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報告範文(通用24篇)

案例分析報告範文

一、案例的要素

人們在案例分析與挖掘當中,發現無論是哪一種真實案例,都無一例外地包括着以下要素:

真實而複雜的情境

案例是對一個真實情景的描述。

典型的事件

真正的案例描述不是記錄流水賬,而只是對於非常典型的代表性的情景進行勾畫。也就是說,案例是人們特別關注的焦點處的陳述。當然要具體簡潔交代其焦點產生的背景條件和原委。

多個問題呈現

一個案例要顯出衝突性、高潮性,必須有多處問題或者疑難問題的出現。這是案例本身意義所包含的潛在亮點處。

典型的解決方法

案例既然是一個非常一般的故事,很多人都關注故事的結局是什麼樣子的,即有一個或者多個解決方法的記述。這個結局固然對人們不是很重要,人們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理解去試圖猜想解決的方法,但無論如何,故事本身的解決辦法無論如何是局外人無法實現過的,這樣一來,它是可以起引發或者刺激出新的想法和行爲的原型作用的,這也可能是把這樣的故事叫作案例的重要原因。故而要進行拋磚引玉式的點綴。這種點綴應該只是客觀的對事情真相進行中性描寫。以免引起對故事本身的種種不利偏差。

因此,人們在書寫一個案例時,基本上要注意突出以上四大要素。這有助於人們去更好的理解案例,研究案例。

二、案例分析報告範文(通用2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案例分析報告範文(通用2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案例分析報告1

一、海底撈服務管理案例

1996年,海底撈經過兩年的努力,店面由原先的70多平方米曾擴到400多平方米。由於店面擴大,桌數增多,剛開始總是坐不滿,生意也平平淡淡。此時張勇非常着急,但他沒有亂了分寸,他知道只有通過更好的服務,讓所有消費的顧客都滿意,生意才能一步一步好起來。細心的張勇發現最近總有一對母女倆到店裏吃飯,這對母女每次來最多點三樣素菜,消費奇低,最多吃十幾塊錢。張勇沒有應爲這對母女消費低而輕視客人,他總是一視同仁的給母女二人服務。但是個別員工並沒有真正理解到服務的真諦。

一天,母女二人來吃飯,當臺服務員表現的比較懈怠,還小聲對旁邊服務員說“這兩位又來了,每次都吃那麼一點錢”。

母女聽到了服務員談話,覺得非常沒有面子,起身準備離開。細心的張勇發現了母女的舉動,趕忙上來詢問原因。母親非常有修養,還不好意思的對張勇說:“其實每回來吃飯,我們也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我們倆飯量又小,點多了怕浪費。再說我們倆又不吃肉,就喜歡吃一些素菜。”。

張勇聽完母親說的話,又看了看當臺服務員的表情,立刻知道了是什麼原因。“姐,實在不好意思,都是我的錯,我沒教育好自己的員工,其實你們每一個顧客對於我們海底撈都是一樣重要的,你們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姐,您看這樣可以嗎,今天這桌飯我請了,這是一張八五折的金卡,從今以後你就是我們最重要的客人。姐,你不是怕點多了浪費嗎,以後過來所有的菜你都可以點半份。姐,今天的事您千萬不要生氣,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好嗎?”母女聽到這樣的解釋後,大爲感動。

事後,這位女士的老公,簡陽市工商銀行行長與張勇一家人都成了好朋友。行長爲海底撈介紹了大量的客戶,同時也爲海底撈貸款方面幫了大忙。

二、海底撈服務管理案例分析

永遠不要輕視任何客人,對所有顧客都要全力以赴的服務,爭取每一個客人的滿意。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位客人,也許客人的消費水平比較低,但不代表他的朋友或家人沒有消費能力,只有他滿意了纔可能通過口碑效應取得更大的收益。相反,如果客人不滿意,也會把負面效益很快的傳播出去,這樣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和無法挽回的。堅守信念,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通過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張勇之所以獲得這次機會,是與他真正的理解服務的真諦,堅守着以服務爲生命的信念而分不開的。否則,他也會象當臺服務員一樣,覺得兩個人消費那麼低,走就走了,那麼再好的機會也就錯過了。

三、海底撈服務管理案例總結

自1994年在四川建立第一家門店以來,十幾年的時間,海底撈已發展至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國29個城市一百多家直營店,擁有四個大型現代化物流配送基地和一個原料生產基地。僅2014年,海底撈就開出了17家門店,營業額近20億元,擁有員工兩萬多人。“家文化”是海底撈變態服務的重要支撐,如今“家文化”卻成爲海底撈前進道路上的一個障礙。

互聯網+銀行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保險第三方支付典當一帶一路創業咖啡創客空間創新工場衆籌信託再保險。海底撈招聘員工的標準之一是出身農村,學歷不高,肯吃苦,迫切要求改變現狀,年齡層次以80後和90後爲主。“家文化”對員工的尊重和培養,對受教育程度低和年輕的打工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進而產生一定的凝聚力,促進提高服務績效。

然而,相比員工性質相似的富士康,海底撈工作待遇更低,勞動強度更大,服務質量要求卻更高。80後和90後員工追求自由,具有更多個性化需求,與海底撈嚴格的“家文化”不符。因此,員工更可能產生心理壓力、不滿情緒、職業倦怠和報復行爲,對企業來說存在相當大的管理難度。儘管此次前員工因其建議被企業採納後,未獲得獎勵而敲詐50萬元的事件可能是個案,但顯示出海底撈的員工與企業關係並非如外界認爲的那樣緊密,與海底撈這種備受推崇的“家文化”似乎格格不入,海底撈再次陷入漩渦。

案例分析報告2

特殊學生,一般無外乎以下幾種:學習成績差、不遵守校紀校規、家庭情況特殊。他們一般都有很強的自卑心理,爲了不讓別人瞧不起他們,他們往往採取極端的方式,有意無意地製造點兒小麻煩送給你。針對這些特殊學生的特點,我覺得對這些特殊的孩子,作爲教師應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學習上給予他們特殊的關心和愛護,以激起他們的生活學習熱情。對於特殊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本着聽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態度,也不能採用強硬的教育方法,要用愛心去接近他們,

用耐心去感化他們,要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和點滴提高,對他們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使他們早日脫離人生的陰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

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注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都得到進一步發揮。作爲教師,應當關心護愛每一個學生使全班每一個學生都有所發展,即"鼓勵優秀生冒尖,促進中間狀況學生爭先,幫忙後進生過關"有人說,教師要做到"一切爲了學生"不易,而要做到"爲了一切學生"則更難,此言不無道理。我國有位教育家曾在中學生中舉行過一次《假如我是教師》徵文調查活動,結果發現,在徵文中,絕大多數的學生提到,假如自我是教師,必須平等地對待班裏的每一個學生。有位中學生寫道:"假如我是教師,我就要像太陽,把自我的光和熱平等地灑向每一個學生,溫暖所有學生的心房。"毫無疑問,這是發自學生心靈深處的呼喚。教師熱愛學生,就要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陶行知曾語重心長的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

首先要擺正自我與學生的位置,要認識到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同時教師又是以學生爲服務對象的,即教師是爲學生服務的,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知識,講道理,更是爲促使學生成才,成人而創造條件。要讓學生相信你,願意你爲他服務,你就必須堅持一個"誠"字,以誠待人,以誠取信。

有的時候我們也發現有些孩子可能在溝通上與你有些障礙,比如說:你問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卻也只是呆呆地望着你,並不作答。在這個時候,教師往往容易心急,而沒有辦法心平氣和的讓談話繼續下去,到最終什麼也得不到。碰到這樣的學生必須要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真正地關心他,他才能對你說說他的心裏話,我們才能解決問題。

2、幫忙學生找回自信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個學生在學校裏擡起頭來走路。"而我們關注的特殊學生往往嚴重缺乏自信,甚至有嚴重的自卑,他們的心靈極其敏感,可能在你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做的一個動作就已經傷害了他們。所以,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幫忙學生消除這種自卑,多一點表揚,少一點責罵。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一向很自卑,平常都是低着頭不說話,甚至連吃飯的時候都是把頭低得不能再低。可是在一次班隊課上我當着全班小朋友的面重重地誇獎他平常認真,不調皮後,我發現他有了必須的改變,做事情更加積極了,並且平常的學習生活也變得活潑起來了,對於學習也有了信心。再經過與家長的及時聯繫,讓教師與家長一齊,幫忙學生構建一個充滿自信的學習氛圍。

自信有了,對於學習更有了必須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學習成績也會跟着有所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纔可能養成,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忙特殊學生。

3、把愛灑向學生

從許多優秀教師的實踐經驗看,讀活這本書主要表此刻對自我每個學生都能做到觀其言行而察其心靈,摸透他們的性格特徵、志趣愛好、氣質性格,以及構成個性特徵的內部環境和外在因素,從而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及時預見到某些正要發生而尚未出現的現象,以自我創造性的勞動來影響教育的過程。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是高尚的,這是教師一切行爲的內在動力。但一般說來,教師的愛的"甘露"灑向那些聰明伶俐成績好的學生比較多,灑向那些學習成績差、行爲規範差的學生則比較少。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便採取了與此不一樣的做法,我認爲"特殊生"更需要"愛";較之於好生,"特殊生"更需要關心,需要教師的愛的滋潤。往往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表揚,能夠讓這些學生高興很久;而你可能簡單的批評,也有可能讓學生記憶很久,難過不已。所以教師必須要從自我平時的言行出發,時時提醒自我,要關注這些特殊學生,經常地給予表揚,多關注。

"特殊學生"的教育在於找到其"特殊"之處。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由童年到成人的"過渡期",將爲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從這一方面看,這是一段"黃金時期",但這又是一段問題成堆的"危險期"。所以作爲教育工作者應當做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尤其要重視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引導,幫忙他們順利度過這一"黃金時期"。每當看到學生的成長與提高,尤其是"特殊學生"的轉變,我的心裏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與歡樂。

案例分析報告3

一、基本情況

XX(化名),X,XX歲,小學X年級學生。

1、該生學習成績差,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經常不完成,而且書寫馬虎。

2、人際關係不好,總是欺負弱小的同學,總以強者形象出現,喜歡捉弄別人,在校經常會因一些小事與別人鬧矛盾,然後就開始罵人,打人。同學們都不喜歡與他相處。

3、組織紀律差,上課時有話就說,沒有留心聽課、認真思考、舉手回答的習慣。

二、原因分析

1、該生從小就跟在爺爺、奶奶生活,學習方面,在家裏也沒有人輔導,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爲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大人對他言聽計從,沒有約束他去做一些不應做的事情。千方百計滿足他,漸漸形成橫蠻任性的性格。

3、後來父親怕他吃虧,叫他回擊欺負他的人,漸漸地,他由一個受他人欺負的人轉爲一個欺負他人的人,由一個弱者變成一個大“天王”,令老師極其頭疼。(父親錯誤的引導方式)

總之,該生以自我爲中心,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他並沒有認識到來學校是來學知識、學文化的,更沒想到來學校是要遵守紀律的。對待這類孩子,一下子的批評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解鈴還須繫鈴人,來源於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學生的健康人格纔能有效地培養。

三、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1、攻擊性行爲;

2、人際關係;

3、學習習慣。

爲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爲: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爲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爲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爲,主要是這種行爲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爲"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轉換,但當他打了小朋友後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爲是可行的。"強者打人"與"弱者捱打"的體驗在認知上讓他強化了這種打人的行爲,讓他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爲的合理性。

因此,觀念中形成了這樣的推理:“弱者”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強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我是強者"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發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強者姿態。

當行爲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爲一種習慣,甚至成爲人格特徵之一,就現狀及年齡階段,還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爲復現率的提高,會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爲人格特徵。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爲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爲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但卻引起了同學的"注意",這些行爲也就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即使有些行爲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3、學習習慣:

現該生學習沒有多大的進步,這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這除了影響行爲與人際協調外,還有對學習態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響。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調整好情緒,給予學習相應的注意力,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在行爲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纔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四、進行晤談引導

1、詢問基本情況。

2、向家長反映該生的在校表現,表明想教育好其兒子的心意。

3、向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願;

5、着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麼想,想怎麼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於讓孩子宣泄;二在於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可以順勢引導家長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讓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讓他明白如何與同學相處,做個受同學歡迎的人。

7、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繼續自我監督與控制。

8、制定行爲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五、諮詢效果評價

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改善了攻擊性行爲,促進了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水平。

案例分析報告4

課程改革後,“估算”教學受到了普遍的重視。小學教材中求近似數的方法,主要是四捨五入法,估算時,也大都是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進行估算。實際上,求近似數的方法,還有進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時,也經常根據具體情況,用不同的求近似數的方法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主要是組織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切實展開探索活動,充分模擬生活情景放手讓學生學習加法估算的基礎上,運用該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感到學有所用。

通過對課堂教學案例的探索,我們深深體會到新課程改革的魅力所在。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這句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的,也說明了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以往教科書上枯燥的例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現在新課程改革,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會關心什麼、經歷了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在生活中想要發現些什麼。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學得積極主動,纔會學得興趣盎然。

(2)估算源於生活。

“估算”的內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自己的經歷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因此培養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本節課我設計了:估算教室的人數——估算媽媽買東西帶的錢夠不夠——估算參加運動會的人數——估算啦啦隊的人數——估算水彩筆的枝數——估算寫大字的字數——估算買禮物的錢數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富於校園生活氣息的情境,使學生輕鬆自然地進入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究,去積極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同時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發展。

(3)算法的多樣化。

“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並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發掘和鼓勵算法的多樣化、個性化。如:估算媽媽帶的錢夠不夠,有的分別估算出熱水瓶、燒水壺、水杯的價格再加起來和100元比較;有的從100元裏去掉熱水瓶、燒水壺的大約錢數,剩下的錢和水杯的價格比較;有的把三種物品的價格加起來再估算;有的用口算估算等等。由於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和思維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運用也各不相同,教師要營造一個自由、平等、開放的集體氛圍,充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的不同見解,只要符合科學性,教師都應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新課標中以人爲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當然,完美的課是不存在的,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這節課上,我覺得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還不夠,對“弱勢羣體”關注不夠,聽不到“學困生”求助的聲音,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雖然在教學中注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某些環節沒有發掘學生內驅力,導致學生來不及細想。要真正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紮實,學得愉快,首先還需教師從觀念上轉變過來,多引導,少包辦。

案例分析報告5

分數的意義是個古老的課題,當學生學習分數的產生時,教材說:人們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例如,用一個計量單位測量黑板的長度,連續量幾次以後,剩下的不夠一個計量單位,黑板的長度就不能用整數來表示;又例如,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三個小朋友,每人分得的蘋果個數也不能用整數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把一個計量單位、一個蘋果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這樣就產生了分數也就是說,不能用整數表示的,用分數表示;然而接下來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我們還能夠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如一堆桃子,一批玩具,一個班級的學生等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把一個整體平均分得到的分數中份數與具體個數易混淆。所以,總有很多數學教師以此爲題材,去商討,去實踐,期望從中找出能讓學生理解最好的一種教學方法。

近來,在學習了幾位數學教師上的數學國標本第六冊P64P65冊《認識分數》後,越來越感覺到數學教學中少不了追問,願分享。

片段一:

出示:猴媽媽和四隻小猴。

師:猴媽媽給四隻小猴分一個西瓜,每隻小猴可分得幾分之幾?

生:四分之一。

師:爲什麼?

生:因爲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了四份,每隻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

師:猴媽媽還給四隻小猴帶來了他們最喜歡吃的桃子,每隻小猴可分得幾分之幾?

生:四分之一。

師打開袋子,有8只桃子。

師:每隻小猴可分得?

生:2個。

生:八分之二。

就是沒有聽到教師預期的答案,一時之間,教師被學生弄得不知所措。可是這能怪學生嗎?早在第五冊中,教材就是這樣教的:把一樣物體平均分成八份,取其中的兩份就是八分之二。那麼問題又出在哪裏呢?

教師本來設計的目的十分明確,除了能夠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外,也能夠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可是在最關鍵的地方教師沒有進一步的追問,以至於前功盡棄。如果教師在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可分得這些桃子的四分之一時,教師進一步追問:爲什麼你連桃子的個數都不明白,就明白每隻小猴可分得四分之一呢?學生必須會說:因爲是平均分給四隻小猴,這跟桃子的個數沒有關係,所以是四分之一。如果學生能說到這一步的話,我相信即使之後有個別學生說八分之二,2個桃子等,也能在多數同學的正確引導下順利得到統一意見。

片段二:

師:把6枝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幾枝?

生:每人3枝。

師: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幾枝?

生:每人4枝。

師:把一盒鉛筆平均分給2人,每人得多少?

生:每人12。

師:爲什麼不回答幾枝鉛筆呢?

生:因爲不明白盒裏一共有幾枝鉛筆。

師:那麼6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還能夠用什麼數表示?

生:12。

師:8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呢?

生:也是12。

師:3枝能夠用12表示,4枝也能夠用12表示,爲什麼?

生:因爲3枝是6枝的12,而4枝是8枝的12。

師;對,要弄清楚12是誰的12,整體不一樣,12所對應的量,也就不一樣。

假如把100枝鉛筆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也能夠用12表示嗎?

在那裏,我們能夠看到,學生順着教師的引導,完全把知識內化。並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在教師不經意的追問下,學生建立了數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也使每個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追問有兩種目的。第一種目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爲了獲得更多的信息。追問的第二種目的是查明真僞。在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似懂非懂,更有很多學生是不懂的,這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利用追問把那些似懂非懂的學生完全問明白,讓那些不懂的學生聽明白。甚至有人說過:知識本身並不重要,經過數學教學,讓學生追問數學上的爲什麼,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纔是最重要的。

數學是理性的,教師是理性的引導者,不斷追問着,學生理性的學習者,不斷追尋着!

案例分析報告6

一、案例描述

午睡起牀時,孩子們正在穿衣服,從活動室中傳來了浩浩驚喜的聲音:“肥皂?今天我們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們吃肥皂!”孩子們歡快地叫着。

“老師,今天的點心是肥皂。”航航和欣欣跑過來告訴我,語氣中流露出一絲神祕。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動室一看,今天的點心是橘黃色的年糕,乍一看還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塊年糕自言自語:“真奇怪,今天居然請我們吃肥皂!”同時故意露出一臉驚喜和疑惑。

“哈哈,老師真的以爲是肥皂!”孩子們竊竊私語,那是他們在笑話我連年糕都認不出來呢。

我提了個問題:“看,這肥皂還像什麼?”

“像電腦中的鍵盤。”“像個小枕頭。”“像一張桌子。”“像一塊毛巾。”

我說:“你們要是吃肥皂,可別邊吃邊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裏吐泡泡?”“我們的嘴裏會吐肥皂泡?”孩子們被我的話逗樂了。

動動說:“我聽過一個故事,小蝸牛吃了一塊草莓形香皂後,從嘴裏吐出來許多肥皂泡,泡泡還帶着小蝸牛飛上天了呢。”

“對哦,吃了肥皂會吐出泡泡。要是你們邊吃肥皂邊吐泡泡飛上了天,我可怎麼辦?”我緊鎖眉頭說。

“哈哈哈……我們要是飛上了天,老師就抓不住我們了。”孩子們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飛,可老師只有一個。我怎麼才能抓住你們呢?”

哲哲說:“老師別怕,你坐上直升飛機到天空去抓我們,把我們一個個抓回來!”

我連連點頭:“這個主意好!”

文文說:“老師,你拿一張漁網撒向天空,把我們都網住,帶回來。”

我趕緊拍手:“這個辦法不錯,叫一網打盡。”

航航說:“老師,你拿一根長繩子拋到天空中,讓我們抓住繩子,然後把我們一個個拉下來。”

我豎起大拇指稱讚道:“這是個妙計,只是老師要花很大的力氣。”

添添說:“我的辦法是讓老師坐上熱氣球,飛到天空中把我們抓回來。”

寅寅說:“讓老師變成翼龍來抓我們。“

浩浩說:“讓老師變成奧特曼來抓我們。”

孩子們積極、投入地想着各種辦法。我把年糕分給孩子們,他們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們帶到天空中去。

吃完點心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到戶外玩起了“飛飛抓抓”的遊戲。孩子們乘着肥皂泡在天空中“飛舞”,我則想盡辦法去抓他們……

二、案例分析

這是一則隨機教育的案例,體現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師把握教育契機的能力。

案例中師幼互動積極、愉快,教師以孩子的視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達到了較好的互動效果,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認同孩子的聯想,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應。

孩子把點心說成肥皂,這是一種聯想。教師從中看到了孩子有關肥皂的已有經驗。對此,教師既不否認,也不簡單肯定,而是故作驚喜和疑惑。此時,教師的神情和語氣傳遞給孩子的是對聯想的認同和接納。

整個事件中,孩子出現了驚喜、興奮等情緒,對此,教師予以接納,從而營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圍,使孩子敢想敢說。

2.順應孩子的思維特點,提供想象的空間。

教師對於“肥皂”一說所表現出來的疑惑、好奇,讓孩子們快樂無比,更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爲他們後面的想象提供了支持。

教師提出的“這肥皂還像什麼”的問題拓展了孩子的思維,促使孩子們運用已有經驗進一步聯想。而教師的“吃肥皂——吐肥皂泡”的聯想更是調動了孩子的經驗,引發了孩子無限的想象。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孩子們的已有經驗被充分激活,於是,動動說出了小蝸牛吃香皂吐泡泡的故事情節。顯然,這樣的故事充滿趣味。教師利用這一信息適時拋出了第二個問題:“要是你們邊吃肥皂邊吐泡泡飛上了天,我可怎麼辦?”孩子們的思維瞬間活躍起來。此時,孩子們已從聯想轉爲解決問題,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表述自己想象的情節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尊重孩子的想象,給予支持性的迴應。

孩子們積極地運用已有經驗想象着各種教師抓小朋友的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是一個有趣的情節。一幅生動的畫面。孩子感受到的是想象的樂趣,此時的氣氛是積極愉快的。

面對每一位孩子的想象,教師都專心傾聽、具體反饋,給予尊重和支持。如教師用點頭、拍手、豎起大拇指等動作表示對孩子想法的讚賞,用“這個主意好”“這個辦法不錯”“這是個妙計”等短句表示對幼兒積極思考的鼓勵和肯定。

教師迴應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個動作都給了孩子極大的鼓舞,孩子們感受到的是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在提供支持性迴應的同時,教師還善於提升孩子的已有經驗,幫助孩子豐富詞彙和表達經驗。有了教師的支持性迴應,孩子們表現得十分自主。

4.調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視角體味童真。

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在引領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之間相互轉化。在引導孩子的思維從“像什麼”到“怎麼辦”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領者。而當教師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的言行時,教師就是孩子的夥伴。於是,面對“肥皂”時教師會疑惑,面對“小朋友被泡泡帶上天空”時教師會發愁,面對“抓泡泡”的方法時教師會鼓掌……教師用童心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享受。教師的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讚許的點頭,都會使幼兒提升自信心,感受由聯想帶來的愉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三、隨機教育中促進師幼互動有效性的建議

1.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試行)》都提出了“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即幼兒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每個環節都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蘊含着很多隨機教育的契機。教師只有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意識,才能運用自己的智慧迅速做出價值判斷,把握教育契機,並及時進行有效互動,促進孩子的發展。要提升隨機教育的能力,需要教師擁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應變能力和豐富的知識。

2.做到心中有目標,眼裏有孩子。

隨着課改的深入,以幼兒發展爲本,致力於爲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應成爲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指南。因此,教師要依據幼兒發展目標,依據自己對幼兒細緻的觀察,從他們的活動中敏感地捕捉蘊含的教育價值,給予及時而適當的引導。而這就要求教師心中時時有目標,眼中處處有孩子,使課程寓於過程之中,寓於生成之中,寓於師幼互動之中。

3.形成平等、民主的互動氛圍。

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最核心的人際互動。在一日生活中,多數教師比較關注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和小組活動中的互動,而忽視生活活動中的互動,往往在生活活動中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導致幼兒的生活活動環節沉悶、無趣。建立平等、民主的師幼互動氛圍,依賴於師幼間積極良好的情感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於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用智慧點亮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案例分析報告7

案例實錄:

在吃完午飯後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靜的閱讀書本,這時,聽到了幾個小女孩吵架的聲音,老師便走了過去,是珂珂、雅涵、嵐嵐在爭執,老師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雅涵:“珂珂背地裏她叫嵐嵐不和我做朋友,但是老師說過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而且我也沒做錯什麼啊。”老師說:“你們此刻已經長大了,有自己交朋友的想法,老師也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你們自己看看怎樣解決好嗎?”這是珂珂就哭了,嵐嵐見狀也哭了。

時間到了下午,小朋友在吃午點,珂珂又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發生了矛盾,老師看見了,但是沒有過去幹預,讓孩子們自己處理了事情。在離園的時候老師將珂珂這天在園的表現悄悄告訴了媽媽,讓她回家留意珂珂的情緒。

晚上珂珂媽媽回到家就悄悄給我打電話了,說珂珂回到家就抱着爸爸哭訴在幼兒園小朋友都不和她做朋友,她沒有朋友了。

案例分析:

經過了和珂珂媽媽的電話溝通,將在幼兒園這幾天發生的事情都一一和媽媽說了,媽媽就回憶週末的時候的一件事情,珂珂和一個從小一齊長大的姐姐發生了矛盾,姐姐已經上小學了,用小學的方式去處理和珂珂的感情,就教唆另外一個好朋友不和珂珂做朋友,一向到分開回家都沒有和好,當天下午回到家珂珂就哭得稀里嘩啦,一個晚上都沒有睡着,一向在很悲哀的和爸爸媽媽述說自己沒有朋友了,一來幼兒園就會接連的出現剛纔案例中出現的各種糾紛,珂珂是一個懂事的小朋友,對朋友都比較重感情,情商較高,此刻是已經滿了六歲,對於這種感情上的處理都會比較的重視,有自己的交友方式,在對於姐姐的事情對她的傷害特別大,她就模仿姐姐的方式去留住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就去挑唆嵐嵐不和雅涵玩。

措施方法:

和珂珂媽媽聯繫了以後,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就和珂珂的媽媽一齊商量讓珂珂打開心結方法,珂珂的心結還是姐姐的感情破裂了,所以讓媽媽和姐姐的媽媽取得聯繫,在聚會一次,讓她和姐姐能夠和好如初,這樣她才能不再爲失去沒有的事情焦慮,珂珂媽媽決定讓珂珂在家休息調整兩天,在週一學校組織的春遊活動在來參加,那時珂珂和媽媽一齊選購了很多零食,和小朋友一齊分享,這樣很快大家又歡聲笑語起來,珂珂和雅涵、嵐嵐擁抱在了一齊,都說大家要永遠的做好朋友。

案例分析報告8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實錄:

班裏有個叫胡駿的孩子,一向讓我很頭疼。每一天都有好多小朋友來告他的狀,而且,"罪狀"也是十分齊全,有打人,罵人,搶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頭髮等。我感覺,每一天在耳朵裏,都總是聽着胡駿的名字。我嘗試很多辦法來教育他,談心說服,嚴厲批評,讓他轉換主角,體會其他小朋友的情緒都沒有什麼明顯效果。我嘗試和他的家長多交流,找出原因。經過幾次談話,感覺到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爲表示無能爲力,而且基本已經放下,認爲孩子是無可救要的。我意識到,原因就在於此。家庭、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排斥在他的心裏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也對自己放下了。一個對自己不報期望,心裏沒有愛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麼表現呢?我拋棄了自己先前對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瞭解他。

發現一:區域活動結束後,胡駿收拾好玩具後,看到地上有紙屑,拾了起來。我立刻在"小星星時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衛生的好行爲,讓全班給他鼓掌。在爲他貼小星星時,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

發現二:早晨,胡駿通常來園很早,幫忙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貌,把破損的圖書全部粘好,晾乾,然後很有耐心的擺放整齊。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以此爲突破口,改變他。我選他做班級裏的小小圖書員,負責班裏所有的圖書的整理、發放和保護,他乾的可認真了。而且透過圖書的橋樑,與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發現三:區域活動中,在智力魔珠遊戲中,胡駿拼的又快又好,而且還幫忙新來的小朋友夏寒,教她怎樣玩,小老師做的十分好。當天的評價活動,夏寒就講了胡駿幫忙自己的事,還有幾個小朋友說胡駿改正了錯誤,此刻很棒。我看到了胡駿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我也相信胡駿以後會越來越好。

分析與思考:

透過胡駿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期望、祖國的未來,而幼兒教育又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此刻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意味着孩子的啓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兒教師身上。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作爲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並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21世紀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機遇,充滿競爭的世紀,要將孩子培養爲社會的棟樑,祖國的未來,幼兒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怎樣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用心性和主動性,給他們以信心,使他們茁壯成長,早日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案例分析報告9

情景表現:

三個大班小朋友在大型玩具上滑滑梯,一個要從上面滑下來,其中一個非要從下面往上爬,另一個在滑梯下面拽往上爬的小朋友……遠遠看着這一狀況的我來不及制止,就見上面的小朋友在滑梯的慣性中滑了下來,腳踹在了往上爬的小夥伴的臉上,細嫩的小臉上沁出血絲來……

大班的老師恰巧過來了,看到這一情景,便大聲責罵“肇事者”:“濤濤,我就明白你最調皮,看你做的好事。”孩子嚇得不敢說話。老師生氣地拉着受傷的曉雨去了保健室,幾分鐘後,老師把三人叫到一邊繼續未完成的“教育”,“你們說說,剛纔是怎樣回事?”三個人都低着頭,濤濤囁嚅着把事情說了個大概,老師嘆了口氣,對濤濤說:“你看看,你都把人家踢成這樣了。他爸爸媽媽看見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別的小朋友弄成這樣,你爸爸媽媽是不是很心疼啊?”濤濤低着頭說:“是。”老師說:“這就對了。快對曉雨說‘對不起’。”濤濤絞着手,不說話。老師又要求說:“快向曉雨道歉,說‘對不起’!”濤濤停頓了幾分鐘後,纔不情願地擡起頭對曉雨說:“對不起。”曉雨回答說:“沒關係。”老師看到自己的要求被執行了,就溫和地對濤濤說:“以後不許再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聽見了嗎?”濤濤點點頭。“好了,去玩吧!”

問題分析:

這位教師對問題的解決是圍繞被攻擊幼兒的受傷程度進行的,使攻擊的幼兒認識到打人是錯誤的,然後讓他透過道歉來彌補過錯,取得對方的諒解。事情到此爲止,沒有再深入下去。

我認爲教師調解就應一步一步地引導雙方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在這一過程中,當事的幼兒有沒有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爲對錯呢?濤濤的道歉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因爲他覺得自己是無意的,而且認爲是曉雨錯在先。事實上從滑梯下面往上爬本身就是危險的,老師也就應禁止過,錯誤的造成是可預見的,既然出現這樣的狀況,老師就應就事論事,瞭解問題的實質,一分爲二來處理,換言之,難道誰受傷誰就沒錯嗎?同時,老師還能夠就此事件對全班幼兒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以此爲鑑,以絕後患。

案例分析報告10

我們班有一個叫明明的男孩,他是這個學期到我們班的。明明在羣衆教學活動中注意力很難集中,是個“坐不住的孩子”,有時他會“騷擾”周圍的小朋友而打斷教師正在進行的活動;對於教師佈置的任務,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參與同伴的活動,卻因爲不適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絕。周圍的小朋友實在驅逐不了他的狀況下還會去告狀。教師對於這個經常惹麻煩的孩子也傷腦筋,經常當衆批評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這種教育方法的效果並不好,時間一長,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個調皮、只明白惹老師生氣的壞孩子。

立刻就要進行羣衆教學活動了,孩子們陸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師開始講述這天教學活動的主要資料。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沒在仔細聽,他正用手撩旁邊可兒的小辮子。可兒皺了皺眉,將自己的小椅子往旁邊挪了挪,明明想將可兒的椅子向自己這邊拉近一點,於是兩個孩子開始拉拉扯扯起來,發出了一些聲音。老師向他們這邊瞟了幾眼,有點不高興但沒有說什麼,這時可兒突然叫了起來:“老師,你看明明。”老師最後大聲地對明明說道:“明明,你給我坐好,再不聽話,就讓你出去!”本來和可兒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師的`呵斥鎮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體,瞪大眼睛看着老師,臉上流露出內疚的表情。可兒之後又說道:“他剛纔使勁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許說了,你們以後聽好了,從這天開始誰都不許惹明明,誰去惹他我就找誰,聽見沒有?”老師厲聲說完這些話後嚴肅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對於老師的命令,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聽到了。”明明使勁地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難過的樣貌,但隨着老師話題的轉移,他又恢復了原貌,一副滿不在乎的樣貌,東張西望,不明白在想什麼。

分析:

一、教師教育方式產生的消極後果

首先,舊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添新的問題。教師想透過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歸正”,不再違反紀律,但是實際上這種教育方式非但沒有解決原有的問題,反而對明明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爲受到同伴的誤解並遭到拒絕之後產生了破壞性的行爲

其次,教師在意識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後,想立即改變這種孤立教育方式帶來的不良後果,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於:

其一,年齡越小的孩子向師性越強,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大班孩子的道德認知還處於他律階段,教師作爲孩子眼中的權威,她的話尤其是命令性的語言對孩子的話就是決定事物的標準。教師經常當衆批評明明,甚至動員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理解並堅決地執行。

其二,明明給同伴的壞印象部分是由於他自己調皮經常受批評造成的,教師孤立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動機和行爲也會被其他孩子誤解並拒絕,應對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顯然受到了必須程度的挫折,在沒有得到正確引導的狀況下,他採取了消極的行爲方式予以反擊。這種狀況造成的結果是一種惡性循環,即明明的負面行爲反應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個搗亂的壞孩子,也會越加排斥他,同時強化他們從教師那裏獲得的對明明的消極態度。

最後,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與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場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師沒有利用羣衆力量中用心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讓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僅僅不幫忙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師的這種做法無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間豎起了一道屏障,而學前期幼兒的同伴交往對幼兒的社會認知、交往技能、個性和道德品質的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好處,如果明明始終被同伴這樣孤立,將會失去更多的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這對明明日後的發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際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調節器,會讓人情緒舒暢地從事各種活動,明明與同伴這種敵對的狀態不改變的話也會干擾他正常的探索活動,降低他對外界環境的好奇心。

二、解決方式

1.教師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點

從明明的日常表現能夠看出,他是一個調皮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比較強,自控潛力比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卻不明白該怎樣樣被同伴接納。從明明園外背景來看,他是從其他幼兒園轉過來的,並且據筆者的瞭解,明明的父母爲孩子轉園的目的是覺得他原先的幼兒園教育環境不太好,孩子過於自由散漫,學到的東西也比較少,此刻明明所在幼兒園裏受到的約束比以前要多也要嚴格;另一方面,明明轉園之後很快升入大班,由於大班與小學的緊密銜接,教師會在平時的要求中思考到孩子對小學環境的適應問題,爲孩子順利地入小學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羣衆教學的時間加長,會提出一些與小學教學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這些對明明來說,都要去適應。

2.幫忙明明建立與新環境相適宜的秩序感

(1)教師一方面要多關注明明的舉動,同時對於明明不正確的行爲要及時制止,並明確地告訴他錯在哪裏,就應怎樣做。教師此時不適合說一些反話或是隱語,因爲年幼的孩子有時並不清楚教師話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對孩子要說大白話,尤其是對明明來說,他對新環境的熟悉程度還不夠,對新班級一些具體要求還沒有清楚的意識,並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級環境,此刻班級的要求要嚴,這樣對他來說適應就更需要有一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還能夠在同伴中給明明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鼓勵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學習,實際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體化。

(2)對於明明時常因爲好奇心而違反了紀律.一方面不妨告訴他,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應明明,等老師上完課之後,能夠和其他的小朋友一齊玩這個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務必要認真聽講。在那裏筆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給孩子玩的,只是作爲純粹的裝飾品就失去它對兒童的好處了。

(3)教師要有耐心,明明的特點使得他適應新環境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對明明違規要不厭其煩,反覆提醒,不能因爲急躁而時常出言不慎。

(4)對於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經產生的消極後果,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師要有勇氣尋找適宜的機會,當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能夠向孩子解釋是自己太生氣纔會這麼說,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們不就應不理睬明明,就應想辦法幫忙他纔對。這種做法一方面能夠減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同時,讓孩子學會去關心別人。

(5)教師要善於將羣衆力量用到用心的方面,能夠鼓勵孩子們幫忙明明取得進步,讓大家一齊監督明明,在明明取得進步時爲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錯誤時指出錯誤之處,並幫忙他改正。讓明明體會到羣衆的溫暖、同伴的友愛,逐漸被新羣衆所同化。

案例分析報告11

一、案例現象楊帆小朋友胖嘟嘟的,十分可愛,但是他有一些習慣很不好。

觀察一:晨間自由活動時他會帶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玩積木時,他會把所有的積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和周圍的小朋友頭碰頭講得熱火朝天,手舞足蹈……觀察二:繪畫活動開始了,他趁老師不注意,拿着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塗亂畫,要不,就拍着桌子大聲叫“我畫不來”,當老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他的口語表達潛力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結巴巴說不清楚,有時直接說“我不會”。

觀察四:自理潛力特差,能夠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媽媽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案例分析:

㈠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麼東西都很感興趣,而且,我們那裏的積木他以前根本沒玩過,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因此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並非真的壞行爲,但卻是一種不利於他人的行爲。

㈡家庭環境的影響,在家裏,他是小皇帝,上面還有一個姐姐,長他6歲,他提出的條件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人人都會答應,使他養成了唯他獨尊的性格,以致,什麼都不會,因爲有人包辦了。

三、措施與效果:

不良的習慣,不是說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每一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針對楊帆畫畫時的表現,我讓潛力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塗色。並與家長取得聯繫,在家多爲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裏塗塗畫畫,培養他的興趣。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他在羣衆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複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進步。還有,午睡起牀,讓他自己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着他,向他豎起大拇指,此刻,穿衣服對他來說,已經很拿手了。

此刻楊帆已有了可喜的進步。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老師的範畫進行勾線,還能透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

案例分析報告12

一、案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選擇了不同的區域開始玩遊戲,我發現創想區一個人也沒有。於是,我說:“創想區誰願意去玩啊?”可是沒有人理睬。也許是幼兒光顧着玩遊戲沒有聽見吧,於是我耐心地提高了嗓門:“今天誰願意去玩紙箱啊?”這時,孔妍舉手說:“我去吧。”後來有幾個幼兒也陸續的響應了,要去創想區玩。

創想區“紙箱加工廠”的遊戲開始了,從窗口望去,孔妍等幾名幼兒都在玩,可是一會兒遊戲就結束了。見此情況我就從頭到尾把整個遊戲的過程和玩法講給了她們聽,並給她們幾個人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在我的輔導下創想區裏的“紙箱加工廠”總算順利的開展起來了。在區域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發現創想區裏亂成一團,跑過去一看,正在玩開“小汽車”的遊戲呢。看到我來又趕緊玩起了紙箱,嘴裏卻不停的說一點都不好玩。

二、分析

區域活動本身具有自由、自選、獨立而協作的優勢,可今天創想區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是老師介入,和幼兒商討後幼兒纔去遊戲的。根據孩子的反應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問題

1、在投放材料的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已經不高了,沒有及時的調整材料,材料也比較單一。

當幼兒對某樣事物有着濃厚的興趣時,便能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情緒,處於積極主動的探求狀態,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而幼兒的能力與水平又是制約其發展的影響因素。當幼兒覺得遊戲也就如此時,她們就會失去活動的興趣,也就不願意再玩了。

2、投放材料時沒有考慮到個體差異。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些個體之間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而幼兒教育要允許幼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學習、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活動區投放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是按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方式進行有計劃的投放,維持幼兒持久探究的興趣。

(二)教師的指導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是觀察者、引導者。我們支持、鼓勵幼兒自發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據幼兒在區域中的表現,隨時給予一定的幫助、指導。我們建立區域活動常規,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區域活動,培養幼兒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導對於幼兒來說沒有具體的評價,幼兒在遊戲中沒有興趣,出於我的威嚴才繼續遊戲的,沒有足夠的空間給他們,應該給予鼓勵,爲幼兒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環境。

案例分析報告13

案例實錄:

在吃完午飯後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靜的閱讀書本,這時,聽到了幾個小女孩吵架的聲音,老師便走了過去,是珂珂、雅涵、嵐嵐在爭執,老師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雅涵:“珂珂背地裏她叫嵐嵐不和我做朋友,但是老師說過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而且我也沒做錯什麼啊。”老師說:“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有自己交朋友的想法,老師也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你們自己看看怎麼解決好嗎?”這是珂珂就哭了,嵐嵐見狀也哭了。

時間到了下午,小朋友在吃午點,珂珂又和另外一個小朋友發生了矛盾,老師看見了,但是沒有過去幹預,讓孩子們自己處理了事情。在離園的時候老師將珂珂今天在園的表現悄悄告訴了媽媽,讓她回家留意珂珂的情緒。

晚上珂珂媽媽回到家就悄悄給我打電話了,說珂珂回到家就抱着爸爸哭訴在幼兒園小朋友都不和她做朋友,她沒有朋友了。

案例分析:

經過了和珂珂媽媽的電話溝通,將在幼兒園這幾天發生的事情都一一和媽媽說了,媽媽就回憶週末的時候的一件事情,珂珂和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發生了矛盾,姐姐已經上小學了,用小學的方式去處理和珂珂的感情,就教唆另外一個好朋友不和珂珂做朋友,一直到分開回家都沒有和好,當天下午回到家珂珂就哭得稀里嘩啦,一個晚上都沒有睡着,一直在很傷心的和爸爸媽媽述說自己沒有朋友了,一來幼兒園就會接連的出現剛纔案例中出現的各種糾紛,珂珂是一個懂事的小朋友,對朋友都比較重感情,情商較高,現在是已經滿了六歲,對於這種感情上的處理都會比較的重視,有自己的交友方式,在對於姐姐的事情對她的傷害特別大,她就模仿姐姐的方式去留住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就去挑唆嵐嵐不和雅涵玩。

措施方法:

和珂珂媽媽聯繫了以後,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就和珂珂的媽媽一起商量讓珂珂打開心結方法,珂珂的心結還是姐姐的感情破裂了,所以讓媽媽和姐姐的媽媽取得聯繫,在聚會一次,讓她和姐姐能夠和好如初,這樣她才能不再爲失去沒有的事情焦慮,珂珂媽媽決定讓珂珂在家休息調整兩天,在週一學校組織的春遊活動在來參加,那時珂珂和媽媽一起選購了很多零食,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這樣很快大家又歡聲笑語起來,珂珂和雅涵、嵐嵐擁抱在了一起,都說大家要永遠的做好朋友。

案例分析報告14

觀察背景:

欣悅是我班一個年紀較小的外地新生,經過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發現其適應本事還是相對較強的,可是做每件事情之前總喜歡來詢問教師下一步該幹什麼,缺乏必須自主本事。

觀察目的:

是否熟悉幼兒園生活的每個步驟,並能自主完成每個步驟?

觀察策略:

記錄師生間的對話,針對欣悅愛詢問的個性特點,採取應答式,在必須情況下也可採取“反問”。

觀察記錄:

欣悅:(來到幼兒園,看到教師)“教師,此刻我們去幹嗎呀?”

師:“此刻是晨間遊戲時間,你能夠和小朋友去遊戲,一齊去玩。”

欣悅:“那玩好遊戲又去幹嗎呢?”

師:“玩好遊戲我們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鍛鍊身體呀。”

欣悅聽完我說的話後,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齊去玩遊戲了。

(中午吃飯、睡覺時間)

欣悅:“教師,我們此刻要去幹什麼?”

師:“我們此刻要去洗手吃飯啊。”

欣悅:“那吃好飯我們在去幹什麼啊?”

師:“吃好飯我們散會步,就要去小便睡覺了。”

欣悅:“那小好便又要去幹嗎呢?”

師:“欣悅寶貝,那你來告訴教師我們接下來要幹嗎呀?”

欣悅:“是不是應當去午睡房睡覺了啊,對了,我們還應當把衣服、鞋子脫掉,對嗎?”

師:“是的,真棒!欣悅真聰明!”

分析與反思:

欣悅寶寶是我班年齡較小的一個女孩。沒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齡幼兒的一種表現形式。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小的性質,分析了欣悅的一系列反映。欣悅常常會用詢問的口氣來徵求教師的意見,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爲她想在教師的嘴中得到教師的肯定,從而來證實自我所想的是否正確。其實經過一個月在園的生活,她已經瞭解在幼兒園生活的每一個步驟,可是往往是因爲她對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對教師產生了一種感情的寄託,她期望經過教師的鼓勵、肯定等積極的態度來增加對自我的不自信,從而來滿足自我的一系列疑問。應對這類幼兒,我們應當採取“反問”的形式來激勵幼兒,對幼兒能夠多提一些“你認爲呢?”“你想的是怎樣的?”等問題來鍛鍊這類幼兒。能夠讓這些疑問從他們自我的嘴巴里說出來,讓她覺得自我說的也是對的,來逐步鍛鍊幼兒的表現力、語言的組織裏,更加能鍛鍊幼兒的自信心。

案例分析報告15

一、案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揭題)。剛纔,朱軍向我請教一道題目,我想請同學們來一齊完成這道題:(出示錯應用題例)鳳山中心小學六年級有145人蔘加數學興趣小組活動,餘下的參加其它興趣小組,參加其它興趣小組的有多少人

(教師鼓勵學生解這道題,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大部分學生表現茫然,坐着不動。)

師:同學們怎樣不做啊

生1:教師,這道題沒法做啊。

生2:教師,你可能把這道題目記錯了。

生3:可能是朱軍把題目抄錯了。

生4:教師教育我們做題時要細心,朱軍怎樣還把題目抄錯呢真是太粗心了。

師:哦,原先是這樣,難怪好多同學坐着不動,那這道題是沒法做了

生1:有辦法,只要加一個條件。

生2:這朱軍太粗心了,浪費了我們的學習時間。

生3:這樣也好,它能夠提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細心一點纔好。

生4:我想,可能是教師有意出這樣的錯題考我們的。

師:(微笑)不管是誰的錯,做事還是要細心的好,那麼,這道題按剛纔生1說的,只要加一個條件就能夠了,你們大家說行嗎

生:(齊答)行。

師:需要怎樣的條件呢

生1:只要加上一個“六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就能夠了。

生2:加上“六年級一共有多少人”,雖然能求出“參加其它興趣小組的有多少人”,但這不是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生3:如果明白“六年級有幾個班,平均每班有幾人”,就能經過兩步計算,求出“參加其它興趣小組的有多少人”了。

師:同學們,剛纔兩種方法都能解決問題,說明你們都善於思考,但哪一種方法更貼合題目的要求呢

生4:因爲是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所以我贊成生3的意見。

師:你們認爲所加條件的數據,我倒清楚,“六年級有5個班,平均每班63人”。同學們,此刻你們覺得能夠解答了嗎如果能夠,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把這道題先補充完整,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學生認真思考,有的試着口頭編題,有的同桌討論,互相交流,個個興趣盎然。)

師:誰來把這道題補充完整

(學生陸陸續續舉起手來,教師見生1欲舉又止,並用鼓勵的目光看了看生1,他鼓起勇氣舉起了手。)

生1:鳳山中心小學六年級5個班,平均每班63人。其中有145人蔘加數學興趣小組,餘下的參加其它興趣小組,參加其它興趣小組的有多少人

師:生1把這道題補充得很完整,我們掌聲鼓勵一下。(學生鼓掌)

二、反思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資料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具有挑戰性的。教師要努力供給與學生實際生活有關的信息材料,讓學生從被動理解知識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轉化。這則案例對我有三點啓發。

1.巧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心理學研究證明:問題意識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思維,僅有當個體活動感到自我需要問“爲什麼”、“是什麼”、“怎樣辦”的時候,這種思維纔算是真正的啓動。所以,教師要經過多種途徑努力創造問題情境,營造氛圍,使學生感到有疑要問,有話要說,這樣纔有利於學生思維創新和自主本事的發展,纔有利於學生養成想問、要說、好思的良好習慣。

2.充分尊重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運用得當,能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膽小的學生變得勇敢、自信;運用失當,將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並且要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幫忙他們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出現錯誤時,既怕同學笑話,又怕教師批評,心理壓力很大。這時,教師不能指責學生,否則就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扼殺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學會寬容,給學生以面子,細心翼翼地呵護他們的情感,幫忙他們尋找錯誤的原因,並加以引導,真正成爲學生學習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3.啓發學生思維,培養說話本事。

在數學教學中,特別是應用題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精神,讓學生充當課堂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在主動探究的基礎上,闡述自我的思維過程,這是新時期課改的要求。首先,這節課上,教師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故意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教師設置的錯題中,發現問題,進而主動思考,發表看法和想法,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其次,教師供給的數學信息來自學生的生活(不完整題例),學生看得見,摸得着,並且易於解決。這樣就鞏固和提高了解答兩步應用題的本事,並且學生在辨析、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容易品嚐成功的喜悅;最終,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在計算、解答的過程中出現類似於以上錯誤題例的現象時有發生,教師應及時抓住這種信息源,把日常見到的,並且是學生易錯的問題,經過題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由學生在質疑、發問、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啓動心靈,受到震動,得到教育。這樣不僅僅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並且能融知識性和人文性於一體,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爲學生搭建一個合作探究、互相交流的平臺,營造一種民主的研討氛圍,讓學生的思想自由地馳騁,讓學生創新的火花自然地噴發,要求學生口述思維過程,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本事。即使學生出現錯誤,教師也要寬容,真誠地幫忙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

案例分析報告16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思考:自我的教育行爲是否貼合新課程的理念――“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昨日我和同學們一齊學習了《克和千克》的認識,這節課的重難點在於感受“1千克有多重”,經過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以增加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幫忙學生構成質量觀念。

爲了上好這節課,我參考了別人的教學設計,吸收了他人的精華,煞費苦心設計了一些與衆不一樣的活動,作爲這節課的亮點。其中有一項是稱一稱班裏最胖和最瘦的同學的體重,爲這事,我帶了家裏的檯秤。上課了,我精神飽滿的走進課堂,前半節課進展的很順利,一切都按照預設進行:

(一)建立1千克=1000克,關於克你明白什麼?能舉例子說明嗎?我手裏的這塊磚頭大約有多重?猜一猜,驗證,於是引導出1000克能夠用一個更大的單位1千克來表示。

(二)感受1千克有多重?先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1千克裝的洗衣粉,味精,大瓶的飲料,食鹽,讓學生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的質量。緊之後讓學生舉例子說說身邊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

(三)拓展延伸:對身邊的物品的質量能做出估計。我說:近段時間你們有稱過體重的請舉手?舉手的僅有兩個我在課前稱過的同學。(幸虧稱了兩位同學的體重,要不今日的課就唱不下去了,我心裏暗自慶幸)我們做一個猜體重的遊戲。我先叫最瘦的閆澤同起來,讓大家猜一猜他的體重,每當一位同學說出一個數字時,閆澤同就做出相應的反應:輕了,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是26千克爲止,學生興趣盎然。我說:此刻請出我們班的重量級的`人物王宇同學,大家來猜一猜他的體重。本來,我打算以班級最重和最輕同學爲參照物,然後在最終的環節讓大家猜一猜自我的體重。誰知我的話音一落,教室裏開始了騷動,一位學生就坐在自我的位置就迫不及待說:“他那麼胖,起碼有50千克。”還沒等我做出反應,另一位就搶着說:“他胖得像頭豬,有3只狗那麼重,有80多千克。”我看到了王宇面紅耳赤,他憤怒地喊:我胖,關你們屁事。底下的同學鬨堂大笑,有的還幸災樂禍地說:快去減肥吧……你到底吃什麼成這副德行的……此時學生的興趣轉到了王宇的“胖”上,場面失控了。我的頭一下子大了,於是我氣急敗壞在講臺桌上用力用教棍一敲,“要笑,是吧。誰笑請誰上來,讓他笑個夠。”學生見我大怒,藏起了臉上的笑容,心不在焉繼續遊戲,可是,我和學生都沒有開始時的興趣,遊戲草草收了場。這節課以我充滿信心開始,到我的勃然大怒落了帷幕。

下了課,我進行了反思:本來安排遊戲“猜體重”,目的讓這節課錦上添花,想不到弄巧成拙。原因在哪裏?想起王宇憤怒的表情,學生的鬨堂大笑,自我的勃然大怒,我明白了教學應當更多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由此可見,在教學實踐和反思中能鍛鍊自我,發展自我。所以,有兩點是我該好好反思的:

1.預設不充分

課前不僅僅要備教材、備教案,更重要的是備學生,這個人人皆知的道理被我拋到腦後了。只想舉兩個典型的例子,既能夠調節氣氛,又讓其他學生在預設好的範圍裏猜測自我的體重。可我忽略了平時有些同學經常拿肥胖嘲笑王宇的,“肥胖”已成爲他的“痛”。我的無意正中他們的“有意”。如果我平時多瞭解學生,還會拿他做例子嗎?還會失敗嗎?課堂猶如戰場,我作爲一個每一天都要上戰場的士兵,不做好充分的準備怎能打贏戰鬥呢?

2.當課堂出現意外時,我該想盡辦法引回預設的軌道,還是將錯就錯?

有人說過:作爲教師,應善於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着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爲活的教育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燒起來。

事後我想:既然他們興趣已轉移,何不順水推舟呢。不防這樣設計:我故意深沉說:“是呀,一個人太胖或太瘦本來就不舒服,還招來別人異樣的目光,甚至是嘲笑,這些是不是不道德的呢?我的弦外之音應當讓大部分同學明白自我的過錯。這時,乘機說:其實一個人的體重是標準的不多,想明白自我的體重是否標準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地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吸引過來)。

我深深感到:在逐步推廣“動態生成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今日,課堂已不再是簡單地背教案、跟着教師走,教師要蹲下來走進孩子的心靈,瞭解孩子的愛好,知識基礎、思維本事,預設各種可能性。因爲它會隨着教學環境、學習主體、學習方式的變化而變化。並且教師根據不一樣的情況進行靈活處理,從而也呈現出不一樣的價值,一念之間,靈感產生了,一個好方案瞬間誕生了,師生合奏一首活力彭湃的樂曲。也可能是一地狼煙,留下無奈和遺憾。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所以,寫下這個故事期望自我或我的同行從我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變遺憾爲動力,在實踐和反思中鍛鍊自我,發展自我。

案例分析報告17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察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明白裏面裝什麼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麼?

2.交流、彙報

(1)問: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組交流

(3)學生彙報。

學生可能說出:三支鉛筆,一支是紅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綠色;兩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藍色;三根毛線,一根是紅色,有扣兒,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藍色等。

(4)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chángduǎn

板書:長、短

[設計說明:經過觀察,使學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比較長、短的方法

1.提問:你是怎樣明白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呢?

2.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組彙報。

[經過分組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比物體長短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構成過程。]

學生可能說出:

(1)看出來的。

(2)把學具橫着平放在桌面上,一頭兒對齊或豎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體的長短。

(3)兩頭兒都不對齊。從而比出物體的長、短。

(由於觀察、比較的.方法不一樣,會得出不一樣結論,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4.揭示比較的一般方法。

我們不管把鉛筆豎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還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把要比的幾個物體一端對齊。5.出示鉛筆圖,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長,誰比誰短,並板書長、短。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短的認識,培養學生言語表達本事。]

三、反饋練習

1.教師談話:此刻,我們做一個比較長短的遊戲,你們能夠自由結組,想比什麼就比什麼,願意比什麼就比什麼。

2.學生活動。

學生會比學具、跳繩、胳膊、手、腳等。

[學生結組活動,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體的某個部位比長短,使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練習一第6題圖,先讓學生說出圖意,然後完成在書上,訂正時說一說想法。

2.投影出示練習一第5題,並讓學生完成在課本上,訂正時說一說比的方法。

[經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說出比長短的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學具

教師提出要求:

1.原先學具袋中的東西不動,把書和自我的東西收拾好。

2.每兩人裝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學具擺一擺,比一比,聽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長的一個裝進紙袋裏;再把桌面上的學具中最短的一個裝進袋裏。

4.各組都只剩下一個學具時,讓學生把剩下的一個學具也裝進袋裏。

5.把裝好的學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學具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六、全課小結

(略)

案例分析報告18

“把一個圓分成兩份,每一份必須是它的12嗎?”在學習12時,這個問題攪起了課堂的波瀾。每個同學經過獨立思考都紛紛發表了自我的意見,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樣意,無形之中就構成了兩大陣營。正方、反方分別選出兩名代表站在臺前,一場脣槍舌戰即將開始。

吳教師順手遞給一邊一張圓紙片,宣佈:“同意不一樣意都要提出問題,如果能問得對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觀點,就是勝利者。這張紙能夠折,能夠撕。下面的同學兩人一組,先討論一下。”

討論過後,同學們把目光集中到講臺前,吳教師對座位上的學生說:“我們請正方和反方的代表發表自我的意見,能夠嗎?我們靜靜的聽,然後還能夠發表自我的意見,看那位同學最會傾聽別人的發言。”辯論開始。正方同學把圓從中間對摺,問:“這一半不是12既然你們都承認,爲什麼不給教師畫勾?”大有先聲奪人之勢。

反方同學把圓隨意撕了一小塊下來,問:“這圓是不是兩部分?”

正方:“是。”

反方:“這兩半都是圓的12嗎?”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爲什麼你們還認定把一個圓分成兩份,每一份都必須是12呢?”好一個咄咄逼人的反問。

正方仍然不服氣:“我們怎樣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學開始按捺不住了,舉手發言。一個說:“這個圓能夠折成12,也能夠不折成12。”真是一語中的。

另一個說:“如果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12,但那裏說分成兩份,怎樣分都行。”他在“分成兩份”上特別加重了語氣。理越辯越明,幾個回合下來,大家就達成了共識:這句話錯就錯在“必須”上,如果必須是12的話,前面應當加上“平均”這個詞。這是對分數本質意義的認識。

點評:數學是其他自然學科的皇后,良好的數學素養離不開周密、嚴謹的思維。當然,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不是靠教師的嚴厲逼出來的,而是要讓學生在切身的體驗中、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慢慢養成。教師所能做的職能是引導。

案例分析報告19

吳:你們喜歡什麼球類運動?

生1:我喜歡足球。

生2:籃球。

生3:乒乓球。

吳:由於受到場地的限制,我們只能在那裏進行一次拍球比賽,你們看怎樣樣?

生:好。

吳:那我們以那裏爲界,一分爲二,這邊算一隊,那邊算一隊。第一件事,先給自我的隊起一個自我喜歡的名字,然後派一個代表把名字寫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們得商量商量,這麼多小朋友參加比賽怎樣個比法,你們得出點招兒。聽懂了嗎?

(學生七嘴八舌商量開了,一分鐘後,一個同學在黑板上寫了“勝利隊”。另一對也寫了“吳正隊”)

吳:吳正是什麼意思?

生:因爲您的課講得特別好,我們用您的名字,必須能贏。

吳:行行行。隊名產生了,那咱們怎樣比呢?

生:選出每個隊最厲害的一位參加比賽。

吳:那你們選吧,再挑一個裁判,每隊再請一個小朋友紀錄。

預備,開始!20秒後,吳教師喊停,然後統計:“吳正隊”:30,“勝利隊”:29。

下面我宣佈,本次比賽勝利者爲“吳正隊”。“勝利隊”服不服氣?

“勝利隊”:不服氣!

吳:爲什麼?

生:就一個人能代表我們嗎?應當每隊再選幾個。

吳:我提議每隊再選三個人,好嗎?

(每隊三人繼續比賽,教師把每個人的`拍球數寫在黑板上。)

吳: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勝利隊”和“吳正隊”的總數各是多少,報數。

生;118,124.

吳:此刻勝利者是“吳正隊”,能夠嗎?

生:不能夠。

(這時,吳教師走到勝利隊同學面前。)

吳:別急,雖然此刻咱們落後,但吳教師決定加入“勝利隊”,歡迎嗎?

勝利隊:歡迎!

吳:此刻把吳教師拍的22個加進來,算一算一共多少個?

生;140個。

吳;下面我宣佈,今日的勝利者是“勝利隊”。

生:不一樣意!

吳:爲什麼?

生;勝利隊有5次拍球機會,我們僅有4次,不公平。

吳;哦,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我們還用總數這個統計量來比較,顯然不公平,那麼,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比出兩個隊總體的拍球水平呢?

(學生開始思考,相互交流。)

(最終有一個聲音出現了: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能夠先求平均數。)

吳:怎樣求平均數呀?

生;就是用拍球的總數,除以拍球的人數。

點評:排球是孩子喜歡的遊戲,吳教師把遊戲引進課堂的時候,在許多環節上都進行了改造:讓學生自擬隊名、自定比賽規則,是要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是爲了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教師選擇加入,是爲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體會,從而激發學生對平均數知識學習的需要。實際上,幾乎每個環節都自然的指向對平均數的理解。一個原生態的生活情境,是難以有如此明顯而豐富的教學意義的。

案例分析報告20

說說你經過昨日的預習,明白關於升的哪些知識?

1、計量液體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單位

2、棱長爲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能夠裝1升水

拿出該正方體,從裏面量它的棱長。問:爲什麼量裏面而不是外面?

倒滿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這麼多水就是1升。

3、用學生帶來的常見的容器來認識1升

(1)請學生把從家裏帶來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齊比一比。

分別指名問一問:你是怎樣明白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於1升的容器。

分別請這部分學生舉起該容器,其他同學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約是幾升。

可結合2.5升的可樂瓶,請學生想象一下,家裏什麼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

教師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實驗得出:1升多一點)

想象:以它爲參照,什麼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畫一下,像電飯鍋大約有2個這麼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臉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臉大約要用幾升水呢?(實驗得出:2升)

以這一臉盆爲參照,估計一下,邊上的這桶水大約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裏的這桶純淨水有多少升呢?(18.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麼?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明白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分別取幾個大小不一樣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一天的水喝夠了麼?

4、練習,完成(3)和(4)

全課總結

說說今日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佈置實踐作業: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別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

案例分析報告21

一、回顧再現,以舊引新

1.課前師生進行“說話接龍”遊戲。教師說出一個物體名稱,要求學生說出長度(或厚度)要短(或薄)的物品,引出“測量”概念。

2.師生回顧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米、釐米),學生說出所知的其他長度單位(毫米、千米)。

二、參與活動,學習新知

第一部分:認識毫米

1.認識毫米

師:估一估這個回形針有多長?(學生估數)把你估的數記在心裏,怎樣才能知道我們估得對不對?用釐米做單位實際測量。

(巡視時進行測量方法指導:要用直尺的0刻度線對準測量物體的一端,然後對齊直尺讀出另一端的刻度是多少。)

師: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想法。

(集體交流,測量結果是在2~3釐米之間。)

師:曲別針比2釐米長一些,比3釐米短一些,也就是說不能用整釐米來表示,怎麼辦呢?這就產生了一個比釐米小的長度單位。(課件演示:釐米尺)這是一把釐米尺,爲了便於大家看清楚,把這一段直尺放大了。你能找到1釐米嗎?

生1:0到1之間就1釐米。

師:還有嗎?

生2:4到5之間也是1釐米。

生3:2到3之間也是1釐米。

師:觀察刻度線0~1之間,你看到了什麼?

生4:有短的豎線。

生5:還有長一點的豎線。

生6:有格子。

師:格子的大小怎樣?

生(齊):差不多一樣吧,一樣大,一樣寬。

師:一格一格地指一指。這些刻度線把1釐米的長度平均分成了這樣的小格,數一數,有多少個小格?

生(指着課件一起數):10個小格。

師:其中這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課件演示:認識1毫米)

(師與生問答:兩小格是多長?5小格呢?7毫米有幾小格?10毫米是哪到哪?18毫米呢?)

2.認識毫米和釐米的關係

師: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釐米,用鉛筆尖指着數一數,看1釐米裏有幾個1毫米?

生1:都是10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知道了6—7之間也是10毫米。

生3:1釐米中有10個小格。

生4:20個小格就是2釐米。

生5:50毫米就是5釐米。

師:從大家彙報的結果來看,無論哪一段1釐米裏都有10個1毫米,說一說你知道了什麼?

生1:10毫米就是1釐米。

生2:1釐米是1毫米的10倍。(師板書:1釐米=10毫米)

3.感知毫米

教師先後讓學生用手勢比劃1毫米,用1毫米的視線範圍觀察四周,找1毫米的物體。

師(出示1毫米實物標本):在同學們的眼裏,有這麼多物體和1毫米接近,說明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眼睛。現在,你想對1毫米說些什麼?

生1:1毫米呀1毫米,你怎麼這麼小!

生2:你可太難比劃啦。

生3:你可真小呀!

生4:你就像一條小縫。

師: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生1:大米。

生2:縫衣針。

師:同學們都選擇了一些相對較小的物體,某一地區降水量的大小就是用“毫米”作單位表示的。其實用“毫米”作單位不僅僅要考慮物體本身的長短、粗細等,還與測量的要求有關。

3.測量實踐(略)。

第二部分:認識分米

1.認識分米

師:同桌合作,用直尺來測量課桌到底有多長?

(提出合作要求:一個同學用直尺量,另一個同學幫助數。巡視時進行測量方法指導。)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測量的?

生:……

師(小結):可以用15釐米爲一段去測量,可以用18釐米爲一段去測量,還可以用10釐米爲一段去測量。看來,測量課桌的長度,需要一個比釐米大,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爲了便於推算,規定10釐米長的線段爲新的長度單位分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2.認識分米和釐米的關係

師: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說一說你的畫法。

生:……

3.感知分米

用手勢比劃1分米

師:用手勢比劃出1分米,放到直尺上量一量是1分米嗎?(引導利用直尺上去比劃;反覆比劃1分米,逐步遞增1分米的表象)

找生活中1分米的物體(略)

4.認識分米和米的關係

師:拿出軟尺,估計有多長?大概幾分米?數一數有幾分米?你知道了什麼?

生:……

三、梳理知識,解決問題

1.完善板書,進行總結

2.基礎性練習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完成課本練習題

3.拓展性練習:這是四個同學測量紙箱的長度後交流的情況,說說你的想法。

4.實踐性練習:選一樣教室裏的物品,先估一估再測量,並把測量方法和結果找人交流。

四、課外延伸,聯繫生活

推薦課後任務單(丁丁的數學日記、實物標本、選擇實物進行測量、多少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五、評課

長度與面積、重量、體積等一樣,是用於刻劃物體屬性的基本尺度之一。小學階段測量往往是和長度聯繫在一起的。認識毫米、分米是在學生認識釐米和米的基礎上的深入學習。學生在學習釐米和米的時候,已經體會到了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所以本節課學生體驗性學習的目標在於揭示“毫米、分米”知識發生的過程,即釐米和米在“精細”刻劃物體的長度時的不足。設計者通過“說話接龍”的遊戲方式,讓學生進行了深刻的體驗性學習,其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體會到毫米、分米知識發生的必要性,同時巧妙地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可謂匠心獨運。

接着,設計者“深入”地通過學生的估測、實測等方法的運用,讓學生充分感受“長一些”、“短一些”,自然而貼切地引出“毫米”的知識,並及時地結合刻度尺,讓學生比劃、數小格、尋找生活中的1毫米等途徑,引導和幫助學生揭示出釐米和毫米的關係。同時,設計者又“淺出”地通過測量課桌的長度來引出“分米”的學習,在學生經歷認識毫米的活動基礎上,增加了讓學生畫一畫的環節,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與生活之間建立了必然的有機聯繫。這樣的處理,不論從教學時間的安排,還是教學活動地設計,學生的體驗是充分的,知識的產生是自然的,教學的實效是明顯的。

從整體的教學設計中我們深感設計者對“合作探究學習”得心應手的運用。首先合作的問題是有價值的,主題與任務是明確的;其次,活動的開展在過程性評價與反思中既有預設的,也有生成的,既是關注過程的,也是關注結果的;第三,活動的開展不是放任的,教師在巡視中注重對學生測量的方法、思維的關鍵點的及時掌控、引導和啓發。

最後,教學設計中充分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精心設計反思性練習,關注學生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完成課本練習的基礎上,設計了拓展性練習和實踐性練習題目,及時地將實現數學對生活的反哺,將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構建了有效的練習情境,不僅回答了爲什麼、是什麼的問題,還回答了怎麼辦的問題。學生不僅學到了解釋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探究性的知識。

案例分析報告22

課上,學生四人一組圍桌而坐。桌面上擺放着水杯、可樂瓶、圓形紙片、刻度尺、繩子和剪刀。吳教師說:“龍潭湖公園有一個圓形花壇,爲了保護花草,準備沿花壇圍一圈籬笆,需要多長的籬笆呢?你們能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嗎?請用手中的工具,小組合作探索周長的計算方法。”話音一落,學生們就忙開了。他們興致勃勃的設想着各種方法,全身心投入到問題的探索之中。

過了一會兒,小組代表開始發言。A組搶先說:“我們小組是把圓形紙片立起來放在刻度尺上滾動一圈,就測出了它的長度。”

吳教師肯定了他們積極動手、動腦參與學習,但同時提出:“如果有一個很大的圓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長,能用你們小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來在刻度尺上滾動一圈嗎?”“是啊,行嗎?”A組的同學陷入了沉思。

之後,B組代表有幾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薦自我小組的做法:“我們研究了一個好方法,先用繩子在水池周圍繞一圈,再量一量繩子的長度,不就是水池的長度了嗎?”

“好!好!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吳教師稱讚道。這話在B組同學的臉上灑下了一片燦爛。

停頓片刻,吳教師拿出了一端繫有小球的線繩,在空中旋轉了一圈,又旋轉了一圈,問:“小球走過的地方構成了一個圓,要想求這個圓的周長,還能用你們的方法嗎?”同學們搖搖頭,再次陷入沉思。

“我們又發現了一種求圓周長的方法。”一個興奮的聲音從教室裏掠過,C組的同學發言了:“將這張圓形的紙對摺三次,這樣圓形的周長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們測量出每條線斷的長度是2釐米,8段是16釐米,也就是圓的周長。”

很有創意,吳教師豎起大拇指,“你們用摺紙的方法求出這個圓的周長,很了不起。可是用滾動的方法、繩繞的方法、摺紙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圓的周長,都有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到一條球圓周長的普遍規律呢?

學生的思維又活躍起來,把對圓周長的探索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經過一番思考,學生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決定了圓周長的長短?圓的周長到底與什麼有關係?”觀察、操作、實驗,同學們最終發現圓的周長是它的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規律找到了,同學們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

點評:吳教師善於創造絢麗的思維波瀾景觀,她總是恰到好處地打破學生的思維平衡,使學生原有的認識、經驗受到挑戰,構成適當的失衡,從而促使學生去探索、去創造,以尋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環往復,就使得學生的思維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飛濺起更高的浪花。

案例分析報告23

案例一:鑫鑫是剛剛入園的小朋友,比較淘氣。一天,幾個孩子都說自己的彩筆不見了,也有的說鉛筆不見了,在對附近幾個小朋友的詢問中得知:原先是鑫鑫小朋友拿的,最終這些東西真的在他的書包裏找到了。

案例二:寧寧小朋友帶來了可比克餅乾,餅乾盒裏是一個包裝精美的金屬圓筒,寧寧吃完餅乾後把圓筒放入了書包,但是在進行過戶外遊戲後,圓筒卻不翼而飛了。當我問起圓筒跑到誰的書包裏去了,千萬抓好啊,要不然,圓筒還會往外跑的,見劉文琪小朋友神色有異,原先圓筒被她拿去了。

案例三:園內安排有一頓間餐,每次孩子們都會帶來不少好吃的。帶孩子們如廁時,活動室內有幾個孩子沒去,間餐時孩子們都紛紛說:老師,我的蛋黃派不見了;我的巧克力不見了;我的火腿不見了。想必是讓那幾個孩子拿去了,可這又如何去找呢、

以上三個案例均是在幼兒園裏小朋友拿別人東西的行爲,如果這樣的行爲發生在成人身上就是名副其實的偷竊,可當這些事情發生在四五歲的孩子身上時,我們能說他是偷嗎當然不能,非但不能說,還要慎之又慎地處理。

深究孩子出現上述行爲的原因,我認爲有以下三點:

一、孩子年齡小,“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概念尚未構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玩,好奇心強,見到新奇的、喜歡的東西總是愛不釋手。加上孩子們的思維總被想象所左右,不能夠清楚地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這兩種概念,一不留意就會把別人的東西藏起來據爲己有。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這種行爲也就不足爲奇了。案例二就是這種狀況。包裝精美的金屬圓筒十分好玩,琪琪小朋友特別喜歡,因此便把它放入自己的書包裏,並沒有任何別的複雜動機。在見到劉文琪的神色有些慌張後,我就和她講道理:“琪琪,寧寧丟了東西多着急呀!圓筒是寧寧的,你要是喜歡,就讓媽媽去買,好嗎要是你喜歡的東西也丟了是不是也着急呀你幫他把圓筒送回家吧。”透過一番講道理,孩子也逐漸明白了別人的東西不能拿的道理,並把圓筒送還了回去。

二、孩子的合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只好拿別人的。

這種狀況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同時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也十分重要。

案例一中,鑫鑫小朋友剛剛上幼兒園,媽媽還未曾給他買彩筆、鉛筆和本子,自己沒有而別的小朋友有,而別人的正是自己想得到的。別人能夠寫字、畫畫、塗色,自己卻不能,孩子必須會想“那要是我的該多好”,所以把想要的東西統統放人自己的書包,願望最後得到滿足了。在與鑫鑫的媽媽交談後,他也有了自己的彩筆、鉛筆,這種現象就再也沒有發生過。

三、家長遷就、嬌慣孩子,使孩子任性自私不合作,對別人的東西想要就要、想拿就拿

這類狀況十分嚴重,案例三就屬於這一種。

此刻每個孩子都生長在蜜罐裏,是家中的小太陽,處於中心位置。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論合理不合理都會盲目滿足,致使孩子習慣了想要什麼便來什麼的生活,養成了自私任性、心中沒有他人的不良習性。別人的東西我此刻沒有,但我想要就拿了;別人帶了好吃的我想吃,於是就給吃了;他的玩具好玩我喜歡,就放進自己的書包裏帶回家了。這就屬於一種十分霸道的行爲了,這與孩子在家中處於中心地位是有着很大關係的。因此我們務必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請家長不要一味地遷就、迎合孩子。俗話說“慣子如殺子”,這樣下去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

針對“小朋友拿別人東西”的行爲,認真地總結出原因,然後對症處理,想必一切就會迎刃而解了。但在處理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的處理方法

(一)因事而異

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事情發生了先要看嚴重程度如何,能自己處理的儘量自己處理,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事事都與家長溝通,因爲孩子在園有了問題尤其是像這種事情,家長總是有些避諱。

(二)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每個家長的文化層次、素質水平也不盡相同,一旦出現問題時必須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方法。對素質高、明事理的家長,能夠開門見山地說,並一齊討論處理辦法;對文化層次低、態度強直的家長,能夠委婉地講明事情,並以商量的口氣徵求他們的意見。

二、家長的處理態度

(一)透過教育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爲給別人帶來的麻煩,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偷”這個字眼,幫忙孩子建立‘‘自己的”和“別人的”這兩種不同的概念。

(二)不能大發雷霆,誇大嚴重性,給孩子心中留下陰影,帶來心理壓力。

(三)不能不管不問,聽之任之,助長其不良行爲。孩子小時候的不良行爲得不到及時糾正,長大後很容易鑄成大錯。

(四)不能礙於面子,漠然處之,使孩子認識不到自己已經做錯事了,子不教父之過,長大後再出現問題則追悔莫及。

“老師,××拿我的東西了。”這樣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話,其實裏面隱藏着很大的學問,不可忽視。作爲老師,要以敏銳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爲,用專業的理論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風化雨般地化解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種種問題.潤物無聲地幫忙孩子逐漸樹立正確的觀念,力求讓孩子健康快樂、用心向上地成長。

案例分析報告24

不知不覺爲人師已五載,一路走來,回想起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其中有一幕幕說不完的感動與驚喜。於是反思着,收穫着。隨着小學生年齡的逐漸增長,年級的逐漸增高,問題兒童越來越多,例如心理上自我封閉,遊離集體氛圍,家庭親子關係冷漠,怯於交往、社會生活難於融入,實際上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現象,更是一種心靈孤獨情緒的表現,因此教學中我們更有必要分析這些心靈孤獨情緒產生的原因,並尋找改變這種現象的策略,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心靈孤獨情緒產生的原因

1、問題家庭給子女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問題家庭”是相對於“和諧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關係的處理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不和諧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關係緊張,“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處在緊張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當作出氣筒;

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離異,把子女當作“皮球”任意踢來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經濟負擔沉重,一天到晚奔波於生計,無暇顧及子女。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沒有安全感,容易產生壓抑、煩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視等變態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忙於事業難顧家庭,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

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生活的節奏更快,競爭意識更加突出,作爲父母工作壓力更大。於是他們爲了工作,平時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要麼把子女託付給爺爺奶奶,要麼僱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時間與子女在一起溝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與父母之間容易產生“陌生感”和“距離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靈深處形成一個不願輕易向人開啓的自我封閉的世界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學性、民主性,方法簡單,親子關係緊張。

目前,中小學生的家長大多對家庭教育科學不甚瞭解,對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襲長輩的傳統或通過大衆傳播媒介獲得。一位家長曾對我說:“老師,說來慚愧,如今稀裏糊塗的當了家長,卻不知道怎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兩個極端:

一是由於家長補償心理的影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非常心切,結果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緊張,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二是重養不重教。重肌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物質投入,輕精神投入。父母與子女的心靈溝通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二、減少“心靈孤獨”現象的對策

在我們班有個叫李超凡的男生,父母親常年在外地打工,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開始變得自暴自棄,經常違反紀律,是全校出了名的“搗蛋鬼”。教過的老師談到他時,都直搖頭。可我卻執着地認爲: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冷的感情心會消融。可當我滿懷信心,盡己所能給他悉心地呵護,試圖用愛去溫暖他時,才知道,原來事情並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樣簡單。他照樣在課堂上肆無忌憚地大聲說話,照樣三天兩頭和同學打架。我不禁自問:難道這個孩子真的無藥可救了嗎?難道我的付出真的對他毫無作用嗎?那些日子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戰敗的將士,感到灰心喪氣……可所幸的是自己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因爲我堅信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於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給予他幫助,噓寒問暖。細心觀察他平時表現,抓住點滴進步去燃起他奮進的火花。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一枚枚激勵的小貼畫,一張張“進步之星”的小證書…在這無盡的愛的感召下,他變了,變得乖巧,變得懂事了。愛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愛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孩子們中間少了驕橫和多疑,自私和冷漠,班上多了團結與友愛,互幫與互助。同學們比學趕幫超,師生間談笑風生,平等互助,在師生的共同呵護下,我們班成了一個學習、生活和成長的智慧樂園。反思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感悟:

1、做好問題家庭父母的工作,孩子是無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畢業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工作之餘利用家訪、主題班會、QQ聊天、打電話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家校攜手共同爲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2、家長應多留些時間陪孩子

作爲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內心和精神世界。對孩子的內心世界忽視和冷漠會導致很多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爲此,作爲家長應多與子女進行思想交流,瞭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脈搏。,多安排一些時間給孩子。可以陪孩子游玩、下棋、看書、說話等不同方式,隨時瞭解孩子的心理,瞭解孩子的心理需要,騰出時間與孩子共度快樂時光。

3、轉變教師角色,和孩子做好朋友。

作爲教師都瞭解兒童青少年成長的生理、心理知識,並按照他們的生理、心理規律來辦。對孩子要講民主和平等,要給孩子更多的發言權,使民主成爲課堂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大家是平等的,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學會做循循善誘的導師,志同道合的同志,更是真誠的朋友。從我班分析看,小學生喜歡“朋友式”的教師,而不喜歡“命令式”的教師。因此在我的班裏和孩子越發:

⑴不訓斥孩子,經常訓斥會形成厭煩的氣氛。

⑵不當全班同學的面批評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⑶糾正缺點不要籠統,總體否定,應具體就事論事。

⑷不要顯示權威,而是提出具體辦法。

⑸不打擊孩子,如“我教你這孩子真倒黴”一類的話,與孩子常交流談心。

⑹儘量應用表揚和鼓勵語,尊重孩子的意見。

4、創造空間,營造良好的夥伴交往環境。

老一輩的教育家劉紹禹先生曾語重心長地談到了教育兒童的原則:“兒童應與年齡相同的兒童生活,然後才能學得與人相處之道。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爲孩子提供與小夥伴交往的時間和空間。多組織合作性活動:例如兩人運氣球、共誦一篇文章、三人綁腿走、共唱一首歌等有趣的活動。在合作活動中,孩子才能夠與別人正確相處,才能夠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從而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總之,日常教育教學中,班主任是孩子美好心靈的引導者,只有通過不同的方式,給孩子的心靈插上飛翔的翅膀,讓孩子克服“孤獨心靈”,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在幸福和諧的大家園中健康茁壯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