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論語》1

教學簡說:

《論語》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人。”誰有這樣偉大的人格魅力,讓司馬遷這樣的大歷史學家心嚮往之。古史亦有:半部《論語》而治天下!雖曰誇張,然實則確也!《論語》作爲中華古典文獻鉅著之一,蘊含着厚重的傳統文化精髓,其中所體現的孔子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對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影響深遠。《論語》作爲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在歷史上一直是蒙童教育的必讀典籍。全書二十篇,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即古人所云:微言大義。今天,我們重讀《論語》(亦或初讀),就是以心嚮往之的探究精神去品味厚重精髓中的微言大義,將經典古籍化爲今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品德修養的精神食糧。

《論語》裏有許多句子發展成爲成語、名言、警句,其數量之多,流傳之廣,在中國的典籍中可謂獨佔鰲頭!所選十則,各有所側重,或談學習態度與方法,或談思想品德修養,亦或直切孔子之核心思想“仁”。教讀這些,要謹記三要:其一,激發文言興趣,自主探究學習;其二,注重生成發散,完善知識積累;其三,創造“反芻”條件,沉澱鍛塑人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激趣熱身

任務:蒐集主題資料,並進行分類整理

活動:主題預設走近儒家傳統文化(結合北師大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十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走近孔子(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主題活動:《孔子世家》司馬遷、《孔子:第一位教師》馮友蘭、《孔孟》黃仁宇、《四書五經的假面目》南懷瑾、《孔子家語》王肅、《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餘翔林等)、走近《論語》(《論語》相關簡介及評論)

學情預估:

傳統文化知識的蒐集與整理長期以來是語文學習的“禁區”,學生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同時又略顯有點難度,因此,平時我在閱讀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比較注意讓學生蒐集、分類並進行整理這方面的知識,依此作爲文言學習的知識儲備。與“走進儒家傳統文化”相比,“走進孔子”“走進《論語》”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搜索與分析。

說明:

資料的蒐集與整理是本節課學深學透的基礎,同時隨閱讀量的增加,疑點會呈波浪式出現,有些問題不解自知,而更多的疑點則會呈現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情景。我們正是抓住這點點滴滴的疑,從而展開探究。

二、文本導讀質疑

任務:依話題爲導向,結合文本交流彙報資料,從而使資源共享達到最優化,依此激趣導課

活動:話題預設“遨遊儒家傳統文化”、“感悟傳統經典”“我心中的孔子”“我與孔子的心靈對白”“走進《論語》”……依小組爲單位,依據蒐集資料的實際選擇言之有物的話題,結合文本具體信息完成初讀學習的生疑、質疑,進而爲下一步的悟疑、解疑作下鋪墊!

學情預估:

初一的學生交流自己查找的資料,可能不很主動,最重要的是交流要切中主題,這需要教師既要點燃學生自我展示的熱情,又要進行方向性極強的指導。

說明:

關注文本,注重文本的生成與創新是文言學習的主旨所在,依據資料生疑、質疑,進而圍繞文本展開討論,走進文本,深入探究。(重點參讀南懷瑾《四書五經的假面目》)

三、探究研讀賞析

任務:圈點文言重點字詞,訓練句讀,分類商譯文本內涵

活動:

1、抄讀文本,刪除標點,訓練句讀,自主探究

2、圈點字詞,商譯(商討、翻譯)文本,分類整理

3、交流異議,反覆誦讀

4、《論語》成語、格言、警句集錦

學情預估:

學生可能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句式、詞義的演變以及文言文常識性問題的解決產生障礙,諸如“說”同“悅”;“知”同“智”;“女”同“汝”以及“三省”、“三人行”中“三”的用法等,這些我們需要引導學生藉助工具書進行正確詮釋!同時,在進行句讀訓練時,注重語法,商譯文本時,也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

說明:

句讀訓練是文言學習的最基本能力,通過訓練可以增加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爲商譯與誦讀做好了鋪墊。而商譯與誦讀的過程則是對文本的深層次的探究研讀。由文本歸納總結成語、格言以及名言警句便是活學活用文言文的標誌,更容易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

四、交流感悟,強化體驗,自省篤行(實踐)

任務:沉浸文言經典體驗感悟實踐

活動:

1、誦讀感受,體驗經典

2、交流感悟,結合所蒐集資料,整體感悟孔子思想及《論語》

3、歸納大家的想法,進行類的昇華

4、參照文本,強化自我體驗,實踐真知

學情預估:關注學生的是實際情感體驗,給學生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內化文本知識,拓展學生視野,關注學生的知識構建和人文素養。交流這個環節是最具開放性的,學生依據《〈論語〉十則》的文本信息,加之補充讀物和所蒐集資料,從而學生會更有可言之的話題,因此,“放之有度”的教學在這裏更能體現語文學科的民主與開放,也更具有人文關懷,因爲我們始終在關注着學生。

《論語》2

《論語》一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一部言行錄,其中尤以記載孔子的言談爲多。其作者並非一人,有孔子的弟子,也有孔子弟子的弟子。至於最後編定者,唐代的柳宗元認爲是曾參的弟子。這是比較合理的一種推測,但也沒有證據。可以肯定的是,《論語》應當成書於戰國初期。

關於“論語”書名的含義,古人有不同解釋。一般認爲漢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的說法比較可信:“《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也即是說,“論語”就是“言語的論纂”。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也有書說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他是殷商的後裔。他的先祖孔父嘉爲宋國宗室,因距宋國始祖已超過五代,便改爲孔氏。孔父嘉由於妻子長得美麗而被宋國權臣華父督殺害,他的後代逃到魯國。到孔子,已是孔氏在魯國的第四代。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個大力士,曾任魯國郰邑大夫。他在孔子出生後不久便死去。孔子從小隨寡母一起長大。爲了生計,他曾學會做很多粗活,併到魯國貴族季氏家中做過委吏、乘田等小官。可以說,孔子已經從貴族世家淪落爲一個“貧且賤”的平民。他自己也說:“丘少也賤。”

然而,這種“貧且賤”的生活和地位並沒有伴隨孔子的一生。他後來擔任過魯國的中都宰和司寇等職,躋身爲魯國的大夫。

使孔子社會地位發生改變的根本原因是當時日益強烈的社會大變動。這種社會大變動,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概括爲宗法世襲制向官僚地主制的轉變。在西周那種典型的宗法世襲制度之下,各級貴族世世代代承襲其地位,廣大被統治階層永遠不能改變其受奴役的命運。從西周末期開始,隨着被統治階層力量的不斷壯大,他們開始向貴族集團爭取政治權力。與此同時,社會矛盾的日益尖銳複雜和貴族集團的日益墮落腐敗,也迫使貴族統治者從被統治階層去發現和選拔有學識和有能力的政治人才。選拔這類人才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掌握以《詩》、《書》、《禮》、《樂》爲代表的貴族階層特有的文化知識並將其與現實政治結合起來。接受這些文化知識的正規教育,本來是當時貴族子弟的特權。但到春秋後期,平民出身的人士多有通過自學在這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孔子就是一個最傑出的代表。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做一種模仿大人擺設禮器的遊戲,後來終於成爲學識淵博的人物,以至作爲魯國三家大貴族之一的孟僖子都認爲他將會顯達,在臨死前遺囑兩個兒子向他學禮,以便維護他們的地位。這表明,孔子由於對禮的講求,上層貴族開始把他作爲與自己同一類的人接納。從此以後,孔子的一生便與春秋時代的上層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爲一位出身平民階層而又有着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士,孔子並不以得到顯赫的官職作爲自己的政治目標。他對當時貴族集團的昏庸腐朽和社會現象的混亂黑暗感到強烈不滿。通過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和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孔子形成了自己改良社會的思路。

孔子認爲,要解決當時社會的現實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恢復西周鼎盛時期的有序狀態,即實施和完善禮治。對禮治的關注是春秋時代進步貴族思想家的一大特點。他們在這方面發表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孔子繼承了他們的思想成果,並將其提高到了新的時代高度。他明確指出,禮必須以仁爲根本。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那麼,作爲禮樂根本的仁究竟指的是什麼呢?在《論語》中,孔子談到仁的地方很多。但從政治角度來看,即是“愛人”。所謂愛人,就是要求統治者把老百姓當作與自己相同的人看待。他與子貢的一次對話對此有具體的描述。《論語·雍也》載: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向孔子請教“博施於民而能濟衆”是否算得上仁,孔子認爲這已遠遠超出仁而達到聖的境界了,即使堯舜也不易做到。而仁,則不過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即讓別人獲得與自己同樣的爭取政治地位的權力罷了。它並不要求損己利人,也不允許損人利己。在仁介入之後,禮原先那種爲周代貴族集團服務的本質可以說基本被剝除。禮完全成爲全社會的一種與血緣出身無關的等級結構形式。在以仁爲核心的禮制之中,雖然仍存在着貴賤尊卑的等級差別,但一個人地位的高低在原則上應當由一個人憑才能所取得的職位來決定。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種政治思想無疑是最大限度地照顧到平民階層的利益和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

當然,由於貴族集團仍然是當時社會的統治勢力,孔子的這種政治理想註定在現實社會中無法順利實現。他在魯國進行這方面的嘗試失敗之後,便開始周遊列國,希望有一個國家能完全實行他的主張,但終其一生,他的這一願望都沒有實現。於是,爲了讓自己的思想能行之後世,他在晚年將大部分精力投注於培養人才和創造性地整理古代典籍。相傳他培養的學生有“賢人七十、弟子三千”之說。

從今天來看,比孔子的政治學說更爲具有借鑑意義的是他的人生哲學。在他一生奮鬥過程中,孔子遇到很多的挫折和煩惱。在應對這些挫折和煩惱的過程中,孔子形成了他堅實的人生哲學。他曾對自己終身的精神歷程作過一次回顧:“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5歲時決心從事學問,30歲時已能自立於社會,40歲時確定人生的原則,50歲時懂得天命,60歲時開始理解一切,70歲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違反各種規矩。在這一精神歷程中,“四十不惑”和“五十知天命”是最爲耐人尋味的。

所謂“不惑”,就是確立自己獨立的價值取向和價值原則,不隨波逐流,不患得患失。這一態度最爲明顯地體現於孔子對志向與利益的關係的認識上。志向與利益是每一個人心中必須面對的一組矛盾關係。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志於道”的傳統,孔子本人也十分重視這一點。他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後世的假道學、僞君子們由此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觀點,以致“滿口裏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現象比比皆是。孔子的看法卻並非如此。他充分肯定人的正當慾望的合理性,並不反對人追求財富、地位。不過,他認爲,追求財富、地位,必須不違背道義原則。他說: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如果違背道義,與其富貴,不如貧賤。但這並不等於說義與利是完全對立的.。相反,孔子認爲,在真正健全的社會中,義與利是統一的。他明確指出:“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國家政治黑暗,你取得富貴,說明你使用了不正當的手段,所以是一種恥辱;國家政治清明,你卻處身貧賤,說明你無德無能,所以也是一種恥辱。由此可見,孔子的價值原則是十分理性而辯證的,因而也是堅定而自信的。正如他所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所謂“知天命”,在孔子那裏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天、命是當時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對信仰範疇。孔子對之進行了自己的思考。他把天看作人的精神力量的外化形式。他認爲天是他的唯一的理解者,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但他並不指望天給自己帶來什麼,即"不怨天"。不過,當他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從天那裏尋找信念的力量。他周遊列國時.曾在一個名叫匡的地方被圍困,他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還有一次,他路過宋國,宋國司馬桓魋想殺死他,他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神聖的天使他鎮定自己、蔑視敵人。命在他看來比天更爲重要。他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論語·堯曰》)那麼,命究竟是什麼呢?與一般人所理解的“上天降命”不同,孔子認爲,一個有德的人不見得有好的命運,而一個命運好的人也不見得有德。也即是說,天不會根據人的德行而安排或改變人的命運。他的學生伯牛德行很高,卻患了惡疾。孔子握着他的手說:“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魯國貴族公伯寮干擾孔子學生子路在魯國推行改革,孔子說:“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論語·憲問》)由此可見,在命的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無法對命作出預測。一個人要想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只有到他行爲的最終結果時才能知道。這樣一來,命實際上成爲人在既定目標無法實現或遇到不幸情況時所作的一種自我寬慰和自我解嘲。

孔子終身都爲行道而奮鬥,被人稱爲“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但他堅信自己的奮鬥是符合天意的,而事業的不能成功則是由於命運的限制,因此,他永遠懷着“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精神,從沒有意氣消沉的時候。這就是他天命觀的真諦吧!孔子人生哲學的深廣意義,從上述的兩個方面可見一斑。

作爲一位被稱爲“萬世師表”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留下了豐富的教育思想。他有關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的論述,到現在已成爲格言警句。如“溫故知新”、“見賢思齊”、“舉一反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等,對所有志學者都有着永久的指導意義。但比這些更爲值得我們關注的,則是他的人格教育思想。孔子的學生追隨於他的最初動機是學習和掌握步入仕途的禮樂文化,尋求步入仕途的機會。孔子對他們的這一動機並不持否定態度,但他更重視的是讓學生們形成他稱之爲“君子”的一種道德人格。他認爲養成健全的人格比掌握廣博的學識更有意義。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他教育學生時,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德行排在第一位。他認爲只有在德行上努力加強自己修養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好學。他的學生很多,他認爲只有顏回算得上好學,因爲“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從《論語》一書來看,孔子在教育學生時所提倡的君子人格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樂天安命,不憂不懼;(2)殺身成仁,義以爲上;(3)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認爲,能夠在這些方面樹立堅定信念並付諸人生實踐的人,纔可以說是一個成熟的人。

總而言之,孔子的思想學說可以給後人提供借鑑的地方非常多。因此,作爲孔子思想最直接反映的《論語》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自古以來,人們對這部書進行了大量研究,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著作。我們這個註譯本是在參考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主要參考了劉寶楠《論語正義》、朱熹《論語集註》、楊伯峻《論語譯註》等書。註釋中儘量採用比較傳統的見解,但有些地方也加進了個人的看法。主觀上希望做到後出轉精,但由於學力所限,實際上可能事與願違,誠請讀者方家賜予指正。

《論語》3

初讀《論語》,竟莫名其妙的被它詩性的光輝和崇高的靈魂所征服,爲它的靈性,更爲它的精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一種體驗。這是一種知識學到後的心情體驗。其實,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當我們完成一項從未完全掌握的工作,當我們切身明白一條早已耳熟能詳的道理,是否會會心一笑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一種人生的大樂。“朋”。固然不是指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來,免不了酒酣耳熱,傷身破財,又有何樂之有呢?而同樣有志於學,有成於學的朋友,聽聞了你的學問,見解,慕名來與你相談,與你共事,分享胸中之學,笑傲風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纔算人生的一大樂事。樂與悅都是高興,但其火不同,樂表現在外。有知己遠來,原來獨會於心的悅則變成相視而笑的大樂了。

“人不知而不慍”是一種境界。“不慍”則是不生氣,不埋怨。要做到“不慍”,光脾氣好是遠遠不夠的,前提是你的學問要達到大成的境界,達到一種“君子知命”的開闊豁達的境界。一個人若達到這樣的境界,他就已然成爲大德的君子了,當然也就能獲得無上的歡悅了。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一種態度。每日三次反省自己,反省自己與別人共事是否做到忠誠,反省自己與別人交朋友是否做到誠信,反省自己每天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反省,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更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態度。

“祭神如神在”是一種提升。所謂“祭神如神在”並不是要承認在人的世界之外又有一個所謂神的世界,而是指人的內心體驗到的一種存在。它既是一種人的內在精神的提升與淨化手段,更是一種待人處世的真誠態度。而這也必將換來同樣真誠的回報。任何虛假的東西,都將如竹籃打水一樣,不會帶來任何收穫。

《論語》,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寶藏,是結晶,透過《論語》去理解語言背後所蘊藏的民族精神、思想和智慧,對於我們無不是一種心靈上的是提升與昇華。

《論語》,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是五千年文明的積澱,是中國人的精神元素,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一種國量的所在,是一種精神的不朽。

《論語》4

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稱好學也已。

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7、巧言令色,鮮亦仁!

8、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0、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3、君子跟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篤信好學,守逝世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5、既來之,則安之。

16、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7、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9、其爲人也,奮發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不厭其煩,何有於我哉?

23、小不忍,則亂大謀。

24、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5、朝聞道,夕死可矣。

26、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未知生,焉知死?

2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9、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0、道不同,不相爲謀。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3、言必信,行必果。

34、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3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彬彬有禮,而後君子。

36、溫故而知新,可認爲師矣。

37、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0、德不孤,必有鄰。

41、正人喻於義,君子喻於利。

42、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4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5、寢不屍,居不容。

4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9、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50、少年老成,焉知來者不之不現在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5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5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6、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57、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58、有教無類。

5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6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可開交?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63、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6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6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捨日夜!

66、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5

《論語》真不愧爲經典,自出世以來,歷朝歷代對其進行註釋的人就從來沒有斷絕過。然而,由於古代並沒有現今這麼發達的傳播體系,註釋《論語》縱使不失爲一種追名逐利的手段,但因此而成名或升官發財的人可謂鳳毛麟角,而且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恐怕並非自教授于丹、保安譚景偉等這些當代《論語》註釋者所能想像。孔子他老人家在《論語·憲問》裏說,“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何爲“爲己”,何爲“爲人”呢?荀子他老人家在《勸學篇》中進一步發揮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原來古代的學者是爲了自我的提升和完善而學習,現今的學者卻只是一門心思地盯着別人的錢袋。爲修身者但求其真,故不以孜孜矻矻、皓首窮經爲苦而樂在其中;爲錢袋者但求其速,故蠅營狗苟、挖空心思以“驚世駭俗”吸引人眼球爲務。

範植桓的《論語》註釋是“爲己之學”還是“爲人之學”呢?讀了新聞中所引用的他註釋《論語》的片段後,筆者想起了讀高中期間遇到了一位工人大叔。那位工人大叔是鄙人父親的同事,喜歡古詩詞,曾經將筆者的一本嶄新的《唐詩鑑賞辭典》翻得變了色,令我心痛不已。由於知道我熱愛文學,他經常將自己絞盡腦汁拼湊出來的古詩抄給我看,希望能從我那裏得到肯定的評價。然而,若誇他寫得好,則違心之言是我不願意說的,若指出他在文學方面尚未入門,則可能對他的狂熱勁兒是一種沉重的打擊,我又於心不忍。因此,我不說好,也不說壞,每次都唯唯諾諾地應付過去了。從範植桓的《論語》註釋與筆者在網上找到的他的其它文章看來,不管是他的文字功底,還是其研究古籍的入門功夫,即“小學”功底,實在是有限得很,和上面談到的那位工人大叔——如果他也和範植桓一樣地有錢,我相信他同樣也會自己掏錢出版詩集的——在文學上的“造詣”差不了多少。

不管範植桓注《論語》是因爲“偏執狂”心理或出於諸如求名求利之類的動機,筆者覺得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因爲他畢竟只是一個沒有受到任何正規的學術訓練的普通人。然而,不知武漢大學的這幾位博士生是腦袋進了水,還是錢包被人灌了水,居然和這位“頭重腳輕根底淺”的附庸風雅、不學無術卻自以爲是,除了吹牛外其他什麼都不懂的自覺或不自覺的“學術騙子”給攪在一起了,實在不能不令人遺憾呀!既然範植桓聲稱“古今所有《論語》註釋錯了一半,中學語文課本中《論語》註釋全錯”,那麼,他至少要讀完“古今所有《論語》註釋”和全部“中學語文課本中《論語》註釋”才能理直氣壯地這麼說,否則,與信口開河何異?可據他自己所言,他研究《論語》,總共纔不過“短短一年半”——縱使他天賦再高,學術功力再深,要在一年半的時間內讀完“古今所有《論語》註釋”,並通過思考和對比,然後“水到渠成”,作出所謂的“正確註釋”,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凡有一點學術常識和邏輯推理能力的人都不難推斷出來的,難道堂堂武漢大學的博士們不知道?

《論語》6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爲一個人不好而不採納他的好話。)

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爲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能夠的。)

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歡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我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之於自我,小人求之於別人。)

6、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7、當仁,不讓於師。(應對着仁德,就是教師,也不一樣他謙讓。)

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細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我,這樣能夠說是好學了。)

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1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忙自我培養仁德。)

1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13、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1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國軍隊,能夠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15、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

16、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1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樸多於文采,就像個鄉下人,流於粗俗:文采多於質樸,就流於虛僞浮誇。僅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纔是個君子。)

18、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9、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爲可知也。(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我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我,只求自我成爲有真才實學值得爲人們知道的人。)

21、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只要我想到達仁,仁就來了。)

22、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羣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羣。)

2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樣樣?”孔子說:“這也算能夠了。可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26、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27、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啓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8、禮之用,和爲貴。(禮的應用,以和諧爲貴。)

2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沒有長遠的研究,必須會有眼前的憂患。)

30、德不孤,必有鄰。(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必須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3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僅有犧牲自我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3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別人不瞭解自我,只怕自我不瞭解別人。)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我站得住,也要幫忙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我過得好,也要幫忙人家一同過得好。)

3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人,就應當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當自我反省自我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35、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講求和諧而不一樣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3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37、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樣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8、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能夠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40、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能夠弗畔矣夫。(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我,也就能夠不離經叛道了。)

4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歡樂,有仁德者長壽。)

42、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身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4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45、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自我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自我知識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知識很充實卻好像很空虛;被人侵犯卻也不計較。)

46、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齊,纔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齊,怎樣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47、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8、以約失之者鮮矣。(用禮來約束自我,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49、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終凋謝的。)

50、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論語》7

《論語》的溫度(于丹)

①對《論語》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對《論語》的感覺,從來是樸素而溫暖的。

②在北方一個以溫泉著稱的小城裏,曾經見過一口奇特的“問病泉”,據說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進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體的病竈所在:有關節炎的人四肢關節就會麻酥酥有了感覺,有腸胃病的人腸胃間就會火辣辣涌起熱流,而有皮膚病的人則周身通泰,洗掉一層蟬蛻一般……

③我眼中的《論語》,就是這樣一眼溫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學養和閱歷,真要做《論語》的講解和辨析,萬萬不敢。那就像是讓我去做這眼溫泉的化學成分分析一樣,我沒有能力拿出一份數據精準的化驗報告。我所能承擔的角色只是一個體驗者,以身體之,以血驗之,像兩千多年中數以千萬計泡過這眼溫泉的人一樣,用自己的身體最敏感的病竈去承受溫泉的恩惠。

⑤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經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於它的包容與流動,可以讓千古人羣溫暖地浸潤其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歸的價值。所謂“道不遠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聖賢從來不拎着晦澀艱深的典故嚇唬人,也從來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語麻煩人。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慌慌地問:“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子益發淡定,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這個世界上的簡單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爲它們從不表現爲一種外在的灌輸,而是對於每個心靈內在的喚醒。

⑧《論語》中的簡單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塵埃,讓後世子子孫孫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於因爲選擇的機遇過多而倉皇。受益的人也許“覺”在某一刻,怦然心動,醍醐灌頂;也許“悟”在漫漫歲月,用一生的歷練完成一次不可複製的解讀。

⑨真的要感謝《百家講壇》用“心得”這個角度鼓勵我走進《論語》,千顆心有千種所得,萬顆心有萬種所得,而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們在當下的生活解讀中豁然開朗,聖人在千古之前就會緘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那是將《論語》奉爲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而我寧願說“半部《論語》修自身”,人人皆可視之爲一眼溫暖的“問病泉”。

11 可以得之於心的《論語》,不是被漢武帝罷黜了百家之後刻意獨尊的“儒術”,不是與“道”“釋”並稱於莊嚴儀式的“儒教”,不是被窮究義理囿於考據的“儒學”。

12 可以得之於心的《論語》,是每個人心中有而口中無的簡單真理。

13 所以,我看《論語》的溫度,不燙手,亦不冷漠,略高於體溫,千古恆常。

12、第④段畫線句子中的“之”具體指代什麼?(1分)

13、所謂“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用於丹自己的話說,就是 (請用第⑨段中的原話回答。)(2分)

14、簡要說說“我眼中的《論語》,就是這樣一眼溫暖的‘活水泉’”一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3分)

15、如果第13 段中的“《論語》的溫度”是指《論語》蘊涵的道理,那麼“不燙手,亦不冷漠”是什麼意思?(2分)

16、文章第⑥段借子貢的“慌忙”來反襯孔子的“淡定”,是爲了突出孔子的什麼形象?(2分)

17、請從內容和結構上談談結尾的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2、(1分)用身體體會(體驗、接觸)它,用心血(鮮血、血液)檢驗它。(用身心來體悟它。)

13、(2分)千顆心有千種所得,萬顆心有萬種所得。

14、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論語》比作活泉水,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論語》給人樸素而溫暖的感覺,讚美了《論語》具有永恆的價值。

15、《論語》的道理既不很艱深,也不淺顯。(意對即可)

16、(2分)平易近人的形象。

17、內容上:概括了“我”閱讀《論語》後的切身感受;結構上:收束全文點明主旨。

《論語》8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平?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⑤子曰:“由,誨女知之平!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爲政》)

⑥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予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子?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⑨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⑩予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論語》是經典著作之一,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孔子,名丘,字,春秋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家、家。(4分)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劃線詞。

A、人不知而不慍()

B、吾日三省吾身()

C、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D、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下列劃線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學而時習之(按時)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兵)

B、學而不思則罔(迷惑) 思而不學則殆(危險)

C、不亦說乎(也,也是) 死而後已(已經)

D、其恕乎(大概,也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啊)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不亦說乎:通()

誨女知之乎:通()

是知也:通()

4、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寫出課文中談學習方法的1個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課文中談學習態度的1個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課文中談個人修養的1個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譯下列句子。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許多話都成了後人教育他人或警戒自己的名言,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並說說你的理解或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則語錄中含有好幾條成語,你能找出其中的兩個寫在下面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慍:發怒,生氣

B、省:反省

C、信:真誠,誠實

D、凋:凋謝

2、D

3、說通悅,愉快;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聰明、智慧。

4、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學習態度: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見賢思齊焉;

個人修養: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1)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2)在溫習舊的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憑藉這一點當老師了。

6、“略”。

7、溫故知新、學而不厭、任重道遠、死而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己所不予,勿施於人等。

《論語》9

【論文摘要】自古以來,“孝”即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經典《論語》更是將“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闡述了《論語》中孔子的孝道觀:仁是孝的本質,禮是孝的核心,並探究其對當前社會的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論語》孝道現實意義

20xx年《雜文報》10月刊登了一組主要針對當今居民家庭成員隔代人之間的表情以及臉色變化的調查數據。該調查一共調查了100位老人對後輩兒孫及100位後輩兒孫對長輩的表情及臉色。調查顯示,有100位老人見到後輩兒孫時,有91人表情愉悅,面帶微笑;有5人顯得很平靜;有4人面帶期待與希冀。而100位兒孫遇見長輩時,有46人板着面孔,顯着冷淡,臉色難看;有41人面無表情,無動於衷;只有13人笑臉相迎,噓寒問暖,情誼融融。這項調查讓人想起《論語》中孔子關於“色難”的看法: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孔子認爲:“子女在父母前經常有愉悅的容色,是件難事。有事情,年輕人效勞;有酒有餚,年長的人吃喝,難道這竟可認爲是孝麼?”子女孝的態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顏悅色地侍奉父母。幾千年過去了,晚輩對長輩依然“色難”且有加重的趨勢,有必要從經典中對孝道做一番回顧,以啓發當前。

一孝的本質與核心

在春秋時代人們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國語》中說:“民生於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養,非教不知。”沒有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和君主的恩賜,我們是無法生存的。因此我們要感恩於父母的養育,感恩於師長的教誨,感恩於君主的恩賜,落實到行動上就是要盡孝、盡忠、重言諾。儒家學說的顯著特點就是注重家庭和倫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論語》中共有十九處談及孝,在開篇——《學而》中開門見山地明確了孝的本質:有子曰:“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有子說:“若其人是一個孝弟之人,而會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亂的,就更不會有了。君子專力在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悌應該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將孝看做是仁的根本,可見,若連孝都做不到,又談何仁?孝是一個人爲人處世的基本行爲規範,《論語》中反覆強調這一點。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在家到出外再到社會實踐,孔子將人的活動分爲三個層次,而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個生活圈,孝悌是爲人的基礎。當一個人身處社會,怎樣才能被稱爲“士”?孔子與子貢有如下對話: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在論及士的標準時,孔子也是將孝悌作爲基本準則。

禮和仁是孔子學說兩大核心。禮着重於對上古文化傳統的繼承,卻又並不拘守禮制的某些形式而有所修正;仁主要是孔子在新的社會背景下依據禮樂文化傳統所做的理論創造。孝悌是仁的基本要求,孝的本質在於仁。仁是孔子孝道的本質,而孝的核心在於禮。《論語》中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禮節。”不久,樊遲替孔子趕車子,孔子便告訴他:“孟孫問我孝道,我答覆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說:“這是什麼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規定的禮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孔子認爲人們在對父母盡孝時,無論父母在世與否都要遵從禮節,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禮是孝的核心內容。

二如何盡孝

圍繞着“禮”這個核心,《論語》中有關於盡孝的行爲準則的論述。

孝而有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爹孃便行了。對於狗馬都能夠得到飼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那養活爹孃和飼養狗馬怎樣去分別呢?”其實現在中國,雖然每個人都懂得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義,贍養父母不是簡簡單單讓父母吃飽穿暖,而是在贍養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顆尊敬之心,時刻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孔子將贍養最後落在一個敬字上,是要求這種贍養髮自內心,而不是表面繁榮。敬是子女發自內心深處對父母尊敬的情感。

孝而誠心。回到開篇的“色難”,孝反映出子女對養育自己的父母親情的一種回饋,也是人類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礎。將孝落實到行動上,孔子說和顏悅色最難。有勞累的事情晚輩先做;有精美的食品,長輩先用,這就是孝嗎?恐怕還不夠。

對待父母要堅持和顏悅色纔是真正的孝。很多父母雖然老有所養,但仍舊寂寞痛苦,因爲活着畢竟不僅僅是吃飯穿衣,尤其是當父母年老體衰、疾病纏身之時更是考驗孝心的時刻,是和顏悅色、表情柔順地侍奉父母還是滿面怒氣、怨聲載道?有時精神上的贍養比物質上的贍養更爲重要,要將二者兼顧,怪不得孔子也說孝的色難。

勞而無怨。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先生說:“子女侍奉父母,若父母有過當委婉而諫,把自己的志意表達了,若父母不聽從,還當照常恭敬,不要違逆,且看機會再勸諫,雖如此般操心憂勞也不對父母產生怨恨。”從敬到無怨,當今有人認爲這種“不違”、“不怨”爲愚孝,並大加批判。據《孔子家語》載,有一次,曾點叫曾參去瓜地鋤草,曾參不小心將一棵瓜苗鋤掉。曾點認爲其子用心不專,便用棍子責打曾參。由於出手太重,將曾參打昏。當曾參甦醒後,立即退到一邊“鼓琴而歌”,以此告訴父親,作爲兒子的他並沒有因爲被誤打而憤憤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後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今參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義,安得孝乎!”曾參說:“參罪大矣!”由此可見,孔子在這裏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要求子女服從父母,但絕不是一味盲從,而要加以鑑別,當父母有不義、違禮的言行時,子女應盡力加以勸阻,愚孝不是真正的孝。

孝而無憂。孝順父母,必定不會讓父母過於爲自己擔心。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說:“父母在時,不作遠行。若不得已有遠行,也該有一定的方位。”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問:“怎樣是孝道?”先生說:“讓你的父母只憂慮你的疾病。”其言下之意是不憂慮其他(更重大)的方面,而生病有時是不可抗的。當前社會競爭壓力大,職場上打拼一天後回到家裏看到父母,忘掉工作上的事情,盡力把愉悅高興的表情掛在臉上,而不是煩躁鬱悶、大吐苦水,讓父母爲你的心情好壞而操心。一句話,讓父母省心就是最大的孝。

三再倡孝道的現實意義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孝道雖是產生於我國宗法制度下,維護小農經濟的一種意識形態,但由於它在維繫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積極意義,時至今日仍有其應有的社會價值。20xx年7月13日全國老齡辦發佈的《20xx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xx年,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達到1899萬,今後每年以100萬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間將超過2600萬。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並將長期處於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在此形勢下,再倡孝道具有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

首先,力行孝道有利於提高個人修養。人是社會的主體,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構建和諧社會、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並調動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要提高個人修養。孔子把“仁”作爲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爲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爲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是人內心一種真誠的信念,而孝是仁的根本和基礎。人世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養育,不忘本源,感恩報答是人生最基本的德行。孝是真誠無私的愛和至誠無僞的敬,把這對父母的愛和敬擴展開來就是博愛和廣敬。“孝”是一切德行的前提,是良好修養的一種最佳體現,也是加強個人修養的最基本要求。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社會生活如何變遷,兒女對父母行孝都不會成爲落後於時代的東西,它是人之所以爲人的一種天然情感訴求。

其次,倡導孝道有利於家庭和諧。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親情是社會的紐帶,只要每個家庭和諧了,社會和諧就有了基礎。儘管和諧家庭只表現爲家庭內部關係的和諧程度,但是它體現的仍是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物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和諧的家庭指各個家庭成員各盡自己的道德義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集中在子女對父母的贍養關係上。孝是家庭內部雙向流動的愛,做父母的對子女足夠的關心愛護,子女對父母要養、要敬。孝道強調孝敬、孝順,時代發展至今,雖然對於孝順中的“順”,人們認爲順的前提是不應盲目順從,但孝的基本內涵沒有改變。孝而有敬、誠心盡孝、孝而無怨、讓父母省心養老,這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關係到家庭的幸福和穩固。當前家庭和諧建設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由於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老人贍養問題成爲當代家庭矛盾的焦點。目前,我國的養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養老爲主,這不僅是我國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模式,也是我國的國力和國情所決定的,在國家的保障制度健全之前,老人的養老重擔只能由子女扛起。在新時代重新強調孝道,對於維護好各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可以使家庭親密和諧、溫馨幸福。

最後,倡導孝道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無論在任何社會,如果對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不關心、不贍養,都勢必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對於老年人的尊重與愛護,既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社會美德,更應該成爲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我國老齡化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未富先老”,人口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社會保障機制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倡導孝道目的之一就是理順情緒、化解矛盾,調節人際關係,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孝是愛國心的根源和動力,是民族團結、國家興旺發達的精神基礎,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對於當代社會文明建設,發揚愛國主義,增強民族凝聚力,振興中華均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

[2]錢穆.論語新解[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xx:5~7、33、102、103

[3]全國老年工作委員會辦公室.20xx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EB/OL].

《論語》10

在如今社會因爲和諧社會存在着諸多不和諧的音符。如生財走偏道,提幹靠迎合,升官靠金錢……人們內心深感不滿。《論語心得》成爲醫治人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于丹的《論語心得》打破了《論語》的政治意義,另闢蹊徑,提出了半部《論語》修自身,她通過兩千多年的經典來給年輕人進行“心理按摩”。讓年輕人從“交友之道”、“心靈之道”、“君子之道”到“理想之道”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爲年輕人的生存發展尋找支點。這就是心靈的呼喚。

“交友之道”,是指與朋友相處要注意分寸。與朋友交往時,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自己要有尺度。如孔子說:“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叫做話還沒有說到那兒,就發表意見,叫做毛毛躁躁,應等待衆望所歸,你再徐徐道來,才能合適。另一個極端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說這個毛病叫做“隱”。就是話題已說到這裏,本應自然而然地往下說,你卻吞吞吐吐,不跟別人說心裏話,朋友會覺得彼此心裏還有隔膜。不是自我保護,就是故作矜持。第三種,孔子說:“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瞽”字說嚴重一點,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插話,這叫做“睜眼瞎”,不瞭解對方,隨意插話,這是朋友之間的不尊重和顧忌。無論是父子、夫妻、朋友之間都有一些顧忌,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觸及他人的隱痛,才能給朋友間營造一個寬和友好的氣氛,以便互相交流、溝通。正如孔子對子貢說的,向人進諫時,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對朋友提出忠告, 只需要循循善誘地說明道理,無需當頭棒喝,否則就會自取其辱。

“心靈之道”即如何解決心靈困惑。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爲:顏回家裏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裏,這麼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說,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寧。

子貢曾經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孔子 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就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諂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生活所剝奪,不會因富貴而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的彬彬有禮的君子。這就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便是心靈的呼喚。

“君子之道”:彬彬有禮的君子是與小人相對而言,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歷史上的小人是指與君子相對應的不道德的人。于丹則解釋爲“小孩子”,女人和小孩子都是依附於男人的人,或者將其解釋爲襁褓中的嬰兒,既從滿月到週歲的嬰兒是最難養的,說明女子與小孩子都有共同的心性,你對他:“進則不遜,遠則怨”這就是你對他好,他不知道恭敬,你疏遠他,他反而抱怨的合理解釋。

“理想之道”:怎樣纔是最理想的呢?于丹在解“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時說:孔子提倡人生效率和人格尊嚴,不贊成以怨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以德報怨,不可取,你獻出太多恩惠慈悲,用不值得的仁厚。面對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資源浪費。第三種,用你的公正耿介和磊落,以及高尚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不僅要避免資源浪費。更不能忽視心靈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總之,心靈呼喚人們要想做到四十不惑,就要學會用減法去生活,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心的願望,不斷捨棄那些不是心靈需要的東西。人的內心,其實就像一棟空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總想着要把所有傢俱和裝飾都擺在裏邊,結果最後發現,這個家擁擠得像衚衕一般,反而沒有地方放自己,這就是被物慾奴役了。選擇自己需要的,放棄心靈不願的,心靈就會快樂和安寧,身心纔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