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成語故事集錦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讓兒童學習成語,是一種能夠激起兒童學學習慾望的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童成語故事集錦,歡迎參考閱讀!

兒童成語故事集錦

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yì),善於彈琴。他的琴聲優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後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着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突發奇想要爲這頭公牛演奏一曲,於是他撥動琴絃,對着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着頭繼續吃草。因爲公牛雖然能聽到琴絃發出的聲音,但是並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並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絃,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dú)發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纔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後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對外行人說內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千里送鵝毛

唐朝時候,地方官吏經常要向皇帝進貢禮物。雲南地方上有個行政長官要送件禮物給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銀珠寶,要送也得送個稀罕的。最後,他決定進貢一隻天鵝。

他派一個名叫緬伯高的人,用竹簍背上一隻天鵝,前往京城長安。緬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來到了沔陽湖(在今湖北省境內)邊。在這許多天裏,天鵝沒下過水,渾身都髒兮兮的。緬伯高放下竹簍,抱出天鵝要給它洗洗澡。不料,天鵝一縱,掙脫了他的懷抱,撲棱一聲,振翅要飛。緬伯高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睜睜地看着天鵝飛走了。緬伯高又着急又害怕,傷心地大哭了一場。後來,他急中生智,懷揣着那根羽毛,趕往都城長安。

多日後,緬伯高終於來到了長安,隨着各地前來進貢的使臣去見皇帝。輪到緬伯高時,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爲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啕。上覆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皇帝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聽到這裏,皇帝連聲說:“緬伯高千里送鵝毛,難能可貴!難能可貴!”緬伯高的才華和機智博得了皇帝的歡心,皇帝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獎賞給他很多東西。

後來,人們就用“千里送鵝毛”這個成語,比喻禮物雖然很小,但是情意卻很深重。有時與“禮輕情意重”連用。

刻舟求劍

從前,有個人帶着一把寶劍坐船。船纔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裏去了。

怎麼辦呢?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着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裏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裏,劍又不會跟着船走,怎麼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伕的話,於是,船伕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裏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麼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裏,現在船走了這麼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盲人摸象

大街上有人牽過一頭大象。四個瞎子聽見了,都想知道這奇怪的野獸是個什麼樣兒。可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

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長牙齒。他說:“我知道了,原來大象就跟又粗又長的'蘿蔔一個樣兒。”另一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他說:“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個樣兒。”第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說:“不像簸箕,也不像蘿蔔,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個樣兒,不過粗一點兒罷了。”第四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說:“你們都錯了,大象就像一根繩兒。”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兒的呢?四個瞎子爭了半天,結果還沒弄清楚。

“盲人摸象”和“瞎子摸象”都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有人觀察事物,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自以爲看到了整個事物,可以說他是“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

守株待兔

從前,有個農民在田裏種蘿蔔,他累得滿頭都是汗水。正在這時,忽然跑來一隻野兔,一頭撞在旁邊的大樹上。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撞死了。那個人很高興,把野兔撿了起來,晚上他把野兔吃了。他想:要是每天都有一隻野兔吃該有多好啊!

第二天,他到地裏不勞動了,坐在大樹下等着,希望再有野兔跑過來,自己撞死在大樹上。

他等了一天又一天,野兔沒有再來,農民的蘿蔔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株”在這兒就是“樹”。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比喻有人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作經驗,還牢牢守住不放。一個是比喻有人不願切實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穫。

曹衝稱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聰明的小孩,名叫曹衝,曹衝的爸爸是個大官。

有一天,外國人送給他一隻大象,他很想知道這隻大象有多重,於是就對手下的官員說:”你們想辦法把大象稱一稱,我想知道它有多重。”這可是一件難事,大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怎麼稱它?手下的官員開始使勁想,沒有那麼大的秤,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把大象擡起來,這可怎麼辦啊!大家都圍着大象發愁,誰也想不出稱象的辦法。

這個時候,跑出來一個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說:“我有辦法,我有辦法!”官員們一看,原來是曹衝,大家心裏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辦法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會有什麼辦法!而且大象這麼重,他怎麼可能想到辦法稱它呢!

可是千萬別瞧不起小孩子,這小小的曹衝就是有辦法。他想的辦法,就連大人也想不出來。

他爸爸就說:“你有辦法快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曹衝說:“我稱給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

他叫人把大象牽了過來,跟着他到河邊去。他的爸爸,還有那些官員們都很奇怪,曹衝去河邊幹什麼呢?大家都想看看他到底怎麼稱大象,就一起跟着來到河邊。河邊正好有隻空着的大船,曹衝說:“把大象牽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很多。曹衝說:“在船挨着水的地方畫一條線做記號。”記號劃好了以後,曹衝又叫人把大象牽上岸來。這時候大船空着,就往上浮起來很多。

大家看着,一會兒把大象牽上船,一會兒又把大象牽下船,心裏想:“這孩子在玩什麼把戲呀,他這樣怎麼能稱出大象有多重呢?”

接下來曹衝叫人搬了很多石塊過來,裝到大船上去,搬了很多很多,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曹衝看見船上的記號到了水面,就大喊:“行了行了!不要再搬啦!”就叫人把石塊一塊塊搬下船來。這時候,大家明白了:石頭裝上船和大象裝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個記號的地方,這時候,石頭和大象是一樣重的;再把這些石塊稱一稱,把所有石塊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大家都說,這辦法看起來簡單,可是要不是曹衝做給大家看,大人還真想不出來呢。所有的官員還有曹衝的爸爸都豎起大拇指說:“曹衝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