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5篇)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的注意事項

不論哪種計劃,寫作中都必須注意掌握以下五條原則:

第一,對上負責的原則。要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反對本位主義。

第二,切實可行的原則。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定目標、定任務、定標準,既不要因循守舊,也不要盲目冒進。即使是做規劃和設想,也應當保證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標要明確,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達到的。

第三,集思廣益的原則。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羣衆意見、博採衆長,反對主觀主義。

第四,突出重點的原則。要分清輕重緩急,突出重點,以點帶面,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則。要預先想到實行中可能發生的偏差,可能出現的故障,有必要的防範措施或補充辦法。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5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寫一份教學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爲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瞭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其中所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它們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

2.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論證、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表達和交流的能力,發展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4.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力求對現實世界中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做出判斷。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籤,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點:

1.親和力: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激發興趣和美感,引發學習激情。

2.問題性:以恰時恰點的問題引導數學活動,培養問題意識,孕育創新精神。

3.科學性與思想性:通過不同數學內容的聯繫與啓發,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思想方法的運用,學習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方式,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時代性與應用性:以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感的素材創設情境,加強數學活動,發展應用意識。

三、教法分析:

1.選取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的,豐富的和學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創設能夠體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應用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引發學生看個究竟的衝動,以達到培養其興趣的目的。

2.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欄目,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動,切實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3.在教學中強調類比,推廣,特殊化,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儘可能養成其邏輯思維的習慣。

四、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自覺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學中需時時提醒學生,培養其自覺性。班級存在的最大問題是計算能力太差,學生不喜歡去算題,嫌麻煩,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其思維能力。同時,由於初中課改的原因,高中教材與初中教材銜接力度不夠,需在新授時適機補充一些內容。因此時間上可能仍然吃緊。同時,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學時只能注重基礎再基礎,爭取每一堂課落實一個知識點,掌握一個知識點。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談話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注意從實例出發,從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反覆比較相近的概念;注意結合直觀圖形,說明抽象的知識;注意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啓發學生思考。

3、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繫;加強複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5、自始至終貫徹教學四環節,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不同教法。

6、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最後,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一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2

一、教材分析(結構系統、單元內容、重難點)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重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難點是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的應用;

第二章:數列;重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前n項的和;難點是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與應用;

第三章:不等式;重點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基本不等式;難點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及應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間幾何體;重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及表面積與體積;難點是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重點與難點都是直線與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第三章:直線與方程;重點是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及直線方程;難點是如何選擇恰當的直線方程求解題目;

第四章:圓與方程;重點是圓的方程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難點是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二、學生分析(雙基智能水平、學習態度、方法、紀律)

較去年而言,今年的學生的素質有了比較大的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與基本學習方法比較紮實,大部分的學生對學習都有很大的興趣,學習紀律比較自覺。

三、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對任意三角形邊長和角度關係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餘弦定理,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形度量問題和與測量及幾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瞭解數列的概念和幾種簡單的表示方法,瞭解數列是一種特殊的函數;理解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概念,探索並掌握2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前n項和的公式,能用有關的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

3.理解不等式(組)對於刻畫不等關係的意義和價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組表示平面區域,並嘗試解決簡單的二元線性規劃問題。

4.幾何學研究現實世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與位置的學科。直觀感知、操作確認、思辨論證、度量計算是認識和探索幾何圖形及其性質的方法。先從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及其直觀圖的畫法;再以長方體爲載體,直觀認識和理解空間中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並利用數學語言表述有關平行、垂直的性質與判定,對某些結論進行論證。另外瞭解一些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在解析幾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建立直線和圓的代數方程,運用代數方法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及其相互關係,瞭解空間直角座標系。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

四、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積極做好集體備課工作,達到內容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例題統一、習題統一、資料統一;上好每一節課,及時對學生的思想進行觀察與指導;課後進行有效的輔導;進行有效的課堂反思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分析

任教153班與154班兩個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術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並且有音樂生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都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奠定立足社會所需要的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奠定他們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爲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把握知識的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拓寬知識的廣度來求得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複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徵,實行啓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各章節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每人每學期指定一個專題,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週舉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四、教研課題

高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法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 集 合

第二週 函數及其表示

第三週 函數的基本性質

第四周 指數函數

第五週 對數函數

第六週 冪函數

第七週 函數與方程

第八週 函數的應用

第九周 期中考試

第十十一週 空間幾何體

第十二週 點,直線,面之間的位置關係

第十三十四周 直線與平面平行與垂直的判定與性質

第十五十六週 直線與方程

第十八十九周 圓與方程

第二十週 期末考試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4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將完成數學必修1和數學必修4 (人教A版)兩本教材的的學習,教學輔助材料有《同步金太陽導學》。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認真深入地學習《新課程標準》,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目的,把握教學目標,把準教學標高。注意到新教材的特點親和力問題性思想性聯繫性,注意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規律的掌握、基本方法的應用上多下功夫,轉變教學觀念,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數學概念和重要數學思想,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概括。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爲主,注重師生互動,對基本的知識點要落實到位,新教材對教學中有疑問的地方要在備課組中多加討論和研究,特別是有關概念課的教學,一定要講清概念的發生、發展、內涵、外延,不要模棱兩可。

1. 處理好初高中銜接問題。初中內容的不適當刪減、降低要求,導致學生雙基無法達到高中教學要求;高中不顧學生的基礎,任意拔高教學要求,繁瑣的、高難度的運算充斥課堂。對初中沒學而高中又要求掌握的內容(具體內容見附錄)。

2. 準確把握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地教學。不搞一步到位刪減的內容不要隨意補充;不要擅自調整內容順序;教輔材料不能作爲教學的依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覈心概念、基本數學思想方法上;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

3. 適當使用信息技術。新課程主張多媒體教學。在教材中很容易發現新課改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上的應用,並在配備的光盤中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課件,有利於學生更全面的吸收知識,提高課堂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但我還是認爲,多媒體知識教學的輔助手段,選不選用多媒體要看教學內容。尤其是數學這門學科,有些直觀的內容用多媒體還是不錯的,但有的內容諸如讓學生思考體會的問題不是很適合多媒體教學的。根據學習內容需要選擇恰當的信息技術工具和使用科學型計算器;提倡適當使用各種數學軟件。

4. 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利用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認真討論本週的教學得失,研究下週所教內容的重難點,安排周練的內容。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編訓練題,做到每週一次綜合訓練(同步或滾雪球式的保溫訓練),一次微型補差訓練,要搞好單元過關訓練。選題要注意基礎,強化通法,針對性強,避免對資料上的訓練題全套照搬使用。要重視對數學尖子生的培養,力爭在數學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5. 在重視智力因素的同時必須關注非智力因素。應認識到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全面發展和數學學習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並內化爲自覺的行爲,切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高一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5

一、 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以發展教育的觀念爲指引,以學校和教導處的工作計劃爲指南,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解題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於合作的精神,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 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課標理念下的政治教學活動應該不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是在教學活動中體現最新教學理念的關鍵。“導學案”應課堂教學改革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矛盾而生,它既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引入正軌,又將學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識點與題目在課下解決,這樣,課堂上教師就有足夠的時間與學生共同研究解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我們應該認識到改革是教學的生命,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理念,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特點:

我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A版)》必修1、必修2,根據必修1、2設計的導學案。它在堅持我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前提下,認真處理繼承,借籤,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辯證地分析和處理各種在課程改革中產生的觀念和做法,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開拓進取,不斷尋求新的有效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任教高一(35、36)班的數學,(35、36)班是平衡班,部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較高漲,比較自覺,能認真完成作業,但數學層次並不相同,部分同學基礎薄弱,缺乏學習數學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教研活動:

1、落實提高課堂效率,導學案的設計目的是爲了將學生的導學案與教師的集體備課設計爲一體。

第一、課前預習。教師設計此部分內容之前必須針對本課題的三維目標與考綱認真備課,列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對於重難點做特殊標記,並針對預習提綱給出的內容設計預習檢測題,預習檢測題難度不易過高,與本課題的重難點相關的知識點有選擇性的錄入此處,讓學生在做此部分時不能感覺太簡單了也不能感覺無從下手,要有一部分題目讓他能夠通過討論探究完成。

第二,探究活動。

第三、課堂檢測。此處設置的題目難度深度一定比預習檢測部分要更難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在課前做。從此處開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提前嘗試着做,做題慢的同學可以先不必看,學生按照自己的情況自行決定。

第四,拓展延伸。這裏出現的題目屬於拔高題,一般很少有學生在課前能夠做對,所以此處也不要求學生課前做,當然不排除有的同學想要挑戰一下,這是提倡並且大力表揚的。

第五,反思總結。學生利用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結本節課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對自己本課題從預習探究到課堂探究各個環節進行反思,便於日後改進。上課時要明確重點、難點,重點要突出,難點要分散,並且難點要解決好。課堂講新課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在20分鐘之內,最好能在10分鐘之內解決問題,多給時間學生練習或進行與學習有關的活動。

2、做到課後教學反思

上完課之後需要思考三個問題:我這節課上得如何有沒有要糾正與改進的?有誰的課比我還優秀?怎樣上這節課更好、最好?並在學案、備課筆記上做好記錄,爲以後的教育教學提供參考。

3、落實好備課電子化,爲加快對試驗課的理解和掌握,積極探索教改進程,建立備課組資料庫,備課組成員要積極藉助網絡信息收集和篩選資料存庫,發揮集體智慧,在備課組會議上整理,及時應用到具體教學中。注重學案導學,編好用好導學案。

4、積極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認真改進課堂教學上的薄弱環節。注重研究教師如何講、注重研究學生如何學,積極推進新課改,提高課堂效率。

五、教學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合理的要求、師生交流等途徑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

2、加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善於分析問題的習慣。

3、抓住公式的推導和內在聯繫;加強複習檢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題的分析,講清解題的關鍵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4、紮實基礎的同時重視數學應用意識及應用能力的培養。

5、落實抓好平時的一週一限時訓練,一週一綜合,注重知識的滲透

6、落實競賽輔導:主要利用下午第三節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至兩次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