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調研報告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調研報告

農業信息化建設社會調研報告

本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等調研方法,對xx農業信息化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該區農業信息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概括總結,以期爲該地區農業信息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對策的同時,促進xx農業信息化建設。

 一、農業信息化的重要性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三農 問題尤爲重要。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並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此進行全面闡述: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優化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要走機械化、產業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世界在信息化,農業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並把大力推進信息化作爲本世紀頭20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農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學術界關於農業信息化雖然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農業信息化的量化指標尚未確定,對於農業信息化的涵義的認識還處在一個不斷髮展的時期。但普遍認爲,農業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學在農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通過信息網絡把農業生產、管理、農資及農產品市場等領域、環節緊密地連接起來,成爲一個有機的系統。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XX)將農業信息化定義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爲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的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並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效率的相關產業的總稱。

雖然目前還不能就農業信息化的概念達成共識,但是筆者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發現,農業信息化的內涵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信息和知識成爲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源和發展動力,信息和技術諮詢服務業成爲整個農業結構的基礎產業;(2)農業信息化不僅包括計算機技術,還應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光電技術、遙感技術等多項信息技術在農業上普遍而系統應用的過程;(3)農業信息化的內涵至少應包括以下五個領域:農民生活消費信息化,農業基礎設施信息化,農業科學技術信息化,農業經營管理信息化,農業資源環境信息化。

近年來,隨着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有關農業信息化的新術語相繼出現,爲農業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內容。主要包括:數字農業、信息農業、精準農業、電腦農業、數字鴻溝等概念。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農業信息化建設必須堅持在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必須緊貼三農實際,加強信息體系建設,強化信息爲農服務,必須堅持邊建設、邊應用、邊服務,紮實有序地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xx市xx鎮是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具有1520年的縣級建制史。該鎮農業、工業發展並駕齊驅,農業以水稻、蠶桑、甘蔗、蔬菜、水果爲主,工業以水電、製衣、甘蔗化工、秸項目、等爲主。xx已初步形成了蠶桑、豐產林、筍竹、甘蔗等農業產業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歷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xx,先有xx之說。

對於這樣一個千年古鎮,我們此次調研就是要對xx市xx鎮的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展開調研,具體調研當地網絡鋪設情況,電腦普及情況,信息大篷車、信息直通車開展情況,村民信息化意識,村民利用網絡信息等情況,並做出我們的反饋和建議,以我們的實際行動服務農業信息化。

(1)調研對象:廣東省信息產業廳、xx市科技局、xx鎮政府農藥店,

菜市場,電腦城,xx一中周邊農村的養殖戶、種植戶(蠶桑基地,沙糖桔園等)以及散戶。

(2)調研方法:本次調研主要採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調研這兩種調研方法。本次問卷回收100份,有效問卷96份,有效率爲96%,問卷編制了13道題,其中單選8道,多選5道。數據採用電腦軟件excel處理。訪談人數 7人 ,採用筆記及錄音的方式記錄訪談的內容。

(3)調研內容:本次調研根據農業信息化開展的步驟,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調研:

a.硬件設施:調查當地網絡鋪設情況,電腦普及情況,有線電視普及情況;b.服務平臺:瞭解信息大篷車、信息直通車、手機短信服務開展情況;c.村民信息化意識:調研村民信息化意識,村民利用網絡信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