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美術教案合集9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學美術教案合集9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觀察,記憶能力及繪畫表現能力。

2、陶冶學生愛家、愛家人以至更愛自己的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家》的錄像片斷等。

教學重點: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家庭環境,憑記憶選擇一個最美的角度默畫出來。 教學難點:要扣緊主題,以一事一景來完成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組織教學。(注意檢查學生學習用品)

二、導人新課:欣賞《家》的錄像片斷,導人新課。

三、講授新課。

1、啓發談話:家是溫寨和團圓的代名詞。大家認真地去觀察自己家裏最美的一角,現在請幾個同學來說說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裏?(客廳、臥室、書房、廚房、陽臺??)今天,我們就是要把這些最美的地方畫下來。(板書課題)

2、讀畫(出示範圖,引導學生欣賞範圖,分析作品中的構思和畫面處理效果)9臥室的一角、客廳的一角、書房的一角、陽臺上、我的小天地??

3、小結:從構思角度來看,一張畫不可能畫出家的全貌,我們可選擇一景一事來表現。教材中的學生作品畫的都是家裏的某一角落或一個側面,表現手法不同,但都從不同的角度較好地表現出《我的家》。

4、作畫步驟,邊講邊示範。

①構思:即確定主題,選擇角度。同學知道老師平時最愛寫毛筆字,老師就畫書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據構思輕輕地把景物畫出來,注意選擇你認爲最美、最人畫的地方,要突出主體部分,詳略得當。

③修改:注意畫面構圖,線條的流暢明瞭,富有童趣。

5、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藝術性。

四、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迴輔導。

五、小結:

表揚畫得較好的、有進步的同學,作業給全班同學觀摩;同時也指出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回去對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節課再給這幅畫塗上色彩。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讓學生嘗試以抽象的色彩和點線來表現主觀情緒,感受色彩和點線的表現性。它既是前課冷暖及冷暖色調知識的鞏固和延伸,又爲以後的色彩創作奠定基礎。教材內容頗有趣味性;表現手法也可靈活、多樣;可藉助音樂的抽象性更好地說明問題。

(二)教學目標

①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②學會用色彩表達特定情緒。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圖片、電腦課件等。

學具:水粉色、紙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導入:

出示一幅用電腦“馬賽克”畫成一抽象畫的節日場景,請學生猜猜,它復原後是怎樣的場景,有怎樣的氣氛。學生可以感受到歡樂的氣氛。然後出示復原了的照片。

提示:有時一幅看起來沒有具體描繪什麼,但它和具體的情緒仍是有聯繫的,它是能表達出某種情緒的。

●教學新授:

欣賞米羅等畫家的抽象繪畫,讓學生討論作品傳達了什麼情緒。再欣賞課本上學生的例圖。

●學生作業:

試用色彩表達自己特定的情緒,並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作品展示評價:

(1)爲作品取個題目,或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2)作品展覽與觀摩,並自我介紹作品和互相評論作品。

(3)評論爲什麼有些作品有表現力,有的作品表達的情緒不明確。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和製作?

●能否欣賞同學和藝術家用色彩和點線表現情緒的作品?

●你在作品中把自己想表達的情緒表現出來了嗎?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俯瞰山川分析

習慣於從一個相當固定的位置看待事物,俯瞰山川一般得到的印象總是相似的。但如果有意識地改變視角,重新審視眼前發生的變化,俯瞰山川即使平常一般的形象,也可能由於視覺方式的改變而展現出嶄新的景象,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本課俯瞰山川從視覺藝術的語言運用介入,抓住從俯視到平視的變化,選擇祖國的美麗山川作爲學習內容,在訓練和發展學生的視覺思維,建構和完善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俯瞰山川增強和激發熱愛故土的思想感情方面提出了新的學習任務。.

本課俯瞰山川根據學習需要設置了前後有着緊密聯繫的兩個學習活動。“活動一”的設置爲:“收集、欣賞各種航拍和俯拍的攝影作品,談談自己的感受。”爲此,教材俯瞰山川呈現了《黃河彎道》、《大地的血脈》、《農田網絡圖》等優秀攝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覺形象和美麗的畫面展示了祖國河山無比壯美的景象,可以藉以引入教學。欣賞是本活動的着重點,在欣賞學習中應抓住主題、形式和藝術特點進行比較深入的瞭解和分析,深化認識並避免體驗活動停留於事物的表面。

“活動二”的活動設置爲:“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教材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圖片以及作業範例,並從表現方法的使用上給予適當提示。

在學法指導方面教材選用了兩組不同的圖片。俯瞰山川一組是兩張從不同視角拍攝的同一石頭組合,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告訴我們由於視覺位置的不同,即使同一組織,所發生的視覺變化也是如此地驚人。第二組是4張既有仰視也有俯視,畫面完全不同的圖片。通過小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屋”中則簡要說明了俯視運用於美術學習中的意義.提供了有趣的樣圖。

二、教學目標

培養髮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

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三、教學思路

本課集體驗、欣賞、探究與表現於一體,學習內容所體現的綜合性比較強。區別於其他幾課,更重視改變學習者的固有觀念和習慣思維,教學實施方面應看重操作的可行性,在策略運用方面需激活學習誘因,挖掘學習潛能,總結學習經驗,採取一套靈活而講求實效的方法。在學習方式的轉變方面偏重於將自主與探究相結合,培養追求真善美的學習品格。

針對上述要求,可考慮將本課教學分兩課時進行。在教學準備方面,教師應預備精選的圖片、自制的小模型和其他用具,以及示範用材料。在教學條件較好的單位可根據教學需要編制用於本課教學的CAI。學生可根據課前佈置尋找自己喜歡的圖片和相關學習用具。

第一課時教學活動的程序安排可設置爲:故事引路,創設情境——觀察體驗,建立假想——欣賞圖片,陶冶情操——比較分析,探尋發現——總結規律,延伸發展。

“故事引路,創設情境”重在將學生引向一個想像的世界,改變平常的視覺位置,用“巡天遙看一千河”的眼光來重新認識眼前的世界,一開始便引導學生建立高視點、大視界的意識,先入爲主揭示課題。在“觀察

體驗,建立假想”的教學環節建議教師使用根據需要製作的實物模型,縮大爲小,幫助學生建立直觀印象,使他們從不同視角去體味視覺形象變化帶來的驚奇。並可插入嘗試性的繪畫活動,再以此爲基礎假想山川景色在俯視狀態下出現的美麗形態。“欣賞圖片,陶冶情操”的教學環節則爭取擴充學生眼界,獲取審美體驗,感受不同條件下地形地貌的豐富表象。“比較分析、探尋發現”的教學環節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過判錯肯定對俯視概念的確認,在對比中發現山地、平原的表徵差異等,認識到美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總結規律,延伸發展”的教學環節即在開放的課堂狀態中,通過討論、總結歸納俯視狀態下視覺感受的特點和規則,並將這種規律引入到美術學習中,可能帶來期望中的驚喜變化。做好從看轉入到畫的認識準備。

第二課的教學活動設置可安排爲:說一說體會——看一看圖片——想一想畫法——試一試手段——評一評作業。

承接第一課時教學活動的延續。本課教學可從複習進入,即說一說通過上一課時教學獲取的體驗和認知,重在對規律的認識;在看圖片的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確立形的概念,提示表現方法的使用,比照教材使用的範例,說明從圖片到畫的轉換中,形式要素及其法則的運用,如有必要教師應做相應示範;想一想的教學環節應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分析畫面、把握重點、確定方法完成構思及動手作畫的認識準備;試一試手段則要求學生在自主表現中完成自己選定的作業,應鼓勵大膽表現,把個人從圖片分析中建立的認識用畫筆肯定下來,教師在學法指導時要注重學生對視覺狀態的正確表現;評一評作業可採用分組評定的方法,把討論、評議、展示結合起來,爭取把評議活動做得細緻一點,這樣更有利於發現問題和培養良好的學風。

四、教學選擇

在教學資源相對貧乏,教學條件相對落後的地方,可考慮將“活動一”與“活動二”整合爲一課時。據此情況應充分利用教材和身邊環境中可資借用的實物,化繁爲簡,重點抓住視點變化與視覺反應及效果這個學習中的核心問題來開展教學活動。

在條件成熟且又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學生登高覽勝,拍攝一些在自己視覺經歷中感受尤深的課外作業,引入課堂教學,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給人更深刻的體驗。在此基礎上去設想隨着視點的步步高昇,假想中的畫面必然步步推移,因此而發生的變化一定是非常動人的。

五、教學建議

1.本課應重視教學材料的組織,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可將對比與分析相結合,着重解決平視與俯視兩種狀態下呈現的不同物象,幫助學生解決對漸高、漸遠、漸廣、漸模糊等視覺現象的認識和了解。

2.在媒體使用方面可以考慮多種視覺傳達方式的結合使用,以生動、準確甚至誇張的形象吸引學生,以利於體馬各行爲,形成真切感受。

3.縮大爲小或是小中見大都可以產生由觀感發生的聯想。把一種視覺現象轉變成爲美術行爲的.思考和表現,需要給學生說清楚一個道理,即畫面形成的美感同樣是需要通過一種適合表現的視覺傳達方式體現的。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題:

會走的玩具

教學目的:

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會走的玩具。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精神.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製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難點:

如何種使玩具走起來

教學學具:

師:舊掛曆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生: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用具

三、導入

1、出示會走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師:小朋友門,老師這兒有一個小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們以前製作的有什麼不同?

生:思考,討論、回答。

四:授新

1、總結學生髮言,引導學生思考。我們的小玩具會走,可是它爲什麼會走呢,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走起來麼?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2、示範說明集中會走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走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製作會走的玩具的小祕密是什麼呢?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製作出會走的玩具了。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可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製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製作的玩具和製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五、佈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製作會走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製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走的玩具。四人小組裏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走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製作

七、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製作會走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後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爲有用的物品。

八:板書 會走的玩具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中國畫樹和葉的畫法.點景的畫法;通過對經典作品的賞析,感受並瞭解中國畫樹和點景的表現方法,以及用筆的疏密及膜的濃淡來表現景物的遠近。

過程與方法:通過講解.演示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畫樹和葉的畫法.點景的畫法;通過實踐練習活動,讓學生初步掌握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法,體驗國畫的樂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體會中國山水畫與自然的聯繫,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中國畫樹和葉的畫法,點景的畫法。

用墨彩結合的方法,表現家鄉的美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利用多媒體播放中國山水畫名家作品,配以中國古典樂曲。

二、圖片導入,感悟體驗欣賞優美的家園視頻和照片。

同學們都知道我國地域廣大,各地風光無限美好,讓學生欣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園的風光,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景色有什麼特點。出示課題:《彩墨家園》。

三、作品欣賞,分析作品

思考畫家是如何表現樹和點景的,是如何表現景物遠近的?

(1)齊白石的《農耕圖》中景物遠近的表現方法;

(2)石濤的《村舍》中樹和點景、景物遠近的表現方法。

四、現場演示,講解技法重點

學生初步體驗用筆用墨的方法,教師點撥並演示。

1.樹的畫法:

(1)鹿角法畫樹,其樹枝是向上出枝的,形狀是鹿角狀的,所以稱爲鹿角法。

(2)蟹爪法畫樹,其樹枝是向下出枝的,形狀像螃蟹的爪子向地下抓去,所以稱爲蟹爪法。

2.葉的畫法:

點葉法是用粗細和乾溼濃淡的筆畫而成。有介子點、個字點、垂葉點等。

3.點景的畫法:

點景應注意位置.大小、藏露等關係的變化,用筆要簡練.果斷,有韻味。寥寥數筆傳神爲妙。

五、學生創作前指導學生練習的步驟

欣賞回顧:欣賞名家名作,回顧前面內容。

1. 結合作品,說說近、中、遠景的特點與表現方法。

2. 樹的畫法

(1)回顧鹿角法.蟹爪法不同特點。

(2)點葉法

(3)點景

創作一幅家鄉美景

1.注意近中、遠、景的表現,畫出遠近層次。

2.注意用筆的疏密及墨的濃淡來表現景物的遠近。

六、展開想象,大膽創作

結合自己家鄉的特點,用墨彩結合的方法,表現家鄉的美景。

七、作業展示(1)將作業張貼在展示區。

(2)小組自評互評。選出優秀作品,讓作者談談自己的創作體驗。

(3)教師點評,小結。

八、課後拓展

品評學生的練習作品,引導學生對比其他同學的作品,尋找不足及改進方法。並學會運用通過分析中國山水畫不同作品之間的藝術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藝術之美。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嶺南版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八冊第九課內容,屬於新課程標準中綜合探索類繪畫創作課型,即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本課主要是對以前繪畫內容作一個回顧,使學生在鞏固原有繪畫知識的基礎上,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和掌握繪畫日記的特點及繪畫方法,並學會運用繪畫日記記錄每天所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2、教學目的: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特點,本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①知識與技能:瞭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並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②過程與方法:通過聲音引發的語、形、色來描畫記憶,完成日記的內容。③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繪畫日記的表現特點及創作方法,並應用到生活當中。難點:激發學生的記憶和創造思維,引發學生對往日生活的回憶、想象,完成日記的內容,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教法運用:

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實踐操作爲主線的教育思想,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身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採用啓發式引導教學法爲主,以實例爲線索,充分運用多媒體、範圖等直觀教具,不斷採用欣賞、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結合語文、音樂學科,用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練習過程中播放一些輕快的音樂,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感受美、創造美。此外,我還採用師生共評法對作業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充分認識自我,客觀的評價自我,並鞏固所學知識。

三、學法分析:

遵循學爲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本課運用多媒體展示圖例和進行繪畫過程的演示,採用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等形式,通過比較分析、實踐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掌瞭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並學會繪畫和運用。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 生:比較感知——激發想象——討論探索——繪畫實踐——情感昇華師:引導觀察——創設情景——啓發點撥——巡視指導——彙總歸納四、教學程序設計: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爲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爲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序幕: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提問導入:同學們都寫過日記,日記能夠記錄當天發生的有興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麼,既然我們都會畫畫,爲什麼不能給日記配以簡單的畫面,使日記更直觀、更形象呢?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下屏幕。(多媒體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記和繪畫日記的範圖,讓學生觀察。)

2、教師提問:①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有什麼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後者既有文字又有繪畫)②這些繪畫是幹什麼用的?文字內容有哪些?(日期、天氣等) ③哪種日記比較美觀?(繪畫日記)

3、教師小結:文字日記與繪畫日記這兩種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樣的,但繪畫日記更直觀、更形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繪畫日記。(多媒體出示課題——我的繪畫日記)師:那麼,什麼能幫助我們回憶起以前的內容呢?我們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數寂靜無聲的場面,多數都是有聲音相伴的,當我們聽到某種聲音時就會聯想到以前看到或發生的事情,所以這節課我們要通過聽聲音來回憶表現繪畫日記的內容。(多媒體出示——聽聲音畫記憶畫)

(二)、展開:情趣教學,激發想象

1、教師播放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提問:說說是什麼聲音?使你聯想到什麼場面?(多媒體展示 :聽字。)

2、教師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圖,提問:觀察這幅作品,除了繪畫部分以外,還有什麼內容?(還有文字部分)(多媒體展示:繪畫日記結構:1.繪畫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師再次播放各種聲音國歌聲、笑聲、哭泣聲、雨聲。學生認真聆聽並展開想象。(多媒體展示 :想字。)

4、師生共同討論:當我們聽到其它聲音後你想到了什麼?請你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想象好嗎? (多媒體展示 :說字。)

5、教師再次播放音樂並出示一些聽到聲音後學生想到的一些範圖。激發學生想象,並對想象力豐富的學生進行表揚。(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有聲有畫的情景,學生通過探索討論、合作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記憶思維,突出本課的難點。)6、學生再次討論:如何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和畫面呢?教師出示範圖(唱歌圖),讓學生探索討論,自主合作學習。7、師:那麼我們要如何來作畫呢?教師出示幾例範圖並出示繪畫步驟: 1)構思畫稿(形象、勻稱) 2)塗上顏色(強調大膽,均勻,整潔) 3)文字說明(日期、天氣、事件、說明要概括,簡單)(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各繪畫圖,動畫出示繪畫步驟並強調注意事項,教師邊講解邊示範繪畫過程,讓學生迅速掌握繪畫方法,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三)、深入:學生小組創作實踐 1、按4人爲一組分組合作繪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畫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組間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細)2、學生小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對構思新穎的小組或個人提出表揚,並展示給同學學習,鼓勵不足的學生。3、學生創作時播放音樂,並用多媒體再次展示繪畫步驟和一些學生作品供學生參考。

(四)、結束:情感昇華1、作業展評。各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臺展示作品,講解創作

的意圖,並通過比較、推薦、自薦、自評、師生互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各小組選擇題材有意義、文字與畫面組織有特點、畫面主題突出、表現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講評。教師小結,並尋找每一幅作品的閃光點,評價以表揚爲主,同時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2、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新的方法記日記 ──用繪畫記日記。希望大家在往後的日子裏能運用這種新畫法記日記,時時記,天天記,隔天記!五、板書設計: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教學內容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圖、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初步瞭解新的手工製作知識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導學生在欣賞造型與色彩中勇於發表獨特見解。

教學重點:插接圖形的造型設計。

教學難點:插接技巧的瞭解與掌握(插接方法與擺設形狀)

教學工具:彩色卡紙、剪刀、示範作品、學生作品及精美藝術圖片。 教學過程:

一、授課

1、製作方法對比導入——點出課題

師言:小朋友們,我們在上幾個學期的美術課中,上過很多的手工課,學到了許多新的製作方法。(請幾個學生講講學過什麼樣的方法:粘、剪、卷??)。教師指出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製作方法——插接(紙片插接)。

2、欣賞、對比,發現新的紙工技法

欣賞製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撲克牌插接、幾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貼式的立體橋樑作品。)

請學生觀察這些紙藝作品與以往的手工課製作紙藝作品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在觀察粘貼式的橋樑作品與插接成的紙片作品中引導學生對比發現兩者有製作方法何不同之處)

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由學生回答、發現。)

3、 觀察範作:

師問:觀察作品並告訴老師哪些比較好看,爲什麼?

生答:紙片的圖形十分漂亮,顏色豐富,搭配和諧。

4、 教師邊示範製作,邊講解:

剛纔我們經過觀察,已經發現了這課要學習的內容——紙片插接製作的一些要點,現在老師把具體的製作步驟示範,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其中的製作技法要點。

(1)設計紙片造型(由於時間較久,也可用簡單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學生先由設計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學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選擇井字格形結構。(鼓勵學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觀的插接方式。)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議做大些。

5、 讓學生先討論,並分組動手先製作插接底座。新 -課-標- 第-一-網

6、 看看誰的底座最牢固,並把這個新發現方法介紹給大家。

二、佈置作業:

1、 學生可自行分組製作。

2、 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 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輔導,發現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給予指正、修改、加以鞏固。

三、評價、作品展示、比一比:

選出造型誇張、拼接牢固的小組作品,比比看,誰的最有創意,誰最有辦法,插得最高,由學生爲主參評,小組間互相評價,講一講,這些作品的優缺點?相互

交流插接經驗。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一種新的紙藝製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紙藝作品,其實還有很多的方法我們還沒學到,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多動動手,你們就慢慢會發現這其中的美,並且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把這種美製作出來。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激發對工藝美術的喜愛之情

2、進一步學習泥柱雕刻知識

3、學習陶藝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構圖、疏密和形象處理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範作數幅

教學過程:

一、欣賞上節課的作品

二、揭示新課:泥柱雕刻(二)

三、講授新課

世界各民族的雕刻作品內容豐富,造型優美,形象生動,風格奇特,可以給我們啓發和借鑑。

1、欣賞範作

(1)古印度石雕

(2)印第安人圖騰柱

(3)古羅馬雕柱飾

(4)非洲古代雕刻柱飾A

(5)非洲古代木雕柱飾B

2、構圖處理

構圖有的採用對稱、均衡、重複

比較均勻

3、疏密和形象處理

疏密有致,形象略帶誇張。

4、學生討論交流

5、學生製作泥柱雕刻作品

(1)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說一說在構圖、疏密和形象處理上的不同。

(2)說一說自已的構圖

(3)做一件與衆不同的作品

可以小組合作,教師巡迴指導。

6、作業主(1)作品展覽(2)綜合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瞭解板報的特點以及構成元素,美術字的學習、刊頭設計、以及標題編排。 2、提高學生處理信息資源、獨立思考、抓住關鍵、創造性的表達能力,學以致用。 3、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板報的特點以及構成元素。

難點:美術字的學習、刊頭設計、以及標題編排。

教學準備:

(學生)鉛筆、尺、紙

(教師)報紙實物、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表達感受

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報紙發給學生(每個人一張或者小組一張),集體討論:這些報紙上有哪些內容?排版是怎麼樣的?(點明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要完成一幅美觀的板報,就應對文字、圖形等要素進行設計、編排,以達到最優化的效果。

二、引導欣賞,加強體驗

出示課件,結合實物報紙,瞭解報紙的組成:刊頭、主辦單位、期數、出刊日期、導語、大標題、小標題、正文、圖片、圖片說明、編寫人員。

三、傳授方法,激發創意

刊頭、標題等都用到文字,而這些字體都不盡相同,怎樣對板報的美術字進行設計?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看書進行欣賞評述。 字體設計:

(1)常用:宋體、楷體、黑體、隸書等四種字體,美術字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實用字體。

(2)教師示範書寫美術字的步驟。

(3)運用電腦WORD演示新設計的字體。 刊頭設計與標題編排。

刊頭在板報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課件演示:大小、位置、字體、形狀、方向的處理 讓學生評述這些不同設計帶來的不同的效果。

提出要求:刊頭和內容要一致,以純文字和文字與裝飾紋樣相結合的形式 課件演示多種圖片,開拓學生視野。

四、佈置作業,表現感受

(1)提出作業主題“神七專題”爲內容,設計一個板報刊頭,要求具有個性、專業、色彩明快、簡潔、豐富。

(2)建議:注重自己的生活實踐和對這一事件的瞭解,大膽、自由、創新表達,儘量做到與衆不同。

(3)學生作業,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建議:作品是否大膽、自由的表現自己的感受?

作品是否有創意,與衆不同?

作品是否和諧統一?

評價方式:自評、小組評、教師點評

課後反思:本節課導入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瞭解和學習也更具象,能讓學生對板報(報紙)有一個系統的、具體的瞭解。課堂中學習美術字這一關節應該進一步強化訓練,本節課只作了一個系統瞭解和認識,將在下節課中對美術的學習和書寫深入練習和書寫。課堂評價形式比較俗套,有待探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