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服裝市場的調研分析報告

關於服裝市場的調研分析報告

關於服裝市場的調研分析報告

篇一、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衣”,人們對服裝的要求更是一日千里,從顏色到款式,再到品牌,不同的消費羣體、不同的消費心理形成了不同的消費層次。

一 、服裝市場的消費者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羣體

目前中國大陸的人口近13億。服裝消費者是一個絕對數量巨大的羣體。這個數字是對中國服裝消費者羣體龐大特徵最有說服力的描述。消費者數量是任何行業都必須考慮的影響因素,對於服裝業更是尤其重要。我國是傳統上的服飾消費大國,所謂的"大",正是來自於人口數量,它是作爲服裝行業前景重要的評估依據。不僅於此,國民經濟的增長也爲服裝市場的消費提供了物質上的可能。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考慮中國這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消費羣體時,考慮的不再是人人有衣穿的問題,而是滿足當前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與服飾文化的要求。我國所擁有的是一個具備相當購買能力及旺盛的購買慾望需求強大的消費羣體。

二 、服裝市場的消費者是一個複雜的羣體

消費者的購買行爲受收入水平、地理區域、民族習慣、宗教信仰、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發展水平等客觀條件的影響,並同時與個體的年齡層次、教育程度、審美趣味、消費目的等主觀因素密切相關。中國是個具有古老歷史、悠久傳統、幅員廣闊、民族爲多的國家,其服飾消費者在上述種種方面的巨大的差異就表現在服飾消費訴求上的千差萬別。因此,除了擁有龐大的絕對數量之外,也是一個極爲複雜的羣體。從購買力分析,在我國,同時存在着從富裕、小康到溫飽多個不同層次的服飾消費羣體。如果以地區爲標準做粗略的劃分,基本表現爲總體購買力和購買慾望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以天津消費者爲例,天津市民的收入水平差異較大,因此顯示出消費行爲的顯著差異。研究市場可以發現,在高中低各層次價格帶上,消費者對服裝品牌和風格種類的要求區別較大,低收入水平消費者對服裝的價格要求偏重講究“經濟實惠”;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費者注重服裝既要美觀舒適又要價格合理、易於接受;高收入水平消費者則有很大不同,他們講究品牌檔次、要求服裝能夠顯示其身份品位而忽視價格的高低。因此就要求服裝市場的錯位經營,以滿足各層次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服裝市場。

不同的地區差異引起的消費行爲差異程度也隨消費者收入水平的高低而變化:在中下層消費者中,它表現的較爲突出,但在上層消費者中卻並不明顯,這是一個共性問題,目前居於高價位的品牌如SPRIT、ELLE、POLO 、FENDI、BCBG、MAXMARA、等,其在京津兩地的銷售業績和人氣程度並沒有太大區別。在上層消費羣體裏,區域差異的影響並不能引起多少消費行業上實質性的不同。無論在哪裏,他們的消費都會集中在那些標示着高貴和財富頂級品牌的範圍裏。

消費目的的不同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爲。對於服飾消費者說,自己穿着和送禮是兩個最基本的消費目的。當送禮成爲目的時,消費者的選擇標準就很可能集中在價格這一個因素上了。在這種特殊的消費行業中,常規的消費者劃分原則就會完全被顛覆,即便是很窮困的人也有可能購買幾倍於其消費能力的服飾商品,以求“體面過人”的效果。

以上種種可能引發消費行爲差異的因素都是可分辨和可預期的,適宜被用來作爲例制定生產和營銷計劃的主要依據及參考,行業廠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 、服裝消費市場的消費者是一個心理逐漸成熟的羣體

服裝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逐漸成熟的羣體,這是飛速變化中的國情導致的必然結果。表現在:

第一、消費者的整體收入在持續增加,這將導致對服飾類商品購買需求的增長和實際購買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第二、消費者在購買傾向上開始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購買力逐步向高價位和中低價位兩個區域集中。這種變化可以從市場對服飾類消費品需求變化中得到印證:高檔的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受到歡迎,中國已經成爲國際上爲多頂級服飾品牌的重要新興市場,大路線的中低價位品牌同樣銷售看好;

第三、生活方式的變化使消費者對於服裝種類的需求呈飛速上升的趨勢。其速度之快,使得現有的服裝商品每一刻都顯現出某種程度的單一和過時。這種變化加快了國內服裝市場的專業化細分,宴會服、婚禮服、休閒服、職業套裝等等已經成爲市場上的常規門類。可以想見在未來的服裝市場上,針對性越明確的產品將越受歡迎。

第四、社會熱點、流行文化、國際潮流都促使消費者的審美口味不斷地變化。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使人們不再侷限於服裝的實用需求,開始關注服裝的裝扮自我、表達自我等更深層作用。他們對新生事物和時尚潮流的接受和消化速度都令人咋舌,但同時也不乏對自身傳統的偏愛和堅持,從某種程度上說,幾乎是難以捉摸的。

根據服裝市場調查統計及品牌資料分析,掌握國內服裝市場的著明企業和馳名品牌,在北京、上海服裝市場都佔有較大的份額。

京滬兩大市場歷來是服裝企業、經銷商進行服裝產品市場推廣的最重要的兩大城市,京滬兩地商場衆多,而且定位各有特點,消費羣體也有各自消費的喜好。因此如何科學的分析京滬商場的詳細經銷能力、同類產品的銷售情況、當地消費者對相關產品品牌的認知程度以及各種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對想在京滬市場進一步開拓市場的服裝企業及準備進入兩地市場的服裝企業尤爲重要;此外也可作爲服裝品牌加盟商、代理商衡量該品牌市場拓展前途的一個重要的依據。

國家信息中心市場信息處 聯合京滬兩地重點商業企業推出相關市場調查報告,報告根據京滬商場每月的商場銷售小票經過專業統計系統分析。調查產品涉及:女裝、男西服、男襯衣、童裝、羊毛衫、皮衣、休閒裝、成人內衣、女士內衣、少兒內衣、T恤衫、羊絨衫、美容護膚、洗髮護髮、香水等,每月25日出版上述產品的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針對京滬兩地不同產品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A、商場銷售情況:不同商場的銷售能力描述;

B、生產企業分析:各種產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情況,市場佔有率以及月度佔有率變化;

C、品牌分析:具體描述品牌市場變化情況,每月市場份額佔有走勢。

因此,市場調查報告對生產企業和經銷商無疑是打開和佔領兩地市場的鑰匙。

篇三、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目前全鎮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80000多名從業人員,1000多個已註冊的牛仔服裝品牌、產品遠銷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新塘鎮榮膺爲"中國牛仔服裝名鎮"、新塘國際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裝,紡織品類貿易爲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設計中心,創新科技中心爲一體的大型商貿城、新塘國際牛仔城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設有商鋪位3000多個、它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種最齊全的牛仔服裝,紡織品商貿城、新城國際牛仔城商場是經營牛仔服裝,紡織品類的理想大型商場、商場兩座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首層,二層鋪位共800多個,第三層爲商務辦公中心,第四層爲鋪位租戶倉庫、商場內通道寬敞,備有中央空調,自動扶梯,貨運電梯,電話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統、商場附近設有大型停車場和發往各地的大型貨運場,爲客戶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優勢:

1、市場專業、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專業批發市場。

2、政策支持、增城政府重點扶持。

3、價格便宜、廠家直銷服裝市場調研報告2016工作報告。

4、規劃合理、市場環境優美,集生產,貿易,科研,居住,旅遊爲一體。

5、規模宏大、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商鋪3000多個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劣勢:

1、交通地理較偏、地處增城新塘鎮

2、經營時間較晚,知名度不高、市場20**年開始興建,20**年8月開業、廣告傳播力度不夠致使市場知名度不高、增城新塘板塊:以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紡織城爲重點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目前仍不旺的原因:

1、項目倉促開業、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20**年興建,由於20**年要舉辦牛仔服裝節,政府強制所有增城服裝企業進駐商場,此時,服裝城尚未裝修完畢,在進行服裝展覽時只是用一些簡易的木板分開鋪面,影響了服裝城的形象、展覽一結束,服裝城強制所有經營戶搬離服裝城,進行了兩個月的裝修,至此,政府不再強制服裝企業搬進服裝城,導致了服裝城入戶率不高。

2、廣告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只在增城等地做了少量的招商廣告以及在一外地電視臺做了少量的廣告,而且時間在晚上十點鐘,這樣的時間導致了傳播效果更差,因而,整個服裝城廣告傳播效果差,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3、經營方式特殊、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主要是看樣定單,服裝城業主的服裝產品主要是用來展示給客戶看的,每套服裝只有一件,沒有現貨供應,客戶只需選中自己需要的版式,然後下單給經營戶、經營戶在服裝企業生產後再通過汽車託運和火車託運給客戶,因而,在商城內很少看見打貨理貨的熱鬧場景。

虎門鎮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多萬、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鍊,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虎門不僅是堅實的生產基地,而且是龐大的服裝市場、有着名聞遐邇的富民商業大廈,龍泉商業廣場,黃河時裝城等17個現代化時裝商場,8,500多家商鋪,形成了一個方圓一平方公里的時裝城、虎門不僅成了全國最活躍的服裝批銷中心,而且成爲出口東南亞,歐美,西亞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稱號、虎門服裝市場名牌薈萃,精品如雲、迄今爲止已成功舉辦過八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和四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成爲服裝界聞名遐邇的矚目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