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田野在召喚》教案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歌曲《田野在召喚》教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歌曲《田野在召喚》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兩個題材內容——“田野”、“雪橇”,一種表現形式——合唱(聽與唱)的學習,讓我們從中集中體驗一個文化主題——對大自然的讚美,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田野在召喚》與《我們的田野》是同題材內容,但音樂從不同視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兒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情緒:一個活潑,一個優美。通過對作品的再創造與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文化的理解。

教學重點

用歌聲表達歌曲歡快的情緒,能用恰當的力度表現歌曲情緒,唱好二聲部。

教學難點

旋律相同,不同的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發聲

【階段目標】

選用歌曲中二聲部的旋律進行視奏和視唱,創設情境同時解決合唱的音準問題。

1、用口風琴吹奏旋律

2、視唱旋律

3、雙腳在地上交替打節奏,同時用象聲詞“踢踏”唱旋律,唱好連續休止符。

【設計意圖】爲二聲部的演唱做鋪墊,練習連續的八分休止符處的唱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二、學唱歌曲

【階段目標】解決演唱難點,分析歌曲、學會歌曲、唱好歌曲。

1、初聽,看演示的譜例聽範唱給歌曲分樂段。

2、出示譜例,視唱學習歌曲第一樂段,學生演唱可能出現的問題:“20 30 40 50 ”不容易唱好連續八分休止符的聲斷氣連的彈跳感覺。

解決方式: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動作,體會彈跳的感覺。②雙手叉腰,感覺小皮球跳到肚子上。③用這種感覺唱樂譜。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樂段歌詞,設計演唱力度。

學生演唱歌曲並畫出這兩句的旋律線。通過直觀的平行和上行的旋律線,給這兩句話加上恰當的力度並演唱。

預設環節:學生根據以往別的學習經驗,應該能夠提出平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漸強。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可用範唱引導學生體會恰當的力度。

提示學生:注意氣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現歌曲的情感。請學生對自己的`演唱作出評價。

4、學習第二樂段,直接演唱第二樂段的歌詞。

難點:前面出現的20 30 40 50易與第二樂段中2 3 4 5|混淆,學生受前面影響,容易把一拍的音也唱成帶有休止符的節奏。

解決方式:引導學生從歌詞中體會,第二樂段這裏好像田野張開懷抱擁抱我們,我們也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因此我們急切的腳步中間沒有停頓。

5、完整演唱第二樂段,複習力度記號。

出示帶有頓音▼和重音記號﹥的譜例,複習重音記號和頓音記號,帶有頓音記號的字要唱得短、輕、跳;帶重音記號的要加強力度。學生演唱並自我評價。

分析:學生已經學習過重音記號和頓音記號,本節課把這兩個記號作爲一個知識點呈現,讓學生再次感受力度記號的作用。

目的:加上這兩個記號後演唱,體會力度記號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

歌詞“梯裏通巴”是什麼意思?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這是一首意大利的歌曲,這個詞可能是意大利語的音譯,也可能是大自然對我們的歡迎,還可以是我們奔向大自然的腳步聲等等。

6、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加上了力度變化的譜例。學生完整演唱主旋律。同時請幾個同學用口風琴彈奏二聲部的旋律。

7、進行兩聲部合唱練習

學生分爲兩個聲部,高聲部跟老師的琴,低聲部有幾個同學用口風琴演奏旋律,其他人跟着口風琴校正音準,用“踢踏”兩字演唱二聲部的旋律。

設問:教材中要求學生用歌詞中的“梯裏通巴”作爲二聲部歌詞,但是這個詞與主旋律歌詞相同,學生在演唱時又要顧及音準,又要想着字,可能比較困難,因此改爲用走路形象的“踢踏”兩個字來唱二聲部。

預設環節:教材要求學生爲X X 節奏處設計動作或聲音,但本節課重點放在使學生能夠較爲準確的演唱二部合唱,因此,設計聲音或動作將放在下一課時進行。如果學生學習的比較順利,二部唱的較好,也可以試着加上設計聲音或動作。

【設計意圖】預設多種方案引導學生通過感受、體驗、表現和對比等方法唱會歌曲。

三、鞏固拓展

【階段目標】聆聽不同形式的合唱並進行分析。

1、首先出示譜例,對比聆聽人音版教材中的下方三度旋律的二聲部合唱。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這樣的形式使歌曲的情緒更飽滿。速度稍快也可以使歌曲歡快的情緒表達的更好。“快快把路上”這一句節奏的變化,分別唱一唱八分音符節奏的詞和附點節奏的詞,體會哪一種更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唱。不同的開頭一個是弱起,具有推動感;一個像是腳步聲,邊走邊唱的感覺更形象。

2、學生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師提示學生:合唱過程中唱好自己聲部的同時,要注意聆聽另一聲部,使兩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地融在一起。唱完後學生自己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

預設環節:如果學生學習的比較順利,有時間就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單元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同一題材用不同的藝術形式都可以給人美的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不同的合唱形式,使學生感受不同形式對歌曲情緒表達的作用,進一步體會作曲家的創作意圖。

3、學習評價設計

(1)學生的自評、互評和他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2)教師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及時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1、更多關注學法,預設多種方案隨時調整教學環節。以往的教學中通常只考慮教師的教法,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和過程很少。本課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學習結果,教師預設了多種方案,在學生出現問題時,老師隨時調整教學環節並運用適當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2、關注學生原有知識儲備,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繫,以及不同版本們之間教材差異,提高學生各種音樂能力。以往的教學拿來一個作品就教,很少關注教材前後知識的銜接和學生原有基礎和能力。本課設計在全面瞭解教材前後知識的銜接和學生原有知識能力下,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靈活的教法和學法,在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音樂能力。利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差異,變爲資源,給學生更豐富的體驗。

3、注重結合實例進行感受和體驗,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且完整的音樂知識概念。唱歌教學的最終目標不只是把歌唱會、唱好,要通過對前後知識的銜接逐步建立起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音樂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