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除法練習課》評課稿

5月20日,在數學骨幹班培訓會上,有幸聆聽了周俊琳老師執教的《小數除法練習課》,使我深受啓發。周老師的淡定、沉着、大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小數除法練習課》評課稿

首先,上這節練習課的目的在哪裏?那一定是基於學生的實際情況。周老師通過課前測試題的反饋,使學生認識到,大家還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學習小數的除法,提高自己的計算正確率。學習有了目標和方向,學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而是滿懷激情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從這一點足見周老師的良苦用心。

第二,計算練習課如果依賴於單純的練習、評價,只會讓已經會做的學生徒增厭煩,讓還不會做的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失敗的滋味,也不能達到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周老師特別注重計算方法與策略的梳理。在教學的過程中,她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讓學生敘述計算的方法。而且,周老師善於從學生的回答中尋找可利用的生成資源,幫助學生解決了很多的困惑。這是周老師對學生的充分的信任與尊重,更是源於周老師對自身駕馭課堂能力的那份自信。

第三,記得學校裏一位老師這樣說過: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策略,比策略更重要的是反思。因爲,只有通過反思,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得以形成。在這節課中,周老師就特別注重讓學生去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探究。比如,當學生計算中出了錯時,老師沒有立即進行糾正,而是反問學生:“遇到了錯題,你會怎麼辦?”學生們在交流方法的基礎上發展了策略。這樣,學生不僅完善了認知結構,更發展了智慧,提高了能力。

第四,課堂小結是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某個環節之後,對所教內容、方式方法、學習成果等進行的一個總結過程,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爲一個有機整體。在課堂教學中,周老師十分注重對每一個知識的.歸納小結。梳理出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後,周老師牢牢抓住商不變的規律,突破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一難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周老師引導學生利用填空的方法進行小結,加深了學生對計算法則的理解與掌握,更溝通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之間的關係。

【對計算練習課的幾點思考】

第一,在教學設計中,可以用題組中的形式出現,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對比,這樣就有利於把有關的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總結出來,把解題的關鍵顯露出來,把易錯點暴露出來,並共同找出錯因,且糾正過來.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並通過對比,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如《小數除法練習課》,可否設計幾組專項練習,第一組:276÷12=1384÷24=3.56÷25=0.243.84÷12=0.32,學生在計算後,引導學生比較異同,得出除數是整數,商是整數和商是小數的幾種情況,從而歸納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一般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出示第二組:4.44÷1.2=3.781.9÷7.8=10.565.8÷0.14=470,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發現,這幾道題目都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要利用商不變的規律將除數轉化爲整數,再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計算法則來算。通過對比,學生們也不難發現,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包括三種情況:除數的小數位數<被除數的小數位數;除數的小數位數=被除數的小數位數;除數的小數位數>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引導學生進行溝通,以完整建構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方法,尤其注意轉化過程中被除數的變化,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本節知識。

第二,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倡尊重學生,讓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一種持續成功的體驗,不但能夠使數學的課堂教學充滿快樂的情感體驗,而且有利於培養每一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尤其是計算課,本身就比較枯燥,如果讓學生不斷地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是不是就一定能引起學生對計算的重視呢?這一點值得商榷。我個人的看法是:成功乃成功之母,失敗乃失敗之母。如果學生始終處於不斷地否定自己之中,試想還有積極學習的慾望嗎?所以,我認爲,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的情感體驗之中,效果一定會好很多的。

第三,剛纔談到了計算課本身就很枯燥,除了獲得成功的積極體驗外,課堂的生動程度也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可以將數據引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素材來進行教學,可以和班級的評比掛鉤,可以將某些計算法則編成順口溜,兒歌,學生記憶就更深刻了,運用起來更方便。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這個難點,我們可否編成這樣一個順口溜(僅供參考):遇到除數是小數,相信自己不發怵,利用商不變規律,除數轉化成整數,小心對待被除數,細心計算勤檢查,高效練習我最強!

“得計算者得天下”。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啃得動這塊“硬骨頭”,而且一定能啃出味道,啃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