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新素材之人物榜樣

導語:榜樣,也是一種理想人格,或者說是主觀自我。以某個人爲榜樣,就是領會運用某個人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榜樣人物同主觀自我高度融合,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1)“最美舞者”廖智:帶着傷痕跳舞的美人魚

(2)史玉柱:長江前浪讓後浪

(3)女排新掌門郎平:低調回歸慢慢來

(4)“冷笑話精選”創始人伊光旭:草根名博奮鬥記

(5)郭召旭:彩雲上的愛心

(6)辛豐年:古典音樂的赤誠“傳道”者

(7)90後“陸生”蔡博藝:不小心翻動了臺灣

(8)傑裏·巴斯:體育界的夢想家

(9)王月:“樹洞畫”感動冬天

“最美舞者”廖智:帶着傷痕跳舞的美人魚

榜樣印象美麗堅強的舞蹈老師,撒播愛心和希望的天使

語錄素材:地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失去的,沒有什麼東西是必須得到的。

廖智,女,28歲,四川綿竹漢旺人,原是德陽某舞蹈學校老師。2D08年汶川地震,廖智因傷雙腿截肢,還失去了年僅一歲的女兒,地震後,丈夫也以“接受不了失去女兒、失去母親、失去家園的現實”的理由離開了她。

2D09年,傷勢恢復之後,廖智開始了自己的志願者活動,她去災區教當地的孩子們跳舞唱歌,爲的就是讓這些孩子忘記地震時的驚恐。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廖智決定繼續她沒有完成的舞蹈事業,用跳舞來爲更多的人帶去快樂。2013年2月,她來到成都市殘疾人藝術團工作。她希望能帶着藝術團的孩子們闖出一片天地,讓他們可以憑藉自己的才能養活自己,贏得尊重,而不是靠施捨或者救濟生活。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21日中午,廖智和志願者夥伴們趕到了雅安,把救災物資發給前來領取的鄉親們。她說:“我經歷過災難,所以我更瞭解身在災難中的人們需要什麼,所以我來了。”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堅強的理由領悟

她喜歡《美人魚》,看到的卻不是愛情,而是人生:“不滅的靈魂纔是美人魚真正渴慕的,王子只是一個符號。只有這種理想纔是人生長久的動力。”

痛出來的正能量,比較出來的幸福感

“太陽從海里升起來了。陽光柔和地、溫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美人魚並沒有感到滅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陽,同時在她上面飛着無數透明的、美麗的生物。”廖智說,在《美人魚》中,這是她最喜歡的一段。廖智一直認爲,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是很不可靠且容易破滅的,只有自己纔是最值得信賴的,、而更多的人。則希望在廖智身上找到堅強的理由。但廖智並不認爲自己很堅強,她也不會勸別人堅強。在廖智看來,地震不過是人生的一種可能性,意外無法阻擋,既然遇到了,就積極去面對。

剛裝上假肢那會兒,廖智靠每天清晨去菜市場看小販來獲得能量,比起辛苦的小販,她覺得自己可以在溫暖的被窩裏睡懶覺、衣食無憂,更幸福。用比較來換得幸福感,很殘酷,但卻很實用。而且,她也並不不介意別人把自己當成參照物。

廖智用自己的痛告訴我們。做生活的強者,你需要自己站得穩,站得直。

史玉柱:長江前浪讓後浪

榜樣印象急流勇退,彰顯智者風範

語錄素材:說爲什麼烏龜能活一千年而麻雀只能活三年?因爲麻雀總在運動嘛,所以我要過烏龜式“屌絲”生活。

緊隨馬雲之後,又有一位IT大佬退居幕後。2013年4月9日晚,巨人網絡宣佈,因個人原因,史玉柱已辭去巨人網絡上市公司CEO職位,該項決議將於2013年4月19日生效,但史玉柱將繼續保留其巨人網絡董事會主席的職務。靈魂人物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其品牌烙印不容小覷,正如喬布斯之於蘋果、馬雲之於阿里巴巴,而巨人網絡的靈魂人物,就是史玉柱。

史玉柱作爲中國商業的知名人物,從腦白金到巨人網絡,經營了多個知名項目。除了巨人網絡外,史玉柱近年來在民生銀行的投資也不斷受到外界關注。史玉柱認爲,巨人網絡的發展並非依靠其個人能力,“在過去的數年中,我們大膽嘗試了研發子公司制度,這一舉措大大激勵了我們研發團隊的研發熱情,從而產生了《征途2》和即將問世的《仙俠世界》等一批優秀作品:同時他們也證實了一件事:網遊行業是屬於年輕人的。現在我很高興能夠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一職,並承諾對公司管理團隊和研發人才給予全力的支持。”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轉身淡泊 另一種選擇

在高處轉身是一種智慧,人生不是隻攀登一座高峯就完結,更不一定非要一直站在山頂守着江山。能屈能伸的自由,纔是睿智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致史玉柱的一封信尊敬的史玉柱先生:

您好,我聽說您作爲老一代的創業大佬,如今急流勇退,決定把舞臺留給年輕人,並高調宣佈退休後要過您理想中的屏絲生活。

我十分欣賞您退出時在微博上的豪邁之語:“江湖好漢們,忘掉史玉柱這廝吧!”在《仙俠世界》的內測發佈會上,您不顧形象地用牙咬開啤酒瓶蓋,一口氣喝完了整瓶啤酒,把瓶底剩餘的幾滴倒在自己的光頭上,然後當衆宣佈了辭職,您這位曾縱橫IT業、房產業、保健業和網遊業的“創業一代”大佬,終於確定自己接下來的方向,“我的主營業務是玩。副業是搞些公益”,這讓我想起了金庸武俠片裏武功蓋世的高手,最後總是選擇歸隱江湖。您便是這樣的武林高手!

我真的好想問您一句:您真的捨得放下江山,安心地過您的屌絲式的生活嗎?“把舞臺留給年輕人”,到底是什麼讓您的眼界變得與衆不同?看看馬雲,再看看比爾。蓋茨,你們都讓我心生佩服。

也許,只有到了您的高度,我才能感受您的眼界和胸懷,爲了與那個光芒四射的您同行,我願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希望數年後成爲一個比您更睿智的人。

一位仰慕您的學生

女排新掌門郎平:低調回歸慢慢來

榜樣印象臨危受命,重燃女排新希望

語錄素材:中國排球的困難很多,無論是排球的普及程度、排球人口。還是國家隊優秀運動員的數量都處於一個相對的低谷。作爲中國的排球人,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3年4月25日,中國排管中心正式公佈了新一屆中國男女排主教練人選,名宿郎平時隔14年重掌中國女排帥印。在中國女排進入低谷的時候,郎平的迴歸無疑給中國女排的衝奧之路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由於郎平現在還是恆大女排的主教練,在接受中國女排主教練一職之前,她的內心很糾結:擔心辜負大家的期望。在媒體見面會上,她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一點點來”。因爲就目前中國女排的現狀來說,成績一路下滑,日本、美國、巴西、俄羅斯的實力遠超中國,要在短時間內取得很大的成績,是不現實的。郎平說:“現在中國女排要想更上一層樓的話,必須在短時間裏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和球場的意識,而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會有不同的選擇和目標,這個目標不一定就是第一。”

郎平打算儘快組好隊伍,在國家隊與俱樂部隊之間,一切都以國家隊優先。並且,一些老隊員得知這一消息後,都紛紛表示會延遲時間退役。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節奏耐心 功利心

耐心、技術、團隊,就好像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長期的蟄伏就是爲了未來的輝煌時刻。

前度郎平今又來

昔日的女排五連冠,在許多中年人心中依然記憶猶新,在今天的90後、00後看來卻是爲了掩飾現在的落後而給自己的心理安慰。每一次奧運會,我的目光總會在女排賽場上停留。卻看不到“鐵榔頭精神”,大家爲了第一確實拼盡全力,卻奈何技不如人。如今,郎平又回來了,這位曾經五連冠的主將,這位曾經率隊奪得奧運銀牌的主教練,帶着身體的傷痛,又執起中國女排的帥印。

可是,這次她沒有賽場上的意氣風發,多了一點滄桑和憂心。她將希望藏在心底,她將目標落實在行動上,與教練員配合制定組隊方案,感謝留下來的老隊員,介紹國外執教的經驗。在國家隊與俱樂部相沖突的時候以國家利益爲重……

問她目標,她說“一點點來”,問她計劃,她說“一點點來”。我不禁想對那些恨不得一參加比賽就拿金牌的運動員和教練們說,其實金牌就在那裏,但如果實力不夠,心態不正,它也到不了你的手裏。

“冷笑話精選”創始人伊光旭:草根名博奮鬥記

榜樣印象:網絡新貴,用微博掙錢

語錄素材:人氣絕對不是“刷”出來的。我從沒幹過刷號的事情,冷笑話的成功在於找準了定位,踩到了點上。——伊光旭

生於1986年的伊光旭可謂大器早成,除了那些牛光閃閃的微博大號,他還一手打造了廈門飛博共創網絡有限公司,有了自己的“創業大本營”,並由此躋身當今網絡創業新貴行列。他手裏目前有二三十個微博賬號,最知名的當屬在新浪微博上有1000多萬粉絲的“冷笑話精選”。他也爲企業做微博營銷,一些他不願透露名稱的數碼產品、快消品品牌主動找來請他運作,“美麗說”等IT圈最紅的創業公司也邀他做幕後推手。自然而然的,他的第二戰場正在延伸到微信。打開李開復的微信,你會看到一個李開復自己的“站點”,最末一行小字“飛博inside”。

把這些光環去掉,其實他也只是個剛創業兩年的小男生而已。造型上花了點心思,蓄着詼諧的小鬍子;名片也有些小心思,正面是大頭照,背面還印上了一個後腦勺。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創新出路 靈光乍現

他以微博笑話贏利,他說:你是找樂子,我是掙錢。

趁年輕,賺大錢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對於伊光旭來說,掙錢也是件趁早的事。都說千金難買我喜歡,可25歲的他卻解讀成了我喜歡能買千金。當衆人以玩微博爲娛樂時,他卻將這項娛樂變成了自己賺錢的工具。新鮮、有趣的微博讓他的微博關注度不斷上升,這也成爲他微博營銷的基石。於是,他做內容,等人來轉發、評價、打廣告、求合作、求投資、開公司。

他沒有第一桶金,也沒有任何背景,就靠着賣點子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當所有人都玩微博時,當很多人看到微博商機的時候,只有他,這個年輕的大男孩參透了玄機,悟出了生財之道。如今,他的戰場又延伸到微信……

“人和人的差別在於8小時之外的工夫,在於每天的早8點到晚10點,要麼乾脆吃喝玩樂,要麼就不要虛度。細節決定成敗。”伊光旭的這段話正是他與大多數人的差別所在。

郭召旭:彩雲上的愛心

榜樣印象:用行動改變家鄉,給貧困孩子帶來希望

3年間組織7支實踐隊赴雲南支教,給3所學校籌建了17個班級圖書角,3年募捐到7萬餘元用以修建希望小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儲運與建築工程學院的大四生郭召旭,這個來自雲南山村的90後大學生,在全國10地組織起473名大學生志願者,靠着業餘打工和在校園裏收廢品等募集到了7萬元錢,爲家鄉修建希望小學。

郭召旭來自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的花朗鄉法地村,在這個90後男孩的記憶中,五六歲時家鄉才通上電,全村也僅有20多戶人家。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2009年郭召旭終於走出了大山,來到了青島讀大學。2010年大一暑假,郭召旭開始籌備“彩雲協會”公益組織,一年後協會在雲南省鎮雄縣成功註冊,成爲共青團鎮雄縣委員會領導下的青年公益組織和社會團體。郭召旭拿出了自己省下來的2000元獎學金和助學金,然後帶着協會的成員們,在校園裏撿瓶子收廢紙,去周邊的建築工地上幹活,這羣90後的大學生們用做小工賣廢品的方式,來攢錢買學習用品和體育用品,給支教學校的孩子們送去。

現在,青島、北京、哈爾濱、西安、昆明、武漢、福州等10地高校裏,都有一批大學生在爲遠在雲南的孩子而努力。郭召旭不再是一個人在奮鬥。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行動微小 愛心傳遞

經濟只能保證我們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證我們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證我們的後天。

別人在感慨,而他在行動

“你都不知道孩子們對於體育用具多麼熱愛,一個籃球他們能玩一中午,連飯都不吃,一根搖繩小姑娘們中午不回家不午睡,也要跳個過癮。”正是孩子們這種最簡單最易滿足的快樂,讓郭召旭義無反顧地投身家鄉的小學建設。

郭召旭格外令人欽佩之處在於,他除了支教還“支建”——籌建圖書角,幫助當地修建希望小學。對於那些貧寒至極的鄉下孩子來說,讀書也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通道,如果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比如連起碼的校舍都不具備,他們如何點燃自己的卑微夢想呢?誰來照亮他們的人生?幸虧有了郭召旭這樣的支教大學生——郭召旭本人對貧窮有着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感嘆“在我們那裏,要從山裏走出來太難了,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這些孩子”。

當別人在爲新聞上的失學兒童感慨欷歔的時候,郭召旭已經行動起來,儘管力量微小。如果多一些郭召旭,鎮雄縣貧困孩子的未採就會好一些。而單靠郭召旭及其同學的努力,顯然是杯水車薪。如果當地政府能夠積極作爲,社會各界能夠積極支持,相信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會走得更穩,更好。

辛豐年:古典音樂的赤誠“傳道”者

榜樣印象:嗜讀書,好音樂,用熱愛和信仰在寫作

亮點素材:1986年,辛豐年花兩千多塊錢買來了他平生的第一架鋼琴,在63歲的年齡,他一個人開始學鋼琴,一上來就彈舒伯特和肖邦。

2013年3月26日,90歲的老人辛豐年離世了,他不是什麼大師,但是中國的古典音樂愛好者們都知道他的名字。自從他愛上古典音樂,他就走上了一條傳道的“不歸路”。

辛豐年,本名嚴格,1923年生,江蘇南通市人。抗戰中家鄉淪陷,因而連初中都沒讀完便失學了。幸有求知慾,讀書自學成癖,老而更甚。音樂也是自修。1939年忽然迷上了音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竟成了“開蒙”第一課。他最最喜愛的作曲家依次是: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肖邦、德彪西,垂老之年又從莫扎特的音樂中找到了金光明極樂國土。

60歲時,也就是20世紀80年代,辛豐年開始在《讀書》上開闢專欄,成爲向大衆傳播古典音樂的中國第一人。他對古典音樂的介紹和書寫具有引領風氣之功,其開拓性的工作,使其擁躉不僅包括王蒙這樣的著名文化人和作家,也影響到了《愛樂》雜誌的創辦人朱偉,以及樂評人李皖等人。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創新出路 靈光乍現

身在南通這樣一座小城,因古典音樂而連通了那樣大一個天地,他被音樂溫暖的一生是幸福的。——《愛樂》創辦人朱偉

“門外讀樂”辛豐年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可是有這樣一些人,本來站在門外,卻因爲好奇,因爲熱愛,趴在門縫上,看着看着,比門內的人還要懂門道。辛豐年,本來只是一個愛讀書愛音樂的老頭兒,卻在晚年讀出了一個“傳道大師”的稱號。

他的.兒子說,我的父親很普通,他不是音樂家,不是作家,甚至也不能算是知識分子,所以他在爲專欄定名稱的時候很有自知之明——“門愛讀樂”。他用謙恭贏得了人們的敬意

他的兒子還說,我的父親很好學。在爲《讀書》寫專欄的時候,七十多歲的高齡,早上五點多鐘就爬起來,先做完家務聽完BBC的早新聞,就開始伏案寫作。他總是一遍一遍地修改,每改一遍就要認認真真地重新謄寫一遍。他用勤奮獲得了讚譽、

我說,辛豐年有信仰,不然他不會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學鋼琴,聽音樂,搞寫作。這樣的信仰,門內的專業人士部很少有人能堅持,但是一個門外漢做到了,這是音樂界的大事。

90後“陸生”蔡博藝:不小心翻動了臺灣

榜樣印象別樣的青春,講述別樣的歷史

亮點素材:一位湖州老鄉在廣播節目中聽說蔡博藝,並通過學校輾轉找到她,要求見面。她本來以爲是位情緒激動的老兵,但沒想到,老人竟然是臺灣資深媒體人朱宗軻。“既然前輩自己找上門來,那就不能輕易放過啦。”蔡博藝說,“看來,又有好故事了。”

“生活真是處處意外,真沒想到自己第一本書會是豎排繁體字的書。”20歲的蔡博藝在人人網上寫道。蔡博藝目前就讀於臺灣淡江大學日語系,2012年,她出版了作品《我在臺灣,我正青春》,被香港《亞洲週刊》評爲“2012年度十大好書”。

2011年,臺灣私立高校正式獲准在內地招收本科學生。蔡博藝成爲首屆赴臺讀大學的928名大陸生之一。剛到臺灣兩個月,蔡博藝將自己生活見聞寫成一篇名爲《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的文章,發表於網上。一個月後,她又寫了一篇《孤島與高牆》。兩篇文章,在海峽兩岸被大量轉載,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寫書的七個月時間裏,蔡博藝開始“強迫”自己去走訪、感受,從恆春墾丁到臺南府城,書中所有寫到的地方,至少都走訪了3遍以上,愛玩的她甚至沒有再和同學出去看過一場電影。

書出版後,圍繞她的評論不斷。面對大家褒貶不一的態度,已經成爲臺灣島內的“明星陸生”蔡博藝說,我只是不小心翻動了歷史。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活力別樣 永垂不朽

用“青春”彈奏歷史的曲調,用“朝氣”若寫歷史的歌詞,這首歌的名字叫做《青春裏的歷史,也年輕》

青春裏的歷史,也年輕

臺灣“陸生”蔡博藝用一部照相機,簡單而清新的文字集納了歷史的片段,煥發出臺灣古舊歷史全新的朝氣,向這個時代證明:青春裏的歷史,也年輕。

作爲首屆赴臺讀書的本科生,蔡博藝花了七個月的時間,走街串巷,聆聽故事,用一本《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的讀物爲我們展現出不只有民國風情的臺灣。“我只是不小心翻動了歷史。在臺灣的這些日子,所見的人和事,原來歷史表現出來的形式會如此豐富多彩。”在蔡博藝的眼睛裏,歷史之所以是豐富多彩,充滿朝氣,不是因爲臺灣對於一個“陸生”而言,本來充滿新鮮;更不是因爲她是一個“90後”,就會有與他人不同的個性視角,而是因爲她以青春姿態擁抱歷史。

或許就是這樣,不是所有的歷史都是“蜘蛛網纏繞的鐵門”,不是任何鏽跡斑斑的事物都可以被叫做歷史。將歷史冠以“青春”之名,你會發現歷史“年輕”的背後是萬古長青。

傑裏·巴斯:體育界的夢想家

榜樣印象傳奇人物,創造“湖人”無數傳奇

亮點素材:1937年的美國仍然沒有從大蕭條的陰影中走出來,4歲的傑裏·巴斯每天靠救濟站的麪包充飢。30年後,34歲的巴斯站在洛杉磯那繁華的街道上,眼前是他買下的房地產業,他掙下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2013年2月18日,NBA洛杉磯湖人隊老闆傑裏·巴斯因癌症逝世,享年80歲。奧尼爾在第一時間送上哀思:“我爲他的離世深感悲痛,在我眼裏,他是一位親愛的朋友、一位優秀的導師、一位睿智的商人。”

科比曾經這樣評價他:“他是團隊體育史上最優秀的老闆,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意味着全部。在體育界,他所作出的貢獻是旁人難以企及的!”從排隊領救濟麪包的孩子,到揚名天下商界大亨,傑裏·巴斯80年的人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在他的領導下,湖人逐漸成爲NBA中大秀場。他挑選的約翰遜、賈巴爾與詹姆斯·沃西組成的三巨頭,開創了20世紀80年代的湖人“Showtime”;科比和奧尼爾的“OK組合”幫助湖人創造本世紀初的三連冠。在巴斯的治理下,洛杉磯湖人一共獲得10個NBA冠軍。他曾表示,我想打造出一種“湖人”形象,賦予它一種獨特的身份——體育界的“好萊塢”。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默默堅守精彩人生 受人敬仰

生命的舞臺從無大小之分,人生的價值無需聚光照亮,心有所想,傳奇“大戲”總將上演。

在我的幕後世界,表演一樣傳奇

也許,你並不知道“傑裏·巴斯”這個外國佬的名字,但你一定聽說過NBA的湖人隊,一定熟悉“科比”“奧尼爾”這些響噹噹的籃球明星。這個外國佬,就是NBA湖人隊傳奇的締造者,就是科比、奧尼爾的夢想導師。

跌宕起伏的80年歲月風雲,傑裏,巴斯爲所有籃球迷創造出一場屬於NBA,屬於湖人的體壇傳奇。他親自挑選的約翰遜、賈巴爾與詹姆斯,沃西,開創了屬於湖人專屬“Showtime”:他親自配選的科比、奧尼爾“OK組合”幫助湖人拿下NBA的三連冠。傑裏,巴斯,似乎天生就是夢想家,“我想打造出一種‘湖人’形象,賦予它一種獨特的身份——體育界的‘好萊塢’。”這是支撐他一路走來的信念。

可能跟“好萊塢”一樣,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中,NBA的表演只屬於那些在攝像機就位後,擺好扣籃姿勢明星大腕。幕後,只是一張白紙,裝點着印刷在雜誌上的黑字。但這位幕後英雄,用自己的生命爲我抒寫出:在我的幕後世界,表演一樣傳奇。而這個傳奇告訴了我們一個真諦:不要介意你的人生是否有聚光燈,不要介意有沒有人爲你喝彩。無論舞臺多大,用心去跳,幕後的傳奇也會走到臺前。

王月:“樹洞畫”感動冬天

榜樣印象爲霧霾城市添一抹亮色,用自己的專長打動城市

2013年春節剛過,漫步石家莊九中街,你會發現路邊的一些樹多了一些“住客”:害羞的小浣熊、精靈般的小松鼠、趴在洞口向外窺探的小貓;飛流直下的瀑布,金秋的森林……這些惟妙惟肖的小動物畫和風景畫讓人心頭一暖。

這些樹洞畫作品均出自大連女孩王月之手。學美術的她發現石家莊街頭這些樹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樹洞特別多。於是,她動了畢業設計的心思,與其精心雕琢一組給老師同學交差的作品,不如來修補殘缺,創造“美途”。“美途”便成了她着手樹洞畫時的網名。

王月和她的“御用攝影師”李悅沒有想到的是,“樹洞畫”在微博上被轉載數十萬次,到九中街來看她畫畫的人越來越多。更加讓她驚喜的是,許多家長帶着小孩慕名前來讓她教小朋友畫畫。“原來我做的事不僅讓城市更加美麗,還能激發孩子們的畫畫興趣,這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王月謙虛地說。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有心人愛美之心 化腐朽爲神奇

我們的城市需要有心有愛之人,用他們的藝術打開我們的慧眼。

有心插柳的城市美容師

曾經看過一組圖畫,那是日本的街頭,一組灰撲撲的地下井蓋被塗鴉藝術家幾筆塗抹,就變成了潛水員,小烏龜,放屁的惡作劇小孩。當時我被這樣可愛的創意震撼了。藝術不就該這樣嗎?不是高高在上故弄玄虛。而是貼近民間,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藝術的魅力。

今天冬天,一個叫王月的女孩在石家莊的九中街上,在陰暗的樹洞上繪畫,根據樹洞的形狀,樹疤的顏色,用自己的想象讓這個冬天灰濛濛的城市瞬間靈動起來。我們要感謝王月和她的樹洞畫,是她讓這個城市多了一些藝術細胞。樹洞畫也讓人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街頭藝術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更能體現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

樹洞畫“火”了,不僅僅是其作品本身有魅力,還在於王月對城市環境的這種愛護的精神感動了大家。作爲城市的一分子,除了讓城市乾淨整潔以外,怎樣讓它更有個性。讓瑕疵也變得美麗?王月將這樣的思考付諸行動,有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