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

小學作文就是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這句話闡明瞭小學生作文要言之有物,並指出了“物”的涵義——“見聞、感受和想象”。接下來小編蒐集了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歡迎查看。

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

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一

四年級的學生還處於習作的起始階段,我將習作教學的主要目標定位爲:憑藉孩子感興趣的方式,給孩子以實實在在的指導,降低難度,培養孩子習作的興趣和自信心,在習作中學會做人。刪繁就簡、化難爲易是我不變的追求。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變化多端的天空、洶涌澎湃的大海、美不勝收的公園……可是,當我們在課堂上讓孩子說說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觀時,佔主流的往往是這樣兩種回答:或“記不清楚了”,或“不知怎麼說了”。面對這樣的情形,即使我們講再多寫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孩子筆下的景活起來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觀察——讓學生眼中有景

寫作源於觀察,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寫景的作文尤其離不開觀察。上習作課的前一週,我便把觀察的任務佈置下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處自然景觀,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做好記錄。針對現在的孩子在觀察方面存在的問題:1、觀察粗糙、籠統不仔細;2、觀察混亂,缺乏順序性;3、觀察對象比較孤立,觀察一點就會做出簡單的判斷,我在佈置學生觀察的時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準確、全面、精細。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捕捉到大自然的神奇,這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二、交流——讓學生心中有景

習作指導課上,我注重了交流這一環節:講講自己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觀,看能不能讓聽衆也爲之心動。我注意選準時機,將寫景的方法融入到具體的作文情景中,比如:學生講到仙湖植物園的全貌時說:“那裏有的是樹,有的是花,有的是草……”我馬上追問:“像什麼呢?”學生們便七嘴八舌:“像世外桃源”,“像人間仙境”,“像一個綠色王國”……當學生講到碧雲草的顏色、形狀時,我首先肯定他抓住了特點,然後又問:“有風的時候,碧雲草又會是怎樣的呢?”學生說到了“翩翩起舞”、“說起了悄悄話”等。在交流這一環節中,我將具體的寫景方法:抓住特點、考究順序、動靜結合、點面結合、虛實相映、情景交融等一一滲透進去,學生自然而然習得。而學生在表達中出現的語病等問題,更在具體的語境中得以點化。在思維碰撞中,學生心中的景越來越清晰了。

三、動筆——再現心中的美景

作文之所以難教,習作之所以難寫,主要原因是被人神祕化了,高高在上,脫離生活實際。其實,“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學生動筆之前,我真誠地對他們說:“你們人人會說話,所以人人都能寫好作文。現在就拿起手中的筆,把自己心裏的神奇景象記下來,讓別人也來分享你的快樂,這豈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嗎?”解放孩子的心靈,他們一定會在陽光下舞蹈。

四、評價——體驗習作的快樂

現在的大人孩子大都迷戀遊戲,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遊戲永遠給人希望。如果我們的作文課堂始終能給人帶來希望,那還有人厭倦它嗎?學生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東西,如果你說全是廢話,相信沒有人不沮喪的;點評習作如果能不斷地給學生注入成功的喜悅,這樣的課堂誰不喜歡呢?我非常欣慰地看到這樣一種情形:總有幾個孩子纏在我身邊問:“老師,什麼時間講評作文啊?”那眼睛裏燃燒的是寫作的熱情啊!身爲教師,我要做的就是保護它,讓這種景象更加壯觀。爲此,點評習作時,我讓學生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的習作,分享別人的經驗;而我更是放大優點,熱情鼓勵。孩子們儼然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呢。

五、修改——揚長避短畫面活

在和諧的習作磁場中,我強調“好作文是改出來的”、“非寧靜無以致遠”,讓學生對照成功的範例,檢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作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呈現在紙上了,一個個瞬間定格成了永恆……

這堂課已經成了我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幅畫,最神奇的一道景。

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二

第一單元教學大綱建議學生親自種植鳳仙花,讓學生在種植的過程中通過觀察、紀錄瞭解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鳳仙花的生長週期是4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單元進行前我總覺得空洞的說教材是在紙上談兵,也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雖然我會在理論上告訴了學生植物生長變化的過程,以及植物根、莖、葉各部分的作用。但坐在下面的學生,感興趣的又有多少人呢?於是我決定親自種給學生種種看。四處打探鳳仙花種子終於在學生中間得到了。從家裏翻出廢棄的幾個塑料花盆,樓下挖點土,種植的條件具備了。搬上課堂學生可輕易地瞭解種植的過程。

《種植我們的植物》這一課,我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種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驟,佈置課後讓他們回家後親自種植看看。課堂上學生的活動氛圍非常活躍,早就蠢蠢欲動想自己親自播種,可是我卻壓制學生對播種的好奇心,將播種的方法等一系列要注意事項束縛了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讓他們中規中矩的按照我設計的方式進行播種實驗。播種完後爲了更好的觀察種子在土壤中成長過程。學生的反應和積極性被束縛起來,學生的思維被圈牢,教學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

老師不應只是傳授方法,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疑惑的難題,而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得出自己的結論,老師最後概括總結學生的結論,得出正確科學觀點,這纔是最終目的。

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三

俗話說:“一葉知秋。”秋天,許多樹的葉子紛紛飄落下來,也有許多樹葉換上了新的色彩。因此,在本次作文前,我特意組織了一個名爲“找秋天”的綜合實踐活動,我要求同學們利用雙休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秋遊,到野外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秋天的樹葉,製成標本,帶回來仔細觀察。意在讓學生走近大自然,與秋天零距離接觸,通過對各種植物,特別是植物葉子的細緻觀察,讓他們感受到秋天的美麗與迷人。這樣一來,對學生來說,就完全不是沒有東西可寫的問題了,而是如何利用好豐富、鮮活的資源了。

其次,我把自己收集的資源製作成課件在課堂中播放,讓學生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喚起了他們表達的慾望。同時,通過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樹葉,介紹自己喜歡的樹葉,溝通了課內與課外,梳理了學生在表達方面的思路,爲學生更好地作文打下了基礎。

再之,在指導觀察上, 我從觀葉色、辨葉形、摸葉片、嗅葉味幾個方面來進行,通過視頻引發學生想像和聯想,學生們一邊觀察,一邊品評,由顏色說到了形狀,味道,最後說到了用途,可以讓學生引用或借用詩詞和名人名家讚美秋葉的優美語句來表達,氣氛輕鬆而熱烈。

最後,在動手寫作前,明確的對學生提出習作的要求,並進行寫作技法點撥,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童心爲秋天塗抹色彩。一時間,秋葉、秋風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讓學生深入生活,仔細觀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只要做了,即使是幾片普通的樹葉,也會在學生們的眼裏飄逸成一道風景,美麗、超然、充滿想像而富有詩情。

寫植物作文教學反思四

第一單元作文訓練是寫一種喜歡的植物,即指導孩子們寫身邊熟悉且喜歡的花草樹木。就花園般的校園裏而言,有月季、山茶、丁香、玉蘭,紫荊花等,孩子家裏也都種有各種各樣的花草、盆景。對於這些花花草草,我想他們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可如何把這種熟悉轉化成文字,並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出植物的特點來,對於初學作文不久,所掌握的寫作方法及語言的積累還非常少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於是,我做了以下幾個準備與設計:

1、認真觀察,抓住特點,做好準備。

爲了指導學生如何認真仔細地觀察喜歡的一種植物,在寫作前,我在教室裏擺放幾盆盆栽:水仙花、菊花、吊蘭。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植物的莖、枝、葉、花及顏色,瞭解它們的大小,高矮、形狀、色彩、味道等,指導學生抓住特點來觀察,如植物開花時的姿態、顏色、花期;植物葉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變化,抓住與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點爲觀察的重點。並設計以下表格,讓學生課外自己觀察喜歡的一種植物,完成調查觀察表格,爲寫作指導奠定基礎。

2、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寫作。

做好了相關準備後,便是指導學生如何把觀察所得通過文字有序地描寫出來。於是,我引導學生可以先從整體入手,看它像什麼,然後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寫。也可以按照它生長的時間順序寫,先長什麼、再長什麼,最後長什麼;也可以按根、莖、葉、花、果實的順序寫……總之,要按一定的順序寫,這樣作文才層次清楚,有條不紊。同時提醒學生作文注意點是要抓住植物的根、莖(或幹)、葉、花(或果實)的特點來寫,注意語句通順,內容要具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表達出自己喜愛的感情。

作文只有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寫作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讀讀本單元的課文,這些文章處處洋溢着作者對景物的喜愛之情,不僅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惹人喜愛之處,還具體通過舉一件小事把情感推向高潮,如《柳笛和榆錢》。怎樣才能表達出自己喜愛的感情呢?首先要寫出爲什麼喜愛,也就是喜愛的原因,然後通過具體描寫,表達出喜愛的感情其次要寫出是怎樣喜愛的。在寫自己喜愛的植物的習作時要具體寫出喜愛的表現,如:怎樣給花澆水、施肥,怎樣看花,怎樣使它能曬到太陽……把爲什麼喜愛和怎麼喜愛充分表達出來。

這次習作指導教學給我帶來不少的思考:只因學生觀察過,只因學生思考過,只因有充分的準備過,學生的作文便能更加出彩!因此,在今後的習作教學上,應引導學生多觀察、多體驗、多思考,激發學生“說真話,道真情”,相信我們的學生在我們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定能擁善於發現的慧眼、勤于思考的大腦、善於寫作的文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