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課《外國詩兩首》導學案

一、自主學習

(一)基礎達標  

1.《蟈蟈與蛐蛐》是____國____主義詩人______的作品。

2.《夜》是____國詩人______的作品。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棲息(     )     歡嚷(     )

樹籬(     )     消逝(     )

4.根據拼音寫漢字。

yōu(   )暗         沉jìn(    )    

微yàng(   )        夜yīng(   )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思。

(1)一旦唱得疲勞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2)夜鶯的歌聲沉寂了,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二)初讀感知

1.根據課文導讀,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蟈蟈與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美好的詩歌是動人心絃的,是生命的歌吟。詩人通過對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寫,讚美“________”。

3.《夜》着力展示夜的________、________,傳達出詩人對________的熱愛和________的心情。

二、合作交流

(一)研讀賞析

1.《蟈蟈與蛐蛐》一詩的構思有什麼特點?

2.分析《夜》一詩中,作者是如何描寫夜景靜謐、美麗的特點的?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做好誦讀準備。

(二)展示交流

1、認真傾聽同學的誦讀,並做點評。

心得隨筆:

三、自我檢測

1.《蟈蟈與蛐蛐》一詩中分別描寫了盛夏和冬夜哪些富有特色的景物?這些景物描寫分別有什麼作用?

盛夏的景物:                         

作用:                               

冬夜的景物:                         

作用:                                

2.怎樣理解《蟈蟈與蛐蛐》一詩中“它(蟈蟈)爭先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自己的喜悅消逝”這句話?

3.《夜》的第二節寫了美麗的月色,而第四節又寫到了月色的美麗,且用的是第二節的原話,這是不是重複?爲什麼?

四、自助遷移

(一)課外鏈接

(甲)夜

葉賽寧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來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着銀色光芒。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乙)夜        

李小雨

島在棕櫚葉下閉着眼睛,

夢中,不安地抖動肩膀,

於是,一個青椰子掉進海里,

靜悄悄地,濺起

一片綠色的月光,

十片綠色的月光,

一百片綠色的月光,

在這樣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蕩漾,盪漾……

1.甲、乙兩詩在寫夜的靜謐時有什麼相同之處?

2.我們經常用到“夜色”這個詞,甲、乙兩詩分別是怎樣寫夜的色彩的?它門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甲詩:                               

乙詩:                               

不同之處:                           

3.甲、乙詩分別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舉例說明。

甲詩:                               

舉例:                               

乙詩:                               

舉例:                               

(二)實踐運用

1、只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詩意。請運用手中的筆,寫幾行小詩,記錄你的感受。

2、積累背誦郭沫若的《靜夜》。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韓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