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導語:抱薪救火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薪:柴禾。 後來比喻用錯誤的辦法去消滅災禍,結果只會使災禍越來越大。

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篇1

戰國時期,七雄鼎立。魏國地處中原,背靠秦國,成了各國諸侯霸主要想統一和兼併別國的必爭之地。後來,秦國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自秦昭王起就採用魏國人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不斷地攻打鄰國。公元前275年秦國軍隊一直打到魏國的都城大梁城下,魏王被迫獻出一些土地請求講和。

公元前273年,秦國再次向魏國進兵。魏國將軍段乾子被打怕了,不敢抵抗,就建議魏王再把南陽(今河南濟源至獲嘉一帶)割讓給秦國求和。這時候,正好合縱抗秦的倡導者蘇秦的弟弟蘇代在魏國,他向魏王進諫說,段乾子割地求和的建議,是一個亡國的壞主意。如果魏國老是把土地割出去,秦國的胃口會越吃越大,這樣一來,魏國離滅亡的日子就會不遠了。接着蘇代又打了個比喻:“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意思說,割地給秦國求和,就好象抱了柴草去救火,柴沒有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魏王沒聽蘇代的勸告,還是決定將南陽地區割讓給秦國求和,結束了這場戰事。但是秦國得了南陽,也並沒有因此真的罷手,在其後的近四十年間,仍不斷地強佔魏國的土地。到公元前225年,魏國終於爲秦所滅。

後來人們就以“抱薪救火”這個成語,來比喻用錯誤的辦法去消滅災禍,結果只會使災禍越來越大。

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篇2

戰國末期,秦國向魏國接連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魏國無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軍佔領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國又一次向魏國出兵,勢頭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們召來,愁眉苦臉地問大家有沒有使秦國退兵的辦法。大臣們由於經過多年的戰亂,提起打仗就嚇得哆嗦,誰也不敢談“抵抗”二字。在這大兵壓境的危急時刻,多數大臣都勸魏王,用黃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爲代價,向秦王求和。

謀士蘇代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爲然,忙上前對魏王說:“大王,他們是因爲自己膽小怕死,才讓您去賣國求和,根本不爲國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雖然暫時滿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國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只要魏國的土地沒割完,秦軍就不會停止進攻我們。”

說到這裏,蘇代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別人勸他快用水去澆滅大火,但他不聽,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爲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滅火反而能助長火勢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國土地去求和,不就等於抱着柴草救火嗎?”

儘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魏王只顧眼前的太平,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把魏國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到公元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篇3

戰國末期,魏國總是受到秦國的軍事騷擾。魏國的安釐王即位後,秦國更是變本加厲地接連進攻,魏國連連戰敗。

安釐王元年,秦國進攻魏國,魏國失去了兩個城鎮;第二年,魏國又失去了三個城鎮,不僅如此,秦國的軍隊當時還直逼魏國的都城,形勢十分危急。韓國派兵來救,但也被秦軍打敗。魏國沒有辦法,只得割讓了土地,纔算了結了戰爭;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國又發動進攻,強佔了魏國的'兩個城鎮,並殺死了數萬人。第四年,秦國更把魏、韓、趙三國聯軍打得大敗,殺死兵士15萬餘人。

魏軍的接連戰敗讓安釐王寢食難安。此時,魏國軍隊的另一位大將段乾子也十分恐懼,爲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議,把南陽割給秦國,請求休戰議和。在秦兵壓境的危急時刻,多數大臣也紛紛勸安釐王,用黃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爲代價,向秦王求和。安釐王本來對秦軍的進攻十分恐懼,一心以爲割讓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打算割地議和。

當時有個人叫蘇代(一貫主張合縱抗秦的蘇秦的弟弟)。這個人也極力主張各諸侯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蘇代得知魏國割地求合的事後,就對安釐王說:秦國貪得無厭,你這樣用領土、主權,想換取和平,是辦不到的,只要你國土還在,就無法滿足秦國的慾望。現在這種求和方法,好比是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麼能撲滅呢?柴草一天不燒完,火是一天不會熄滅的。(原文爲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儘管蘇代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膽小的魏王只顧眼前的太平,還是依大臣們的意見,一味屈膝求和,把魏國大片土地割讓給秦國。

到公元前225年,果然秦軍又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魏國終於被秦國滅掉了。

抱薪救火成語故事 篇4

戰國末年,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併吞鄰近的國家,好擴大自己的領土。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佔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

有一回,秦國又派乒攻打魏國,魏國於是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後還是被打敗。大將段乾子提議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戰略家蘇代卻持反對的意見,他說:“秦國想併吞魏國,只割讓土地是無法滿足秦國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沒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可是魏王不聽蘇代的勸阻,還是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最後真的就像蘇代說的一樣,秦國根本不滿足,仍然繼續攻打魏國,掠奪了魏國更多城池,最後弱小的魏國就被秦國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