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幸福的同義詞

幸福 (人類情感)

幸福,是指一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而產生長久的喜悅,並希望一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並不與快樂、快感、方便劃等號。幸福感=R*滿足感(R:幸福商)。幸福劃分爲四個維度,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每個維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將淺層次的快樂轉化爲深遠的滿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處更大的事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幸福是在不幸之中解脫和以後與之形成對比才能感覺得到。

詞語釋義

解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現有生活的滿足感,並希望保持現有狀態的穩定心情。

《啓蒙文》定義:幸福是人的精神(意識)對自我進行覺知時的滿意狀態。

新釋:幸福存在於差異化中。差異化的存在,不僅是合理合情的,而且是一門大學問,從人類認知學角度看,它就是產生幸福感的源泉 。(古樸)

詞源:

幸:吉而免兇也。------東漢·許慎《說文》。非分而得謂之幸。——《小爾雅》

福:佑也,------東漢·許慎《說文》。古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爲福。與“禍害”相對,按,本作祜也。

古文中二字連用,謂祈望得福。

《新唐書·李蔚等傳贊》:“至憲宗世,遂迎佛骨於鳳翔,內之宮中。韓愈指言其弊,帝怒,竄愈瀕死,憲亦弗獲天年。幸福而禍,無亦左乎!”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無禍;不患得,斯無失。”

幸福有不同的支撐點

沙泊柳曾在短文《追求中的歡笑》裏這樣描述幸福:”不要以爲讓今天的人們感到幸福的東西還能滿足未來人羣的需求。記憶中,人們最初的幸福也許是吃飽飯,後來是吃好飯,之後就是經濟富足、提高生活水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理念……“

由此分析,幸福在不同時間裏,不同的環境下的支撐都是不同的。

幸福的同義詞:快樂,甜蜜,美滿,歡樂,愉快,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