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通用3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通用36篇)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從書上知道,這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國人,他在流放期間,楚國被秦國攻破,他很難過,投了汨羅江。老百姓很感動,就把飯糰、雞蛋丟進江裏,吸引魚兒,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們就有了吃糉子和茶蛋的習慣。端午節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糉子加雞蛋,還吃了大蒜子呢!

說到吃大蒜子,那是因爲端午節也被稱爲“五毒日”,是古代的一個衛生節,我聽廣播瞭解到,五毒是指五種有毒的動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蠍子,如果接觸到它們,我們很容易就會中毒。所以端午節前後,人們灑掃庭院,插艾條、播灑雄黃酒,殺菌防病,強身健體。記得爺爺在的時候,爺爺就做過雄黃酒。不過,媽媽也帶我去中藥店做了一個香包,裏面有五種中藥: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驅蟲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把香包放在枕頭邊,蚊子也不來找我了。

每一個節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這個節日是紀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說“端午安康”,這個節日,我漲了不少知識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教師評語: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條理清楚,結合自己的經歷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讓我們大人也漲了不少知識呢!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源自一個傳說。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爲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爲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糉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糉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糉子已經是成爲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糉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糉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了,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糉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糉葉拖着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糉身,米粒色澤飽滿,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慾大增,又像是一件精細的藝術品。這難道不是大師之傑作嗎?

片刻,糉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糉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糉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

端午節有很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接着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接着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將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着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將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生動地寫出了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快到端午節了,每家每戶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形狀各異,我們這裏喜歡把它包成三角形。糉子的口味也繁多,如果你喜歡吃甜的,那裏面的餡可以放蜜棗,吃的時候再蘸一點白糖,別提有多好吃了。如果你喜歡吃鹹的,那裏面可以放事先醃過的豬肉,你是不是口水已經在不停地流了呢?如果你喜歡吃比較清淡的,那就什麼餡兒都不要放,這就是“白米糉”。當白米糉出鍋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人們不僅自己吃糉子,還把糉子投進河裏,你們知道爲什麼嗎?這是爲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5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6

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到了,這一天,每家每戶門前都要掛艾葉,還可以吃香噴噴的糉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免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他鄉。當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在我家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提前包很多糉子,有白糉子,香腸糉子,臘肉糉子,還有紅棗糉子,媽媽包完煮好後,就會分別給爺爺家,外公家,姨媽家送去。吃着媽媽包的糉子,那陣陣的葦葉清香撲入我鼻子裏,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那種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激勵了我,感染了我。我們要向屈原那樣,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專心讀書,發憤圖強,學好本領長後大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7

端午節也稱女兒節是因爲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漂亮裝扮小閨女。

當然吃糉子也成爲大家人盡皆知的端午風俗,但除了吃糉子端午節還有吃櫻桃、桑葚、茡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的風俗。所謂的五毒餅,其實與玫瑰餅沒什麼兩樣,這是在玫瑰餅的上面印上刻有蠍子、蛤蟆、壁虎、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罷了。

記古人的記載,端午的糉子有各種形狀:有角糉、茭糉、筒棕、秤錘棕和九子棕。

端午闢毒用雄黃酒,雄黃被古人稱爲“黃金石”,因“丹之雄”而命名,古人說它能避百毒、殺百邪,佩在身上,鬼神不敢靠近,因此,端午有用雄黃酒塗在小兒的額頭上畫王字的風俗。但此物有毒,所以雄黃酒不是用來喝的,而是從五月初一起用雄黃許少泡酒,在陽光下曬熟後塗在小孩耳根與額頭,以此闢毒。

每逢端午佳節,人們還要:給孩子綁五色線,五色線也稱長命縷,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洗澡時拋到河裏沖走,沖走的還有百病之災;還有賽龍舟;蘭湯沐浴;插艾草……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8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糉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人的懷念。

糉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糉子用翠綠的糉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顏色變深了。剝開墨綠糉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裏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

糉子的味道更是美極了。糉子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它既是驅邪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補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傳說糉子是爲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由於國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造成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爲了紀念他,每年端午節,總是把食物用糉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爲敬獻給屈原的祭品。

老人們說,吃了糉子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質,要繼承他的愛國精神。難怪人們吃糉子時,總是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呢!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9

竹筍頑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搖搖身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咯!多麼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曆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夥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就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着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裏就裝得匯成商學院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爲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後,下面的竹子就會壞掉的。

收穫匯成商學院的我們就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糉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糉子煮好以後,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糉子就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糉子拿着四處跑和別人交換着吃。

我們的家鄉的端午節就是這麼與衆不同,就是這麼熱鬧。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0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民族節日,在端午節中我們要幹兩件事:一是要在端午節包棕子吃;二是要給我們繫上五彩繩。你們知道嗎?因爲古人說:如果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繫上五彩繩,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蟲子咬了。現在讓我來給你們講講怎樣做棕子吧!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1、我先幫媽媽買30顆大棗,你知道爲什麼要買30顆大棗嗎?因爲我們要做30個棕子。再將洗好的棕子葉拿出來,棕子葉是用蘆葦做的,因爲它非常結實。媽媽又讓我拿出一個大盆出來,我問媽媽用盆做什麼呀?媽媽說:包好的棕子放在盆裏呀!媽媽將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兩遍,放在那裏,這樣一切準備工作結束。

然後是包棕子了,我先幫媽媽把棕子葉屢平直,四個有層次的疊起來,只見媽媽雙手捧起疊好的葉子把它們打個筒,然後將糯米放進筒裏,再把一顆大棗放上,最後把葉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後用繩將它緾上,這樣一個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媽媽重複着,二個、三個……就包完了,放入鍋內開始煮,我已經等不及了,終於聞到了香味,我感謝媽媽做這麼好吃的棕子給我!大家端午結也是這樣包棕子的嗎?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每逢過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糉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糉子。奶奶先拿出糉葉,並將糉葉捲成漏斗狀,再往裏面放糯米,鹹蛋黃,五花肉,最後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糉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後便蓋上糉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糉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傑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糉子裏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着自己包的糉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着我的頭說:“沒關係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糉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裏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後包糉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着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糉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2

家鄉的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衆說紛紜,因而慶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端午節有的說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有的說祭屈原的,有的說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說祭龍的,還有的說辟邪的。家鄉人的說法是祭屈原。家鄉的人以祭屈原爲由。家鄉的人是這樣過端午節的:當端午節到來時,家鄉的人們在自家的房頂和門楣上插上柳枝和艾葉意在避邪,婦女們和麪洗菜忙着蒸包子,這時她們早已爲孩子做好香包。

端午節的’這天,小朋友們胸前掛着形狀各異的香包,早早的來到草地上,一起遊戲,載歌載舞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端午節第二天,從自家院子裏摘來正在盛開的丁香、芍藥、牡丹等鮮花以及艾葉插在屋內,以此達到人們消除毒氣、驅惡辟邪、預防疾病的樸實願望。家鄉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雖然家鄉並不產雄黃酒,但是在端午節這天,大人們用青稞酒代替雄黃酒塗抹孩子的額頭、口鼻等習慣,希望孩子們平平安安。有的人們在端午節當天,拌涼麪、做涼粉,帶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盡情地唱着青海花兒、喝着醇香的青稞酒。你跳我唱,盡情歡樂。

家鄉的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不亞於家鄉的春節。和春節一樣到處洋溢着熱鬧的氣氛。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3

端午節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有很多奇特風俗,接下來,就讓我來爲你們介紹介紹一些風俗吧。“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民謠。全國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風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糉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如今的糉子多種多樣,璀璨紛呈。

現今各地的糉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至於內含的東西,則根據各地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糉、肉糉、水晶糉等等。到了端午節,我們可就能一飽口福了。端午節的許多風俗與“五”這個數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比如說端午節那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

端午節小孩要佩戴香囊,傳說有辟邪之意,實際是用來當佩飾用的,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南京過端午,每家都會準備一盆清水,在裏面加兩枚鵝眼錢和一些雄黃,家裏的大大小小每個人都要用這種水洗臉,稱爲“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眼疾!看了我的介紹,你們知道一些有關端午節的風俗了嗎?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4

端午節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學習包糉子.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裏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後就開始包糉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等會還要把糉子包上呢),然後我們往裏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糉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糉子包上再繫上.經過這番忙活後我們的糉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繫緊不能太鬆,太鬆的話會在煮糉子的時候鬆開,整鍋糉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我就辦過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麼鬆,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糉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後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糉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彷彿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糉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糉子了……”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讀起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時,就會想起端陽節的故事。

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因遭到貴族子蘭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懷沙》之後投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江邊 ,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照樣去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超市裏的糉子、艾葉、香囊、大蒜頭……都開始熱銷了,人們爭先恐後地購買所需要的東西。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6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爲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糉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7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爲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本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着本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裏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着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擡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爲何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裏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感覺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着自己的成果,

本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8

端午節來啦,來告訴大家我知道的端午節習俗吧!

習俗一:包糉子。

包糉子少不了這三樣東西——糉葉、糯米、繩子,先把鮮糉葉在鍋裏用水煮軟,撈起用涼水沖洗乾淨,展平,放上泡好的糯米,包成三角形狀,用繩子捆好,這樣糉子就包好了,煮熟就能吃了。如果你想吃的更豐富,可以在裏面包上紅棗、花生、百合,甚至還可以包上肉或者鹹鴨蛋黃。

習俗二:賽龍舟。

賽龍舟時,二十三個人先坐在一條裝飾有龍頭龍尾的長船上,他們中二十人是運動員,一個舵手,一個鑼手,一個鼓手。舵手在船頭控制龍舟前進中的方向,比賽開始後,大夥按着鑼手和鼓手敲出的節奏用力地向前劃。

習俗三:戴香包。

香包是用薰衣草和玫瑰的乾花瓣或者艾葉、丁香等中草藥用鮮豔顏色的布縫成各種各樣好看的形狀,再裝飾上繩釦和各種小擺件。香包可以避邪、祈福,還可以驅蚊,現在我們買香包主要是用來當着小禮物送給別人。

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端午節習俗。雖然我沒有參加賽龍舟,但是我包了糉子還戴了香包,還是覺得這個端午節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19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題記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名端五節,重五節。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下面我爲大家介紹幾種。

賽龍舟

早在五千年前,長江中下游就有乘船祭祀龍圖騰的活動,那便是賽龍舟的前身了。《詩經》中記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那鳥舟就是指龍舟。明朝著名畫家張擇端曾以端午節龍舟爲主題畫了一幅作品,名叫《金明池爭標圖》。

清朝歷代皇帝都有在端午節觀賞龍舟的習慣。所以,賽龍舟便作爲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流傳下來。

吃糉子

說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就是吃糉子了。早在戰國初期,就有人別出心裁製成了類似糉子的食物。他們用黍葉包裹着糯米,蘸過石灰水後烤着吃,因形狀類似牛角,故被稱爲“烤角黍。”

到了漢朝,吃糉子就被正式列爲端午節的習俗了。在現代,糉子中總會包着各種餡料,比如說:豆沙、肉、玉米、大棗等等。這些也是因爲明朝的一位乞丐靈機一動創造出來的。

插艾條

艾,在端午時節長得最爲旺盛,而且在這段時間內,天氣會十分炎熱,蚊蟲肆虐。正好艾有清熱解毒驅蚊之功效,還有驅邪、避諱之意。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介紹了。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0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富的國家,其中也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端午節吧!

爲什麼端午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呢?那是因爲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而死,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將這天定爲“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有很多民間習俗:大家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吃糉子。可口的糉子香飄滿屋。

另外,家裏的小孩身上都要掛“五糖葫蘆”。我問媽媽:“爲什麼小孩都掛着‘五糖葫蘆’呢?”媽媽說:“爲了祈求孩子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雖然這些只是習俗,但卻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文化。”還有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插艾草。我又問媽媽原因,媽媽回答說:“因爲插上艾草蚊蟲就會遠離我們,讓家人都健健康康。”

此外,還有在小孩的脖子、胳膊、腿上接五色線,既美麗又富有節日氣氛,這一天也會舉行賽龍舟比賽,可熱鬧了。

端午節雖然只是衆多節日中的一個,卻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也讓我們增長了知識。願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1

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嗎?下面就讓我來一一告訴你們吧!

正所謂“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時我就會知道今天是端午節。

端午,又稱重五,是我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一個重要節日呢。在這天,大人門都要給我們小孩帶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的長命縷呢。每家每戶還得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如果你是南方人,那麼還要吃“五黃”即“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糉子和雄黃酒。怎麼樣,有意思吧。

更有意思的是,端午這天很多地方都會賽龍舟和吃糉子。賽龍舟,顧名思義,競渡龍舟嘛!而爲什麼要競渡龍舟?純粹爲了好玩嗎?不是!相傳賽龍舟,還有個小故事呢!從前,有個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天,他聽說了自己的祖國被佔領了,愛國的他氣得受不了,便來到了汨羅江邊,投江自殺了。相傳,競渡龍舟是爲了撈救愛國詩人屈原。而吃糉子呢,其實是把糉子投進江內,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吃屈原的遺體。關於賽龍舟和吃糉子,還有這麼個令人落淚的故事呢﹗

這就是快樂又令人辛酸的端午節,同學們,你們明白嗎?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在吃糉子。糉子裏面有包紅豆的,還有包肉的,當然也可以什麼都不包。我每次吃糉子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包,然後外面再撒一層白糖,我最喜歡吃這種了,一看就讓人垂涎三尺。不過有的人把糉子往河裏仍,那是爲什麼呢?據說,有一位愛國詩人,他就叫屈原,人們都很愛戴他。可是因屈原受冤不得志,而楚國也面臨國破的危機,自己又無能爲力,他不願親眼看到國家的滅亡而抱石沉江。人們擔心河裏的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身體,於是將食物扔進江中來保全屈原的屍身。這是一個悲傷而又感人的關於端午節的故事。

端午節還要划龍舟,比賽誰劃得又快又整齊,可好看了!坐在最前面的一個人,打着鼓,振奮士氣,這時就感覺到他們好似風一樣的速度勇往直前,劃得可帶勁兒了!

據說,端午節還要買艾草,據說可以把鬼趕走,可以辟邪,鬼是什麼東西?誰也弄不清楚……

端午節的風俗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每年的端午,都會這樣度過,我也希望這樣有特色的習俗能一直延續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3

“ 五月五日五,贈我一枝艾”這是宋朝詩人文天祥的一句詩。你知道端午節習俗的來源嗎?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議聯合齊國一起對抗秦國,卻遭到貴族子弟們的強烈反對,他們甚至還在懷王面前說了很多屈原的壞話。懷王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把屈原趕出了都成。在流放期間,屈原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愛國詩篇。後來秦國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至極,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寫完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

傳說,屈原投河後,百姓紛紛到汨羅江邊憑弔。漁夫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尋找屈原,想把他打撈上來。有人把飯糰等食物丟進江裏,爲了不讓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他們拿來一罈雄黃酒,說是要灌醉蛟龍以免傷害屈原。

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相傳在這一天人們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或者艾草,都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聽了這個故事,你是不是更加了解端午節呢?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這首童謠,大家眼前肯定會浮現出一個畫面,這就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又稱重午節、端陽節、午日節、艾節、浴蘭節。每當到了這一天,許多習俗都跟“五”這個數字有關:在大街上,小朋友們的脖子上肯定會戴着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系的“長命縷”;有些小朋友的頭上,可能還畫着用雄黃寫的“王”字,像小老虎一樣,可神氣了;各家都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糉、雄黃酒。

當然,孩子們念念不忘的是吃糉子和賽龍舟。相傳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不讓世間的污穢來沾辱他純潔的品格;所以他吟完“懷沙”後,便跳入奔流的江水中。人們把糉子扔進河中是爲了把魚、蝦的肚子填飽,不去吃屈原的屍體,而賽龍舟則是去尋找跳入江中的屈原。“一二——一二”的聲音不斷傳來,是那麼短促、有力、充滿生機。一條條神氣活現的龍舟在江中游着,它們一條比一條遊得快,一條比一條遊得穩。

啊,又到了一年糉子飄香的時候……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5

同學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就有“撞蛋”的習俗。

撞蛋開始了,觀衆在一旁喝彩,隨着一聲“開始”的聲音,我就開始撞起來了,另一位“選手”也不甘心,也撞了起來,這時“選手”的蛋破了,我便拿起他的雞蛋。“觀衆”又歡呼了起來,我說:“還有誰來?”別隊又上來一個人,“觀衆”一看,竟然是去年的撞蛋冠軍,我們大驚失色,突然”隊友”大喊着:“加油,加油!“我拾起信心,喊道:”開始吧!“

我飛快的轉着手,他笨拙的左撲右閃,一聲蛋殼破裂的聲音,我戰勝了很強大的”敵人“,爲我們隊加大了光榮!

我把兩個蛋吃了,正好中場休息結束了,我便走向“戰臺”,對方挑了一個手勁大又靈活的“選手”來挑戰我,可對方不知道怎麼蛋殼已經破了,我說:“你快換個蛋吧!”他飛快的跑回家拿了一個蛋跑回來了。

我先用一套老辦法,不知道這傢伙是在家偷偷的休息了一會兒,還是多休息了一會兒,可我依然且戰且退,終於,我獲得了冠軍。

我期待着下一屆孩子們撞蛋激烈的比賽。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6

舊時划龍舟要奪“龍標”

南昌自古就是水都,贛江、撫河水系發達,在舊時,每年的端午節當日,都要舉辦大型龍舟比賽。當日,萬人匯聚在南昌南郊的施家窯附近(現在象湖的位置),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奪標賽。施家窯附近地處贛江與撫河匯合處,河面遼闊,浩瀚無垠。岸上曠地高寬,可容萬餘人俯覽全景。老南昌口中至今還有“到施家窯看龍船去”的口頭禪。

參賽的龍船是由附近各村組織,預先商定好各龍舟分別漆成不同的顏色,龍頭龍尾皆用木雕刻成,並塗上彩漆。比賽前,組織者會焚香祭江,各船也殺雄雞,將雞血灑在龍頭上。彩炮一響,龍舟齊發,鑼鼓喧天,劃手們奮臂飛漿,追波劈浪,起落一致,蔚爲壯觀。岸上的觀衆齊聲吶喊助陣,羣情起伏,熱鬧非凡。

舊時的龍舟賽不僅要比速度,還有一個項目就是奪鐵“龍標”。梅聯華說,比賽時,當各龍舟快到終點時,終點處的投標船會將繫有紅繩的鐵“龍標”投入水中,各龍船上一名水性最好的人,在龍舟到達終點的同時跳入江中尋找

鐵“龍標”,最後,以龍舟的速度和取得鐵“龍標”的綜合成績,來決定名次。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7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資料,例如: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的來歷……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吧。現在我知道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我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還有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習俗。

因爲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的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有聯繫在一起,例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單的脖頸、手腕或足踝,稱爲長命縷。名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怎麼樣,我媽和我都是知識廣博的人吧。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8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喝雄黃酒等……我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在國家危亡之時,他悲憤憂鬱,最後投江而死,善良的人們爲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掉他的屍體,就包了許多美味的糉子,丟進江裏。

這習俗一直沿續到現在。端午節這天我的家鄉德昌街上可熱鬧啦,街上人來人往,許多老鄉從山上挖來了許多的草藥,草藥擺滿了整個新華街。我和媽媽買了一些草藥,有苦蔘、苦蒿、三角楓……媽媽說,這些草藥是用來洗澡的,洗了澡之後身上就不長痱子,不長瘡,蚊蟲也不叮咬。買完草藥,我和媽媽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許多人都在家門口掛了菖蒲、艾葉,菖蒲和艾葉可以驅蚊蟲,還可以驅邪。有的人還要喝雄黃酒呢,媽媽說,喝雄黃酒可以治病,把雄黃酒灑在門口,蟲、蛇就進不去了。

下午,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一塊包糉子,我跑前跑後的爲他們拿糉葉、繩子,別提有多開心。我覺得端午節可真有趣。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29

除了春節,我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因爲糉子是我最愛的食物之一。

聽說別的地方端午節都有賽龍舟的,可我的家鄉卻沒有。也許是有的只是我沒見過罷了。不過吃糉子還是有的。

一大早起來,就見外婆在準備食材,媽媽在洗糉葉。我過去幫媽媽洗糉葉,我邊洗邊問媽媽:“媽媽,糉葉用的是那種葉子呢?”

"有的是用箬葉,還有的是用葦葉。”媽媽回答

“哦!”雖然我嘴上說“哦”,但是不知道箬葉和葦葉是哪種葉子

說着說着糉葉就洗好了同時,外婆也把食材準備好了。食材有糯米、紅豆、香姑、肉等等。所有準備本工作都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包糉子了。首先把糉捲成一個有蓋子的三角體,放入食材,不要多也不要少,蓋上蓋子,最後再裹一層糉葉,用繩子捆着,蒸一蒸,接着就是等待了。

午飯時間,糉子蒸好了,我顧不上燙,挑了一個最大的糉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一個吃完再來一個,百吃不膩,要不是吃得肚子像個皮球,我還要接着吃。

這一天的食物幾乎是糉子,因爲糉子想既可當主食,又可當甜點,這就是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吃糉子。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0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母親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姥插茱萸。只見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1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爲大家說說端午吧!端午又稱爲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糉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糉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糉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衆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爲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衆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聽到小朋友們說起這首兒歌,我們就知道端午節來了。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成了“糉子王國”。

每家每戶都忙着包各種陷的糉子:有鮮肉陷的,有白糖陷的,還有蜜棗陷的……真是種類繁多呀!除了吃糉子,還要舉行“賽龍舟”的比賽。也就是一些人組成一個組,在一條很像龍的船上,等裁判一聲令下,“龍”就在水中自由穿梭了。告訴你們,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往江裏扔糉子是讓魚蛟蝦蟹吃糉子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而賽龍舟是爲了撈救屈原。大家一定很疑惑,爲什麼端午節要把“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插在門上呢?原來可以保平安呀!還有,爲什麼要拿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我們小孩子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呢?因爲這五色編成的絲線稱爲“長命縷”,戴在身上可以長命。

你應該沒想到,這個普普通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竟隱藏着這麼多有趣的風俗吧!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婦孺皆知的節日——端午節。

在這一天,清香四溢的糉子從熱氣騰騰的鍋裏一串串提出來,趁熱解開糉葉,美滋滋地大口吃着,真香啊。

糉子的口味多種多樣,我們官莊最常見的是原味糉子和肉糉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糉子,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吃的糉子是原味糉子。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相傳大約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跳入了汨羅江,自盡了。

他爲什麼要跳江自殺呢?因爲秦軍攻破了楚國,屈原以死明志,抱着大石頭跳江了。

當晚,有位村民做了一個夢,夢見屈原說:“你能投點食物到江裏嗎,魚兒一直在啃食我的身體,謝謝你!”人們聽此,馬上拿網撈魚,有村民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傳說是爲了驅趕蛟龍水怪的。又有人把糧食包成糉子煮熟扔入江中,讓魚吃糉子,不啃屈原的身體。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在現在。

因此,喝雄黃酒、吃糉子的風俗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了下來。在我們懷化的沅水上,這端午節前,每年都會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呢。記得那時候萬人空巷,沅陵縣城的龍舟大看臺上,觀看龍舟賽的,那場景簡直太壯觀了。

這就是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4

又臨近端午了,家鄉有端午節吃糉子和看龍舟的習俗。

在這一天,我們都要吃糉子,爲祭奠一位遠逝的愛國詩人。

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懷着挽救楚國的滿腹韜略,沒有被楚王採納,反而被奸臣誣告,被逐出楚國。屈原遭遇到陷害,最後走投無路,跳進了汨羅江,以死殉國。

楚國百姓得知後,哀痛異常,這一天紛紛把煮熟的糉子投進汨羅江,來祭奠他。從那以後,吃糉子就成了端午節的習俗。

我們家喜歡吃糉子,因爲有一個包糉子的能手--媽媽。之所以我們每年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是因爲她會包糉子給我們吃。

包糉子不復雜。

第一步,把山上摘來的又長又綠的箬竹葉,放入水裏洗淨晾乾備用。

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糯米,裝進箬竹葉裏,包成糉子的樣子。

第三步,把糉子放鍋裏狠煮,大火蒸煮一個小時,熟了。糉子外形光鮮,遠遠就可以聞到它那撲鼻而來的香味,真好吃。

過端午節不只是吃糉子,還可以看賽龍舟。

賽龍舟,也是我最喜歡看的。屆時會萬人空巷,都去沅陵縣城的龍舟大看臺看龍舟大賽。我們官莊人也會開車去縣城看。若是端午節放了假,我也會跟着大人去。

吃糉子,看龍舟,讓我們過上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5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划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於是人們往江中投飯糰,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着在端午節這天要划龍舟、包糉子的風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麼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糉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糉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糉子、也有八寶糉、還有鹼糉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着糉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糉子,剝開糉葉,哇!裏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肯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糉子,接着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糉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着吃糉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風俗的介紹作文400字 篇36

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的"端"和"初"的意思相同,"午"是"五"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羅江自殺。當時人們划船去尋救屈原,演變成了現在的賽龍舟。因爲沒找到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竹筒裏的米撒到江裏,讓魚蝦吃,它們就不會咬屈原了。現在成了吃糉子的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南北不同。我們北方雖然沒有賽龍舟的風俗,但也有我們的習慣。就拿我們家來說吧,今天一大早老爺就從河裏提回來一桶水,讓我們洗頭洗臉,說是可以消災祛病。姥姥煮了雞蛋和蒜,媽媽買了糉子和糖糕。爸爸在門上插了一束艾葉,他說這樣可以辟邪。姥姥還給我戴上了她做的香囊和五彩手鍊。

我們一家人邊吃飯邊看電視。電視上介紹各地過端午節風俗的節目,使我大開眼界。看來,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