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代典故成語故事

大家都知道這些成語故事是我國曆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古代典故成語故事 ,歡迎閱讀。

有關古代典故成語故事

有關古代典故成語故事

亡猿禍木

唐朝大曆年間,有數百隻猴子棲息在古田的杉木林中,附近的農民嫌它們危害莊稼,想把林子砍光然後殺猴。羣猴中的一隻老猴見人伐木,就跳到附近的一家房屋開始縱火燒屋。農民見房屋燒起來了趕緊去救火,於是羣猴紛紛逃走。

亡猿禍木的意思是:《淵鑑類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曆中,有猴數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殺之。中一老猴忽躍去近鄰一家縱火焚屋。里人懼,亟走救火,於是羣猴脫去。”後因以“亡猿禍木”喻欲損人反而害己的行爲。

一齊衆楚

戰國時期宋國大臣戴不勝向孟子請教如何使宋國國君學好爲國家多辦一些好事。孟子打比方說如果讓楚國大夫學齊國話就應該請齊國的老師,而且把他置身於齊國的環境中去,不能給他一個一傅衆咻的環境,那樣就是想學也學不好。

一齊衆楚的意思是:一傅衆咻。

萬里鵬程

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在《莊子·逍遙遊》中記載:北方大海里有種很大的魚叫“鯤”,時間長了就變成很大的鳥叫“鵬”,它的`翅膀像天上的雲彩那麼大,一飛起來就是九萬里高,後來飛到南海里去了。

萬里鵬程的意思是:比喻前程遠大。

兩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註釋故——緣故,這是原因的意思。去——離去,這裏是指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日中——太陽當頂,這是中午的時候。車蓋——這是車篷。古代,人乘坐的獸車上的篷,形狀象傘,用來遮蔽陽光和雨。盂——音於,古時一種裝飲食品、敞口的器皿。滄滄——清冷,使人感到有寒意的意思。探湯——湯,就是熱水。探湯,就是把手伸到熱水裏,感到燙熱的意思。決——決定,決論,就是判斷的意思。孰——文言疑問人稱代詞,就是“誰”的意思。多知——知識豐富,博學多才的意思。

評點:這個故事說,人們看問題不能各執一端,而要避免主觀、片面性,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分析問題。孔子被稱爲聖人、天才,好爲人師,但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好被人譏笑。

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爲學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裏,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裏卻想着:“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爲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扼臂齧指

戰國時期,曾子一個人他外出打柴,家裏來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見他回來,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勁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難忍爲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丟掉柴禾跑回家問母親有什麼事,母親告訴他有客人在找他

扼臂齧指的意思是:扼:用力掐;齧: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靈相互感應

二桃三士

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家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二桃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