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俞瑞,字伯牙,春秋時的音樂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春秋時代的琴師。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爲“琴仙”。

鍾子期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衝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爲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國郢都氏人,即今湖廣荊州府之地。俞伯牙身雖楚人,官星卻落於晉國,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晉主之命,來楚國修聘。伯牙討這個差使,一來是個大才,不辱君命;二來順便省視鄉里,一舉兩得。

待公事辦完後,伯牙張着風帆,乘着大船,準備返回晉國。不到一天,就到了漢陽江口。那時正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忽然遇到狂風暴雨,船隻不能前進,只得停靠在山崖之下。沒等多久,風恬浪靜,雨止雲開,現出一輪明月。那雨後的'月亮越發明亮。伯牙在船艙中,一個人感到有些無聊,於是就叫童子在爐內焚香,準備撫琴一操,以遣情懷。等童子把香焚好、琴擺好,伯牙開始調絃轉軫,彈出一曲。曲猶未終,指下“刮刺”一聲響,琴絃斷了一根。伯牙感到吃驚,叫童子去問船頭:“這船住所在什麼地方?”船頭回答:“就停在山腳下,雖然有些草樹,但沒有人家。”伯牙說:“是荒山了。若是在城郭村莊,或有聰明好學之人,盜聽琴聲,所以琴聲忽變,弦即會斷。這荒山野嶺的,哪裏會有聽琴之人?哦,說不定有仇家差來的刺客!”然後叫上左右:“到處去檢查一番吧!”這時,岸邊傳來話音:“船中大人,不必見疑。小人並非強盜之流,只不過是一樵夫。因爲打柴回去晚了,又遇上狂風暴雨,就躲在山崖下。突然聽到您優雅的琴聲,所以停下來聽聽。”伯牙大笑說:“山中打柴的,也敢稱‘聽琴’二字!左右,讓他走吧!”那人就是不走,在崖上高聲說道:“大人的話可不對哦,豈不聞‘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負山野中沒有聽琴之人,這夜靜更深,荒崖下也不會有撫琴之客了。”伯牙見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個聽琴的,亦未可知。走出艙門,笑道:“崖上的君子,既是聽琴,可知我剛纔所彈何曲?”那人說:“小子若不知,卻也不來聽琴了。剛纔大人彈的是孔仲尼嘆顏回。伯牙聽了,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請到艙中小憩!”樵夫被引進艙中坐下。伯牙問了他很多音律之理,他都對答如流。伯牙猶恐他是記問之學,又繼續試他,問道:“足下既知樂理,當時孔仲尼鼓琴於室中,顏回自外入,聞琴中有幽沉之聲,疑有貪殺之意,怪而問之。仲尼說:‘我剛見貓追捕老鼠,想它成功,又怕它失敗,所以有貪殺之意表現出來!’才知道聖門音樂之理,入於微妙。假如我撫曲一首,你能聽出我的心思嗎?”樵夫說:“大人試撫弄一首,小子猜度。若猜不着,大人不得見罪。”伯牙將斷絃重新整,沉思半晌。其意在於高山,撫琴一弄。樵夫讚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語,又凝神一會,將琴再撫,其意在於流水。樵夫又讚道:“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只這兩句話,說中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驚,推琴而起,與子期施賓主之禮,連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鍾名徽,字子期,家住離這不遠的馬安山集賢村。”當晚,伯牙與子期結爲兄弟。當年,他二人才二十七、八歲。伯牙欲邀子期隨行至晉國求取功名。子期因家有年邁的父母,不忍馬上離開他們而遠行。伯牙說:“也好,等我處理完一些事後,明年的八月十五我親自來接你和伯父伯母!”第二天早上,伯牙告別子期,乘船駛向晉國。

伯牙立於大船,一路江山之勝,無心觀覽,只想着知音之人。

光陰似箭,不覺春去夏來,伯牙心懷子期,無日忘之。想着中秋將至,奏過晉王,給假還鄉,晉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裝,從水路而行。到達馬安山不遠的岸邊,正值八月十五晚。伯牙操琴撫曲,心想子期聞之,必來相見。伯牙開囊,調絃轉軫,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之聲。伯牙停琴不操大聲說道:“不好,吾弟必遭憂在家。若非父喪,必是母亡。他爲人至孝,事有輕重,寧失信於我,不肯失禮於親,所以不來。來日天時,我親自上集賢村探望。”

第二天天一亮,伯牙帶上隨從向集賢村出發,在一岔路口,碰見一個老者迎面走來,忙上前問路。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禮。那老者不慌不忙,將手上的竹籃輕輕放下,雙手舉藤杖還禮,說:“先生有何見教?”伯牙說:“請問去集賢村走哪條路?”老者說:“集賢村上上下下的人我無一不認識,請問你找誰?”伯牙詳細地說明了來由。老者聽完後,一雙昏花眼內,撲簌簌掉下淚來,說:“先生別家可去,若說鍾家莊,不必去了。”伯牙驚問:“這是爲何?”老者放聲大哭道:“子期就是我兒啊……去年八月十五采樵歸晚,遇晉國上大夫俞伯牙先生。回家後,每天不但早出晚歸堅持打柴,還利用早晚功書,由於勞累過度,染了風寒,醫治無效,不久前已離開人世了……”看見伯父泣不成聲的樣子,伯牙感到一陣心痛,無法抑制,抱上瑤琴,直奔鍾家莊,在伯父的引領下來到子期弟的墳前,撫起了悽切哀傷的樂曲,村民們趕來觀看,一個個莫名其妙,偷偷發笑,以爲伯牙神智出問題了。伯牙茫然不知爲何,問伯父是何因。伯父說:“村民們聽不懂你在彈什麼啊!”伯相說:“原來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鍾公說:“老夫幼年也頗習。如今年邁,五官半廢,模糊不懂久矣。”伯牙將即興之曲解釋給伯父聽之。伯牙誦雲:“億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爲君死!"

伯牙於衣夾間取出解手刀,割斷琴絃,雙手舉琴,向祭臺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軫拋殘,金徽零亂。鍾公大驚,問道:“先生爲何摔碎此琴?”伯牙道: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