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築夢徵文

匠心是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匠心築夢徵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匠心築夢徵文1

匠心是一種品質,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專注,更是值得敬畏的。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神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理念。

三百六十行,每個人都有合適自己的行業,然而有的人能做的出彩,做的不同凡響,做的獨具匠心。而有的人敷衍了事,得過且過,這是爲什麼?因爲每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態度定位不一樣。工匠精神,是現在很多人缺乏的。很多人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一邊上班,一邊玩手機,工作時,並不追求品質,只追求速度;並不要求精益求精,只想着還過的去;並不追求堅持不懈,只想着趕緊完成任務。很多人都開始變得沒有追求。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有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對自己製作的產品永遠都不會滿足,在他們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這是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做不到的。

他們每天都在爲自己的職業而奮鬥,然而他們的職業普普通通,但他們卻因爲自己擁有這樣的職業感到光榮和自豪,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事,他們的工作不僅是爲了謀生,還能耐得住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夢想,靠着堅持和鑽研,交出一份令自己,令全民滿意的答卷。

正是由於專注,才成就托馬斯·愛迪生這個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由於專注,袁隆平才創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蹟,發明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解決了溫飽問題;由於專注,屠呦呦有了世界性的發明“青蒿素”,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正是由於專注,所以不同反響。看過一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了很多匠人的故事,有鎖匠的樂此不彼,有銅匠的孜孜不倦,手扎花燈的幾十年如一日。他們說:“我們想做很多年,直到死爲止。”一個匠人,就是用時間去打磨這雙手,擇一事,終一生,這就是堅持!

在這個紀錄片當中,他們很多人視自己爲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但其實他們是最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是給這個國家最頂級的文物治病的“醫生”。他們的着裝言談與我們無異,同時生活在機器工業時代,但他們的手藝卻有了幾千年的生命,他們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拿手活,分工明確。木器匠人、書畫匠人、織秀匠人、鐘錶匠人。

其中,我最佩服的是修理鐘錶的匠人——王津。他很普通,普通到除了看過這個紀錄片的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對於鐘錶的修復,他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宮廷鐘錶作爲特殊禮物,有着極爲精巧複雜的機械傳統系統和華麗的外表,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機械製造和工藝水平,但修復他們們,就不像觀他需要一個個零件賞時的心情,那樣輕鬆愉快了。它需要一個個零件精巧的組合,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次的用心打磨和精良標準,無不體現了他們對工匠精神理念的完美詮釋。

工匠精神並不僅存在於那些創造歷史的人們那裏,它還滲透到人們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着我。它不僅是一種堅定、專注、堅持、刻苦鑽研的工作態度,更是值得敬畏的獨特。現在的我很需要這種精神,來建築我的夢想,即將奔赴高考的我。對這些人敬畏而又欽佩,同時還是我的精神楷模。我要努力的把這些優秀的精神灌輸到自己身上,數學的難題,英語的坎,我不相信我闖不過!

我始終相信:越努力越幸運!願這些匠人能被歲月溫柔以待,被世人牢記於心。

匠心築夢徵文2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專注與堅持裏做到物我合一,追求卓越……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本質內涵。

道法自然,工匠精神的境界亦復如是,《莊子》有云:“技近乎道”。早在古代中國,就已經有了技藝精湛的魯班、遊刃有餘的庖丁,他們的行技境界都是歷代工匠精神的畢生追求。關於庖丁解牛,書中曾記載了他與梁惠王之間的一段對話。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麼會有如此的高度呢?”他說,“我憑藉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肌理結構,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縫隙的骨節。十九年了,我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鋒利。”

這就是工匠精神的至高境界,當常規技藝與人的精神達到一種高層次的配合,心手合一,物我兩忘,便創造了極近完美、精益求精的深遠天地。

在國外,瑞士製表商對於鐘錶的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的用心打磨和精良雕琢,也無不體現了他們對“工匠精神”理念的完美詮釋。正是憑藉製表商們對瑞士手錶從鑄造材料、製作工藝、人爲加工等方面一絲不苟的孜孜追求,才使得瑞士手錶譽滿天下,經久不息地在世界各地暢銷,並且成爲人類製造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作爲以嚴謹、理性而著稱的德國,其在機械製造和哲學方面的突出貢獻,同樣離不開工匠精神。但是,工匠精神並不等同於“苛刻”,它是一種因時因地而異的生動存在,能把人的主體性傳遞到對應的作品中去,並從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創造奇蹟,讓大家在產品的背後感受到工匠本身所帶來的人文情懷,而不是冰冷的工藝品。

隨着互聯網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工匠精神”的呼喚逐漸成爲中國追求行業崛起和文明覆興的必然要求。時代需要創新,時代需要奇蹟,然而離開了以開放的國際視野、最新的前沿技術爲武器的匠人們,講究極致完美、精益求精的未來發展之路何以坦途前行?

工匠精神並不僅存在於那些創造歷史的人們那裏,它還滲透到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它不僅是一種堅定、執着、踏實勤奮的工作方式,更是一種熱愛事業、熱愛生活的擔當精神和時代使命感,是日常生活裏的奇蹟。在社會上存在的工作崗位中,若是都能用工匠精神對待每一件工作,這不僅能夠完成個人價值的釋放,也托起了一個輝煌的中國夢。

作爲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我們時刻以“誠信服務、合作共贏”的服務理念方面廣大羣衆,這其中同樣需要工匠精神。面對每一位客戶,身爲大堂經理的我,都會以真誠熱情的微笑迎接他們,關切地詢問、認真解答客戶所需,及時準確地幫助客戶解決相關問題,並引導客戶增加與我們合作的機會……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其中便貫穿了我對工匠精神的微末見解。工匠精神,更體現爲高超的業務技能和精湛的業務技藝。身邊朝夕相處的同事們,有的在手工點鈔、手工計息、翻打傳票等方面技能過硬,有的在行業相關證書的取得方面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對於我們而言不僅是口號,它早已融入我們的職場信仰中,貫穿到我們的生活態度裏。

重拾工匠心,重塑工匠魂,是助推時代進步的先決條件;唯有以一己之力不斷踐行工匠精神,才能無愧於心、無愧於時代,在未來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出一片芬芳的美麗!

匠心築夢徵文3

紀錄片《大國工匠》以熱愛職業、敬業奉獻爲主題,講述了八位“手藝人”的故事。他們中間,有在中國航天事業中,給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高鳳林,有載人潛水機上被稱作“兩絲”鉗工的顧秋亮,有高鐵研磨師寧允展,有港珠澳大橋深海鉗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飛機的鉗工胡雙錢,有鏨刻人生、爲APEC會議製作禮物的孟劍鋒,還有撈紙大師周東紅。

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大國工匠給我們以財富,這就是要深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繼承中國源遠流長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藝,讓“中國製造”、“中國創造”釋放出更爲奪目的光彩。

在這個五光十色、極致物慾橫流的當下,對這些成功的工匠們也少不了幾倍工資、幾套房子、幾多升遷的誘惑。但是,他們都沒有爲此所動。因爲他們的共同和特殊點,不僅在於技藝精湛,而且在於有一顆熱愛祖國,對所從事的事業的愛心和忠心,有一種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職業操守的“工匠精神”。高鳳林的話,代表了大國工匠們的心聲:“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大國工匠,匠心築夢——每一個從事五金製造的業者,都是一個個工匠,都有一份份責任。每個業者都應該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爲了謀生,而是爲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着傳承和鑽研,憑着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爲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爲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爲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臺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很多人認爲工匠精神意味着機械重複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着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着一個集體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爲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爲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異於常人的成就,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取得這種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一個集體將會怎樣?作爲你所在的集體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體爲榮,明天集體以我爲榮”,“我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應該對我的集體負責”。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學習,將學習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當中,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捷徑了,承擔責任,把自己當下的做好,捷徑可能就來了。所以請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一個熱愛集體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