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錦集10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小學語文課文教案錦集10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細緻觀察和真實具體地記敘事物的方法。

3、指導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瞭解大貓的古怪和小貓的可愛;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佈置學生課前認真觀察動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貓》這篇課文,回憶一下,老舍家的貓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二、深入交流研討,品讀感悟

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貓的古怪和可愛的呢?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有關的句子。並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1、學習大貓性格古怪部分:

⑴ 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體會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既膽小又勇猛;以及它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出的古怪性格。

⑵ 學生暢所欲言。

⑶ 老師非常佩服你們,通過自己的學習,就能讀懂課文。作爲獎勵,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那古怪的貓吧!

⑷ 看了這些圖片,從你們的表情,我就能看出你們一定更喜愛貓了!那你準備怎樣把這種喜愛之情表露出來呢?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吧!

⑸ 你們讀得真投入,真是聲情並茂!願意把你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一聽嗎?

指名讀,師及時表揚。

⑹ 同學們書讀得這麼好,相信一定能把這個句子補充完整。

(課後題投影)

齊讀一遍。

師問:作者是怎樣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

⑺ 其實,貓就是貓,它的天性就是晝伏夜出,捉老鼠更是它的本能,談不上古怪呀,盡職呀。可是作者爲什麼卻要這麼說呢?

(喜愛貓,所以把貓人格化。)

2、學習小貓的可愛部分:

⑴ 一直都在說貓的古怪,可是說的人呢,心裏是喜歡貓的,讀文章的人呢,也不由地喜歡上了這脾氣讓人難以捉摸的貓,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貓的古怪可愛吧。

(課件,配音,解說:瞧,大貓是那麼招人喜歡,小貓也更讓人覺得頑皮可愛。)

⑵ 小貓就像小孩子,天真活潑,淘氣頑皮,生機勃勃。在作者的筆下,小貓的哪些地方很可愛呢?請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

⑶ 老舍先生真不愧是語言大師,能把古怪的大貓和淘氣的小貓寫得如此活靈活現,人見人愛。這除了平時對生活的細緻觀察,還需要有豐富、生動的語言功底。我們來看這兩個句子,(課後題投影)感受一下,它們表達的情感一樣嗎?

師引導學生體會總結:作者把腳印形容成小梅花,既形象逼真,又流露出作者的喜歡之情,本來,踩髒稿紙是讓人氣惱的事,可作者卻給這腳印賦於了美的形象──小梅花,可見對小貓的喜歡程度有多深。

⑷ 課文中還有許多類似的句子,你能找出來嗎?請同桌結合,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討論。

(學生找到貓叫的句子時,相機讓學生模仿貓叫,如果學生找不到,老師說出來。)

三、指導練筆

1、無論是誇讚貓的老實盡職,溫柔可親,還是數落貓的貪玩膽小,淘氣調皮,整篇文章,字裏行間,處處都透露着作者對貓的喜愛。就像一位寵愛孩子的父親在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孩子一樣,娓娓道來,津津樂道。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不僅要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緊抓事物特點來寫,也要學習作者這種富有感染力的語言。

2、現在就給大家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假如讓你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你打算寫它的哪些方面?

3、小結:

聽了大家的發言,不得不承認,同學們真是思維敏捷,詞彙豐富。其實寫作並不難,只要你熱愛生活,就能隨時發現萬物的美麗與可愛。我相信,只要大家付出足夠的努力,你的文章會越寫越棒的!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積累理解並學會運用“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課文的主旨。

3、理解託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藝術性。

4、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確認識發展與環保的矛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瞭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託物寓意的表現手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味作者痛苦、悲憫、激憤的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2、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三、教學模式

讀讀、議議、講講、練練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預習思考題。

2、讀讀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全文大致分爲三部分。

(1)描寫早期的大樹,寫了大樹的形象、經歷和對人類“友善”的情況。

(2)描寫近期的大樹,寫大樹妨礙了道路發展引起人們的議論,使人們質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寫現時的大樹,作者對大樹的最終命運作了關鍵性的描述,並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樹生命經歷的順序敘事,越是久遠敘述得越簡略,越是近期的敘述得越是詳細。(可找語言標誌)

3、用自己的話概括文意,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讀課文,感知那樹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討論:文中的樹是一棵什麼樣的老樹,它具有怎樣的價值、品格,最後遭遇怎樣的命運?

明確:

1、大樹有奇特的容貌;大樹生長在特殊的環境中;大樹對人類大有功德;總之,大樹爲世間珍奇之物,是人類的守護神。

2、大樹的生存受到了威脅,淹沒在滾滾黃塵裏和焦躁惱怒的喇叭聲裏,即便如此,大樹依然奉獻着生命的綠色,醞釀着詩意,表現了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忍辱負重、胸懷豁達的本性。

3、那樹無端被判刑、被殺戮、被消滅。慘不忍睹,悲壯異常,像勇士被迫離開疆場,哀怨、無奈而又剛烈。

(三)總結。

那樹經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滄海桑田,給人以邈遠的歷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災禍面前“毫髮”未損,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幟;它綠化大地,蔭庇人類,只願給予,從不索取,無私地奉獻,表現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卻不放棄綠的願望,表現了豁達寬容的胸懷;它在自己面臨殺戮時,也要保護自己的螞蟻國民,讓其安全撤離,表現了一種愛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讀課文,體味作者的情感。

思考:作者描述老樹的形象時,融注了濃濃的情感,請揣摩在“綠着生”“綠着死”兩個生命階段的描摹過程中,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本文講的是四個小夥伴之間發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本課教學應注意讀書指導,將讀書貫穿學習活動的全過程。通過讀書,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讀書過程中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獨特的感受,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受到三個小夥伴優秀品質的感染,學會關心他人。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情感,從而體會“一邊……一邊……”的用法,並練習說話。

3、 在讀書過程中能獨立思考,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關心他人。

三、教學重點

1、 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正確、規範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從角色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有條件的學校製作課件,四個小夥伴的人頭像。

學生:預習課文(邊讀文邊看圖)。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你們認識課文中的小朋友了嗎?

1、(課件出示維佳像)瞧,誰來了、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課件出示郭良、米沙、羅晨像)這三個小夥伴是誰?

2、出示課題,讀課題。

 (二)自主讀書,學習生字詞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生字詞多讀幾遍,句子讀通順。

(2)數清段落,標上序號。

2、 同桌相互進行生字正音。

3、 出示生字詞,老師檢測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方法一:生字詞帶拼音讀(試讀、抽讀、齊讀)。

方法二:生字詞去掉拼音讀(抽讀、開火車讀)。

方法三:詞語帶進句子裏讀正確、通順。

(三)指導朗讀,理解感悟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師生共同明確學習目標:通過角色朗讀體會小夥伴的感情,弄明白他們是怎樣關心、幫助維佳的。

(1)第一段,重點讀第二句,體會維佳此時的心情(圖文結合)。

(2)朗讀2~8段。

方法一:

①自由朗讀。老師提醒學生注意人物對話時,句子中的標點符號表達的語氣。

②五人小組練習讀。老師提醒學生,分好角色練習讀,相互評價,練習對話的語言表達效果。

③五人小組全班彙報讀。老師提醒大家注意他們朗讀時對話語氣表達得怎樣。(評價。)

方法二:

①五人小組練習朗讀2~8段。老師提醒一人讀敘述語言,四人分別扮維佳、米沙、郭良、羅晨讀。注意從對話中體會三個人物的感情。(小組評價。)

②五人小組全班彙報。老師提醒大家注意表演者的情感表達。(評價。)

方法三:

①四人小組去掉敘述語言,角色對話練習。老師提醒大家注意當時人物的動作、表情、心情是怎樣的。(注意評價。)

②四人小組對話表演。老師提醒評價。

3、大家談:通過朗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老師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獨特的感受,讓大家體會到郭良對維佳丟了點心表示關心,擔心他肚子餓。米沙對維佳丟了點心也表示關心,還提醒他今後要小心,點心要放在書包裏。羅晨不但關心維佳,而且還把自己的點心分給維佳,幫助他。從而體會到小夥伴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懷,激發大家學習幾個小夥伴的優秀品質,學會關心他人。

八、評價總結

1、 討論:三個夥伴中你喜歡哪個?爲什麼?

2、 講講我們小夥伴之間團結友愛、相互關心幫助的故事。

九、作業練習

1、 用“……一邊……一邊……”練習說話。

(1)讀下面幾個句子,你發現了什麼、

郭良吃麪包。

郭良對維佳說話。

郭良一邊吃麪包,一邊對維佳說話。

(2)你能將下面兩個句子照樣子表達嗎?

鬆鬆走路。

鬆鬆唱歌。

2、 描描寫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認讀,練習組詞語。

(2)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關鍵筆畫。

(3)老師示範寫“包”字,學生書空。

(4)集中練習書寫其他的字(要求書寫姿勢正確,書寫正確、美觀)。

本文來源於小編整理,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本節課,教學目標合理,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參與廣泛、積極,有較好的達成度。

一、感悟積累,綜合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其實就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別人講給我們的,不是從電視中的圖像聲音中獲得的,而是以一個個的文字、詞語、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質是蘊涵在豐富的語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中,我重點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滿目”、“愛不釋手”等詞語,學生能夠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讓學生通過抓“遺憾”,結合上下文、前後詞語,反覆朗讀感受,並通過多媒體出示木雕圖片,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運用,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本文語言樸實但蘊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進行反覆揣摩、咀嚼,在比較中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到故事發生時的情景,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遺憾心情,兩個人物都感到“遺憾”,但這絕不僅僅是相同的心情。透過這一對相同的詞語,能感受到兩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棄木雕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少年”的不能賣掉木雕、不能讓“我”這個中國朋友如願以償的惋惜與失望。相同的詞語,學生通過比較,深入人物去體會,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還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薰陶。

二、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蘊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每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我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完送木雕部分,配樂、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樸實、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補充資料,深刻理解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關愛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文字材料較多,爲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困難。在本課設計中,課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如中非友好往來、中國援助非洲等相關歷史資料,以此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資料與課文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四、滲透寫法,掌握技能

在現在學生的習作中經常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少作文表達的技巧。小學生寫的作文,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了賣木雕少年的品質,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了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最後,我對寫作方法進行了整理與歸納,便於學生記憶。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彤、陪”2個生字,會寫“彤、霞、陪、趁”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浪花、睡覺、睡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懂得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太陽是大家的,人類應友好相處。

【課前準備】

懂得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太陽是大家的,人類應友好相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導入:

我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猜謎語。現在老師來說一條謎語,大家可要認真聽,動腦筋猜啊!有位長壽老公公,天亮從東來出工。他把光明給世界,還把溫暖灑人間。要問公公在哪裏,請你仔細看畫中。

2、學生猜謎,教師引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一畫:

畫出本課生字,多讀幾遍。

3、認一認: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4、幫一幫:

四人爲一小組互讀課文,互相幫助指正。

5、比一比: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讀課文,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1、讀一讀:

自由讀文,想一想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麼,把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

2、幫一幫:

小組內同學互相說一說讀了這首詩知道了什麼,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共同研究。

3、說一說:

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感悟詩句中所蘊含的意思,並結合第二小節,啓發學生說一說太陽做了哪些好事。除詩中所寫的之外,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指導學生仿照詩句進行補充,如:

她使莊稼茁壯成長,

她使動物有了溫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學校學習,

聽他們充滿童趣的談話。

4、朗讀最後一節,結合插圖,說說這一節的意思:

⑴ 從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陽、盼望太陽的描寫中,感受太陽是大家的;

⑵ 太陽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國人民要友好相處。

5、議一議:

提出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解題〕

這是孟浩然寫的五言絕句。“宿”,住宿。“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宿建德江”,指在建德江停船宿夜。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羈旅的惆悵,對故鄉的思念。

〔結構分析

前兩句寫日暮時分,停船靠岸。這是敘事,爲下文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後兩句寫日暮之景和入夜之景。這是鋪寫景物,將一顆愁心融入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

〔語意理解〕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動船隻。“泊”,停泊,使船靠岸,有停船宿夜的含意。“煙渚”,煙霧迷濛的水中小塊陸地。“日暮”,旅途又增添了新的愁思。第一句寫行船停靠在江中煙霧迷濛的小洲島。這一句不僅點了《宿建德江》這一詩題,而且爲後面寫景抒情作了準備。第二句寫在黃昏時刻,在孤船小舟上,驀然又出新的愁緒。第二句的“日暮”很關鍵,因爲“日暮”,船才需“移”而停宿,江面纔會水煙濛濛,“客”纔會生出新愁。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野曠”,空曠的原野。“天低樹”,遠處的天比近處的樹還低。“江清”,澄清的江水。“近人”,與前一個詞相聯,寫江水清,月兒明,好像與舟中之人更接近,使人備感親切。這兩句,寫詩人懷着愁心,在廣袤而寧靜的自然中,經求索而發現孤月竟與詩人那麼親近,於是,寂寞的愁心得到慰藉。

〔寫作特點〕

1.情景相生,思與境諧。

本詩除第1句外,都是寫景,寫日暮之景和入夜之景。他善於將情思寄於山水之中。此刻,面對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千愁萬緒涌上心頭。在這如畫的景色中讓人體味到詩人內心的不平靜。

2.恬淡孤獨,淡中有味。

全詩給人以恬淡孤情之感,詩人寫宿建德江,不見他人;寫日暮、曠野、江水、明月,構成淡雅的情境,似乎遠離世俗塵囂。但細體味,卻隱有作者奔騰的思緒:對求仕希望破滅的憂憤、對長期羈旅的寂寥、對故鄉的思念、對人生坎坷的悵惆……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7

一、深入理解教材

要深入的理解教材只看教參上的提示是遠遠不夠的,要自己去讀去悟才行。《小喜鵲的兩個家》這課加上試講一共講了三遍,感覺每一次講完以後,都對課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越講越覺得課文有的可講。

小喜鵲的兩個家這課文是根據發生在北京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通過小喜鵲的兩個家,說明了人們對小鳥的關愛,表現了人與鳥的友好相處。課文人和喜鵲兩條線展開,感人而有趣。重、難點是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根據課文內容、重難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篇。

1、瞭解小喜鵲有兩個家的原因,體會到人類對小鳥的關愛及小鳥對人的友好。

2、通過句子比較,體會課文原句的具體、生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小喜鵲的兩個家展開教學,重點體會郭奶奶一家對小喜鵲的關懷備至和小喜鵲對郭奶奶一家的親密,也就是重點學習第3、5自然段,其他段落則以讀代講。

第一次試講,感覺學生提問環節的設計進行並不順當。雖然抓住了3、5兩個自然段重點學習,但缺少了2、4自然段的鋪墊,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夠深入。於是對教案進行修改,去掉了學生對課文內容提問的環節,只保留對課題提問,並抓住小喜鵲有哪兩個家?爲什麼會有兩個家?這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加強了對2、4 自然段的品讀。如:在學習第4自然段時提問:大喜鵲爲什麼會在原來的那棵大樹上造新家?樹梢上傳來它們歡快的叫聲。它們的心情怎麼樣?應怎麼讀呢?

第二次試講,感覺過程比較順暢。同學們回答問題比較到位,情感體驗也有一定的深度。而我經過試講對這課文也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似乎覺得每一句話都值得重點品一品,都是意味深長的。最後,還是決定抓住重點來學習。

在我班講的時候,感覺較好地實現了我對這一課的設想,同學們回答問題也是比較準確、到位。有了一定層次的情感體驗。但當馬老師說課時,我感覺到馬老師對這一課的理解有更深的層次。喜鵲對人的報恩,是我沒有體會到的。我想到的是喜鵲對人的親密。雖意思接近,但不夠深入。

要深入的理解教材還要把握學生,用學生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也就要把握學情。在最後回答爲什麼一到晚上小喜鵲就會回郭奶奶家過夜時學生有的答道篇:因爲小喜鵲想要去陪伴郭奶奶。有的說:因爲小喜鵲已把自己當成了郭奶奶的女兒。學生真正是以一顆童心,將小喜鵲當成人來看待,給它賦予了人的情感。而我卻並沒有。這一點是我應該向學生學習的。如果我事先對教材的把握再深入一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適時點撥,相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會達到更高的層次。

二、落實訓練點

語文課要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人文性體現在學生在課上的情感體現。工具性則體現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我感覺在這一課我的語言訓練點的設計還是比較好的,但在實施上有一定的欠缺。對於馬老師講的迂迴方法和訓練的展開要體現層次,感觸頗深。如:在體會關懷備至一詞時,我設計的是讓學生先說說關懷備至的意思,再說說關懷備至體現在哪兒,都是怎麼做的。其實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關懷備至體現在哪兒,都是怎麼做的,再體會關懷備至的意思。這樣從具體到抽象,就給了學生一個臺階,理解起來也就容易了。再如:在口語交際這個環節,學生髮揮不是太好。可以讓學生聯繫到自己想一想:爸爸、媽媽上班去,下班回來的時候,自己會對他們說些什麼。再來進行口語交際,結果也許會好一些。

三、關於課時安排

我講的是第二課時,其中一個環節,對課題提問。馬老師認爲不太合適,沒有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細品起來感覺很有道理。我也得到了一個啓示。我們通常會把學習生字放到第一課時,講讀課文放到第二課時。這樣一來到講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對於課文的興趣就減弱了許多,也就會有個別學生有在學習課文時往後翻看後面的課文的現象。其實,在一、二年級時學生已經掌握了不少生字和認讀字。那麼對於一些生字較少、文從字順的課文,就完全可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先講讀課文再處理生字。

通過這一課,收穫很多。今後,還要更加努力、深入地理解把握教材。在落實各個訓練點的時候,還要更好地給學生搭好階梯,要有層次。還要注重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鋪墊。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3、感悟語言的魅力。

 重難點、關鍵: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變化的原因。

2、感悟語言的魅力。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生字詞

生字:紳士一枚硬幣魔力

詞語:

木然:呆呆的樣子。

佝僂:脊背向前彎曲。

襤褸:(衣衫)破爛。

俯身:低下身子。

詢問:徵求意見,打聽。

欣慰:喜歡而心安。

魔力:使人愛好、沉迷的吸引力。

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

襯托:爲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陪襯或對照。

二、導入新課

1、自由讀課文,初知文章的.內容。

2、講一講文章內容。

生講後師歸納。

中午,一個街頭乞討的老婦人立在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的牌旁,什麼也沒得到,一個詩人給了她錢,並在牌子上加了“春天到了”,晚上,老婦人收到了許多銅幣。

三、理解課文

1、分組討論:中午和晚上老婦人的所得爲什麼會有不同?

2、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歸納:“春天到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告訴來來往往的人們:春天來臨了,百花齊放,百綠崢嶸,生活是這樣美好,而“我”卻什麼也看不見,“我”能看見的只有黑暗、陰沉,能感受到的是飢餓、貧寒,“我”是多麼不幸啊!請幸福地生活在春天裏的、能感受花開樹長鳥飛水流的人們施捨“我”一點吧。看到蘊含着這樣深刻意義的詩句,誰不動惻隱之心呢?誰會不掏出一點錢施捨這位可憐的人呢?所以詩人在“我什麼也看不見”之前寫的“春天來了”具有催人動心、感人心肺的作用,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3、請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什麼是同情心,什麼是幸福?

生髮言後教師歸納:“同情”是一種美德,它縮短了幸福之人與苦難之人的距離,它是伸出的雙手,它是溫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風,它給苦難送去幸福,給憂傷送去歡樂,人人都獻出一份同情,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幸福”是相比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職員看到“春天來了,我什麼也看不見”就會覺得自己看得見春天是多麼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幸福。

 四、小結

加了一句話,就“讓什麼也看不見的老婦人”令人同情,這就是襯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襯托出老婦人的悲慘,更令人一拘同情,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讀了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會運用語言,學會用語言去打動人心。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讀課文的最後一段話。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9

教師:同學們,人世間最動聽的話語是關愛的話語,最感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最偉大的力量是愛的力量。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學習一篇令人心動的課文。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7頁,我們先聽一聽課文的主人公,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向我們訴說了什麼。饒旭日,請你讀第一段。朱若晨同學,請你讀最後一段。請讀。

饒旭日: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我數次“折磨”之後下的結論。在他們聽來,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鋸牀腿。這些話使我感到十分沮喪,我不敢在家裏練琴了。我發現了一個練琴的好地方,樓區後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樹林,地上鋪滿了落葉。

朱若晨:後來,拉小提琴成了我無法割捨的愛好。我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小提琴曲。那時,我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清晨裏我唯一的聽衆……

教師:同學們,你們發現課文的首尾有什麼特點嗎?

學生:通過剛纔兩個同學的讀,我發現第一自然段講的是:以前作者拉小提琴特別不好,但是經過他唯一的聽衆給予他自信之後,他的小提琴曲拉得特別好了,而且已經可以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演奏了。

教師:很好!也就是說,首尾兩段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學們,咱們師生合作,說幾組句子,我說句子的前半句,講作者開始怎樣,你們說最後的結果。我們看看形成了怎樣鮮明的對比,可以嗎?好,那我先說:“開始,作者拉琴很生疏。後來……”誰接着說?請你說。

學生:後來,拉小提琴成了作者無法割捨的愛好,並且拉得非常熟練。

教師:很好!開始,作者連一支曲子都拉不好。後來……

學生:後來,作者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

教師:非常好!開始,作者害怕拉小提琴。後來……

學生:拉小提琴成了作者無法割捨的愛好。

教師:非常好!開始,作者因拉不好小提琴而十分沮喪。後來……

學生:作者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小提琴。

教師:非常好!開始,作者被家人稱爲音樂白癡。後來……

學生:後來,他成爲了拉小提琴拉得非常好的一個人。

教師:能當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請你寫在這裏(指黑板)。好,同學們,這一切都總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出示幻燈片:老人的形象),那清晨裏──

全體學生:唯一的聽衆。

教師:(板書:唯一的聽衆)好,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根據課文首尾兩段的內容,提出一些探究的問題呢?請鮑思傑先說。

鮑思傑:爲什麼作者在之前是個音樂方面的白癡,但後來,就能當着成百上千的觀衆演奏小提琴曲?

教師:你的意思是說,爲什麼作者能有這麼大的進步?這個問題提得好。

學生:在作者拉小提琴的時候,爲什麼總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而且那個“耳聾”打了引號。

教師:對呀,“耳聾”這個詞打了引號。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們說,這位老人是真正的耳聾嗎?

全體學生:不是。

教師:對啊,最後還是打了引號。那你們要探究的問題是什麼?

學生:爲什麼那位老人她要說自己耳聾?

教師:非常好!接着說,你們還想探究什麼?

學生:那位老人都給了作者怎樣的幫助,使他從一個“音樂白癡”成了一個“小提琴演奏家”?

教師:(板書:音樂白癡)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也就是說,這位唯一的聽衆,她不曾給過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導,也不曾給他講解過拉琴的竅門。那麼,她是怎麼幫助作者的呢?是怎樣做唯一的聽衆的呢?她爲什麼要稱自己耳聾呢?好,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細讀課文。下面,我請同學們自己默讀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一邊用心地默讀,一邊思考:作者和老人是怎樣相識的?(出示幻燈片:加上作者拉琴的形象)他從老人那裏,獲得了什麼?好,下面請同學們先默讀。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雨前、雨中、雨後的自然景象,培養按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2、練習用“漸漸”、“越,越”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聽一組聲音,(課件播放雷雨中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呀?(雷雨)對,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第15

課:雷雨(板書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寫的?(生答,師板書:雨前雨中雨後)那這節課我們的學習任務是什麼呢?誰來幫老師說說?

二、聽聲音判斷,指導看圖

想不想聽聽雷雨前和雷雨後的聲音呀?

(想!)那好,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要考考你們的聽力,看看你們能不能聽出來老師先播放什麼聲音再播放什麼聲音?(先播放雨後部分,再播放雨前部分)

想看看這三幅美麗的圖嗎?(分別出示雨前、雨中和雨後的畫面)大自然真神奇啊!雷雨前和雷雨後的變化真大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的景象呢?請你說一說(說喜歡的畫面)

三、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喜好來決定先學哪一部分,引導一個部分,放手另兩個部分的內容)

方案一:(先學雷雨後部分)

(一)、學習雷雨後部分

過渡語:(指名說喜歡的畫面)這麼多人喜歡雷雨後的景象,那我們趕快去感受一下雨後的景象吧!(放雨後景象)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生1:太陽露出了大紅臉。

生2:小鳥在樹枝上唱歌跳舞。

生3:天空出現了一座彎彎的彩虹。

師:雨後的景物真是太美了,課文是怎樣寫的呢?趕快去讀一讀課文吧,並用筆圈出雨後的景物。

(生讀課文,圈畫詞語,教師指導)(課件雨後課文)

1、學完了嗎?雨後寫了哪些景物了?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景物呢?

2、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

回答到蟬叫了,青蛙也叫起來了時,問:蟬在叫什麼?青蛙在叫什麼?回答到喜歡“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時,問:有關“彩虹”你還知道哪些知識?你是怎麼知道的?

雨後的景色寫得多好啊!喜歡讀嗎?帶着你們的喜愛只情自己練習把這部分讀一讀吧,呆會老師請你們來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議,再讀)

3、師、:同學們,假如你就是一隻蜘蛛,蟬或者其他小動物,雨過天晴後是怎樣出來活動的?誰想演一演?

生1:我是一隻蟬,雨停了,我跳上樹頭歡快地歌唱。

生2:我是一隻小青蛙,雨停了,我—“撲通”一聲跳到荷葉上邊唱歌邊跳舞。

生3:我是一隻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網上玩蹦蹦牀。

同學們,雨停後,還有哪些動物也出來活動了呢?請大家站起來,選好你要表演的動物,表演出它的動作和聲音。(全班表演)

小結:剛纔我們學習了雷雨後這一部分課文內容,是怎麼學習的?先看圖,讀一讀課文;再畫一畫;接着說一說;最後再演一演。

出示課件:學習方法(見上)

(二)、學習雷雨前和雨中部分

過渡:下面我們就按剛纔的學習方法在小組裏合作學習雷雨前和雷雨中部分

1、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交流:你讀懂了哪一部分的內容了?你能通過讀的方式來表現你對課文的理解嗎?

3、交流要點:

A、雨前部分:當彙報到“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時,相機指導學生比較句子:

(1)樹上的葉子不動,蟬不叫。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問:

哪個句子寫得好?好在哪裏?

(第二句說明了一絲風也沒有,天氣悶熱。)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追問:這句話你覺得哪個字寫得特別好?“垂”字。

和哪個字意思相近,掉、落。爲什麼要用“垂”?因爲蜘蛛是順着一根絲逃走的,所以用垂。“逃”字可以看出蜘蛛是很快跑掉了。)

彙報到:“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追問:“越來越”說明什麼?說明一次比一次強烈,那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天氣的變化?指名讀。

相機指導比較句子:(點課件)

(1)、閃電亮,雷聲響。

(2)、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這兩個句子哪個寫得好?爲什麼?

(第二句好,第2句寫出了閃電、雷聲的變化,說明了電閃、雷鳴在不斷加劇。)

你會用“越,越”來說一個句子嗎?指導造句。

3、指導朗讀

快要下雷雨了,空氣悶得不得了,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朗讀,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中悶熱的感覺讀出來?誰願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容?你們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課文?好,我們現在就採用打擂的方式來比一比。同學們還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指讀,評價,再讀。

B、雷雨中部分

能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來考考大家嗎?

問題:(如)

a、爲什麼第4小節連用了三個“譁,譁,譁”?該怎麼讀這三個“譁”?(雨下得大而且急)(讀的語氣要重一點,停頓得短一點。)

b、爲什麼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雨太大了,隔着雨簾,樹和房子都看不清了)

c、爲什麼連用了兩個“漸漸地”?(雨和雷聲是慢慢地變小的)

看課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雨是怎樣變化的?

相機指導用“漸漸”進行說話練習。師:板書“漸”字,邊講述:“漸”字古時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關,所以用三點水,這裏的“漸漸地”可以換成什麼詞?(慢慢地)請大家讀一讀課文裏的這句話,(課件出示)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也小了。誰能給這個句子中的“漸漸地”換個位置,但是意思不能變。出示:雷聲漸漸地小了,雨聲也漸漸地小了

從剛纔從大家提的問題和回答的情況可以看出同學們學得很不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部分,好嗎?老師和大家一起讀,根據老師提的問題,大家讀出雷雨的變化,雨剛下的時候既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漸漸地,又變——小了。師:雨是怎麼樣地下起來的?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看見了什麼?漸漸地,漸漸地。

4、讀課文,背誦課文。

同學們,本文的作者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用優美的語言告訴了我們大自然的神奇。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最喜歡的地方背出來嗎?那好,大家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加上自己的動作,看誰背得最好!大家準備一會吧!(自由準備)指名背課文。

5、總結課文,課外延伸。說一說:春雨、秋雨、夏雨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