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

教學目標

食物的消化

知識目標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係。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的概念

5、能說出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消化系統的掛圖或模型,培養學生對直觀教具的觀察能力。

2、通過對“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實驗的設計、觀察、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設計實驗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對比實驗,體驗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承認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辨證關係。

教學建議

知識體系圖解:

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在《消化吸收》一章中佔有重要地位,應明確三個問題:第一、食物爲什麼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第三、食物消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1、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

2、事物的消化過程

教學難點:

1、小腸與消化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2、食物的化學性消化

教法建議:

建議授課3課時:第1課時通過探究實驗,瞭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2課時學習消化食物的結構基礎——消化系統。第3課時通過實驗探討食物消化的過程。

關於“食物爲什麼需要消化”的教學主要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小分子物質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才能進一步被細胞利用。建議教師演示“澱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給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最好先讓學會通過討論,自己設計實驗,再演示。

在瞭解了食物爲什麼要消化的基礎上,很自然就會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怎樣才能轉變爲小分子物質呢?”引出——食物消化的結構基礎,關於消化系統的組成可讓學生看圖自己說出。並結合自身實際指出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及其自然位置。關於牙齒的教學,可以利用模型簡單介紹,建議把牙齒保健的內容放到第四節講解,讓學生先收集一些資料。關於胃的結構的教學,建議先利用掛圖明確胃壁的四層結構,並指出整個消化道壁的結構都與其相似;再結合錄像或實物,讓學生對胃壁內表面有皺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積有一個感性認識。由於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關於小腸的教學中應注意明確:一、小腸長(利用消化系統掛圖就可看出);二、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絨毛(演示實物或看錄像)這種結構特點——面積大決定着食物在小腸中停留的時間相對長,消化更充分。進而強調生物學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關於大腸的'教學,可結合掛圖進行講述,要讓學生明確平時易混淆的盲腸和闌尾的位置關係。關於消化腺的教學,主要讓學生明確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關係(見下表)。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胃和小腸的結構特點,重在突出“結構與功能的適應性”。

2、澱粉、蛋白質、脂肪的化學性消化過程,難在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

3、“澱粉和葡萄糖的透過性”實驗及“唾液對澱粉的消化作用”實驗,重在實驗的設計、實驗的現象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

第1課時:

<第二節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於食物,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必須經過人體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麼營養物質爲什麼需要加工?要經過怎樣的加工?又是由我們身體的哪些結構來完成這一過程的呢?這就是我們在第二節要學習的內容。

<本課時內容引入>:複雜的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實現也是通過細胞完成的。營養物質首先要進入細胞才能被細胞利用,參與生命活動。那麼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不是都能進入細胞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建議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自己設計實驗)

在甲乙兩個大燒杯內裝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紙(相當於細胞膜,也可以用雞蛋的卵殼膜代替)包緊,玻璃管內是待透過細胞膜的溶液。甲裝置裏裝的是澱粉液,乙裝置裏裝的是葡萄糖溶液(課前準備好)。

一段時間後,往燒杯和玻璃管內分別加幾滴碘液來檢驗,可見到燒杯中的液體不變藍,而玻璃管中的液體顏色變藍了。

再取乙裝置中的玻璃管內和燒杯中的液體各取5毫升,分別放入A、B兩試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後隔水加熱來檢驗,可見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燒杯中的溶液顏色都變成了磚紅色。

這個實驗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樣的小分子物質是能透過細胞膜的,而澱粉那樣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透過細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澱粉、蛋白質、脂肪類的大分子物質必須要經過加工(這個加工的過程就是食物消化的過程),轉變爲小分子的物質,才能被人體所利用。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補充:如本課時時間富裕,可將消化系統的組成提前到這節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