲主,鼓勵啓發學生,同時,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的示範、講解。

四、展示學生作品。

展示學生作品,分小組對學生作品進行自評、互評、小組評議教師評議等相結合。

以鼓勵爲主,啓發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五、課後拓展。

今天我們嘗試了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天然的斑紋。課下同學們可以進行不同與課堂的方法繼續練習創作。我們不但要用眼睛發現自然界中的一些美麗的細節,還要嘗試用觸覺感知到大自然更多更美的斑紋。

斑紋的教案4

課題:天然的斑紋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施教時間:9月21日——9月28日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式表現1-2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義,能否說出不同肌理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能否總結出作業過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與同學共享。

教學準備:

教師:表現不同肌理的課件,一隻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實物。

學生:提前蒐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實物。水粉色、毛筆、調色盤等。紙。

第一節:

活動一:

請學生將手伸到教師帶來的布袋子中隨便摸一件東西,並憑觸覺說說它表面的花紋是怎樣的,請大家猜猜這是什麼,然後拿出來看猜得對不對。

說說自己憑什麼這樣猜的,你平時注意到物品的這些細節了沒有?

放課件,引導學生髮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的經驗。

活動二:

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他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他們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比如說:“樹皮給我們的感覺是粗糙的,絲綢的感覺是滑滑的,金屬摸上去又硬又涼……”還可以有一些對比,譬如:棉布比絲綢粗糙,但又比樹皮細膩,皮毛的感覺比皮革溫暖,青的樹葉比枯樹葉要滋潤、細膩……

活動三:

佈置練習作業:各組同學交換自己帶來的各種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2-3個用彩色筆或油畫棒畫一下。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佈置學生下節課帶拓印工具。

札記:去年做了一個關於有趣的葉子的幻燈片,裏面有好多葉脈的紋理的圖片,今天正好放給孩子們看,讓他們感受自然界的花紋。效果很好,所以說教學資料的積累非常有用。

第二節

活動一:

教師爲學生表演一個魔術:在一張白紙上用油畫棒用力塗色,白紙上除下了一些有肌理的畫面。請學生猜猜爲什麼會這樣?

揭示謎底:白紙的下面墊着一張樹葉。

再換一種方法:在樹葉上塗上厚厚的水粉顏料,將一張吸水性很強的紙覆蓋在上面,輕輕的壓,小心解開,白紙上就出現了紋理。

這兩種方法都是拓印。

活動二:

啓發學生自己想象,還有什麼辦法制作肌理?

自己組嘗試着做一下。並交流一下製作的效果。

拓印的方法並不難,但要取得好的效果卻也是不容易的,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去嘗試,並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拓印的方法。

作業要求:用拓印、拓印添畫和繪畫相結合的方法制作一幅作業,可以合作。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用什麼方法,表現什麼樣的肌理。

作業展示,經驗交流。

收拾與整理。

札記:孩子們尋找花紋的熱情太高了,把紙蒙在電視機音箱上、門邊上……結果班主任一進班就高呼:“怎麼到處都五顏六色的!”大家又好一通忙乎才把所有的地方都打掃乾淨。上第二個班時,我先要求學生:“拓印時把紙的四周空出來!千萬別弄得到處都是!”

斑紋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身上斑紋的用處。

2、能根據動物的斑紋找出相應的動物。

活動準備:

背景圖(圖上藏有僅露出部分身體斑紋的動物),幼兒收集有關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資料。

活動重點:

瞭解動物身上斑紋的用處。

活動難點:

能根據動物的斑紋找出相應的動物。

活動過程:

1、找動物:

教師出示背景圖。

——“今天有許多動物來和我們玩捉迷藏遊戲,現在它們找出來嗎?”

幼兒尋找躲在草叢中的動物。

驗證結果。教師取出躲藏起來的動物的形象卡進行驗證。

——“你爲什麼立刻就能猜到它是ⅹⅹ動物呢?”

2、探索討論:

學習用分析討論的方法思考問題。

——“你們發現這些動物都有哪些相同之處?”

“動物的斑紋有什麼作用?”

幼兒介紹自己對動物斑紋的認識。

教師小結有關動物斑紋的作用。

斑紋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1-3種不同的肌理。

課時1-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收集到的一些石塊,木塊,各種質地的布料,樹葉,紙張,皮革,皮毛標本,蝴蝶標本等有不同紋理的材料。水粉筆,毛筆,調整色盤等。

2.學生準備學具:收集到的樹葉,羽毛,各種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蠟筆等。

二、引導教學

1.引導學生髮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關注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

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麼感覺?

2.發展階段

教師介紹,示範兩種拓印的方法: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製作肌理效果的方法還有很很多,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意。也可以讓學生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並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

3.收拾與

由於這節課會用到多種材料,教室裏會顯得凌亂一些,所以,下課前要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收拾物品。

三、課後拓展

如果學生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

斑紋的教案7

課題:天然的斑紋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一兩句話說出不同肌理效果帶給自己的獨特感受。

2、能夠用拓印,拓印添畫,繪畫等方法表現1-3種不同的肌理。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義。

2、能否說出不同肌理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具學具:樹葉、羽毛、各種有凹凸紋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蠟筆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教學

1、引導學生髮現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關注的細節,讓學生不光會用眼睛,還要嘗試用觸覺去感知這些細節的美麗,積累一些視覺和觸覺的經驗。

教師可以將自己帶來的和學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肌理,摸一摸,說說它們給你什麼感覺?可以這樣說:樹皮給我的感覺是粗糙的,絲綢的感覺滑滑的,金屬摸上去又硬又涼。還可以做一些對比,譬如:棉布比絲綢粗糙,但比樹皮細膩,皮毛的感覺比皮革溫暖;青的樹葉比枯葉要滋潤,細膩……

2、發展階段

教師介紹,示範兩種拓印的方法:將紙覆在實物上,用鉛筆,油畫棒等工具直接將紋理印下來;或將水粉畫顏料塗在實物上之後用吸水性能較好的紙印下它的紋理。製作肌理效果的方法還有很很多,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意。也可以讓學生用繪畫的方法來表現美麗的斑紋。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難,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卻也不是很容易的,給學生多一點的時間去嘗試,並且在作業過程中,組織幾次討論,談談成功的原因,談談失敗的原因,談談遇到的困難,談談解決的方法,這樣會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用什麼方法,表現什麼樣的肌理。建議用兩課時,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表現不同的肌理。

3、收拾與

由於這節課會用到多種材料,教室裏會顯得凌亂一些,所以,下課前要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收拾物品。

二、課後拓展

如果學生感興趣,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以下的方法讓學生嘗試:有些紋理,例如,樹皮,可以用拓印碑文的方法來印。將水粉色塗在玻璃等光滑並不吸水的物體的表面,將紙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將墨汁或顏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開後,用宣紙吸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年級上第五課教學資料

肌理:與形態,色彩一起組成造型三要素。肌理指由於材料的不同配列,組成和構造而使人得到的觸覺質感和視覺觸感。質地,手感,觸感,織法,性質,紋理等說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能夠實際觸摸的稱爲“觸覺肌理”;只能看不能觸摸出差別的稱爲“視覺骨理”,如從照片或印刷品上感受到的肌理即是。

斑紋的教案8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本文,瞭解自然界的斑紋。

2、領會作者對自然的理解,對自然的熱愛,兼有說明文的知識性,又有散文的哲理及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本文的結構方式。

2、難點:本文語言的獨特性。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作者心語]

《斑紋》收集了我近年來以動物爲主題的作品,這十篇或長或短的散文,動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溫存。

二、作者簡介:

周曉楓,1969年生於北京,199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做過八年兒童文學編輯,現就職於北京出版社,《十月》雜誌副主編。出版過散文集《上帝的隱語》、《鳥羣》、《收藏-時光的魔法書》、《斑紋-獸皮上的地圖》。語言富於想像力和音樂感,曾獲馮牧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

三、解題:

斑紋:在一種顏色的物體表面上顯露出來的別種顏色的條紋。

周曉楓的許多作品都以動物爲主題,兼有科學性、趣味性、思想性與藝術性。這可能受到了法國科學家、散文家法布爾《昆蟲記》的影響,也與現在的人文主義、生態主義有一定的關聯。

這類文章現在很多,文體特徵不是非常明顯,說它是散文隨筆可以,說它是科學小品也不無道理,它反映了目前文學創作在文體上走向融合滲透的一種趨向。

《斑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說明文,也許稱之爲散文更爲合適,但是,文章主要的表達方法還是說明,說明的對象也是以動物爲中心的自然與社會生活現象。

四、初步感知:

題目“斑紋”在文中有哪些含義?

1、具體的:指動物皮毛的形與色(圖案與顏色);

2、抽象的:指其他自然與社會現象,人類內心的精神生活,帶有哲學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文章結構

本文共14個小節,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這一部分主要寫蛇的斑紋,並介紹蛇的一些生活習性和與蛇有關的一些文化。

1節:寫蛇之外形。

2、3節:寫蛇的生理特點和習性。

4、5節:寫蛇的侵害性。

第二部分(第6~10段):這一部分由蛇寫到其他動物,對斑紋的形態進行進一步的描寫

6節:發現簡單的重複。

7節:發現其它動物的斑紋的形態。

8節:發現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差別,

9節:發現逃亡者與捕獵者的謀劃一致,有相同的斑紋。

10節:發現大自然中的斑紋,有對稱設計。

第三部分(第1l——14段):這是在第二部分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從植物、大地、人類的勞動、宇宙,直至我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大到小,由內到外,從具體到抽象,斑紋無處不在。

11節: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寫大地的斑紋。

12節—14節,發現生活中的斑紋無處不在。

五、研習課文

問:文中怎樣描寫蛇之外形?(1節)

※作者寫出了蛇的哪些習性?(2節)

1、充當寓言家;

2、運動時的種種幾何圖案;

3、眼睛不能辨別線條和輪廓;

4、沒有聽覺。

※如何認識和蛇有關的文化?(3節)

———文章引述故事,創造了一個陰鷙、詭祕、惡毒、兇險的形象。在人類文化長河中,人們對動物產生了許多神話、故事、傳說,它融入了人類的許多願望、理想、想像和審美意識。因爲各方面條件的不同,同一種動物會有許多不同形態的傳說。

※文章寫出了蛇的哪些生活特點?(4節)

1、身體柔軟富有彈性;

2、容易攻擊或報復,且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

※在寫蛇的行動迅速、詭譎時用了什麼說明方法?(5節)

1、列數字:1/25秒;

2、引用:“像眼鏡蛇一樣萬無一失”;

3、舉例子:一條蝰蛇。

◎◎作者由“蛇”和“蓑鮋”探討出斑紋呈現的規律是什麼?(6節)

———斑紋起源於對一種簡單圖案的特別嗜好,動物的外表要麼是斑紋,要麼是斑塊,要麼是斑點。

◎◎除了蛇,文章又描繪了哪些動物的斑紋?(7節)

———鮭魚、螺殼、瓢蟲、鷹隼、長頸鹿、斑馬、老虎、豹子等。

(投影有關圖片)

◎◎作者對虎和鹿生活習性的探討中得到了什麼啓發?(8節)

———文章在對虎和鹿生活習性的說明中發現,虎一般單獨生活,而被捕食動物幾乎都羣居,讓人不禁質疑“團結就是力量”。

(投影有關圖片)

※※作者由動物的斑紋又聯想到哪些內容?(10節)

———聯想到美女的文身、病變的皮膚、母親的妊娠紋、遇害者的抓痕,進而說明斑紋無處不在。

※※如何理解“斑紋,對稱設計”?(10節)

———奶牛與毒蜂:善與惡;

美女與皰疹:美與醜;

母親與遇害者:生與死。

(投影有關圖片)

◎◎文章是如何拓展斑紋的範圍的?(11—14節)

———文章由植物、大地、人類的勞動、宇宙,直至我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小到大,由內到外,從具體到抽象,斑紋無處不在。

※※如何理解最後一段的內涵及作用?

———內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對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讚。

作用:既是一種哲學沉思,也是對主題的昇華。

六、總結課文:

一般來說,說明文都是以單個的事物、事理與現象作爲說明對象的,而《斑紋》不是這樣。它從動物的皮毛寫起,主要介紹動物皮毛的紋樣,同時也涉及到人類社會許多現象。“斑紋”在文中含義是多樣的,並不是一種,動物皮毛的花紋,人體、自然與人爲的紋樣,人類勞作與動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記,以及冰花、河流等等,都是作者要說明的斑紋。通過這些斑紋,作者試圖說明更深刻的道理,自然的神奇與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主題表述:

本文通過對形形色色的斑紋的描繪,敘述大自然與人類社會許多奇妙的景象,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律進行了禮讚。

※※※感悟寫法:

1、以一馭多,自由灑脫。文中描寫了許多現象,但始終以斑紋爲中心,散而不亂。

2、多種表達,多面展示。運用多種手法,說明、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使表達對象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揭示,富有藝術感染力。

3、繪形繪色,富有詩意。許多畫面的說明與描寫具有質感,像電影鏡頭一樣逼真,如開頭的一段,視覺衝擊力很強,而有些地方則如抒情詩一樣,如對大地上勞作的描寫。

※※※質疑探討:你認爲《斑紋》藝術表現上存在哪些不足?

1、意象的過於稠密,反而沖淡了藝術感染力;

2、過分依賴於知識,削弱了人性與情感內涵;

3、語言的華麗繁複,設置對思想表達的障礙。

◎◎作品評論

當散文寫作日益成爲文人養病的方式時,周曉楓的散文卻依舊保持着銳利、沉着、優雅的面貌。加上她那鮮明的散文文體意識、語言探索精神,她的寫作在當代散文界已經獨具一格。(青年評論家謝有順)

斑紋》是一本能夠喚醒人們沉睡記憶的書,它讓我們想起許多遠逝的鮮活事物,即生命的目光最初遭遇的哲學命題。

在她的筆下,人與動物們的勞動、愛情、壯麗的生和寂靜的死,都浸透着絢麗、壯觀與詩意的內容。

周曉楓是個心無旁鶩的寫作者,完成《斑紋》的寫作後,她希望拓寬一下創作路子,力求打破唯美的書寫,跨入更廣闊的寫作視野。

(周蓬樺《絢麗的版圖--〈斑紋〉閱讀》)

七、課堂鞏固:

[文本研習]

◎◎ 《斑紋》寫了哪些事物和現象?文中“斑紋”的含義是什麼?文章中有一些議論的語句,找出來並說說他們的作用。

——— 《斑紋》主要說明和描寫了動物皮毛的顏色和圖案,也寫到了其他自然和社會現象,如山川地貌和人類勞作的痕跡等。文中的“斑紋”的含義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動物皮毛的形與色,又指人類內心的精神生活,帶有哲學的意味,指的是一切存在。《斑紋》文體自由,寫作手法多樣,許多議論性的句子都含哲理,在文中起到了深化題旨的作用,如在寫到食肉動物時的議論就有助於對生物界的自然規律的理解,有助於對這一規律給人類社會的啓示的理解。再如結尾部分的議論既是一種哲學沉思,也對總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內容有很大的作用。

◎◎ 《斑紋》的語言形象生動,請舉例說明。

——— 《斑紋》的語言形象生動,如一開始寫蛇,但並不點明,而是以形象開始,“著名的長腰,爲了標明逶迤的長度。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裝飾的頭與尾”,像電影鏡頭一樣,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寫虎時,緊跟在梅花鹿後面寫,“而鹿羣的遠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營地,樹影婆娑,岡巒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風中開放的天上花園”,現場感很強。文中還有大量的比喻,作者這樣寫動物的斑紋,“爲了使磚石模樣的斑塊修築出更矚目的效果,長頸鹿成爲陸地上最高大的動物。斑馬的黑夜和白天。老虎生動的皮毛。豹子讓人暈眩的圓斑。像火焰,像錢幣,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虛的印符……那些圖案,始終受到造物的青睞,被無比耐心地繪製。”

八、佈置作業:

1、積累字詞。

2、完成課本上的[文本研習]題。

3、完成《學習評價手冊》相關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