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賞自然盡得清歡作文

蘇軾有言:“人間有味是清歡。”漫賞春光,流連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何必“侷促一室之內”?品味自然的滋味,親近自然,投身於明山麗水、如畫風光之中,盡享生命清歡。

盡賞自然盡得清歡作文

寄情自然,遍賞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淵源。東晉謝公隱於東山而不仕,會稽秀麗山水中,他瀟然的背影彷彿凝成一支笛曲,悠然迴響於林間。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文人墨客心中總有山水情懷,與山水爲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鳴與深長情誼。

親近自然,感悟自然,從中獲得的是心靈的洗禮與靈魂的豐盈。王摩詰隱居終南,行到水窮處便坐看雲起,偶遇林叟便談笑無期,與清風明月共修煉,與花草蟲鳥悟菩提,在花開花落中,品味生命的浩瀚博大,獲得人生的徹悟,拋卻煩惱困頓,靈魂純粹而明淨。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無法參透,實則身處其中,便能獲益無窮。居住在喜馬拉雅山下的不丹人,深信自然有靈,與自然和睦而處,純淨的山水滋養人心,人們接受明媚陽光最無私的饋贈,臉上洋溢着安寧的笑容。自然,其實觸手可及,每個人都能夠對話自然,感悟自然的'無限生機與平靜安寧,讓靈魂受到洗禮,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饋贈。

投身於自然之中,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觸摸,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高致的精神美學。福樓拜曾寫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時看日出……”惜時如金的大文豪竟將晨曦之降視若珍奇,按時靜賞。因爲,晨光穿過天幕的時刻,是一天中最新鮮純淨的時刻,是自然對生命的致禮。王開嶺說:“做精神明亮的人。”親近自然,每一縷晨光的意義,代表着自然的張力與生機。生命接受自然的贈予,豈不是種積極的生命姿態,一種明亮樂觀的精神美學?

現代社會的紛擾喧鬧中,人們更應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讓自然之美洗去浮華與疲憊,詩意地棲居。王國維曾說:“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的浮華,擺脫生活的煩惱,投身於自然,尋覓生命最純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調,盡享塵世清歡。

春風飛揚,春意浩蕩,又是一年春光明媚時,歲月在春色中甦醒。

親近大自然,遍賞春光爛漫,生命芳香瀰漫,清歡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