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與規範

科學研究本來就是指在學科研究中探索本體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通過現象的研究得出事物的本質,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使人更清楚地認識到自然和社會 發展之“道”,並用以引導人們更合規律性、合目的性地創造。倘若科學研究止步不前,那麼後果可想而知,就自然科學而言,我們不會享受到今天的高科技成果, 就社會科學而言,我們也不會達到今天的文明進步,就人文藝術而言,我們也不會有今天的審美愉悅。所以說,科學研究一定要基於創新,而創新是在已有基礎上的 超越,這種超越意味着更深入,同時也意味着在叛逆,但它不是刻意玄虛的,也不是隨意顛覆的,因此科研的選題十分重要。同時也要講究方法,即科研的路徑,沒 有正確的方法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邏輯上的錯誤和論證上的粗疏當然不可能令人信服,也就無法建構理想的家園。選題和方法是互爲一體的,即目標和過程是緊扣 的,選題當然離不開方法的實施,方法的實施當然也離不開選題的目的。就藝術創作而言,偏重於形象思維,但誰能否定其背後理性思維的支撐作用,難道它沒有規 律而言?因此,作爲科學,它有相同的規律,作爲學科,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進行藝術研究,同樣有必要選題的創新和寫作的規範。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與規範

學術論文的選題創新是時代的需要,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在前有積累上科學的發現,人們不斷地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由此提出疑問、分析研究並給與解答,也由 此開發了人類的智力並推動了文明的進步。那麼何謂學術論文?“學術論文也叫科學論文,是用來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一種文章體裁。學術論文是學術研究的結晶, 是對某一學科領域的科學規律的揭示。在社會實踐中,人類總是不斷地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對各門學科、各種領域,從現象到本質,從特徵到規律,由存 在到發展,人類都在進行着從不間斷的探索與研究,並有着不同角度的認識和見解以及不同程度的發明與創造。這些科學知識、見解、發明、創造,需要表述交流, 需要傳播記載。撰寫學術論文,便成了一種表述手段,一種記載方式。”[1](P344)既然學術論文是一種科研成果,那麼它所體現的應是科研創新,不但在 成果內容上也表現在形式表達上。實際上,學術研究的範圍十分廣泛,就藝術方面而言,探討教育教學的規律,總結藝術創作的經驗,研究藝術領域的問題,都屬於 科學的範疇。但它也有專門的要求,一般是指在某個學科中的科學發現,而不是簡單的工作總結或經驗體會。《辭海》中說:“學術指較爲專門、有系統的學問。 ”[2](P2567)可見,學術論文是探討某一領域的科學研究的成果,而不同於一般的知識介紹、文藝創作和公文撰寫,這裏主要是說文本種類的不同,它們 之間沒有高低輕重的差別,科普讀物、文學藝術作品和公務需要的文件都有其寫作特點,也都有其規律並不斷創新,倒是在每個文種之內形成標準可見優劣,這是歷 史形成的共識,評判其貢獻主要看對社會的貢獻,當然文本的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與否也就是判定其質量的重要法則。那麼,學術論文有哪些基本要素呢?

首先,學術論文是學術成果的反映。其內容是作者在某一學科領域中對某一課題進行潛心研究而獲得的結果,具有專門性和系統性,而不是點滴所得。如藝術的結 構、旋律、節奏、色彩等等,不同時代的思想精神、表現方法以及風格特點等等。其涉及面非常廣,又具有特定性,所以作者應有廣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科學修 養。學術論文要求作者在專業上必須具有深厚的功力,對所研究的課題有全面的瞭解,不但知其現狀也要知其歷史,不但要熟悉學術界的動態還要把握好主攻方向。 學術論文既可以推翻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種陳舊觀點,提出新的見解和主張,也可以把一些分散的材料系統化,用新的方法加以論證而得出新的結論,還可以在某個 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的觀察、調查、試驗,獲得新的發現或創造而陳述出來。學術論文正是因有其學術特性,所以與一般的有感而發、不求系統、講心得、說體會的 文章有所不同。

其次,學術論文是科學探索的結晶。也就是說,學術論文應提出一種科學的見解或理論。《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說:“科學理論是由人類的想象力構想出的廣闊 領域的系統性概念化結構,它包括關於物體和事件內在規律性的經驗定律的體系;這些物體和事件既可以是所觀察到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這些定律所提出的結構 並設計用科學的合乎理性的方式來解釋這些事物。”[3](P720)學術論文的科學性是由科學研究的性質決定的,要求作者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論證並得出 科學的結論。因此學術論文必須尊重客觀實際,堅持實事求是;論說要持之有據,言之有理,切忌主觀臆斷,信口雌黃;各種論據資料、經典言論、實驗過程都要準 確無誤,確鑿可靠;要避免片面地看待事物,討論問題,要善於運用科學、嚴密的思維方法進行思考,使結論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準確揭示科學規律。

再次,學術論文是理論修養的體現。學術論文要求作者對所研究的對象有全面的認識,它是通過現象的研究而提升到對本體的認識,而且通過論證、闡發將自己的發 現和認識提高到理論的高度。在論證過程中,應廣徵博引,多方求證,全面闡述自己的觀點。不論是糾正謬誤,還是開拓創新,都應充滿理論色彩。因而,作者不僅 對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要有良好的修養,而且對相關的理論也要有所掌握,要具有較高的理論思維能力。對於藝術創作專業來講,形象思維固然重要,但背後一定有創 作理念,包括技巧的運用與發揮。即使在後現代語境下,那些非理性、反理性的行爲實際上也還有其潛在的理性,那些創作者試圖解構、叛逆、顛覆已有的傳統,所 以在形式上也表現出前衛姿態的離經叛道,但仔細研究其作品,仍會發現其內在的意圖和表現的規律,那麼學術論文就應以理性的方式揭示其實質。即使就創作的形 式角度講,任何形式不但提供給受衆藝術美,其中當然也暗含着理性美,很難想象無秩序、無規律的胡亂創作也稱其爲藝術品。固然西方出現了許多現代、後現代藝 術作品似乎不可理喻,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其中魚目混珠、良莠並存,正須用新的理論方法破解,所以理論也要創新。

總之,在新的時代要求下,學術迫切需要創新,選題的創新就是十分重要了。倘若沒有選好題目即使完成也意義不大,而如果有一個好的選題則意味着論文成功了一 半。因爲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花再大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沒有什麼價值,而如果選題很有意義,本身就說明研究者有學術眼光,能夠超越或創新本領域的認 識。積累不同,起點不同,層次不同,當然境界也就不同。因此,選題的創新與否關係到論文的成敗。那麼,學術論文應如何選好題目呢?

第一,應關注現實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一般來說,各學科領域在長久的發展中,雖然有了許多成績和經驗,但隨着社會實踐的進步和人們認識的發展,總會出現一些 令人困擾或不解的問題。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領域,無論是哪個學科的哪個專業,這樣的問題,有的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有的是學科發展中的關鍵 問題,有的雖是一般問題但迫切需要解決。我國正面臨改革開放深入拓展時期,就藝術領域而言當然也面臨着諸多新問題,比如說藝術創作觀念和藝術創作手段,由 於西方各種思潮和技術的涌進,一方面使人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認識,另一方面也對傳統發起了挑戰和衝擊,我們應如何吸收異質因素和應對複雜影響?再比如由於專 業分類過細的弊端造成了人的素質的狹窄,許多專業打破學科界限形成交叉互動、邊際整合的局面,其中的利與弊都需要探討而促進藝術的進步,有的跨學科研究取 得十分突出的成果,有的產生了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改進,有的也許是指導思想的錯誤而走向了誤區。處於轉型時期,面對的問題很多,這些都急需研究,如果找不 到課題或沒有新鮮的創意,那麼也就談不上論文的寫作了。

第二,應有科學上的新發現和新創造。科學上的發現創造是極有價值的,在人 類歷史上有着極大的推動作用。藝術是不是科學曾有爭論,哲學是不是科學也有爭論,但藝術、哲學總是有其規律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探討其發展規律應是一門科 學,否則設立這樣的學科有何意義?既然進行學科領域的研究,就應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有新發現、新創造。藝術作品在與時俱進,藝術研究同樣如此,有人說,藝 術是常青的,理論是灰色的,那得看是什麼樣的藝術和理論,實際上,二者不是對立的關係,應是一種親和的關係,沒有藝術實踐就不可能產生藝術理論,沒有藝術 理論也很難促進藝術實踐,馬克思的辯證法早已闡釋了這一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現代社會講究科學、方法,因此只憑經驗、感覺是不行的。 由於西方的工業發展產生了科技至上,所以一些哲學家和藝術家反對科技理性,這種思潮影響到中國與傳統的東方神祕主義相應和,於是使一些文學家、藝術家排斥 理性,殊不知東方的科技理性從來就沒有建樹起來,西方的感性主義也是在超越理性的基礎上產生的,和中國的傳統感性是兩碼事,怎麼能把西方現代的反理性和中 國傳統的重感性相提並論?欣賞一下西方現代的音樂、戲劇、美術等等就能感受出來,儘管流派衆多仍有藝術規律可循,其背後的哲學理念纔是重要的,這也正是現 代西方爲什麼藝術和哲學越走越近的原因。理清這些線索,纔會看清本質,因此藝術研究的科學性不容忽視,藝術創作有了理論的指導才能再上新臺階,如果老是墨 守陳規,沒有發現、創造,那就談不上常青,也當然就是灰色。

第三,應注意填補學科建設上的空白。科學的發展有其不平衡性,學科的建設同樣如此。在某一時期內注重某一問題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忽略了另外的 問題或方面,這就產生了短缺或遺漏。從科學發展的全局需要來看,這些空白也是需要填補的,比如一些相對於主流的邊緣科學,相對於時尚的冷僻領域,相對於重 要現象的特殊個案,相對於著名人物的塵封角色。歷史有其階段性,許多被遮蔽的價值或許能夠被重新發掘出來。比如對歷史的研究一向側重帝王將相,然而對民俗 的研究就豐富了歷史的全貌;西方的中世紀,在文藝復興時代被徹底否定,然而到20世紀許多藝術家又從中挖掘許多文化資源;在中國,由於政治的原因,一些歷 史問題沒有得到客觀的評價;而中外許多藝術家,也正是在研究者的開發下得到價值的重估,從而給人新的啓示和思索。藝術研究中應注意那些盲點,展開一些“另 類”思維,正如創作一樣應具有個性,獨具慧眼,獨闢蹊徑,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馬克思曾說“歷史是一門真正的科學”,也真正進行了大量研究才提出 著名的學說,打破了西方長久以來唯心主義的壟斷地位。既然是科學就要求實,但並不意味着對權威的崇拜,西方對馬克思的研究促進了現代哲學流派的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開拓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新局面。實踐哲學告訴我們,要拓展認識領域,那麼找出學科和專業的空白就是新發 現,在此前提下完成新創造就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即使課題研究還不完善,但世上難能可貴的是首創,出奇制勝總比因循守舊更爲精彩,這就要求對專業有全面的了 解,從而找到他人尚未發現的礦藏,選題纔有新意,纔有價值。

選題創新還有許多方面,比如通說、成說的糾正,要敢於質疑,提出新說,否則科學無法發展;比如對前說的補充、驗證,特別是一些富有創造性意義的假說,正是 通過不斷的充實、檢驗才豐富起來,形成完整的理論觀點;比如跨學科研究,現代許多新的科研成果都是多元凝聚產生的,綜合創新已成爲時代主流;比如中西方比 較,正是在對照中看到相同和相異,考察人類文化發展中各民族的創造,趨利避害,多元一體。總之,選題有新意,論文才有價值,纔會在理論指導或社會實踐方面 產生一定的作用。

選題創新是要經充分準備、深刻思考的,要考慮其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要考慮難易適中、量力而行,還要考慮完成論文所限定的時間和計劃的篇幅。一般情況下, 論文首先要考慮到其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有關此課題的研究現狀,研究的方法、步驟和進度,重點解決哪些問題以及預期達到的結果。這些在申報有關科研項 目和學位論文開題時都要求說明,當然也有助於理清研究思路和得到專家的評鑑。因此,一定要把創新選向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勇敢挑戰並精心設計。

選題創新與寫作規範是緊密聯繫的,要把研究內容完整、準確、清晰地表述出來,也要遵照科學的規律。因此,不但科學研究要講方法,論文寫作也要講規範,進一 步講,論文寫作也是科學研究的過程。二者的道理是相通的,很難想象思路不清、邏輯混亂、概念模糊的論文能說明科研成果的內在實質而令人信服。社會科學和哲 學、藝術等領域的學術成果一般都要由文字來表達(藝術創作中的學術性一般可以用文字來揭示),它不同於文學寫作和公文寫作,所以,提高文字寫作能力並遵守 寫作規範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學術論文是科研成果的體現,因此具有很強的學術理性。那麼進行科學研究,寫作學術論文,應注意那些問題呢?

首先,要理性地蒐集、研究、選擇、引用資料。其實在選題確立的過程中這一環節已經開始,沒有資料提供的大量信息也就很難了解所研究課題的歷史狀況和當下動態。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沒有資料也就無法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而說服別人。這就要求:

1、在論文寫作前,一定要蒐集豐富的資料。資料來源主要有相關的書籍、刊物、報紙等正式出版物,利用互聯網是一個途徑,但“從互聯網檢索到的文章並不可 信。他們可能尚未通過編輯、同行複審、圖書館篩選等過濾處理。而且資源實在太多難以管理。”[4](P134)蒐集資料時要注意檢索,選取有用的信息,可 以請教專家,包括圖書館、資料室的工作人員。資料越充分,基礎越牢固,內容越多,觀點越新。

2、在掌握大量資料後,要細心研究,掌握標準。因爲一般是在擬定課題後蒐集資料,在閱讀資料的基礎上就要研究,同時確定目的,決定取捨。要判定資料的優 劣,要鑑別資料的真僞,把事實與推論加以區別,仔細研究。在研究資料的過程中,其實對問題的把握也就越成熟,自己的思路也就越清晰,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資 料,不要有先入爲主與固執武斷的觀念,不要夾雜個人的好惡與偏見,至於得出何種結論是以後的事情,正因認真地研究了資料也就使論文更嚴謹。

3、選擇資料要去粗取精、棄虛務實、剔舊求新。要注意選取與課題相關和必要的資料,有用的資料不怕長,無用的資料要捨棄,在寫論文的過程中不能濫引資料, 不知所云。在博取的過程中注重精選,就可使研究的水準越來越高。要緊緊圍繞題目,注意資料的可靠性和原始性,因爲只有資料的確實才能引出正確的結論,要盡 可能選取第一手資料,轉引的資料要不怕麻煩與原始資料覈對,引用的翻譯資料要儘可能地與原著覈對。還要注意辨析資料的陳舊和新穎。因爲要寫出具有創見性的 論文,方法不外乎三種:資料常見而研究方法新,研究方法舊而資料新,資料新而研究方法也新。所以挖掘新資料有可能帶來新發現,科學研究不是一種重複活動, 在資料蒐集上也應有新眼光。

4、在寫論文時,引用資料必須緊扣論題,同時標示來源。所以蒐集資料時就 要注意詳明,免得以後麻煩,可以採取做卡片或用複印來記錄的方式。“引文是學術論文寫作中經常運用的一種論據類型。作者在論證某一學術觀點時,可以適當引 用一些著名學者的已有論斷作爲理論性論據。”[5](P361)當然,引用資料還有多種類型。但是資料一定要有根據、有出處。在我國,一般所有的學術刊物 都要求引文必須註明作者、著作、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以及頁碼。引文必須用引號標示所引內容,如果只引大意也可不用引號,但都必須給與註釋或說明。在美 國,“轉述是用你自己的語言和筆調敘述資料的觀點,並在文中爲引用觀點的來源加以說明並表示感謝。剽竊指把別人的話或觀點據爲己有。剽竊不僅嚴重違背了道 德,而且也是一種犯罪行爲,多數學院和大學會以開除的方式來處罰剽竊的學生。剽竊中最明目張膽的行爲是把別人的整篇文章作爲自己的。”[6](P138) 因而,使用資料時尤其要注意。

其次,要擬定論文的題目、觀點、寫作大綱以及寫作風格。其實論文的選題是在長期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中產生的,相應在論文的結構上自然也會有謀篇佈局的考慮,兩者相輔相成,即論點如何展開並得到充分的論證,這在掌握了大量資料後目標也會更明確。這就要求:

1、 題目一定要極爲精練、準確、概括地傳達出全文核心意旨。關於選題創新前文已有論述,這裏主要指論文題目的表述一定要體現全文的核心。題目要使讀者一看便知 作者的指向,不能含糊不清、令人費解。由於學術研究的問題有諸多不同,所以題目的擬定也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一個標題即可,如《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 觀》,有的在主標題後加副標題,如《藝術:無神世界的生命存在——尼采的藝術形而上學與現代性問題》(上述兩篇文章引自《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 期)。關鍵在於形式要爲內容恰當地服務,過大過小或詞不達意都會影響論文的嚴謹。

2、觀點一定要鮮明、合理、系統地貫穿全文首尾而不能自相矛盾。一般論文都有核心觀點或稱總論點,爲論述方便圍繞總論點下設分論點,這樣會使論文層次清 楚、說理深入、結構嚴整。一般學術論文要求有摘要和關鍵詞,便於讀者瞭解文章的大意。如《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題下的摘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是制 定當代中國宗教政策的理論根據,是從事宗教工作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關於宗教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宗 教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宗教本質觀、宗教價值觀、宗教歷史觀等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並闡明瞭‘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理論,形成了中國 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這一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豐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發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階段,也是宗教學理論的寶貴精神財富,對於指導 中國宗教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下面全文分設六個小標題: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界說和形成,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本質觀,三、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價值觀,四、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歷史觀,五、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適應觀,六、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重大意義。綱目明確,觀點 貫穿,前後一體。鮮明的觀點給人強烈的印象,合理的觀點令人信服,系統的觀點使人不容置疑。當然,不同的觀點可以展開爭論,但論辯的基礎是要符合邏輯,如 果不講道理或沒有學術規範,也就談不上什麼研究問題了,正是觀點的碰撞、交鋒、激辯才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3、寫作大綱一定要簡括、清楚、完整地列出全文的總體框架。可以說,它是經周密思考、悉心研究、反覆論證、集結智慧後的全文思路落實方案。就如建設一項工 程,沒有設計好方案就難能進行施工,就如進行一次探險,沒有設計好路線就難能達到目的,就如投入一次創作,沒有設計好佈局難能取得完滿的結果。擬定大綱就 是謀劃總論點、分論點的安排,要考慮層次的順序,要斟酌材料的使用,要預計統籌的效應。如《藝術:無神世界的生命存在——尼采的藝術形而上學與現代性問 題》全文分爲三個小標題:一、尼采的生命主義與藝術形而上學,二、尼采的超人主義與悲劇藝術,三、尼采的審美主義與現代性。這其實就是全文大綱,緊緊圍繞 摘要所言:“尼采堅持在‘上帝死了’的境遇中重新思考一切,他首次將生命理解成唯一的存在,將生命的存在方式理解成藝術,進而將存在論變成藝術學。”總 之,大綱列好了,綱舉目張,事半功倍,否則,思路不清,跟着感覺走,成敗可以預料。

4、寫作風格一定要考慮論文的內容與言說的方式相適應。“風格即人”,一般而言,每個人在長期的生活、工作、學習和研究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問題和處理問 題的原則,這種思維和處事的原則形成了總的“本色”基調。但是,就具體的問題而言又是多種多樣的,這就要求結合論文的內容適當調整言說的方式。比如探討重 大的問題,文字風格就要相應端莊嚴肅;辯說學術的爭端,可能就要鋒芒畢露,也可能含蓄委婉;談論相對輕鬆的內容,則可以活潑靈動一些。再如,問題學術性很 強,不免要用專業術語,以達到話語的深度;有時研究藝術問題,由於領域的特點或許感性的色彩就強烈一些;但有時晦澀難解影響了內容的表達,就要考慮用易懂 的語言傳達出所述的意旨。總之,要從表達的需要和接受的角度考慮,形成一種“性格”語言使閱讀對象便於認同和了解,給人一種語言的審美愉悅,當然,要達到 這種境地,需要書寫的鍛鍊和磨礪。

再次,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嚴謹、詳實、凝練。學術論文的嚴謹性是首要的因素,試想一篇經不住推敲的論文有多大的說服力?詳實是指論題要儘可能地用 事實、道理來充分論證,沒有實際內容、只是空泛議論就會令人感到乏味。凝鍊則是指文字言簡意警、精要傳神,藝術類的學術論文有其特殊性,是說既有理性內含 又有感性文采。這就要求:

1、結構上一定要全盤設計、符合邏輯。前面已經提到,如題目、觀點、大綱的擬定。關於總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縱線式的,選取 一個問題,按歷史線索論述,或層層深入探討;橫線式的,選取一個問題,從其不同方面分析,或分列幾個角度展開;還可以將縱橫結合起來,縱中有橫,橫中有 縱,無論如何,都是爲說理的清楚。否則,不經過周密的籌劃,草率從事,邏輯混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2、內容上要豐富、精當,信息量大、說服力強。應充分利用搜集的資料並精選使用,緊緊圍繞論文題旨進行深入論述,列舉大量事實透徹地闡明觀點。內容詳實不 是資料的簡單羅列,那樣會冗雜拖沓,而是指資料的擇優汰劣、輕重有別,這樣纔會重點突出。該濃縮的則濃縮,一句話既提供了信息而背後又有巨大的容量,這樣 的句子組成的段落極富張力;該展開的則展開,即深入挖掘資料的潛在內涵,做細緻的分析和精到的揭示;該省減的則省減,只要能夠足以輔助、補充、支持論點, 概略提出佐證即可,就不必再贅述。總之,文章要有實際內容,使人既瞭解論題方面的總體情況,又以資料的優化突出了自己的觀點,纔會使人感到言之有物,獲益 良多。

3、語言上也要力求精準,切入肯綮,並富有美感。語言的凝練是很高的修養,實際上反映了作者的品位和境界,需要長時間的踐行和體味,一些大學者的學術論文 就既富理性又富韻致。語言的美感並非華而不實,也並非質木無文,孔子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7](P61)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所以語言的表述 不只是簡單的文字訓練,任何優雅的符號背後寓含着創作者智慧的結晶,這也如同藝術創作,試想粗糙的作品給人何樣的感受?真、善、美是人的至高追求,體現在 語言上也應凝爲一體。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學術論文的寫法有很多種,上述不過是所舉大略而言之,難免掛一漏萬。有志於從事學術研究者,當先在專業領域下些功夫,至於寫作當然也 有其規律,只要用心體察、實踐並不是很困難。正因有感於一些論文很不學術,即無創新也不規範,才寫了上面的文字,也算是對學術寫作的一點探討,不當之處還 請方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