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mp3

三字經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值得我們去閱讀。

三字經mp3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爲三大國學啓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爲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爲經典並不斷流傳。

拼音:三(sān)字(zì)經(jīng)

英文:three-character scripture

《三字經》書影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三字經》自宋朝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早就不僅僅屬於漢民族了,它有滿文、蒙文譯本。《三字經》也不再僅僅屬於中國,它的英文、法文譯本也已經問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譯本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加以世界範圍的推廣,也是兒童的必讀必背的書籍。2008年4月25日我國新修訂了《三字經》,增加修改49處,修改內容僅佔原文1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發,力爭在全國中小學推廣。2009年春節到同年5月,央視百家講壇播出了《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系列節目。

至今《三字經》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過去,包括章太炎在內的有識見的學者,多有致力於《三字經》的註釋和續補者。模擬《三字經》形式的讀物也層出不窮。

《三字經》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數從1120字至1722字不等。

《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都是我國優秀的蒙學讀物,並稱爲"三、百、千"。

《三字經》內容介紹

《三字經》的內容分爲六個部分,每一部分有一箇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爲有用之材;

從“爲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爲,“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爲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

《三字經》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啓蒙教育的著作,這在閱讀時需加註意。

《三字經》用典多,知識性強,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導下編成的讀物,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字經》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間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種。我們採用的則是民國年間的增補本。

關於《三字經》作者

原典作者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官員、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祖籍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府鄞縣(今浙江鄞縣),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爲祕節監、權中書舍人,知徽州、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等職。其爲人正直敢言,屢次冒犯權臣丁大全、賈似道而遭罷斥,後辭官回鄉,專意著述二十年。爲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爲其所著。

明代著名詩人、王應麟的同鄉黃潤玉在《先賢贊》中稱頌王應麟:“春秋絕筆,瑞應在麟

。宋詐訖錄,瑞應在人,尼父泣麟,先生自泣。出匪其時,呼嗟何及。”

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漢藝文志考證》中說:“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十卷,所採掇亦甚博雅。”

章學誠指出:“今之博雅君子,疲憊精力於經傳子史,而終身無得於學者,正坐宗仰王氏,而誤執求知之功力,以爲學即在是耳。”

增改作者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後易名爲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爲人行事而改名爲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爲“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中國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主義革命者。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

不同版本的《三字經》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同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啓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爲流傳,歷久不衰,此後成爲歷朝歷代最重要的'童蒙養正教材之一。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三字經》的內容上,不同歷史時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迄今爲止所見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個版本。並出現相關注解本、插圖本。如明清時期就有《增補三字經》、《節增三字經》和《廣三字經》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經》增訂本,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版本。

解放後,又對《三字經》進行修訂。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觀內容的修訂。如:

關於元代歷史的“蒞中國,兼戎狄,九十年,國祚廢。”改爲“輿圖廣,超前代,九十年,國祚廢。”;

關於清代歷史的“清順治,據神京。至十傳,宣統遜。舉總統,共和成。復漢土,民國興。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改爲“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歷乾嘉,民安富,治績誇。道鹹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革命興,廢帝制,立憲法,建民國。古今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三字經》作爲兒童啓蒙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縮影,其內容涵蓋量非常豐富、全面。作爲華夏子孫,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有兩本書是一定要讀的,那就是《三字經》跟《弟子規》。《三字經》讓我們瞭解中國的歷史,以及人倫的次第與綱常,深入學習,深信每個人都會燃起對華夏先祖的崇敬與承擔弘揚文化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