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變照片爲黑白畫》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變照片爲黑白畫》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變照片爲黑白畫》教學設計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對繪畫中的黑白的教學,學習整體觀察方法,並指導學生感受概括黑白節奏的美感。

2、學習黑白畫的基礎知識和處理黑白關係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學生的概括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黑白畫的知識,並感受概廓、節奏美感。

教學難點:黑白畫的練習。

作業要求:選擇一張照片,畫成一幅美觀有趣的黑白畫。

教學用具:

照片、黑色鋼筆(油性筆、黑色顏料)、鉛筆、畫紙、教材、範畫、示範用具、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

二、複習、導入:生動、形象、有趣的激發學生產生求知的極大興趣。

1、欣賞作業。

2、欣賞作品。

3、簡介黑白畫。

教學意圖:

黑與白是繪畫表現的基本因素,是兩個極色。使學生對黑白畫有初步瞭解。

三、新課:(突出美術特色,體現創新精神及個人風格,滲透德育,體現教法。)

1、分析黑白畫的特點:

(1)黑白畫表現的內容?

(2)看黑白畫的感受?

(3)繪畫中的黑白個表現了什麼?

小結:感覺黑白鮮明、概括、簡潔、黑白相間給人一種裝飾性的節奏美感。繪畫中的“白”一般表現“光”、“亮”的色調,還可以表現白色、淺色的物象。“白”在畫面中能起到醒目、明亮、襯托對比黑色物象的作用。是黑色更沉重。繪畫中的“黑”一般表現黑色和沉重的物象,還可以表下暗部或陰影。“黑”色的使用使畫面沉重、穩健、有力,與“白”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形式感。

2、分析黑白色調的運用。

設問:在繪畫中怎樣確定和使用黑、白色?

小結:黑白畫表現過程中,要有省略、比較和誇張,使畫面產生概括、簡潔的效果。

3、結構。

分析黑白畫的關係的處理:

設問:面對五顏六色的寫生物象,怎樣處理成黑白關係?

小結:形象上要簡潔,色彩要有比較、誇張。

舉例示範:變照片爲黑白畫。

4、分析作業步驟:

(1)構圖-對照照片。(完成)

(2)畫結構。(完成)

(3)表現黑白關係。

背景:取消變化,使背景成黑色。主體物黑白關係處理妥當。繪畫中,黑與白處理比較帶有主觀性,來之於作者主觀對客觀物象的感受。處理方法黑與白是繪畫表現的基本因素,是兩個極色。進一步強調處理畫面的要求。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表現黑白關係。

五、小結:概括出本節課知識的要點,作業講評。

欣賞學生作品,看看哪位同學處理的好黑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