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一)學案設計(語文版高二選修)

課型 講讀課 編 者 郭凌雁

目標

及重

難點 目標 1、複習散文閱讀常識、瞭解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

2、聽讀並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結構特點。

重點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 通過了解本文寫作背景,初步體會作者情感緣由。

課前自學 1、散文閱讀常識

2、作者介紹

課堂學習 一、 導入

二、自學展示

1、介紹作者朱自清

(1)(朱自清是        、         、        、        ,毛澤東稱讚他“                                    ”。

(2)朱自清身上有什麼精神最值得讚賞?

2、散文常識

(1)散文的基本特徵是                ,按照表達方式可分爲            、               、                。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有        、       、        等。

(2)關於散文你還了解哪些知識?

三、整體感知

(一)聽讀課文

思考:根據課文題目和聽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比喻句寫下你的聽讀印象。

(二) 朗讀課文

在課文中圈點勾畫表現作者遊蹤和作者感情的語句,小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思    路 遊          蹤 景           物 感           情

夜賞緣由

主    體

聯    想

呼    應

四、深入研討

1、作者的遊蹤:

  

2、作者的情感變化: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3、作品在結構上呈現出一種內外圓體結構:

4、情景關係

課堂測驗 一朵午荷    

         洛夫

這是去夏九月間的舊事,我們爲了荷花與愛情的關係,曾發生過一次溫和的爭辯。

“愛荷的人不但愛它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天的喧譁,愛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覺得連餵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這種結論豈不太過羅曼蒂克。”

“你認爲……?”

      “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

     記得那是一個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來,突然想到去博物館參觀一位朋友的畫展。爲了喜歡那份涼意,手裏的傘一直未曾撐開,冷雨溜進頸子裏,竟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驚喜。沿着南海路走過去,一輛紅色計程車側身馳過,濺了我一褲腳的泥水。抵達畫廊時,正在口袋裏亂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現,並遞過來一塊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歡做一些平淡而又驚人的事,我心想。

這時,室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羣馬奔騰,衆鼓齊擂,整個世界蘢罩在一陣陣激越的殺伐聲中,但極度的喧囂中又有着出奇的靜。我們相偕跨進了面對植物園的陽臺。

“快過來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捱過去向窗外一瞧,頓時爲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動,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謝,或者說多已雕塑成一個個結實的蓮蓬。滿池的青葉在雨中翻飛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頭劈臉灑將下來,鼓聲與掌聲響成一片,節奏急迫而多變化,聲勢相當懾人。

      我們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葉如蓋,俗氣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爲它有那一把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羣仰着臉的動物,專注而矜持,顯得格外英姿勃發,矯健中另有一種嬌媚。雨落在它們的臉上,開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轉,漸漸凝聚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負,由旋轉而左搖右晃,驚險萬分。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心跳加速,緊緊抓住窗櫺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發生的終於發生了,荷身一側,嘩啦一聲,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瀉而下,緊接着荷枝彈身而起,又恢復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們也隨之噓了一口氣。我點燃一支菸,深深吸了一口,然後緩緩吐出,一片濃煙剛好將臉上尚未褪盡的紅暈掩住。

      也許由於過度緊張,也許由於天氣陰鬱,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一直到畫廊關門,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個秋末的下午。這次我是誠心去植物園看荷的,心裏有了準備,仍不免有些緊張。跨進園門,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調整好呼吸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麼又碰上花殘季節,在等我的只剩下滿池涌動的青葉,好大一拳的空虛向我襲來。花是沒了,取代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腴的荷葉對照之下,顯得越發孤絕。這時突然想起我那首《衆荷喧譁》中的詩句:“衆荷喧譁/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

      午後的園子很靜,除了我別無遊客。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呆呆地望着滿池的青荷出神。衆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聲已歇,盛況不再。兩個月前,這裏還是一片繁華與喧囂,到處擁擠不堪;現在靜下來了,剩下我獨自坐在這裏,抽菸,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來,情勢逆轉,現在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了。想到這裏,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難堪起來。其實,孤寂也並不就是一種羞恥,當有人在欣賞我的孤寂時,我絕不會認爲他有任何罪過。朋友,這點你不要跟我辯,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殘,明年照樣由根而莖而葉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接受人的讚賞與攀折,它卻毫無顧忌地一腳踩污泥,一掌擎藍天,激紅着臉大聲唱着“我是一朵盛開的蓮”,唱完後不到幾天,它又安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過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來接唱。

      撲撲塵土,站起身來,繞着荷池走了一圈,繞第二圈時,突然發現眼前紅影一閃而沒。我又回來繞了半匝,然後蹲下身子搜尋,在重重疊疊的荷葉掩蓋中,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我驚喜得手足無措起來,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嗎?

1. 作者幾次觀荷?情感態度有怎樣的轉變?

2. 文章爲什麼叫“一朵午荷”?

課後作業 1.縱觀全文,談談標題“一朵午荷”中“午”的含義。(4分)

     

                                                 

2.簡要歸納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該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4分)

          

3.概述文章所表現的荷之美。(6分)

         

                                     

4.結合兩次觀荷,談談“我”在思索“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過程中,思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8分)

                                                   

 

郭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