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作文1200字(精選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12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的作文1200字(精選7篇)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1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到冬至,這句童謠就回蕩在各個臨海人的腦海中,呼喚着在外奔波的臨海人回家過冬至。

冬至,這個節日對其他一些地方的人們來說無足輕重,但對於淳樸的臨海人無異於如過年,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清早,天才剛剛破曉,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手上都提着一袋又一袋的蔬菜、肉、海鮮。滿載而歸後,就要開始準備一大桌菜餚了。這時家裏全體成員都該忙活起來,遵從主婦安排,洗菜的洗菜,燒火的燒火,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十分的熱鬧。大概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燒好滿滿一桌子菜。琳琅滿目的豐盛佳餚惹得我們的口水就像打開了水龍頭一般,不停地流淌。我們幾番想伸出手偷點吃,都被爺爺機警地逮住,眼睛一瞪或打下手給縮回來了。忙到月剛過樹梢,菜終於齊全了,有紅燒肉、糖醋魚、龍井蝦仁、整雞、整鴨等等,簡直是滿漢全席。

好不容易捱到菜全做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動筷子了吧?纔不是,哎,美食擺在面前卻不能享用,真是對我們這羣小饞貓最大的折磨。這時,爺爺恭敬地請出一個金燦燦的香爐,在上面插上兩根點燃的蠟燭,手裏拿着五炷香去大門外把曾曾曾公太太太婆們請進門,入座,布筷子,斟酒,請老祖宗們喝酒吃菜。我們做小輩的一個個排着隊跪拜祖宗,奶奶在邊上請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平平安安、順風順水、身體健康、聰明伶俐、學業進步等等。酒過三巡,香也燃得差不多了,爺爺請老太公們放筷子,把恭敬地送出門去,還要燒些冥錢給他們,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生活過得富足。這個請老太公儀式儘管不是十分隆重,但在臨海是不可以不舉行的。儀式過後,就是我們想說美食的時候了。

吃完盛宴第二天,依然是忙碌的一天。大家準備好一份豐厚的禮物,送給辛苦了一年培育國家棟梁之材的老師。這在東漢崔定“四民月令”中也有說到: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可見拜年來歷之久,東漢時期就有了。

臨海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有着獨特的文化特徵,那又怎會沒有極具特色的美食呢?擂圓,是冬至必食的食物,也是重頭戲。圓,意味着團圓,跟平日吃的湯圓不同。擂圓不僅食材豐富,還意味深長,寄託着臨海人對團圓的期望,希望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開始做擂圓有兩個步驟,一搗糯米,二磨豆黃粉,搗糯米是要很多人蔘加的,一個巨大的石臼,裏面放着蒸熟的糯米,大家喊着號子,輪流上來使力,把錘子高高舉過頭頂,有節奏地搗着。我們小孩也會要求試上一試,看大人那樣輕鬆,自己親身體驗才知沒實力是絕對不行的,我們努力舉起石錘,但顯得是那麼的弱不禁風,打在糯米上一點印記都沒有,純粹是湊熱鬧,走米,開始推磨黃豆,在老街中,此時只有磨盤碾動的聲音。擂圓是糯米做的,先將溫水和搗好的糯米粉攪和在一塊,放水也是見功底的事,不可放多,也不可放少。將和好的麪糰摘成一個個醋碟大小的圓子,放進煮鍋裏煮熟,再放到早已磨好的豆黃粉中滾,使它均勻地粘上豆黃粉,因爲這個過程叫“擂”,所以圓子叫擂圓。因爲是糯米做的,極其下肚,吃三四個就飽了。

古代,家長極其重視孩子的毛筆字,所以也會讓我們填寫lt;九九消寒圖gt;。傳說始於清朝道光初年,道光皇帝親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空心字,每個字都是九筆。從交九開始,每日一筆,寫完需要九九八十一天,填完九字,正好是九盡春來。可我們小孩總急不可耐早早寫完這九個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首童謠又響在我心中。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2

每年冬至到來之前,我的家鄉——大別山北麓的光山縣,人們喜歡打餈粑。這是一種爲過年準備的食物,用糯米制作而成,有的地方叫年糕。據史料記載,它的創始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吳國名臣伍子胥。

在我看來,年糕與餈粑是有區別的,餈粑應是純糯米制作,不加入任何材料,而年糕則不同,加進了一些東西,或鹹或甜,不那麼純粹。打餈粑是一項需要協作的活。過去,由村裏德高望重者統一安排日期,排定順序,互助進行。活動必須趕在冬至之前完成,據說冬至這天將做好的餈粑用水漂起來,可保存到來年的春天都不會變質。

想製作出質量上乘的餈粑,需要從糯稻收割前就上心,將夾雜在糯稻田裏的稗子、秈稻等揀乾淨。糯稻收割後,放在遠離其他穀物的稻場上脫粒,晾乾曬透,妥善保管備用。糯稻去殼成米,最好趕在秋末冬初,盛入透氣的陶缸。臨近打餈粑時,將糯米用篩子篩除其中的細米,再挑揀出其中的小石子、秈米等。挑揀後的糯米,粒粒飽滿圓潤,白亮如珠,這便是上好的糯米了。將上好的糯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撈出濾幹,倒進架在鍋上的木甑大火蒸熟,然後扣入石臼內,用木棒反覆杵搗和攪拌,或用木棰輪番擊打,前者四人,後者兩人即可,一對一下地捶打。在反覆杵搗、擊打和攪拌下,米粒相互交融,黏性逐步顯現,能將木棒或木棰緊緊黏住,難以拽脫,拉成長長的絲帶,有如白色的綢緞,所以,幹這種活都是年輕力壯的男人。待臼中之物成泥狀後,用蘸水的乾淨毛巾把黏在木棒或木棰上的全部扒下,然後緊貼臼壁擦一圈,使餈粑與石臼脫離,最後整體托起,放在事先鋪了麪粉的桌案上,擀成一釐米左右的薄片,切成大致均勻的方塊,晾涼變硬後,以清水浸泡存儲。

在這項活動中,主角是那位拿着溼毛巾者,糯米是否蒸熟、何時出鍋,石臼中的餈粑何時打成取出,皆由他掌握定奪。哪位搬籠屜,誰人上場揮汗捶打,何人鋪面粉擀餈粑,完全聽由他一人指揮。不過,他也十分辛苦,要在製作過程中,給餈粑翻身,給黏着餈粑的工具卸套,給如膠似漆的餈粑和石臼分離,最後要將沉重的大塊餈粑搬上桌案,這些都是很費力氣的。在當年吃不飽的日子,他在孩子們眼中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手中的溼毛巾就是印把子,給與不給,給多給少,全在於他的心情了。時值寒冷季節,圍觀的孩子們凍得吸溜着鼻涕,對溫暖和熱鬧有趨向性,籠屜上熱氣蒸騰,石臼裏白霧縈繞,餈粑的香味激發出他們的唾液,眼神就難免流露出渴望和期待。要是每個孩子都給,主家心疼捨不得,給一個不給另一個,又怕得罪人,索性都交由拿毛巾者全權處理。圍觀中,有的孩子很快得到一坨,歡天喜地地跑了;有的知道等也沒用,識趣地走開了;有的從頭到尾乾等着也沒結果,最後也只能失望地離開了。人生亦是如此,我們對某人某事有所期盼、抱有幻想,但結果往往並不遂願。到底值不值得等待和追求,需要理性判斷和智慧分析,明知得不到,不如及早放棄,放下心裏的包袱。果真如此,心情自然輕鬆。

餈粑可用籠蒸、油炸、火烤、水煮、煎炒、煨燉,其味細膩香甜、柔韌軟糯,是招待客人、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正月串親拜年,餈粑成爲家家戶戶的主食,油炸餈粑外焦裏軟,甜酒餈粑醉人心脾,肉湯餈粑香糯綿長,幼時的我總也吃不夠。

我偏愛餈粑,熱衷於去幹有關餈粑的活兒,比如給餈粑缸換水,所以我家的餈粑能放到來年插秧時節。母親用火鉗在竈膛裏烤出一塊焦黃的餈粑,捨不得吃一口,全分給我們,誰能得到,是對誰最大的獎賞。冬天早晨的被窩令人留戀,母親叫起牀的方式不是吆喝,而是將烤好的餈粑放在枕頭邊,熱氣和焦香把我們從被窩裏拽起。捧着熱乎乎的餈粑,心中充滿溫暖與幸福,咬住兩面的焦殼,不要急於切齒,慢慢拉扯,能牽出長長的絲來。

那長長的餈粑絲啊,是大自然的饋贈,是汗水與心血的凝結,更是母親對兒女的深情!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3

又是一年冬至節,今年的冬至似乎比以往的冬至來得寒冷,更加勾起了我對兒時般過冬至時的懷念,一幕幕快樂的場景,一個個傷心的往事,就像被這股肅殺的寒風帶回了童年。

那時,冬至在我們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又叫“冬節”、“長至節”、“亞歲”,每到這一天來臨時,村民們都要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每當與家人坐在餐桌上吃着可口香甜的赤豆糯米飯,就有一種家的溫馨和愛的苛護,每年我們家都要有這位我的好友參與。

這位好友叫長壽,跟我同一個村又是同一個班的同學,因爲小時候得過一場病,變成了智障兒童,所以在一年級連續上了3年就退學了,後來就以東遊西蕩和混吃混喝爲謀生,然而每年冬至這天晚上,他都會準時出現在我們家,母親會習慣性地爲他留足赤豆糯米飯,等待他的光臨。在聚會之餘,他無疑會成爲人們所關注的對象,也成爲冬至夜裏最閃亮的主角,面對你父母親身體怎麼樣,哥哥嫂嫂對你好不好,最近又到過哪些地方幹過哪些事,將來要不要娶媳婦等話題,他會不加思索的回答,有時會像孔乙己一樣妄自尊大,有時又會像小孩子一樣幼稚可愛,有時大家會很友善的去調侃他一下,引起全場歡笑,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好意,會表現出被認可的興奮,做出一些滑稽的動作來博得大家一笑,把冬至夜的節日氛圍推向了高潮,最終大家帶着彼此間的祝福和歡聲笑語,消失在那喜慶的冬至夜色之中。

隨着年齡增長,我入伍參軍,因爲工作繁忙和異鄉習俗,冬至節幾乎都是在執勤崗位上度過,久而久知冬至節也就被推到了一個遺忘角落,直到我從軍校畢業後分配到蘇州工作時,才意識到已有多年沒有過冬至節了。那天,我撥通了老家的電話,想了解一下母親這幾年的冬至節是如何度過的。母親講,家鄉過冬至也不像以前那麼熱鬧了,父母親輩的人們都在忙着工作,忙着在外打工掙錢,根本沒有時間去過冬至節了,而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追求外國的聖誕節,冬至在老家已經越來越陌生了。冬至節的變化,也引起了好友長壽的變化,一直喜歡奏熱鬧的他見沒有熱鬧可去,沒有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也就不抱着冬至日飽吃一頓赤豆糯米飯的希望了,已有好多年沒有來我們家了,也許他又找到一處過冬至的熱鬧地方,在那個舞臺上正盡情表演着自己的拿手好戲。後來,聽母親講,她曾見過一次長壽,可差一點沒認不出來,因爲長期在外風吹日曬,他的頭髮髒亂,身體瘦弱,衣服破爛,病情也似乎加重了,有時連母親都不認識。最可憐的是,在前幾年的一個冬至夜,他的父親又不幸在一次車禍中身亡,母親不久也離開了人世,長壽被他哥哥帶出去打工,卻在車站中意外走失,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聽着好友長壽的曲折人生經歷,我禁不住流下了熱淚,沒想到多年後第一次過冬至,卻讓我帶着如此悲傷的心情,這種悲傷的感懷既有對好友長壽的思念和擔擾,也有着中國傳統的冬至節逐漸地被人們所淡化的絞痛。

不知什麼原因,我忽然想到了老杜的《冬至》:“年年至日長爲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在冬至即將到來之際,很多感懷觸傷我的心靈,我應該如何去度過今年的冬至,我的好友長壽是否還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許他已經離開人世,也許他正在某城市的角落乞討,也許他被好心的人收留,在某個智障學校接受着良好教育,與更多智障人士正享受着祖國的陽光雨露,正高高興興準備着冬至節的宴會美食。看着蘇城美麗的夜色,人們正在飄香可口的餐桌前愉快地過着冬至夜,我忽然想起這首“幾多相思凝悵然,不知何處是鄉關,今將至愛託與雲,捎我祝福度關山”的詩句,希望遠方的好友長壽能感受到我對他的思念和祝福。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4

冬至日霧連天

漫漫白雪接遠山

春不遠夜漸短

靜候楊柳拂堤岸

我獨自在角落裏碼着字,只聽着鍵盤聲滴滴噠噠在響動,還有的就是樓道里隔一會兒電梯上來時悶悶的聲音,還有就是小狗的喘氣聲,很均勻,很幸福。

冬至日,早上霧霾籠罩視野,是陰沉沉的,還是霧靄靄的,有些辨不清。不是我辨不清,專家也有些說不明白了,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廣播在不斷的說着哪裏的空氣質量指數爲多少,呈黃色預警,哪裏的小學停課,哪裏的能見度低到高速公路被封了……我聽着真想把廣播關了,說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主要說治理哇,不治理,說多少那都是寡說。

我照舊出去鍛鍊了,空氣裏瀰漫着濃濃的怪味兒,我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很刺鼻子,有些不想呼吸的感覺。但是,還是很慶幸自己不在重度污染城市。網上不是傳着他們上班還得戴防毒面具,最起碼,目前,我們還是不需要那些可怕的道具。

老天爺還是懂得人間疾苦,廣播裏還再三再四的說,要是來一場大風,或者下一場大雪,這場霧霾就會有所緩解。還真的降雪了。

上午那會兒,我在單位坐着,拿出會議記錄本,準備寫下今天開會的內容。陰沉沉的天空,突然間,開閘了,雪霎時間飄灑下來,很瀟灑的樣子。我的心不在做記錄上,我怕我的車子在雪天裏開不回家去。我在焦灼不安中,合上了會議記錄本,下樓開車就回。路上的雪已經鋪了一拇指厚,不是太滑,我小心翼翼地駕駛着車子。高速路已經被封上,只能選着另一條路走了。

車子在雪中行進,雪落於車窗上,打個滾兒,變成了水滴,滑了下來。天氣還是不冷,可憐的雪花,像個精靈飄落下來,爲的不是化成一滴水吧。我想,這是一個鬧劇,她下到人間,也想讓自己的美永存來着。但是,碰到了我暖風吹着的玻璃上了,心頓時碎成了水滴。

進了市區,雪小了許多,路面積雪已經融化,車子行駛起來自如多了。但是,等到回家了,天空一下子像發泄情緒,大片大片的雪花,肆無忌憚地傾瀉下來。霎時間,天地萬物白茫茫一片。感謝老天爺照顧我啊,這回,你就盡情釋放這一冬的能量吧!我自言自語道。

是的,北方的冬天就應該這樣,冷冷的,下着厚厚的積雪,這才具有冬天的況味。這場雪,拉開了數九的序幕。

“冬至不吃肉,凍了腳趾頭。”可見天氣在冬至這天,就是要真正地冷起來了。打開微信,曬餃子的人好多。也難怪,冬至就是個吃餃子的日子。回家的時候,遇上了琴,問她:“幹啥去,笑得美滋滋的。”她說:“去姐姐家取餃子呀!”這傢伙會享福,餃子還得姐姐給包上,就等着下鍋一煮。想着餃子就香,拉來冰箱,吃一個娘給包的餃子,冷的,但也是香的很。孃的味道,冬至的味道。啊哈,反正我的腳趾頭可以保住了。

想起小時候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事情,很是開心的。沒到這天,我就開始盼望着,盼望着。到了這天,母親割點肉,不多,但足以讓我們解饞。她剁肉餡的時候,我們幾個孩子都在炕上等着。母親剁好肉餡,要切好多蔥放在裏面,還要放入剁碎的白菜。我們其實不想讓母親放白菜和大蔥,就想吃一吃純肉餡的餃子。可是,在我記憶的那個年代,母親總是說:“純肉餡的餃子不香,只有放一些菜纔好吃呢。”我其實一直不信媽媽的話,可就是一直沒吃過純肉餡的餃子。

長大後,吃上純肉餡餃子了,曾經的那種饞勁兒卻沒有了。現在,正是吃純肉餡餃子真的不香了,不如加一些大蔥或白菜或茴香。

原來,期盼也有保鮮期,也會過時的。不過,回憶很暇意,像極了小時候暗夜裏的油燈捻子,不亮了,挑一挑,又亮了。恰逢冬至日,挑一挑那記憶裏的油燈捻子,突然間,還蹦出了不少火花。

冬至已至,晝長夜漸短,落雪飛舞的日子,最是思念。看光禿禿的樹枝上掛的滿是積雪,豐滿了許多。想啊,明天如果晴了,冬日暖陽便是光影綿延!冬日走近,春日不遠。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5

今天冬至,是個喜慶的日子。是因爲有一大羣的博友可以相聚一堂,是因爲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心一下,很早就帶着孩子出門了。飯店門口一片喜慶,看到新人臉上的愉悅自己的心也跟着一起開了花。寒暄過後,熟識的.朋友們相繼落坐。

不知道是自己衣服穿得少,或者是房間裏的溫度太低,只覺得好冷。紅酒,淡而無味,水般的流進自己的身體,不想喝,因爲涼。滿滿的一杯酒,白色液體真的就那樣誘惑着我,一飲而盡得給我前所未有的溫暖,強烈的刺激着我的胃,那樣的慰籍着我的心。看着自己滿臉的紅暈,我跟自己說不冷,身體散發巨大的能量讓我可以抵禦風雨。

手機的信息無聲的傳來,我才知道自己爲何這樣冷,原來今天是冬至。難怪自己會冷,難怪這樣熱烈的氣氛無法將我融化,原來冬天來了,你走了,把我自己留在了原地。我把自己沉浸在瘋狂的音樂裏,我把自己放逐在無邊的空曠裏,以爲天很藍,雲很淡,以爲可以開心的笑,灑脫地走,卻原來如果曲終人散後,剩下的只有我的寂寞。我一個人坐在屋角,伸出手擁抱的卻只能是自己。冰冷的黑暗中,有一束瑩亮的清輝,從我的臉龐劃過,那是我的淚嗎?

月夜,絲絲縷縷的月光穿透窗櫺,電腦桌前半杯清茶,還嫋嫋婷婷地冒着熱氣。普洱茶昨天早已喝盡,隨手放入杯中的綠茶,淡綠的茶葉,在水面輕輕飄逸,慢慢舒展,緩緩地沉入杯底。有一絲暗香輕淡的,從杯底溜出水面,在杯中盤旋着飄散在屋裏。一時間茶香四溢,不太明亮的房間裏散發出幽淡如芷蘭的清香。喝茶的時候,我把燈光調得很暗,想讓燈光與月光混爲一體,讓自己在一種淺暖的色調中享受清逸,讓心境自由和漫無邊際地暢遊。

茶與水,原本就是兩種不同物質,是誰最先開始把他們放入杯中漫漫的浸泡,等到相互融入後開始茗品。茶和水開始了融合,互相包容,互相謙讓,互相激勵,然後各自把心獻出來,讓人們去體會一種味道。那是一種怎樣的味道,也許只有品茶的人可以感受,那是一種心境,一種心情,一種涵養,一種人生,一種無法言喻的滋味,來自心靈的最裏面,發自靈魂的最深處。那是一種付出的付出的煎熬和錘鍊,是一種而融合在一起,所煥發出的人生至真至誠的美。

今天冬至,我跟自己說不冷,不冷,不怕,不怕,因爲我懷中抱着一個巨大的茶杯,熱氣騰騰的霧氣瀰漫着我的臉。我凝視自己的面前的茶杯,他安靜的看着我,無言無語,它就是那樣的等待着我把茶葉與開水投入其中。那樣一個平凡的物體,一個普通的玻璃茶杯,也許屬於他的運命之能是與某一日被我失手,從某一高度跌落,從此粉身碎骨結束它的使命。

茶,緩緩地喝下。此刻我的眼中在流淚,我知道我是個懦弱的女子,如今我更加的懦弱,懦弱的幾乎要放掉我自己。我想要放棄的有很多,其實我最想放棄的始終是自己,黑暗的夜色裏,我卸下虛僞的外衣,我脫去繁華的影子,赤裸裸的聽着靈魂的泣訴。我想要堅強,爲此我做了很多,可是我知道一切都是佯裝的,我知道自己真正的樣子。這種僞裝很多時候讓自己感到異常的疲憊,但是我必須如此,因爲我要讓別人看到的是我的笑臉。我流淚的時候總是很小心,流過淚後我也總是很小心的用熱的毛巾反覆的敷着眼,我不可以讓別人看到我紅腫的眼。

茶,全部喝盡。我離開桌前,爲自己注入新的開水,讓茶香帶給我溫暖,潤溼我潮溼的心,滋潤我乾枯的靈魂。就這樣沉醉於自己的溫清裏,讓我自己在屬於自己的天空下,遙遠迷傷。無論多末的洶涌澎湃的感情終於都會落幕,成就如今悄無聲息的綻放,綻放出的是夢中的冷暖花開。惟有淡淡的茶香,這樣深深的陪伴,我的冬天不再寒冷,冬夜不再難捱!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6

今夜,是冬至夜。

黑夜裏摻雜了濃濃的霧氣,顯得沉重不堪。

遠處,幾棟尚未完工的高樓在黑暗中聳立,零星的窗口有燈光透出,光被濃霧吸進去,只留下暈黃的一抹,並不明亮,卻有些幽冥的魔力。

這是一個不同往昔的夜晚!是一年裏最長的一夜!

在今夜裏,要舒展、鋪開太長的的回憶,太長的牽念,太長的對往生人的追思。

我,想念故去的姥姥和爸爸……

他們去世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才恍然回過神來,才明明白白地知道再也看不到他們的面容,再也聽不見他們的聲音,再也感受不到他們的氣息了。

我開始茫然無措,開始四下環顧,開始痛徹心扉……

於是,在漫漫長夜裏想起他們的一點一滴,會有一次次淚水打溼枕巾;會走進一場場不安的夢境,卻無法決然地抽身離去。

我常想啊!他們在那一世過的好嗎?也會如我們想念他們一樣,想念我們嗎?

這種哀思無邊無際,沒有着落,很揪心、很無奈、很悲傷……

在這個世界上,姥姥對我的疼愛,沒人能比。從有記憶開始,就是跟姥姥住在一起。

小時候,睡覺時,拉着姥姥的手,走路時拉着姥姥的手,溫暖又有依靠;

大一點,渴了,喊“姥姥!我要喝水!”;餓了,喊“姥姥,我要吃飯!”,她都會送到你的手邊,被寵愛的感覺美滋滋的;

上高中時,早上起來晚了,上學要遲到,姥姥急急忙忙地幫我穿襪子,穿鞋,急急忙忙地喊着:“明明,吃了飯再走!”,她是山東人,一口山東腔。

我爸常常黑着臉說:“把小孩兒都慣壞了!”。姥姥卻當作沒聽見,照樣慣着我的任性、懶散,有時甚至是無理取鬧。

我結婚成家了,有兒子了,她又幫着我帶大兒子,事事經心經意,沒有有一絲一毫的疏忽。

姥姥去世時,八十九歲,在睡夢裏安詳地離去,算是壽終正寢。

我身邊最溫暖的那盞燈就熄滅了。

姥姥的故事很長、很長,像一卷細細的絨線,扯也扯不到頭……

我爸去世時,才六十出頭,這是我萬萬沒料到的。

他大大咧咧的個性,總是忽視別人的感受,也忽視了自己的身體。高血壓本不算大病,最後卻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我爸因腦溢血在重症監護室裏捱了十幾天,最後撒手人寰,留下那麼多遺憾!他若能看到我們兄妹四人富足安康,再小一輩的孫子、外孫也都長大成人,該多好!

他最心疼的大兒子有房、有車了,他最牽念的小兒子也懂事顧家了,正是他安享晚年的好時候。老爸真沒福氣!

年輕時,他總是在粗獷暴躁中顯示出強大,是我家頂天立地的支柱。家裏沒誰會違拗他的意志。後來,我接過了我爸的指揮棒,全家人都聽我的了。

冬至的夜真長啊!夜長夢多。

有時,我會夢到我爸,衣衫襤褸地站在我面前,滿心的愁苦。

有時,我會夢見我姥姥,慈祥安然的神情,久久地看着我……

夢境是灰色的,朦朧的;看不真切,聽不真切,悠長悠長的思緒糾纏着心,掙脫不開。

第二天,就是冬至了,濃霧仍未散去,走不出的夢境依然延續……

我們買了香燭、各色紙錢,各樣東西,帶上滿心的話語,沉甸甸地去半山公墓祭奠。我們深信會有一個通道連接今世和往世,姥姥和爸爸會收到我們的問候。

慎終追遠,是解脫現世人精神負擔的好辦法。很慶幸的是,他們在世是,我們還算孝順,懂事。

半山公墓像個大大的公園,階梯蜿蜒,花木茂盛。清明時,茶花盛開,絢爛的粉紅色讓人心醉;此時,蔥蘢的綠色掩映着沉睡的靈魂。在這兩個日子裏,人聲鼎沸,香菸繚繞。人們來到這裏和逝者團聚,追思往事。

落葉滿地,它像是大自然的文字,寫在地上,記錄塵世間風風雨雨的故事。我把所思、所念、所想、所求告訴落葉,寫在泥土裏,捎給天堂裏的親人,願他們一切安好,富足美滿;也祈求他們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無憂!

冬至的作文1200字 篇7

今天早上,我6點20分就醒了,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着了。諸位知道爲什麼嗎?因爲昨天晚上我就和老媽約好了,今天早上要親自下廚煮湯圓。我越想越興奮,實在忍不住了,在6點30分叫醒了媽媽。我在一分鐘之內穿好了衣服,先早讀了10分鐘,就來到了廚房,準備煮湯圓了。

我先從冰箱裏拿出了一包湯圓,把口撕開,又拿出了一個碗,往碗裏倒了一些湯圓。接着,我打開了水龍頭,接了大半鍋水,對了,我最喜歡喝的米酒還沒放呢!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冰箱跟前,從冰箱裏拿出了米酒,把它們全倒進了鍋裏,又用勺子把米酒攪勻。一切準備停當,開了火,我把鍋放在了爐子上,把鍋蓋蓋好。

什麼時候才能放湯圓呢?媽媽告訴我:“水開了就可以放了。”“那要幾分鐘呢?”我迷惑不解地問。“大約5分鐘吧!”平常5分鐘對我來說過得很快,可是這時候的5分鐘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小時一樣,我在廚房裏急得團團轉。終於,我發現鍋蓋在上躥下跳,還發出了“嗤嗤嗤”的聲音,這時只見鍋裏的水亂成了一鍋粥,就像平靜的大海中突然捲起了一個大浪,浪花翻滾,這一定是水開了。

該放湯圓了,我打開了鍋蓋,一陣熱氣迎面撲來。這麼燙的水,萬一我放湯圓的時候水燙着我怎麼辦?我先讓媽媽給我示範了一下,還真簡單。可是,我還是有點害怕。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拿起一個湯圓,提心吊膽地放進了鍋裏,就趕緊往後躲,一點事都沒有。接着,我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了進去。媽媽告訴我:湯圓浮上來的時候就熟了。對了,平時媽媽煮湯圓的時候都要放雞蛋的,趁這會兒功夫,我又打了一個雞蛋。這時,湯圓正好漂了上來,我把雞蛋一點一點地倒了進去,不到一分鐘,湯圓就可以出爐了。

看着這美味的湯圓,我直流口水,就趕快拿了一個碗,把它們全都盛了進去。端到餐桌上,我也不管燙不燙了,舀起來一個就往嘴裏塞。哎呦!真是太好吃了,自己煮的湯圓就是香。吃着自己親手煮的湯圓,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一年一度的冬至來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節氣。冬至這一天,要吃湯圓、羊肉湯、麻薯、赤豆糯米飯……我這個小饞貓,又可以大飽口福啦!

冬至還有一些由來呢。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都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於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還有一個傳說。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但我最喜歡吃的是湯圓。媽媽一早就起來準備,只見她先把糯米粉倒入水盆中,然後倒入一些溫水,然後用力搓捏,不一會兒就做好了。然後讓我和弟弟搓湯圓,搓好的湯圓圓溜溜的,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跳一跳地,多有活力哩!很快,大小不一的湯圓整齊地排列在我們的眼前。要開始煮湯圓了,湯圓像頑皮的孩子,從鍋裏冒上來,急着看看四周。煮熟後,香噴噴的香味撲鼻而來,芝麻香多麼的誘人!湯圓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啊!糯米香香軟軟,咬一口,裏面的芝麻香氣撲鼻,甜甜的,象徵着生活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