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糉子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糉子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端午糉子作文6篇

端午糉子作文 篇1

昨天下午,我和媽媽、姐姐一起包糉子。

原料都已經提前泡了一晚上,現在就開始吧。

媽媽可是包糉子的老手了,只見微微發黃的糉葉到了她手裏就像施過魔法一樣,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精緻的“小漏斗”,媽媽再將白花花的糯米、紅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棗裝在那泛黃的糉葉裏,“小漏斗”像充了氣似的“胖”了起來,媽媽再用白線將這個似方非方,似圓非圓的糉子綁起來,一個糉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傑作”吧!那真叫慘不忍睹,一會兒有米跑出來了,一會兒線開了,媽媽見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過去玩。我只能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糉子”,過去玩了。

終於包完了,我一看。媽媽包得餡挺多,就是長得不好看,像個醜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棱,就是太扁了,像個難民。媽媽笑着說:“在家裏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頂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來。

糉子煮熟了,我嚐了一個自己包的,可真甜。

端午糉子作文 篇2

“糯米糉嘍!剛出鍋的糯米糉嘍”一聽見街上地道的叫賣聲,那誘人的糉香總會讓我垂涎欲滴。掉了牙的老小孩,滿街跑的大孩子,沒長牙的小小孩,提到糉子,總會忍不住嚥下口水。白白糯糯的加上紅棗、豆沙等餡料,若是剛出鍋,單是那濃濃的香甜味道就讓人想立刻咬上一口。

媽媽說今天中午要包糉子,看到媽媽還在那裏進進出出忙別的家務,我忍不住地問:“媽,媽,什麼時候開始包糉子啊?快點包吧?”包糉子是個細緻活,一般都是女人們來做,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會來湊熱鬧,期盼着能快點吃上糉子,但是因爲調皮總被大人們笑着趕走了。這次我要賴在這裏,等着第一個可以吃到。媽媽把糉葉浸泡、洗乾淨。然後把糯米包進糉葉裏,再放入紅棗、紅豆、花生等餡料。看着紅得發亮的紅棗,我忍不住拿一個放在嘴裏甜甜的,想象着紅棗熟透後的滋味兒,包着糯米的香味兒,口水就要流下來。蛋黃餡兒的,肉餡兒的,肉鬆餡兒的……放完後再用筷子往裏捅一下,最後封口用繩子紮起來,一定要抓緊了。一會兒功夫,桌板上放滿了各種餡的糉子,胖胖的,可愛的樣子惹人喜愛!

迫不及待地我開始幫忙把糉子放進鍋裏,十分鐘後,撲鼻的糯米香飄蕩在屋子裏,我已經饞得在原地打轉兒,看着牆上的鐘表感覺好慢啊,“彆着急,再有半小時就熟了,小饞貓!”媽媽笑着說。“媽,我一口氣能吃四個紅棗餡的,不,吃五個……”

我的眼睛緊盯着時鐘,“媽,媽,快開鍋吧,到點了!”我急得快要發瘋了!鍋蓋一開,香味兒伴着濃濃的熱氣充滿了整個屋子,一個個糉子飽滿地簇擁在鍋裏,香味兒撲鼻,顧不上燙手剝開後咬一口,鬆軟清香,感覺整個嘴裏都被香味填滿了。

一口氣真的吃了五個紅棗餡的後,還想再吃幾個別的餡的,可是肚子已經撐得像一面鼓了,拿起來又只能放下了。“媽,給我留着,我晚上還要吃,明天還要吃,紅棗餡的都給我留着吧?”媽媽一邊收拾着碗筷,一邊看着鍋裏剩餘的糉子,說“好,都給你留着!”

哈哈哈哈……糉子裏包着的是濃濃的親情和愛!吃不夠的糉子,包不滿的愛!

端午糉子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決定今天包糉子。媽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糉子葉。首先,先提前把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於煮蒸。再把糉子葉放在水裏泡。媽媽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媽媽將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接着,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糉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將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裏,接着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糉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看到媽媽包得這樣嫺熟,我好生羨慕,就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吧!”媽媽笑着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跟着媽媽學了起來:我也先將糉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把大米等東西裝到裏面,當我用糉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糉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裏面填滿東西,最後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糉葉裹的嚴嚴實實,接着用繩子把糉子繫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媽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媽媽說:“你係得太鬆了,一定要將繩子繫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糉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糉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繫結實。一個完美的糉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爲止。

最後,媽媽把糉子放到鍋裏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糉子,終於出鍋了。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情格外的美好!

端午糉子作文 篇4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將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將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將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

由於端午節和兒童節捱得很近,所以美術老師教我們包“糉子”,一方面是讓我們學會怎麼包“糉子”,另一方面嘛,就是爲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做準備。

剛開始包的時候,我們都以爲很簡單,就沒聽老師的“教程”,自顧自的包起來,沒想到第三部的時候就弄不起來,但是就住在這個時候,陳洋包起來了,我們有的就去請教陳洋,有的讓陳洋幫他包。陳洋忙的不可開交,我在旁邊一邊看陳洋包,以便自己摸索着,結果還是失敗了,我還是沒有放棄,將紙拆開來以次一次的重新折,一次一次的重新包,然後我總結了經驗(其實是失敗的經驗):每次做第四步時,老是折不立體。我只好讓陳洋幫我折了一個。

後來我仔細觀察了陳洋幫我着的那一個“糉子”,原來是要將那個上去,我若有所思。後來,我又折了幾次,但是還想剛開始的時候,邊對不齊,氣得我火冒三丈。

回到了家,想到還要做一串糉子和一串千紙鶴,就暈菜了,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摸索,或者去請教大人。

端午糉子作文 篇5

今天,我在家裏包糉子。媽媽說,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的糉子包得又漂亮又好吃。

然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了。我學着媽媽的方法,

先拿一片糉葉捲起來,再往裏面放進雪白的糯米,最後繫上紅線,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在我眼前了。

糉子煮熟了,我嚐了嚐,我覺得媽媽包的糉子最漂亮,我包的糉子最好吃。

端午糉子作文 篇6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在柔情的六月初,端午節終於到來了。

街道上、集市裏,處處都是吆喝着的小販和熱熱鬧鬧的人羣,他們和飄着糉子香的城鎮,構成了一道端午的風景線。

打小,我就喜歡吃外婆包的糉子。每到端午節,外婆就會親自下廚,爲從遠方趕回來的兒女做美味的糉子。今年也不例外,遠在重慶的舅舅一家和媽媽一家一大早就匆匆地趕回了外婆家。

幾天前,外婆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準備包糉子的材料:糯米、肉餡、葦葉等,爲的就是能夠讓難得一見的兒女吃上美味的糉子。數張葦葉被外婆一張張洗乾淨,用沸水煮軟後,整齊地晾在一旁。而用來包糉子的糯米是由外婆親自栽種的,按外婆的話說:“自家的糯米纔夠香,比起外面賣的那些不知好了多少倍。”

包糉子前,外婆一個人就包攬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從不用別人插手。不一會兒,外婆的老屋裏便瀰漫着糉子餡料的誘人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