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師德徵文

篇一:學高爲師 身正爲範師德徵文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師德徵文

學高爲師 身正爲範

記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裏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着標記前行。

時光荏苒,轉瞬間在教育戰線上我已經度過了四個春秋。回首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顯其間。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這三尺見方的講臺上,凝結着我全部的心血與汗水,苦過、累過、但能與我可愛的學生們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我熱愛我的事業,鍾愛教育不言悔。

“教師”雖說只是一個職業的稱謂,而在現實中,教師的職業行爲似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以犧牲自我來換得學生茁壯成長。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但教師們卻無怨無悔,矢志不改,耕耘不輟。這種甘爲人梯、無私奉獻精神就如同紅燭一般,燃燒自己來照亮別人,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一批批學生的成長。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們每天都進行着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麼,是什麼支撐着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呢?又是什麼使教師樂於奉獻、勤勤懇懇、充當人梯的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是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他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更是一種對於教育事業的責任心,以教書育人爲己任的高尚道德讓他們爲了中華民族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學校的許多老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教學上,精益求精,用廣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給學生以知識世界的洗禮;科研上,勇於創新,用富有價值的學術爲我國的科教事業作出貢獻。我深爲他們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所感動。學高爲師,德高爲範。師德是爲師之本,更是立國之基。魯迅先生曾熱情地稱讚過奉獻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卻要說,師不可以不德高。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安貧樂道?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化作春泥更護花”?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是優美的語言?是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學經驗?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優美流暢的語言、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

一代先聖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教誨我們:仁者愛人。泰戈爾也曾嘆道: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每個人都需要愛”在從事多年的教育工作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這句話中所蘊涵的道理。在愛的世界裏,一切都充滿了陽光。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我試圖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因爲我知道,每一扇門的後面,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門的開啓,都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教育是對生命情懷的傾訴與關注的過程,是知識的構建與生成的過程,,是師生爲了未來而共同奮鬥的過程,是托起希望的過程。我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要將我所知的全部教給我的孩子們,因爲我要對得起那些渴望知識的眼睛,那些對我如此信任的心靈。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蓮柯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纔有教育的先機。”

我的一個學生曾經這樣說,“我是一個特別不愛學習的學生,一拿起課本就犯困,但我特別喜歡聽您的課。我喜歡聽您叫我可愛的孩子,讓我覺得很幸福,我知道老師很愛我,所以我不可以對不起您。”

另一個學生告訴我,“我喜歡看老師對我們笑,我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溫暖與信任。老師就像母親,包容卻不放縱,我可以自由的表現自己,並且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很質樸的話,卻讓我感動。

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愛是世上最偉大的語言,是激發潛能的最好動力。

教師這個職業不僅僅是光榮的`,同時也是一種責任。我們不是教

書匠,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我們可以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我們可以感染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可以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我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身上延續,我們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閃光。這對於一個有限的生命來說,不正是煥發着無限的生機嗎?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甘霖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終而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笑靨的花朵。

我願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投身於教育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贏得世人的尊敬,社會的肯定,努力實現我真誠的育人理想。

教師是一縷和煦的春風,它用吹綠小草、融化堅冰的力量,在孩子們的心中播種希望。 身爲教師的我也常爲自己能從事這一偉大的職業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篇二:演講稿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她沒有特別出衆的外表,也沒有可歌可泣的驚人事蹟,但她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勤勤懇懇、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十中的精神在她的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她就是我們三年級組的徐素玲主任。

作爲一名黨員,徐主任時時處處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徐主任努力讀書鑽研、積極參加培訓、虛心請教,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收穫。她認真學習《教師人格魅力的構建》等文章,努力使學生、家長能接受自己、喜歡自己。爲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她認真拜讀了《在新課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使自己不被新課改的浪潮所淹沒。爲了充實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理念,她閱讀了《課堂教學模式探討》、《小學語文教師》、《班主任》以及《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等書籍報刊,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覺悟、理論水平、業務能力都得到較快的提高。徐主任還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並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徐主任也不例外。在工作中,她勤懇敬業,踏踏實實地教書育人,認

認真真地做好本職工作。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獲取更多的知識是最重要的任務。徐主任教學上本着“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宗旨,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教他們學習知識,而且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自開展三思教學達標活動以來,徐主任認真學習三思教學理念,積極探索,不斷實踐。每節課前,她利用導備法認真鑽研大綱,仔細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認真備課,就在前一段她爲了上好《木匣》一課,本課中有這樣一個環節,按照原來的五步卻找不到木匣,通過思考她知道其中的原因。就這一環節徐老師想用畫線段的方法形象的說明這一問題。她爲了瞭解學生是否會畫這樣的線段,在多長時間日內能畫好,就這一問題她與我討論了很久,並自己先動手畫一畫才放心。並且徐老師特別注意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方法,研究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課堂上,她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督促、幫助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並注重學生的展示、交流及評價。她的課堂宏觀上由教到學徹底轉變,微觀上細節處精心打磨,在細節上精益求精,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徐主任在認真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努力探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養學生能力發展的途徑。教學中注意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正是這種敬業、向上、奉獻的精神,使得徐主任成爲好課堂能手,及至教學名師。

徐主任的老母親多年臥病在牀,需要人照顧。但她從未因爲照顧老母親耽誤過學生上課,而是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把愛奉獻給了每一個學生。她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併力求公正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平時,徐主任積極地閱讀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著作,努力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多年來,她以她的真誠、公平、溫和贏得了學生的信任。

作爲年級主任,徐主任認真負責做好組內每一件事。每次組內學習、集體備課等活動,她都積極組織我們進行學習,互相交流,做到做到學習有收穫,活動有主題,研討有實效。在她的帶領下,組內氣氛融洽,人際關係和諧;教師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促進;青年教師能虛心學習,積極進取,老教師毫無保留地把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其他教師。正因爲有了這種和諧的氣氛以及人際環境,我們組教研風氣異常濃厚,教師治學嚴謹,彼此之間經常開誠佈公地交流,探討問題,努力鑽研教材教法,積極運用最先進的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爭做新時代的“科研型”教師。

徐主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徐主任的帶領下,我們將會繼續踏實敬業,團結奮進,爲建設十中貢獻更大的力量,創造更多的輝煌!

篇三:淺析“學高爲師 身正爲範”

淺析“學高爲師 身正爲範”

“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 也有人說成:學深爲師,品正爲範。從中可見學乃教育之基礎,德乃教育之本源。從字義理解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那麼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教師呢?是簡單的知識淵博型,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優秀的業務素質,健全的人格的全面教師呢?我想大家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樣才能做一名具有優良品德、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好教師呢?我個人認爲應具有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師不是職業,而是事業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轉型階段,文化發展空前繁雜,社會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每一個人都需要面的問題,作爲教師一定要有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認清教師不僅僅是我們的職業也是我們的事業,要把教育事業作爲我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對拜金主義盛行我們教師的價值觀一定不要盲從,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認識到這種風氣的錯誤性,以及爲了改變這種風氣,我們教師需要用過硬的素質來抵禦這種風氣。對把教育當事業的人,我懷有真誠的敬意。所謂“把教育當事業”,我理解至少有兩個含義:第一,研究;第二,創新。有事業心的教師,面對教育的所有現象,都能夠以一種研究的眼光去打量與審視,並自覺地進行研究。這種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論推導,而是結合自己每一天的每一個教育行爲進行分析、比較、質疑、琢磨、提煉等等。有事業心的老師總是具有一種超越自己的慾望,不願意簡單地重複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課文,針對不同的學生,或者在不同的時期,也希望能夠講出新意;哪怕是富有經驗的班主任,面對新的班集體,也努力追求帶出新的個性與特色。如果說,把教育當飯碗,能夠滿足教師物質生活的需要;那麼,把教育當事業,則還能給我們帶來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收穫。我們不能苛求每一個教育者都把教育當事業,但是毫無疑問,一個把教育當事業的老師能夠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教師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爲基礎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苦的,必須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第二、教師不是演講者,而是榜樣

我們常說“無聲教育”,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日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模仿教師的行爲,潛移默化的將教師好的和不好的行爲進行了學習。因此,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學生都會起示範與榜樣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是學生的教師,學生是教師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育工作不僅僅是教學,更要以人爲本、教書育人,家長把學生交給學校、交給教師,我們就有責任、責無旁貸去珍惜愛惜學生的時間。教師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第三、教師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獲取知識的引導者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在新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問探究式學習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轉變,教師要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面對自己的工作。新課程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發展與探究中學習知識,建構知識,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教

師要改變過於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努力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注重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從轉變自己“講課”爲主的教學行爲做起。

以往的課堂教學,主要弊病之一就在於教師灌輸得太多,將課文進行“支離破碎”的分析,術語、概念灌輸得多,感悟、體驗被忽視。事實上,老師灌過不等於學生學過,學生學過不等於學生學會,學生學會不等於學生會學,而“以學生髮展爲本”的理念要求我們的教學要達到“學生會學”的境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儘量改變“灌輸者”的角色,儘量做到:支離破碎的“分析”不講,學生已經懂的不講,學生自己能講的不講,教師自己講不

清楚的不講,學生聽不明白的不講。那麼,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講授些什麼呢不是照搬教參,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課文的心得體會、感悟和發現;必須有高於學生之處,能爲學生開啓心窗,要能講得學生佩服你;必須是傳授程序性的知識,而不是陳述性的知識。所謂“程序性的知識”,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運用,換言之,就是教他以規律、方法,授之以“漁”;必須傳授主題性的知識,而不是支離破碎的知識,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學習效益;必須傳授邏輯上有必然聯繫的知識。加涅說:“有組織的知識必須按一定的程序才能系統掌握。”教師在講授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喚醒已有知識的記憶,以不斷建構新的知識網絡。

第四、教師不是學生的長輩,而是學生的朋友

平易近人、與學生交朋友是師生溝通的橋樑。教師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教師就是長者,是學生的長輩,一定

是學生的老師的位置,既然是長輩,是老師,學生就沒有什麼理由不接受教師的意見,不聽教師的話。爲此,教師就把自己擺在了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一旦學生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時,我們的教師就會勃然大怒,認爲學生不聽教育,不聽我們的哨子。對於一些素質較低,道德修養不高的教師甚至會出現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爲和舉動。對於今天的教育,教師要淡化自己的角色。教師是社會的一員,不僅要充當“教師”這一角色,而且要充當多種角色。教師不但要以“長輩”的身份出現,更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只有與學生交朋友,師生之間的溝通才可以更爲方便,學生纔可以對教師有一種信任,師生之間溝通起來才更有效果。

幽默是師生溝通的催化劑。 學生對教師普遍要求和讚賞的一種素質就是教師要具有幽默感。教師語言幽默詼諧,富含哲理,是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人際關係的一種催化劑。教師的語言藝術對學生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管是在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還是我的課堂教學中,我都喜歡採用幽默風趣、詼諧的語言,通過這樣的幽默詼諧,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大家的溝通更輕鬆。在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我注意到教育語言的詼諧性,通過在幽默詼諧的氣氛在交流溝通,能夠冰釋師生之間的各種誤解。在十八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當前教育形勢下的教師,不應該再用那種古板、呆滯的語言進行自己的課堂教學和與學生溝通。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爲人師者亦爲人模範。三尺講臺上的我們,意氣風發,教書育人;三尺講臺下的我們,文明爾雅,

爲人師表。教師是現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承者,表裏如一是對我們最高的要求和行爲準則。“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風箏要想飛得高,必須由底下的線牽引着,假如沒有了這根束縛它的線,風箏只能掉在地上。我們如果是那隻風箏,那師德就是在我們腳下牽引着我們前進的那根線。如果線斷了,即使我們再努力,也不會飛的久,更不會飛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