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教案彙總7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聲聲慢》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聲聲慢》教案彙總7篇

《聲聲慢》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品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學習鑑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鑑賞的經驗;

【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朗讀中品味語言美,體會藝術表現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深刻領悟李清照的悲懷愁緒;

二、教學重難點

【教育重點】

鑑賞詞的意境美,感悟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培養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學習鑑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鑑賞的經驗,掌握藝術手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景設置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新課導入:

導入語:大文豪蘇軾的詞風同學們應該並不陌生,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把詞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來,蘇軾可 以說是豪放派詞人的集大成

者。今天,我們要接觸到的是另外一種詞風,與豪放詞的特點截然相反。沒錯,就是有些同學

已經說出來的婉約詞。

介紹: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以及婉約詞的主要特點。

(二)朗讀詞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簡介:

時代背景,突出“國破家亡夫死”這一悲慘命運;

2.學生朗讀,疏通詞意,初步感知詞作的感情基調;

(1)提問:詞中直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引導學生感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意蘊,和鋪墊的感情基調:

PPT展示:

尋尋覓覓————→動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環境——→寂寞冷清

悽悽慘慘慼戚——→心理——→淒涼慘淡

感情基調:哀婉、淒涼、愁苦

(3)追問:聯繫所學詩文,說說疊字(詞)有何修辭作用?

(範例引導) 師總結:韻律美;增強情感。

(4)結合詩作背景,說一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包含了詞人哪些情感?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愁之一:山河淪陷 悲 故園荒廢難回;愁之二:夫妻永別 悲 美

滿姻緣難全;愁之三:形影相弔 悲 漫漫餘生難度)

(5)間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過渡語:同學們找的都很對。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是結合過我們之前學習詩詞的方法,通

過尋找詞句當中的關鍵詞或者是意象,品讀出詞人的愁緒的。接下來,我們一起結合詞句,聯

系過去所學詩文,再次解讀一下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詞人是如何藉助意象來抒發心中的哀愁

的?

(三)結合意象,體味情感

1.隨同學口述,PPT展示

“酒 風 雁 黃花 梧桐 雨”

師總結,補充並板書:酒 風 雁 黃花 梧桐 雨)

2.意象分析

引導學生結合所學詩句體會詞中意象所蘊含的情感

(1)“酒”

ppt出示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艱難苦

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師總結:酒是“愁”的象徵。

延伸:爲何說是“淡酒”?

引導:並非酒淡,而是愁濃

(2)“風”

ppt出示詩句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 “風

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

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師總結:以秋風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雲中誰寄錦

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師總結:過雁象徵離愁。

延伸:爲什麼作者看到過雁會“正傷心”?

引導: “雁”是“舊時相識”,也是從北方來到南方。再者,“雁”是傳遞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時看到曾爲她和丈夫傳遞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舊在,而收信的丈夫卻離別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傷心。

《聲聲慢》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聲聲慢》屬於蘇教版必修四“筆落驚風雨”這一模塊。《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歷來爲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悽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嚐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作者寫下了《聲聲慢》這首詞,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詞風深沉凝重、哀婉悽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體會運用疊字所達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這首詞巧妙的鋪敘手法,藉助意象抒發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標:

1、理清思路,把握詞人的思想情懷,熟讀成誦。

2、在誦讀、品味得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鑑賞能力。

(三) 情感目標;

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心靈,培養豐富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難點

1、理解這首詞的含義,並品位它的語言風格。

2、體會李清照這首詞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學情分析

1、高一學生對宋詞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備了一定的詩詞鑑賞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對宋詞也有一定的興趣,願意學習詩詞。

2、學生對學習詩詞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師講什麼他們就聽什麼,並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豈不知詩歌鑑賞有非大的個性差異,需要學習者認真品味、欣賞。

五、教學方法

1、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2、反覆吟誦

3、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文本,爭取熟讀成誦;蒐集材料進一步瞭解李清照。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並瞭解了學生的疑惑,使教學有了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

聽我國的著名民樂《二泉映月》,創設詩歌學習的氛圍。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介紹作者:

教師:其實對李清照我們並不陌生,在初中時我們曾學過她的詞,能回憶一下嗎?

學生:自由背誦《如夢令》和《醉花陰》。

教師: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李清照呢?(點一名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早期生活優越,婚姻美滿。父親爲當時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爲金石考據家。李清照和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侵後,他們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趙明誠病死,接着書畫、金石盡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難民一樣,始終無安身之所,過者動盪無定的生活,最後在顛沛流離中死於杭州。

2、朗誦:

(1)自由朗讀

要求:找出全詞中表現作者心境的一個詞——“愁”(板書:愁)

(2)齊讀。要求讀出愁苦感。

(3)教師配樂朗讀。

教師:我在讀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味兒?語調和語速怎樣?

學生:語調很低沉,語速也很慢。

(4)再請一名同學起來配樂朗讀。(教師評價)

3、賞析課文

(1)、教師:請同學們劃出整首詞直接抒情的句子。

學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帶領全班學生反覆讀這一句話。)

(2)、教師:除了這一句難道就沒有了嗎?

學生:第一句。

對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進行賞析

這三句表達的是怎樣的情感?——淒涼、悲愁。

這三句十四個字被譽爲“千古創格”、“絕世奇文”,你贊同嗎?

① 、 連用七組疊詞極富音樂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因此音調和諧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李清照對音律有極深的造詣,所以這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

這三句享有如此高的讚譽,只是因爲疊詞嗎?

《聲聲慢》教案 篇3

一、導入

人世間有萬般情感:快樂、欣喜、悲傷、憂愁……

情感需要表達。音樂家,用聲音來傳遞心中的情感,於是有了貝多芬和他的《命運交響曲》;畫家用色彩來描繪心中的情感,於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詩人呢?用詩。詞人呢?用詞。於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傳世名篇《聲聲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婉約詞名作《聲聲慢》,走進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這首詞中表達了什麼情感?她又是如何表達這樣的情感的?

二、朗誦感知。

自由朗誦,體會情感。

學生朗誦,正音;緩慢;低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誦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問:詞人在這首詞中,寫了一種什麼情感?

齊讀:就讓我們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來傳達女詞人清照這種濃濃的哀愁吧。

三、具體分析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投影)自庾信以來,詩人寫愁,多半極言其多。這裏卻化多爲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複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而詞中句句皆現愁。――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詞中句句皆現愁”,(分組討論),你覺得哪句最能體現“愁”字?爲什麼?

要求:確定一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斷產生。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尋覓什麼?往昔快樂生活,並不是生來如此孤獨愁苦,她也有過快樂生活。

《如夢令》:春遊、飲酒。

結果如何?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爲何要尋覓?人在什麼情況下會追憶往昔生活?說說生活體驗。

可以調換?不可以,感情逐層深入:動作――身體――心理

可以單字?疊字使情感更濃厚。

舉例體會。“庭院深深深幾許?”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

《聽聽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

(投影)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朗讀隨機。

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

爲何喝酒? 借酒澆愁。“舉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爲奇,與其它的不一樣的地方,“淡酒”說明什麼?愁濃。

詞人濃烈的愁緒,本以爲可以解酒來消除,但酒淡壓不住愁濃啊,更何況在這樣一個風急得傍晚。

聯繫自己排解愁緒的方法談談體會:談琴、散步。

3、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雁:急風、淡酒、濃愁的情境中,一羣大雁給詞人給人孤寂冷清之感。

“舊相識”:曾經寄來丈夫趙明誠的信。《一剪梅》,而現在大雁雖在,而人已去。

歲月依然無情遠去,拋下她一個人在孤寂中打發冷清時日。

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無人共摘:聯繫往昔生活,明誠插花清照發,小倆口恩愛非常。當日與之共同 賞菊的良人已去

憔悴損的只是菊花麼?更是詞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輕時鮮麗嬌嫩,嫁作他人婦,愛情滋潤更是嬌嫩異常,而後來世事變化,國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萬愁緒無人傾訴時,再嬌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梧桐:葉大。“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細雨:你的感受?傍晚、細雨打在梧桐樹上。

不是滴在樹上,是滴在詞人的心理啊。

小結:真是“句句皆現愁”啊。

四、體會意境。

(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在南宋,這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秋風冷雨裏,一位寡居的老人,無依無靠。她尋覓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尋不着,反而更添惆悵難耐。想憑藉兩盞淡酒澆去心中濃濃孤寂之愁,無奈敵不過冷冷秋風秋雨。看過去所見之景:是滿地憔悴之菊,是哀慼的大雁,聽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聲聲滴在心裏啊。

這樣畫面,怎一個“冷清”可以形容;這樣的濃愁。又豈是一個“愁”字就能說得清的!

(朗讀體會)

加深了理解後,再次自由朗讀,根據我們剛剛對詞的分析和理解來處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語速舒緩外,也許我們還應該在個別字上面,加以重音、語調的處理,情感投入。

表揚。

五、寫作方法指導練習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詞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風冷雨,化作了兩盞淡酒,化作了南飛的大雁,化作了滿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細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體的意象。

歷史:其實不僅是李清照,古往今來,很多詞人都是如此傳達他們的愁緒的。(投影)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

問題:體會;回答分別是通過那些意象寫愁的?寫出了愁的量、形、重。

小結:抽象的愁通過意象一下子變得具體可感,愁託付給了一江春水、一川菸草、滿城風絮、黃梅雨……

現實:聯繫我們自己。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也有萬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筆,通過具體的意象去勾勒,去表達呢?也許一不小心,一個大文豪就誕生了。(練筆)

練筆展示。

教師展示。老師也有愁緒,面對時間。共賞析。

六、知人論世。]

凡人皆有愁。那麼李清照有什麼樣的愁呢?使得她化爲這曲《聲聲慢》。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出身官宦世家,這樣的出身使得她能夠飽讀詩書,這樣就使得她既“貌美如花,又內秀如竹”。18歲的時候,遇到了生命中最寶貴的另一半――她的丈夫趙明誠,他們情投意合,恩愛非常。但造化弄人,上天把最大的幸福和最大的不幸都統一到了李清照的身上。國家破碎,清兵入侵,李清照經歷了人生的三大磨難:一是丈夫早逝,遭遇感情生活磨難;二是國家破碎,身世飄零,居無定所;三是晚年孤獨,身邊無親無友。

晚年李清照,想把畢生所學傳給一位孫姓女童,“才藻非女子事也”,拒絕了她。一代才女,卻無人能懂。

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一個女子所能得到的最甜美的幸福,也承受了一個女子所無法承受的苦痛,其中既有個人身世的苦痛也有國家的破滅的悲痛。是李清照在這國家與個人災難性的打擊下依然不屈,依然頑強的展現出自己全部的美。以心抗世,以筆喚天。她憑着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爲美,或許就是這極端的幸福與苦痛造就了曠世才女DD李清照。

她是一代才女,是亂世美神。

齊讀。

機動:鄭振鐸在《中國文學史》中評價說:“她是獨創一格的,她是獨立於一羣詞人之中的。她不受別的詞人的什麼影響,別的詞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響。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無數的詞人詩人,寫着無數的離情閨怨的詩詞;他們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這一切的詩詞,在清照之前,直如糞土似的無可評價。”於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轉化爲悽清的悲劇之美,她和她的詞也就永遠高懸在歷史的星空。

隨着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於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

《聲聲慢》教案 篇4

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學會有感情的誦讀詞作。方法和過程目標

尋找詩眼,解讀意象,把握情景關係,掌握鑑賞詩詞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知人論世,探尋詞人苦悶、複雜的精神世界,準確把握“愁”之內涵。 教學重點

知人論世結合此人生平及詞作背景理解作品

分析詞人如何以意象傳愁

 教學難點

體會詞人“一般愁字別樣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 導入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位奇女子,她憑一份清高、一份脫俗,獨步詞壇,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卻心細如塵;她一生坎坷,卻經意執着。她用七十年短暫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千萬代流傳的嫵媚和悽婉。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讀她的名篇《聲聲慢》。

二、 初讀、初味詞情

1、 指名學生朗讀

2、 同學點評

3、 教師點評,指導誦讀

4、 學生有情感的誦讀

三、研讀、品味詞語

(方法一):尋找“詩眼”

思考:詞中瀰漫的是什麼情感?(用文中的一個字來概括)明確:“愁”——“詞眼”

(方法二):解讀意象

思考:作者在詞中選取了哪些意象來表現她的愁?這些意象分別有何特殊意義?提示:可以通過這樣的句式來回答問題:

我選賞的是“ ”(詞句)中的“ ”(意象),它在古典詩歌中往往代表 (意象內涵),如在《 》(作品名稱)中的“ ”(含有選賞意象的詩句)。該意象在本詞中的作用是 。

請先獨立思考,有困難可以互相討論。五分鐘後,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設計意圖:用已知接通未知。通過明確的學習指導,通過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掌握賞析詩詞的方法。展示階段,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提升。)

意象探究

a、淡酒

b、秋風

c、過雁

d、黃花

e、梧桐細雨

(方法三):情景關係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方法四)知人論世

出示幻燈片: 李清照大事記

1103年: 新婚燕爾幸福日,金石書畫共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滅北宋,金石書畫化灰塵。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時值中年有遺孀。

1131年: 卜居會稽逢盜賊,重病纏身欲喪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張汝舟,倉促離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無子嗣,悲苦離世人不知。

思考:結合作者經歷分析愁之內涵

明確:亡國之恨,孀居之悲,淪落之苦

 四、美讀,融入情感

五、分析詩歌的藝術手法和語言特色

六、師生共同歸結鑑賞詩詞的方法

1、知人論世

2、找詞眼、悟主旨

3、賞析意象

4、聯想想象

5、緣景明情

 七、小結

“一般愁字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爲一個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爲一個詩人,她又何其偉大。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便工”,苦難不停地擦試着李清照的藝術靈魂,這些經歷像重物一樣壓在她生命的彈簧上,但它們不能壓垮李清照,相反,苦難越重,藝術的靈魂飛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這樣評價李清照:

一代詞人有舊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轟烈,傳誦千古是著書。

最後,讓我們齊聲背誦《聲聲慢》,在誦讀聲中向李清照堅韌、孤傲的靈魂致敬!

《聲聲慢》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1分鐘)

作者及作品(2分)

課前:由李清照詞《一剪梅》改編 、蘇越作曲、童麗演唱的歌曲《月滿西樓》。渲染課堂氣氛。(課件1)

教師:一曲《一剪梅》道出了李清照“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無限愁情,這“愁”情使她的詞在宋代,攀上了“環顧女界無同類,再看左右無相知”的頂峯。後人怎樣評價她詞作的藝術成就的呢?請看屏幕。

整體感知李清照的藝術成就(課件2)

教師:後人曾這樣評價李清照詞作的成就:“易安詞在宋諸名家中,自有其精神面目。晏殊之和婉,歐陽修之深美,柳永之綿博,蘇軾之超曠,秦觀之悽迷,晏幾道之高秀,賀鑄之瑰麗,舉不足以限之。李易安詞風神氣格,冠絕一時,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絕前後者”。當代著名作家樑衡稱她爲“亂世中的美神”。

今天我們共同欣賞確定她在中國文學史中地位的奠基作品《聲聲慢》,讓我們走近其人,品味其詞、感悟其情。

課件3展示課題 教者 :姜紫波

通過這一階段宋詞的欣賞學習,我們概括了宋詞的一般鑑賞方法六步驟欣賞法。

課件4:“知人世—品音韻賞畫面品意象鑑手法悟情感”六個步驟鑑賞詩歌

知人論世:李清照及其作品。(課件5):

李清照,字漱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之一。她早期的作品多抒寫閨情相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風格開朗明快,清麗婉轉;後期的詞作多抒寫思夫、思鄉、思國的濃愁、哀愁,風格深沉凝重、哀婉悽苦。留有作品集《漱玉詞》。

過渡:李清照的詞就是她的人生,她的人生就是她的詞。

展示學生課外研究成果:請結合李清照不同人生階段的詞作佳句,用簡潔優美的語言概括李清照人生經歷。(課件6)

師生互動,教師下水:(課件7)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她這樣的人生軌跡:“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記下她少女時無憂無慮的閒適生活;“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眉腮,已覺春心動”記下她十八歲時獲得的美好愛情;“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記下了她凝重的相思之苦;據說當年南渡時,路過烏江鎮,她得知這就是項羽自刎之處,於是寫下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豪放之作。記下她沉沉的亡國之痛。

她的人生經歷了這樣幾個重要階段:歡樂閨中;甜蜜新婚;凝重相思;悽苦暮年。

李清照寫作《聲聲慢》時,已是人生暮年,回首往事,幾多歡愉、幾多希冀、幾多離索、幾多悲慼,如今這一切都已化作她一生的“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

整體感知

1、課前背誦:

《如夢令》

《武陵春》

《醉花陰》

《聲聲慢》

研究成果:

學生2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1:用簡潔優美的語言向大家介紹李清照的人生經歷。 檢查自主學習成果

步驟一:知人論世

瞭解李清照其人其事其詞其情。

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課外隱性互動與課內的顯性互動相結合。

師生互動,教師下水:(課件7)

二、 朗讀(3分鐘)

教師: 詞這種文學樣式最初是用來譜曲吟唱的,因此它具有音韻的美。我們就在名家朗讀中品味其美吧。欣賞詩詞第二步品音韻

展示成果: 課件8品音韻

大家推薦2名同學進行朗讀學習。

學生朗讀(要求配樂:自選配曲、圖片製作成PPT課件)

鼓勵學生傾注感情來讀,達到美讀的境界。

師生互動 生與教材互動

三、賞畫面(分)

四、品意象(3分)

鑑手法(3)

五、悟情感(3)

結句欣賞

3) 教師:俄國哲學家、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過:“詩人是用形象和圖畫說話的”,大凡一首好的詩或詞,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具有自己獨特的意境、風格。李清照的詞《聲聲慢》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既是一首絕好的詞,又是一幅幅優美的畫。讓我們進入欣賞第三步賞畫面。第四步品意象。

8、請學生展示課外研究成果畫面描述(2組)並進行評價。

教師設計(可做點評):

第一幅:秋寒風急圖(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風來急)(課件9)

提示學生把握“風”、“酒”兩個意象。

介紹這個意象在古詩的作用:

“風”:“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結論:風渲染愁情 淒涼氛圍。

教師點評: 這天氣變得忽暖忽冷,我怎麼調養自己呢。聽着窗外瑟瑟地秋風一陣緊似一陣的颳着,哦,好冷啊,我伸出冷冷地手端起酒杯,想驅走這寒冷,可是感覺這酒淡淡地,怎麼也抵擋不住這秋風帶來的寒冷。哦,我知道,這心裏的冷,是酒趨不走的。

第二幅:雁過心傷圖(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課件10)

我擡頭望去,又見北雁南飛,這情景和當年我和明城分別時的情景是多麼相似啊。但是雁兒再也不會給我捎來錦書了,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怎不叫人“欲語淚先流”?當年的雁兒帶給我的是甜蜜的愛情,而今天這大雁卻帶給我哀愁,啊,怎不叫我茫然心傷。

大雁意象:象徵離愁

第三幅:滿地黃花圖(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我低頭看去,只見菊花凋零滿地,風雨中是如此憔悴,到如今還有那一朵值得摘取呢?當年僅僅是相思之苦,“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如今人已去,而我也青春不再,年華已老,空留傷心處。

點評:這兩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像自己憔悴的容顏、孤苦飄零的晚境,再無當年“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的雅緻了。作者的感情已漸漸融入落花之中了。

結論: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

第四幅:梧桐細雨圖(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一個人望着窗外,叫我怎麼才能熬到天亮啊!只見那梧桐樹,佇立在細雨中,那點點滴滴的雨聲不像落在樹上,倒一聲聲打在我的心上。這情景,哪裏是一個愁字說的出呢。

點評:意象:梧桐 :梧桐一葉知秋,牽愁惹恨。

“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杜牧《清明》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結論:雨是哀傷,秋思的象徵。

教師小結:詞人是詞壇才女,也是丹青妙手。你看,她選擇的是慘淡的黃昏、蕭瑟的秋風、堆積的黃花、迴歸的大雁、雨中的梧桐、點滴的細雨這一組包含愁情的意象,詞人將它們別具匠心地組合到了一起,給我們營造了一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意境。把詞人的愁情,形象化了、具體化了、生動化了。我們可以從視覺角度感受詞人融入其中的淒涼哀婉。

教師:提出問題討論:首句有沒有形象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裏有畫面嗎?(課件11)

教師明確:感受“聲音形象”。如果我們從聽覺的角度去感受,我們似乎看到一個老婦人,滿眼迷茫,在秋風中低聲嗚咽,悲悲切切,泣

不成聲。這是一幅以人物形象爲主的畫面。前人對這句詞推崇備至。

過渡:這一句運用什麼手法達到這種意境呢?

教師:展示(ppt11)內容:(鑑賞手法運用疊字,創意出奇)

南宋張端義稱讚道: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俱無斧鑿痕。

後人評價:首句連下七組疊字,包含恍惚、寂寞、悲傷三層遞進的意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

分析層次

“尋尋覓覓”:行動

“冷冷清清”:環境氣氛

“悽悽慘慘慼戚”:內心感受

小結:三層由淺入深,把滿懷的憂傷哀愁一股腦兒傾瀉出來,沉重鬱悶,如泣如訴,給全詞定下了悽苦的基調。

著名作家 樑衡在他的《亂世中的美神》一文中這樣寫到:“從李清照的身世和詩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在尋覓三樣東西:一是國家民族的前途。她不願‘飄零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二是尋覓幸福的愛情。在《減字木蘭花》中這樣寫道:‘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這是婚後的甜蜜,是對丈夫的撒嬌,從中也透出她對自己美麗的自信。她有過幸福美滿的愛情,但轉眼破碎了。她也做過再尋真愛的夢,但又碎的更慘,還以‘不終晚節’載入史書,生前身後受此奇辱。只能獨自一人愁。三是尋覓自身價值。她以非凡的才華和勤奮,又藉助愛情的力量,在學術上完成了《金石錄》鉅著,在詞藝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當我們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到那個立於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

師:引導讀出另一處運用疊字手法的句子。

詞作中還有那一句運用了這種手法?

明確:“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一句則抑揚頓挫,以聲襯情,表現詞人的哀愁之深,之濃。

教師:欣賞結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指導學生讀這一句。讀出不同的重音:“這”、“一個”、“愁”悟情感(課件13)

說明:“這”有總括之意,概括前文。

點評: “一個”,是內容,指出“愁”的複雜,已經不是“一個”所能表明,愁境遇艱辛,愁物是人非,愁韶華已逝,愁度日如年———————真是說不盡、道不完。

“愁”,這裏的“愁”愁的深沉,愁的濃烈,是心酸、是傷心、是哀憐、還是煎熬,也是說不清、道不明啊。

再讀全詞: 我們該用怎樣的語調,怎樣的感情讀出那淒涼的畫面,那悽切的聲音, 請學生嘗試着讀出這種複雜的情感。

《聲聲慢》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婉約派詞融情入景、疊字抒情的特點。

2.感受詞人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體味融情入景、疊字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詩詞意象,體會作者感情。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

瞭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瞭解創作動機;理解婉約派詞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會通過分析歌詞意象來揣摩詞人情感的方法。

一.導入:

前天我們學習了宋詞中一首婉約派的作品,題目叫——《蝶戀花》,作者是北宋詞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約派的代表人物還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們來學習柳永的《雨霖鈴》和李清照的《聲聲慢》,體會婉約詞的融情入境的特點,纏綿悽切的基調。

二.先了解兩個詞人的生平和詞作的背景,以理解創作的動因。

1.柳永,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 他少年時到汴京應試,由於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並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了一種浪子作風。當時有人在仁宗面前舉薦他,仁宗批了四個字說:“且去填詞”。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之後,別無出路,就只好以開玩笑的態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即開封),蘇州,杭州等都市過着一種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創制了大量適合於歌唱的慢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雨霖鈴》,唐時舊曲,這支曲本來就是寄託相思的,詞調極盡哀怨。柳永充分利用這一詞調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寫委婉悽側的離情。此詞當爲詞人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

2.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明水人。她的父親是當時禮部員外郎,同時也是一位學者兼散文家,母親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長女。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

李清照十八歲嫁給了當時宰相之子趙明誠,這是一個喜愛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婦倆常常在一起詩詞唱和,過着美滿和諧的生活,

我們學過她的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就是表現了她年輕時無憂無慮,無端生愁的'情愫。

但其後不久,金兵入侵,北宋滅亡,李清照舉家南逃,開始顛沛流離。先是父母雙亡,第二年趙明誠去世,再後來,趙明誠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丟失,境況也變得越來越艱難。一連串的變故,李清照的性格由開朗變得憂鬱。這我們在初中學的《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中已有所瞭解。

《聲聲慢》就創作於這個時期。此時詞人正飄泊江南,流落無依,形影相弔。

三.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提示:1、注意朗讀時的重起輕落,語調舒緩。

2、注意通過準確的停頓、拖音傳達出詞人哀婉悲慼之情。

四.找出兩首詞的詞眼,說說這兩首詞分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愫。

……

《雨霖鈴》:自古多情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教師解說:《雨霖鈴》以一個冷落的秋景作爲背景,表達了人間難以割捨的離情。上闋寫了一個秋天的傍晚,詞人和他的朋友在都門外長亭分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下闋寫詞人想象離別後孤獨寂寞的清冷之情。《聲聲慢》寫的是無法言說的“愁”,也是通過描寫清冷的秋景來渲染愁情的,表現詞人因國破、家忘、夫死而隻身流落江湖的孤苦無依。

五.尋找歸納婉約詞中典型意象,理解它們在表達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一)《雨霖鈴》

1.找出主要意象:

寒蟬、長亭、晚、驟雨初歇 長亭 蘭舟 淚眼 煙波 暮靄 楚天 楊柳 曉風 殘月

2.說說這些意象給你什麼樣的聯想

……

纏綿緋惻,悲苦淒冷,難捨難分……

3.哪些意象我們在以前的詩歌裏面學到過?

(1)長亭

長亭:(看註解)古代在交通要道邊每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又稱“十里長亭”。靠近城市的長亭往往使古人送別的地方。

明確:古人常在長亭送別,此處用長亭,既交代了地點,又暗寓離愁別緒。

(2)蘭舟

蘭舟:“看註解”相傳魯班曾經刻木蘭樹做小船,後來“蘭舟”變成了船的美稱。

明確:本詞中“蘭舟”其實指的是“駕船的人”,即船伕,它在表達主要集中在“催”字上,本來應該上船出發的時候了,船伕催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但在作者聽來卻是聲聲催心,讓兩人肝腸寸斷。一個“催”字傳神地寫出了兩人不忍分離,卻又不得不分離的情景,把離別的傷表現得淋漓盡致。)

(3)淚眼

淚,是中國古典詩詞中“送別詩”一類的重要意象,絕大多數別離者都難免淚下沾巾。

如:王實甫《長亭送別》“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明確:淚眼,也就成了離別的典型意象,以致有了成語“揮淚而別”。

(4)清秋

清秋:本身就是萬物調令,肅殺蕭條的季節,在這樣的生理感受和心理體驗下,清秋意象就積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劇性的心理記憶。

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明確:“冷落的清秋”與上文“寒蟬”呼應,再次以情景交融來渲染,情意更濃。

(5)楊柳 殘月

1.楊柳:古人便有折柳贈別之俗。柳成爲寄別之物,自漢代始。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易生長,用它送友意味着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徵着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意,

中國古典詩詞中“柳”意象在表贈別的詩歌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

例如:《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送別》“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殘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是離合的象徵,何況是殘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詞人的愁思。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蘇軾:《水調歌頭》: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明確:面對楊柳、殘月,作者不禁黯然神傷。

本句堪稱柳永詞的千古絕唱,特別爲人們所愛賞,甚至有人拿這兩句詞來代表柳詞,原因在於這兩句中集中了許多觸動離愁的典型意象來表現他這次的愁懷。

(二)《聲聲慢》

1.請找出詩歌中的主要表現愁緒的意象

……

酒 雁 黃花

2.酒

酒:常言借酒消愁,特別是離人更愛飲酒。如:

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

李白《月下獨酌》: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明確:常言道:借酒澆愁,愁更愁,本句中作者卻不說此意,但言酒淡,不足敵急風,實則非指酒淡,更指愁濃,濃到任何烈酒都化不開,可見其詞之含蓄婉約。

3.雁

雁:雁爲候鳥,春日南飛,秋日北歸,古人早把它作爲秋季一種有特徵性的意象,人們把雁與依戀故鄉聯繫起來,或寄寓對故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音信的盼望。如: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明確:於是“雁”就成了詩人用於寄寓離別傷情的典型意象。

4.黃花

黃花:菊花。菊花給人以幽靜清瘦之感,顏色比較樸素。中國古典詩詞中也經常提到“落花”這個意象,用它暗示着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如:

李煜《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幾道《臨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還有像“梧桐 細雨”等,詩人運用這些典型的意象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的國恨家仇,表達了自己的孤苦寂寞。

六.小結。

婉約派詞表達情感含蓄委婉,喜歡用典型的意象來表情達意,《雨霖鈴》和《聲聲慢》都是婉約派詞的代表作品。

以後接觸這些作品時,我們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來分析理解。

第二課時

主要內容:

背誦《雨霖鈴》和《聲聲慢》;學習《雨霖鈴》中“點染”法,理解《聲聲慢》中疊詞的作用;再聽名家朗誦《雨霖鈴》和《聲聲慢》,感悟詞人離別之苦和流離之苦。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我們昨天學習了兩首宋代婉約派詞,它們的題目和作者分別是:

……

《雨霖鈴》柳永 《聲聲慢》李清照

二.朗讀背誦《雨霖鈴》、《聲聲慢》

……

指名背誦。

三.理解《雨霖鈴》中“點染”的作用和效果。

清代文學批評家劉熙載在《藝概》中指出,柳永的詞善於運用“點染”的手法。所謂“點”,指的是點明情感的內涵;所謂“染”,指的是用景物來渲染烘托所點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中,先點明離別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警務渲染烘托。請你在《雨霖鈴》中再找出這樣的句子1-2句,體會這樣寫的作用和效果。

……

(1)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留戀處”是“點”,“蘭舟催發”是“染”。詞人先用“留戀處”來說離別,再用“蘭舟催發”來烘托離別的戀戀不捨。

(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傷別離”是“點”,“冷落清秋節”是“染”。詞人先說出離別之苦古來如此,接着用“冷落清秋節”來渲染自己的離別之苦已經超越了古人的。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醒何處”是“點”,說明離別之苦,再用“楊柳岸、曉風殘月”來渲染這種離別,讓人更深切地體會詞人的這種愁苦之甚。

歸納:如此寫法,使得情與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與敘事相結合。

四.南宋文學批評家張瑞義在《貴耳集》中評價李清照的《聲聲慢》說:易安秋詞《聲聲慢》, 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後疊又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又使疊字,俱無斧鑿痕。結合這段評價,討論“聲聲慢”中疊字所包孕的情感內涵及其遞進層次,並聯系你所學過的古代詩文,說說疊字的修辭作用。

……

尋尋覓覓——反覆尋找又找不到,渲染一種失落之感。

冷冷清清——這是尋覓不着的結果,這疊詞給人一種漸次濃重的感覺。“冷冷”時外部環境,而“清清”卻是內在感受。

悽悽慘慘慼戚——“悽悽”,是由冷清的環境凝聚在心而表現的,“慘慘”比“悽悽”心情更淒涼,而“慼慼”所表達的情感更甚,似乎已無法承受。這三個疊詞有淺入深,最終把人物內心深處的悲哀、孤獨、苦痛表現得淋漓盡致,道盡了流離顛沛之苦。

點點滴滴——“點點”是雨聲,而“滴滴”卻滴在詞人的心上。這個疊詞也是逐層推進,道盡了人世滄桑。

課外舉例: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運用疊詞法形象寫出了聲音的逼真和自然流暢,顯示了彈奏者高超的技藝。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蕭,寫出了秋的肅殺氣氛;滾滾寫出了長江的浩蕩。

還有語氣詞的重疊,如: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噫籲嚱,危乎高哉,這些疊詞的運用或加重語氣,或加深情感,起到很好的表達作用。

五.小結。

《聲聲慢》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及詞作的藝術風格。

2.通過誦讀品味、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詩詞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解讀文句,分析意境,在品讀中欣賞

教學難點:意境的品味。比較兩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教學設想比較法:閱讀欣賞、品味理解兩首詞的內容、感情基調。

拓展訓練:課外閱讀、摘錄、收集與這兩首詞的內容、境界相似的詩詞句。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文學史源遠流長,文學作品浩如煙海,文學作家燦若繁星,秦漢文章、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無不令讀者陶醉。其中,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一枝奇葩,無論他的豪放還是他的婉約,都以它獨有的風格閃爍在中國文學史的殿堂裏。今天我們將欣賞這座文學殿堂裏具有代表性的兩位婉約派作家秦觀和李清照的詞作----《鵲橋仙》和《聲聲慢》

《鵲橋仙》和《聲聲慢》都是詞牌名,不是詞題。《鵲橋仙》多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之事。《聲聲慢》原來的曲調,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的比較平緩,李清照卻改押入聲韻,並屢用疊字和雙聲字,便變舒緩爲急促,變哀婉爲淒厲。

二、作者簡介:

1.秦觀(1049~1100)北宋後期詞人,字少遊。他擅長詩文,詞更享有盛譽,被蘇軾譽爲“屈宋之才”,秦觀爲蘇門四學士之一,而其詞則在“四學士”中影響最大。詞作風調悽迷幽婉,清麗典雅,屬婉約派。

2.李清照(1084-1155)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是北宋向南宋過渡時期的詞人。其父親李格非是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於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在其家庭的薰陶下,從小就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很早就受人注意。史書記載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她十八歲嫁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愛好金石之學,也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婚後,他們過着美滿和諧幸福的生活,夫婦在一起常常詩詞唱和,欣賞金石拓片,夫妻恩愛尤佳。後因北宋新、舊黨之爭,而回到家鄉度過了近十年時光。南渡後,趙明誠因病去世,李清照輾轉流浪於浙江金華與臨安一帶,鬱鬱而終。她的詞1

以北宋南渡爲界分爲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圍繞自己的閨閣生活來寫,以閨愁和夫婦別離之愁爲主;後期詞則以家國之思爲主。

三、朗讀欣賞(根據詞的感情基調,整體感知詞的思想內涵,品味詞的音韻美。

1.學生試讀

2.教師導讀

(一)《鵲橋仙》詞的上片寫這對仙侶奔赴鵲橋相會時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寫他們將別時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全詞人物的感情喜憂交加,但基調是昂揚的,讀時以歡快爲主。詞上下兩片的結構相似,都可以分爲兩小層:前三句是賓,要讀得輕些;後兩句是主,可稍稍重讀。全詞四小節又類似律詩中的起、承、轉、合,讀時須有與此相應的語氣,要有鮮明的層次感。最後一小層即“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是這首詞的主旨句,讀此句須放慢語速,聲音要柔和些,且有餘韻——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二).《聲聲慢》導讀

《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靖康之難以後,丈夫病故,夫妻精心收集的金石書畫,都已散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嚐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聲聲慢》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所作,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基調深沉凝重、哀婉悽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讀時以“愁”爲主。

詞的起句很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朗讀起來,非常哀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當她自己還未開口時,聽衆已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憂傷的情緒還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3.學生齊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讀中點撥、品味、欣賞(現在我們來邊讀邊品位這兩首詞)

(一)《鵲橋仙》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飛星傳恨”,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那些正在飛馳長空的閃亮的星星彷彿正在傳遞着他們的離愁別恨,[相思之苦,憂恨之長]。“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極力形容銀河的遼闊,“暗渡”二字點出“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寫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此句寫牛女相距之遠,相見之難,。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便抵得上人間卿卿我我,千遍萬遍的纏纏綿綿。詞人以“風”是“金”的、“露”是“玉”的來熱情歌頌這種愛情的聖潔與永恆。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寫愛情的回報]。可相會的時間又是那麼短促,這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纔剛剛相見怎麼又到分離的時刻!怎麼讓人忍心回頭去看回去的“鵲橋歸路”呢!“忍顧鵲橋歸路”,是寫別離,那剛剛藉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真是“相見亦難別亦難”(讓人不忍心回頭看)啊!此時無聲……

詞筆至此,詞人忽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是寫主人公互贈誓言,充分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久長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歌詠永恆而堅貞不渝的愛情。這種愛情是一種“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心之相印。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一反常人對愛情難捨難分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爲之一新,並巧妙的與上篇的議論遙想呼應,昇華了人世間夫妻之間的感情。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下面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我欣賞《聲聲慢》,並和《鵲橋仙》作對比]

學生自賞要求:

1.找對比點:基調:情感線索表達方式藝術表現手法

2.找關鍵詞:

(二).《聲聲慢》

「尋尋覓覓」詞人心中孤獨空虛,想找到失去的東西,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尋尋覓覓”的心思。然而,尋覓的結果卻是—“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滿身的冷清和滿心的憂傷悽楚,覓無所得。]這開頭三句,由淺入深,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女主人公冷清、悽慘、憂傷、極度空虛、孤寂無依的淒涼處境。

加之天氣乍暖還寒[天氣忽冷忽熱],實爲最難將息[調養休息]!

“三杯兩盞淡酒”本應是借酒消愁,但愁仍難排遣,因爲愁情,加之“晚來風急”三杯兩盞淡酒“敵不過”。可謂“借酒澆愁,愁更愁”,可詞人不明說,卻言談酒不足以敵急風,用意上含蓄。一個“晚”字,暗示“到黃昏....”的處境。這三句,實爲開頭三句的延伸,所謂情在詞外。

“雁過也”三句,將上文含蓄未說之事略加點明。仰望天空過雁,卻勾起的是對往事的傷心回憶。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詞人亦是北人,避難南下,似乎是“舊時相識”

勾起了故鄉之思,可謂“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

鬢生華”《清平樂》;“舊時相識”也是作者早年寫給趙明誠《一剪梅》詞中的句子“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撩撥了思夫之情。“舊時相識”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把詞人久經飄泊,獨在異鄉,今非昔比的處境刻畫得淋漓盡致,可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真是死者長已矣,託體同山阿,生者獨自悲啊!這就越發增加了詞人的天涯淪落和孤獨無依之感

下片直承上文。俯視滿地盛開的菊花,然而,自己卻因憂傷憔悴而瘦損了,那有知己共賞共摘呢!孤孤單單地靠着窗兒,怎樣才能捱到天黑啊!

好不容易捱到黃昏,卻又下起了綿綿細雨,這種境況,怎麼能用一個“愁”字說得盡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裏,一點雨就是一點愁,“點點滴滴”的雨就是千絲萬縷的愁,連綿不斷的愁。如果說自然界的風雨是吹打在梧桐樹葉上,那麼,一種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無影無形的風雨卻打在愁人的心上!愁啊!愁!愁-愁-愁!如果用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形容,我倒認爲這種愁還有量度,可以釋懷、可以流放;而李清照的愁卻如泰山壓頂,又如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詞人重重的壓住、團團的圍住,讓她喘不過氣來!是掉進深淵的愁,是無限愁!這種“愁”也不是《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這種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愁,任何比喻在此都顯得蒼白無力!所以,結尾的反問句式,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功效!使詞人的愁顯得無限的長….大有“迴腸九疊後,猶有剩迴腸”的藝術效果。

(三).感情基調(要求學生總結、歸納出一條線索)

《鵲橋仙》主人公有“弄巧”“傳恨”的相思之苦——但也有“暗度”相逢的喜悅情懷——更有“柔情似水”的蜜意纏綿、互吐衷腸的回報——雖有“忍顧”時難捨難分的別離——但因有別後的互贈誓言、有久長情的安慰,爲下次的相逢“暗度”增強了信念——可謂“天涯咫尺”,所以是情有所寄。

《鵲橋仙》人物的感情雖是喜憂交加,但基調是昂揚的。爲什麼呢?客觀現實雖然是黑暗的、冷酷的,但主人公能“金風玉露”“暗度”“相逢”其生活的態度,奮鬥的精神是昂揚、難能可貴的。雖然相逢的時間是短暫的,但相逢是甜蜜的、幸福的。因能有下次的相逢而信心百倍、互慰互勉。

《聲聲慢》:主人公因孤獨空虛尋覓——其結果依然是冷清、悽慘、憂傷、[覓無所得],加之“乍暖還寒”更加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難將息——雖想借酒消愁,但“淡酒”“敵不過”晚來勁風,卻是愁更愁—-有舊時相識[卻獨在異鄉、物是人非、陰4

陽相隔]――有滿地盛開黃花[卻無知音共賞共摘]—-只有獨守窗兒[無奈地聽雨打梧桐之聲]這是多麼悽慘、悲涼的處境啊!詞人尋覓的結果是掉進了愁的深淵!—-無限愁[怎一個愁字了得]。所以,詞的基調是深沉凝重、哀婉悽苦。“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所以是情無所託。

2.藝術特色

(1)寫法上都具有獨創性:兩位婉約派詞人都是通過環境渲染、人物心情的刻畫

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但都各有特色。

(2)表達方式上。《鵲橋仙》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於一爐。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迴腸,感人肺腑;《聲聲慢》是以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於一體,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悽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儘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受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爲深刻、悽酸,也更能感染人。

附:板書設計

基調感情線索主旨藝術手法

寫景抒情議論環境烘托

昂揚情有所寄:弄巧、傳恨——暗度——風、露——柔情、佳期——忍顧——互贈誓言

(相思苦)—(相見難)-(勝卻)-(回報)(別離)(情久長)

樂景寫哀哀景寫樂天涯咫尺

深沉凝重情無所託:尋覓——冷悽憂——暖寒酒——雁.花——獨守——梧桐.細雨

哀婉悽苦孤、空覓無得難將息敵不過舊時相識淒涼愁無限

愁更愁睹物傷懷

鋪敘寫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