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認識鐘錶教案四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認識鐘錶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認識鐘錶教案四篇

認識鐘錶教案 篇1

《認識鐘錶》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一冊第91頁-第9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認識鐘錶的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課件、教具鐘面。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一個學具鍾。

【教學手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學情分析】

《認識鐘錶》是一年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奠定基礎。而且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於時間的知識。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牀、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儘早讓學生了解有關時間的知識,能夠方便學生的生活。而且幾乎每個家庭都有掛鐘或手錶,鐘面、表面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遊戲激趣和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色彩鮮豔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引入課題。(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

同學們,你們玩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嗎?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玩玩吧!(遊

戲開始)

這個遊戲就是與時間有關的遊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間,認識鐘錶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根據一年級的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爲了能更好的讓他們儘快投入到課堂中來,所以我在引入課題的時候,通過遊戲活動,一下子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讓他們能更快的溶入到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

二、認識鐘面的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你在哪裏見過鍾?誰來說說鐘面上都有什麼呢?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鐘面,誰能告訴老師鐘面上缺少什麼?(引出12個數字、分針、時針、還有12個大格)

師:時針和分針又怎麼區分呢?時鐘有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地認識鐘面的外部結構,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認識整時,引出結論。

(一)(鬧鐘響)師:早上,圓圓的鬧鐘響了,你知道鬧鐘顯示的是幾時嗎?爲什麼?

(二)(出示3個鐘面)

師:你能告訴我這三個鍾分別是幾時嗎?(指名說)

師: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一下這三個鐘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引出結論: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認讀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是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在生活中雖然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模糊。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驗證,從而尋找規律,突破重點。]

四、寫整時。

師:同學們都已經會說、會讀時間了,那你會寫嗎?誰能教老師寫出8時?有幾種寫法啊?(並說明寫整時要注意什麼)

五、鞏固練習。

(一)寫整時。

師:現在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寫出另外兩個鐘的時間,指名板演,老師評講。

師:像8時、3時、6時、7時這些時間都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什麼啊?(整時)那除了這些,你還能說出哪些整時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8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的兩種寫法,再通過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知識內化。]

(二)老師撥時間,學生說時間。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這麼棒,吳老師也想考考大家,我來撥時間,你們來說時間好嗎?(練習:10時、4時、12時)

[設計意圖:通過讓老師來撥時間,學生說時間,既鞏固了整時的知識,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樂樂的一天時間安排。

師:同學們,時間跟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樂樂小朋友把自己一天的時間安排得很合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出示樂樂的一天6幅圖)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歸納小結)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爲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於生活,賦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四)老師出時間,學生撥時間。

師: 同學們真了不起,現在老師想再考考大家,我來說時間,你們來撥鐘好嗎?(分別出示9時、4時)(請學生上來展示,並說明理由)

(五)修理鐘錶。

師:同學們,老師遇到了一點困難,這裏有兩個鐘錶壞了,你們能幫我修理好嗎?(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再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幫助老師修理鐘錶,不但可以進一步鞏固鐘面的知識,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那種成就感,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的興趣,把課堂的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六、配樂鐘錶圖片欣賞

師:同學們表現這麼好,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漂亮的鐘表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進行鐘錶圖片的欣賞,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學生的審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層次。]

七、拓展練習。

(1)沒有數字的鐘學生認時間。(出示鐘錶)

師:剛纔同學們看到的鐘表圖片漂亮嗎?像這樣的鐘你會看它的時間嗎?(學生髮表見解)

(2)有4個數字的鐘表。(3、6、9、12)(出示3鐘錶)

師:像這樣的鐘你有見過嗎?誰來說說它們是幾時?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心裏想鐘面各數字的位置,並認讀整時,既能鞏固知識,又能體現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同時也能鍛鍊學生的思維,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拓展的空間。]

(3)說自己喜歡的整時,爲什麼喜歡,這個整時你再幹什麼?

師: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整時對嗎?現在請你撥出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整時,並說說你的理由,告訴大家這個時候你在幹什麼?(自己撥整時,同桌互說,再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既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且充分利用了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

(4)古代的.人沒有鐘錶怎麼看時間。

師:同學們,我們現在因爲有了鐘錶就能馬上知道準確時間,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沒有鐘錶的時候他們是怎樣看時間的嗎?(出示太陽升在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說出這個是幾時)

師:看來鐘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它可以幫我們合理的,科學的安排好時間,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通過古代的人和我們現在的生活作對比,既能讓學生感受我們現在生活的美好,也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也極其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八、全課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學得開心嗎?請你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這樣的總結不僅總結了所學的知識,同時還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取了對數學的感受,體驗到了創造的快樂,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九、板書設計。

認識鐘錶

(整時)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認識電子鐘錶》教學設計

認識鐘錶教案 篇2

認識鐘錶

1、樹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行爲習慣。

2、經歷活動過程,初步認識鐘錶,會看鐘表上的整實數。

3、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看什麼動畫片?今天老師做一次你們喜歡的藍貓朋友,他帶來了你們喜歡的動畫片。(龜兔賽跑圖片)

二、認整時時刻提問:它們所跑的路程一樣嗎?它們所用的時間呢?你是怎麼知道的?讓認識鐘面的小朋友介紹一下鐘面上有什麼?(顯示鐘)短的一根叫時針,表示走到幾時;長的一根叫分針,表示走過多少分?看看烏龜是幾時到的呢?(顯示)小兔子是幾時到的?(顯示)(小組討論:看整時時刻的方法)小組彙報看整時時刻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分針指着

12,時針的時刻就是幾時。(過了幾天,森林裏正好舉行運動會,小兔子又跟烏龜分在一組,跑了一會兒,小兔子一看,後面的小烏龜影子也沒有了,又想休息了,一想不對,上次正因爲我驕傲了,所以沒比過烏龜,這次我不能驕傲了,還是繼續吧。)出示小兔子到的時刻(顯示)和小烏龜到的時刻(顯示)。讓學生說說小兔子是幾時到的?你是怎麼看的?烏龜是幾時到的呢?你是怎麼看的?下一組是小豬比賽,咦,小豬呢?瞧幾時了,小豬還在睡覺?(出示鐘面)小朋友你們是幾時起牀的?(讓學生說說)你們又是幾點睡覺的呢?請你在鐘面上撥出來再說說。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自己撥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間你幹什麼?(顯示)平時我們除了看鐘可知道時間外,還可以看什麼知道?看看下面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麼?像電子鐘顯示的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指名說)冬季運動會的第二個比賽項目是動物找過冬的糧食。

三、教學大約幾時吃好晚飯,藍貓擡頭一看跳了起來,說:"不好了,快到了,我得回去主持《藍貓三千問》了。"(出示大約8時的鐘面)那你知道藍貓的節目是幾時開始的?你怎麼知道的?

小結:像這樣快到8時我們可以說成"大約8時"。教師再撥出一個8時剛過的鐘面,(顯示)讓學生說說,這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像這樣8時不到一點點或8時剛過一點點,我們都可以說成:"大約8點。"

練習:出示三個鐘面,問:"小朋友,剛纔藍貓修理店接待了三位顧客,它們的鐘都壞了,你知道它們的鐘是什麼時間壞的?

四、鞏固練習

1、捉迷藏。藍貓一看,原來是沒電池了。換上了電池,時針和分針又嘀嘀嗒嗒地走了起來,還神氣的說:藍貓你有本事找到我們嗎?(出示三個鐘面)看看是誰躲起來了?躲在那裏了?請小朋友把它畫出來。教師注意第一個鐘面上畫時針時的長短,若有錯誤及時糾正。

2、快樂的星期天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你們想和我一起過一個星期天嗎?下面就跟我來吧。(跟着做模仿動作)電腦顯示:幾時起牀?(6時)穿衣服洗臉吃早飯,看幾時了(7時)騎自行車,到了公園,大約幾點(大約8時)進了公園,先跑步,再打羽毛球,休息一下,幾時啦(9時)到了讀英語的時間,拿出一本英語書。咕嚕咕嚕肚子餓了,一看大約幾時了?(大約11時)吃飯了。吃好飯,划着小船蕩啊蕩,慢慢睡着了,一覺醒來幾時了?(大約2時)拿起畫筆畫啊畫,畫好了,太陽下山啦,幾時啦?(4時)你是怎麼看的?(指名說)馬上背上東西騎上自行車回家。到家一看幾時啦?(6時)爲什麼有兩個六時?讓學生討論得出,一天有早上的六時和晚上的六時,時針在鐘面上走2圈。(電腦顯示)

3、藍貓的星期天安排的多好啊,小朋友,你們會幫自己安排生

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爲什麼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爲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並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麼時刻幹什麼嗎?

生1:小紅7時起牀。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牀。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牀。

師:那你是幾時起牀,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並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並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錶表示時刻外,還能用什麼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錶。

生:用電子錶。(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麼?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鍾,一個是手錶,一個是電子錶。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錶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錶是怎麼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錶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認識鐘錶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第1~3題,數學教案-認識鐘錶。

分析教材:

本節課要求學生對整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爲以後“時、分”的教學產奠定了基礎。本節課中,學生對時針、分針的整體認識有些不習慣。所以教學難點應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私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分析學生:

鐘錶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牀、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也並不陌生。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課標》的精神,從導入到實踐活動整個環節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而且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動手、比較等一系列的活動,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盡情的跳躍,個性得到盡情的張揚,逐漸感受到數學學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戰性,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面,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鍾、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屏幕上出示主題圖。

師:“同學們說一說,小東什麼時候?在做什麼?”(小東早上7時起牀)

師:“你是從哪裏知道時間的?”

讓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鐘錶,並及時教育學生怎樣知識的?”早上按時起牀,上學纔不會遲到。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鐘錶。”(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鐘面。

(1)師:“老師這裏也有一個鐘,現在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有些什麼?把觀察的結果說給小組的小朋友聽。”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指幾位同學上臺演示,引導學生說出鐘面上一共的12個數,有三根長短不同的指針。

(3)邊出示課件,邊小結: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

3.認識整時。

(1)屏幕上再次出示主題圖。

師:“剛纔同學們都說小東是早上7時起牀的,同學們看一看圖上的鐘面,爲什麼鐘面上表示的是“7時”呢?你還從哪裏知道“7時”的?”

指導學生觀察7時鐘面上的分針分別指向幾,建立7時的概念;同時,讓學生認識7時在電子錶中的表示方法,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鐘錶》。

(2)師:“小東是7時起牀的,那麼同學們猜一猜小東上午上第一節課的時間是幾時?”

師:“你能在鐘面撥出8時嗎?撥給同組的同學看,並說說你是怎樣撥的?”

並叫兩名學生上臺演示。

出示電子錶,讓學生認識8時在電子錶中的表示方法,並寫法:先寫8,再點兩個圓點,最後在圓點的後面寫上兩個0。

(3)用同樣的方法教學3時和6時。

(4)引導學生觀察8時、3時、6時,分組討論:這三個鐘面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所指的數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反饋討論結果。

學生可能回答:8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3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6時的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學生也可能回答: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從1到12的任何一個數,指向幾就是幾時。

(5)教師小結:在鐘面上,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三、課間活動(看動畫,聽音樂)

要求:看看動畫中的鐘所表示的時間是幾時?並把它說出來。

四、反饋練習

1、撥鍾遊戲。

(1)教師撥鍾,學生說時間;或教師說時間,學生撥鍾。(指名學生上臺撥)

(2)小組活動:一個同學說時間,另一個同學撥鍾。

2、《快樂的一天》

師:“現在老師要帶同學們去看看,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屏幕上出示課本92頁插圖。

(1)師:“看第一幅圖,小東什麼時候?在做什麼?並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過1小時後是幾時?小東在做什麼?你能寫出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嗎?

其餘的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2)小組間說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

(3)指幾名學生說一說小東是怎樣過快樂的一天的,並說出是什麼時候?(如7時,是什麼時候的7時。)

(3)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那麼你們的一天又是怎麼安排的呢?

同組的學生說說,然後指名說說。並教育學生要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作習習慣。

5.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我們一起認識了表示整時的時間,並學會了表示整時的時候,有兩種表示方法,你學會了嗎?)

五、實踐應用

1.找朋友練習(練習十六第1題)。

教師先說明題目的要求,後學生獨立完成,最後集體訂正。

2.創設情景:(邊問邊演示)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是幾時候午休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是什麼時候睡覺嗎?

3.完成課本第94頁練習十六第3 題。

明確題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認識鐘錶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鐘錶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它們的運轉規律。

3、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一日生活錄像、課件。

2、實物鐘錶一人一份、小鐘表模型若干。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鈴兒響叮鐺》做活動前的熱身運動。

2、談話激趣,觀看錄像,引入主題----鐘錶

老師:小朋友在家喜歡做什麼事情?(讓幼兒自由說)老師最喜歡看電視了,咱們一起看。觀看錄像《大風車》

老師:《大風車》是幾點播出的?怎樣才能準時收看呢?做哪些事情還需要看鐘表?

3、參觀鐘錶店,認識不同形狀、不同種類的表。

4、讓幼兒自選鐘錶,仔細觀察。

(1) 上面有什麼?(數字、指針)

(2) 後面有什麼?(齒輪)用手撥一撥,有什麼發現?時針和分針有什麼變化?(分針跑的快,時針跑的慢)

(3)課件《龜兔賽跑》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

5、課件演示:認識整點、半點,尋找他們之間的規律。

(1)、(對比時間爲4點、9點鐘表)老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老師總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幼兒撥整點(6點和12點時針和分針的關係)

(2)、(對比時間爲2點半、8點半鐘表)老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6)

師總結:分針指在6上,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就是半點,是兩個數字中小的數的半點。

6、觀看幼兒一日生活錄像,取小鐘表模型認識時間。

(1)幼兒看錄像,取出有時間的鐘表模型。

(2)遊戲:《找朋友》。幼兒任選一個鐘錶模型,老師說出一種活動,時間相同的好朋友站在一起。

7、課件演示:讓幼兒正確辨認時間。

8、幫助幼兒理解鐘錶的功能,教育幼兒珍惜時間、愛惜時間。

老師:鐘錶是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小朋友認識了鐘錶,就可以按時做事情。比如:按時起牀,按時上幼兒園。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

9、延伸活動:做小小設計師。

老師:我們看了那麼多的鐘表,也認識了鐘錶上的數字、指針。讓我們來當小小設計師,自己設計一塊獨特的表。聽音樂《鈴兒響叮鐺》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並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