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說課稿(通用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說課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說課稿(通用5篇)

大班語言說課稿1

一、說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平時家長們總是儘自己的一切能力,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努力使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多的快樂。可越來越多的孩子脾氣急躁、自私自利、經不起挫折,找不到快樂。

《快樂口袋》是篇格調歡快、充滿童趣、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故事裏的裝滿小動物快樂的“神奇口袋”不但讓小動物們充滿友愛、快樂,還能幫助小動物們克服困難、重新找回快樂,它生動、有趣、充滿愛心的情感主題,既讓幼兒在聽賞中着迷,又留給了幼兒較大的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空間,還能讓幼兒很直觀地明白快樂是什麼,快樂究竟在哪兒?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把目標定爲: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並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快樂。

2、積極參與討論,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3、能發現快樂、分享快樂,培養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個性品質。

三、說活動教學法

教法和學法既是矛盾的統一體,又可以相互轉化。根據本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我設定的教學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的內容,爲幼兒創設情境,就彷彿讓幼兒置身於實際的環境中。

2、交流討論法:我將改變以往的提問模式爲開放式提問。如:小朋友們,森林裏住着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發現的這隻神奇的口袋只能裝什麼呢?等這些問題來啓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的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

四、說活動過程

本節課,我將活動過程分別爲四個步奏進行,分別是:

激發興趣---體驗作品經驗---鞏固作品經驗---遷移作品經驗

第一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出示自制口袋,先引起幼兒的注意力,然後再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東西是什麼呀?”這樣可以引發幼兒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的關注和興趣。

第二步:根據幼兒好奇、求知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幼兒欣賞故事,我們爲幼兒提供故事錄音,供幼兒欣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着、支持者、合作者,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與老師、同伴說說各自看到的是什麼。

第三步:由於大班幼兒都是具備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們都是提出問題,如森林裏住着一羣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發現的這隻神奇的口袋只能裝什麼呢?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去說一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着、支持者、合作者,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與老師、同伴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遊戲是幼兒的天性”,作爲教師,應創設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故事情景,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充分表現自我和大膽的說話。

活動延伸:和家長一起製作一個快樂口袋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遵循《綱要》指導精神,最大化發揮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利用家園互動的平臺對活動進行延伸,這樣可以培養幼兒能發現快樂、分享快樂,並積極面對生活的良好個性品質。

本節課還有一些環節尚待改進:

1、讓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表演故事,利於加深對故事的體會和理解。

2、結束部分應播放快樂的背景音樂,讓幼兒與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

大班語言說課稿2

大家好!

這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語言活動《春姑娘的悄悄話》。

一、說教材:

詩歌《春姑娘的悄悄話》選自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材,這是一首散文詩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她以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詩歌中迎春花、翠柳、小河、小狗熊、森林、百靈鳥等作爲春的使者讓它們充滿自豪感,讓人彷彿置身於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之中,能夠呼吸到春天的氣息,不由自主地感覺自我像春天一樣渾身充滿活力。散文詩詩歌雖短小,卻充滿了趣味,想象力豐富而美麗,動態感強。春姑娘悄悄地來了!

春姑娘來到田野上對着迎春花說了一句悄悄話,迎春花立刻"滴答滴答"地吹起了小喇叭。燕子、小河、小狗熊、森林、百靈鳥聽了春姑娘的悄悄話立刻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這都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忙幼兒對作品的體驗。"詩歌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貼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親身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而且意猶未盡。學習散文詩歌《春姑娘的悄悄話》應運而生,孩子們透過學習散文詩能夠再次感受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並萌發一種用心向上的激情。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用心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我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文表達潛力和思維潛力。同時要培養幼兒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透過看圖理解散文詩資料,感受春天美麗的景色和勃勃生機帶給我們的快樂。

2、能用喜愛、充滿趣味的語氣說一說,並能認真傾聽別人描述春天美的話句。

3、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春天的變化理解詩歌,並透過比較,明白"滴答滴答"、"嘩啦嘩啦"、"嫩綠嫩綠"、"搖搖擺擺"、"嘰嘰喳喳"、"蹦蹦跳跳"、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詩歌。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引導幼兒理解詩歌資料,感受春天美麗的景色。

活動的難點:在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仿編散文詩。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透過啓發提問、動作表演、觀看課件、遊戲等方式讓幼兒理解並掌握詩歌格式,以突破難點。

爲了展示給幼兒詩歌的優美意境,又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物質準備:

1、實物投影儀與詩歌匹配的課件。

2、春天的美麗景色圖片五幅。

3、欣賞《春天》歌曲。

知識準備: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並進行描述。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構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與幼兒一齊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直觀教學法:本活動爲了幫忙幼兒熟悉詩歌資料,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老師製作相應的課件。讓幼兒透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

2、啓發提問法:在幼兒欣賞了完整的春圖和作品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句理解並學習詩歌詩。如老師提問:"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根據幼兒所說的出示課件中相應而論,有目的幫忙幼兒感受春天的美。"

3、動作表演法:本散文中有許多動詞、形容詞,爲了避免讓孩子枯燥地學習理解新詞。我將引導孩子透過動作表演加深記憶和理解。如學習"蹦蹦跳跳"一詞時請孩子們用小青蛙優美的舞姿來表現。

4、遊戲法:活動中還要求幼兒能感受詩歌的美,體春天美的景色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則採用遊戲法,由老師扮演春姑娘,在遊戲中加深體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用心參與語言活動,不僅僅豐富了幼兒的語言詞彙,鍛鍊了幼兒口語表達潛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設計音樂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聽聽、說說多種方式的參與,對大自然的奇妙產生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用心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爲了讓幼兒對春天的使者有進一步的認識,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對答法,給幼兒帶給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用心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詩歌的語言,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麗。

3、音樂遊戲法:透過簡單愉快的樂曲,優美熟悉的旋律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幼兒對詩歌語言的記憶,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促進思維的發展。

4、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做中教、玩中學、玩中求進步",在最後一個環節中我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仿編詩歌,引導幼兒大膽表現,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潛力。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爲:

激發興趣--觀看多媒體--欣賞散文詩相應的象聲詞--創編散文詩--音樂遊戲(春天)

(一)激發興趣(8分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從遊戲《春遊》引出課題:我扮春姑娘,帶孩子們去春遊,在佈置成春意盎然的環境裏觀察,傾聽春姑娘的悄悄話,並告訴同伴自我的發現。從形式和資料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爲幼兒以無意注意爲主,有意注意纔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好玩的遊戲,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觀看多媒體音樂課件(2分鐘)

採用多媒體課件,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大自然,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說一說。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學習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三)欣賞詩歌(10分鐘)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3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詩歌的記憶,同時也爲後面的創編詩歌奠定基礎。

(四)創編詩歌:

這一個部分我透過比賽的方式引導幼兒發揮想象,並大膽運用語言、動作,表達想象,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一開始,我抓住孩子們好勝的心理提問,你明白春姑娘還會對我們說些什麼悄悄話嗎?,激發孩子們大膽想象,並用語言完整地描述,對錶達潛力差的幼兒及時鼓勵和肯定。

(五)音樂遊戲(春天)

活動最後環節,教師和幼兒邊唱邊玩遊戲,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讓幼兒在簡單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以上是我對組織語言活動《春姑娘的悄悄話》教學的初步理解和想法,如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們批評指正。

大班語言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省編教材中班上冊主題四《神奇的翅膀》中的內容。幼兒通過前面主題活動的學習,感知了“翅膀”的神奇,從而萌發出一種羨慕之感,幼兒也幻想着有一雙神奇的翅膀自由地飛翔,而這首詩歌就恰巧訴說了幼兒的心聲。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詩歌內容充滿了幻想色彩,幫助幼兒從高處飛翔的視角去看周圍的世界,擬人化的語言風格和重複性的句式結構,給幼兒清楚的記憶和想象的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

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詩歌中“如果我能飛”的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2)引導幼兒按照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是理解和掌握詩歌內容。活動難點:是按照詩歌的句式學習仿編。

活動準備:

(1)小天使飛翔的動畫課件

(2)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片

(3)提供幼兒每人一張場景的圖片。

二、說教法

1、視聽結合法:爲了刺激幼兒的視覺器官,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探索性強的小圖片和形象可愛、色彩鮮豔的大圖片。在示範朗誦時,配上了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器官,使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分段跟誦法:這首詩歌描寫了三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詩歌的完整性,因此選用分段跟誦法。在每一段朗誦前按詩歌句式設計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詩歌中的語句,然後帶領幼兒分段進行朗誦。

3、探索仿編法:教師通過啓發式提問,引導幼兒探索仿編句式的規律,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三、說學法

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在示範朗誦前我有意設計提問,讓幼兒帶着問題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教師聲情並茂地示範朗誦,刺激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了幼兒想說的願望。

大班語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金雞冠的公雞》故事內容生動活潑,內容不斷重複,使幼兒容易讀懂和記憶。公雞是幼兒日常熟悉的動物,對於學習就更加容易。

本故事情節起伏跌蕩,能充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故事中豐富的語言有利於幼兒模仿,爲續編做好基矗

二.說活動目標

1.培養喜愛聽故事的習慣,瞭解故事中各個角色的特點,如: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狐狸的狡猾,貓和狐狸的機智和勇敢。

2.《綱要》中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有一,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次活動通過生動的語言和重複的段落,讓幼兒更好的體驗和理解作品。

3.學說故事中個角色的主要的對話,豐富詞彙: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

4.用故事的語言自由進行對話。積極動腦筋,參與故事情節喜歡錶演。

三.說活動準備

兒童學習語言,興趣是關鍵,爲了引發幼兒的興趣,爲了讓幼兒能更融入故事情節和更好地學習。我爲幼兒準備了:

1.活動圖片(用金色的紙做成的公雞的雞冠)

2.提前請幼兒觀察圖片,理解黑黝黝,急騰騰,高聳聳,熱烘烘的含義

四.說重難點

1.學習故事情節,學會複述故事,學習故事中的詞彙(重點)

2.學習故事結構,最好能學會續編故事(難點)

五.說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引發幼兒聽故事(觀察能讓幼兒發現有關故事的有趣的情節,更好地提高興趣)

出示圖片,能讓幼兒進行觀察:剛纔我們一起看到圖片有什麼?

大家知道在黑黝黝的森林,急騰騰的河流,高聳聳的山頭髮生了什麼事呢?我們大家一起看看吧!

2.老師結合圖片介紹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提問(幼兒能從教師生動的描述中更深地理解故事情節,融入故事情節)

1揭開教具向幼兒講述故事內容

2貓和畫眉鳥爲什麼讓公雞在家裏一聲不響?不能把頭探出窗外?

3狐狸是怎麼唱的?爲什麼給他小豆?(引導幼兒感受狐狸的狡猾)

4貓和畫眉爲什麼“嚴厲”的對公雞說?

5狐狸爲什麼要說“不給公雞”?

6當貓和畫眉鳥發現公雞不見了心情是怎麼樣的?怎麼樣才能把公雞救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能將自己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你喜歡誰?爲什麼?你不喜歡誰?爲什麼?

貓對公雞的感情是怎麼樣的?貓對狐狸的感情又是怎麼樣的?

(提問能引導幼兒更好的感受角色之間的情感變化)公雞的貪吃,愛聽奉承話,狐狸的狡猾,貓和畫眉的機智勇敢。

(引導幼兒理解更多角色的特點)

4.以情節表演的方式結束遊戲,讓幼兒在表演中更進一步的體會故事情節和遊戲的樂趣!

六.說教法

爲了讓幼兒今後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視聽講解法,遊戲法。”通過這些方法豐富兒童的語言和情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習得故事內容。最後的遊戲法更是讓幼兒在輕鬆愉快中活動。

七.說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後讓幼兒回家找材料,以原始故事結構爲樣續編結構故事。

大班語言說課稿5

大家好,這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

一、說教材:

《蘿蔔回來了》是一篇講述小動物們相互關心的童話故事,故事中以"蘿蔔"爲線索,將小動物們把蘿蔔送給朋友分享的一個個情節,串聯成一篇充滿愛心和喜劇特色的故事。故事採用反覆式的結構,類似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其中描述小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既有重複,又有不一樣的資料,既易於爲幼兒掌握複述,又對他們有必須的新鮮感,這一種方式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因素,貼閤中班幼兒思維的特點,因而能夠很好的爲幼兒理解。

故事中所反映的"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完美情感,因爲"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節奏社會生活,讓此刻大多數幼兒都缺乏"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體驗,進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這和我們和諧社會的發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綱要》中也提出:"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見向孩子進行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個性是我們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並已逐漸學會了交往,這時候,給他們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對他們今後的爲人處世都將起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

結合故事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培養目標,因此我選取了《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爲活動資料,期望透過故事中善良、生動地人物形象來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一)、根據新《綱要》中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幾個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資料,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完美情感。

這是從孩子的知識培養維度思考制定的,由於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還處在初級水平,傾聽潛力還需加強,加上本故事資料是很長的,所以我從故事的線索出發,讓幼兒來逐步理解故事資料。

2、學習複述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技能的培養維度出發的,中班的孩子雖然能獨立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講話有時會斷斷續續,因此,我以語句的複述學習來促進幼兒的完整講述潛力。同時我們也明白"行動和言語是相互強化的",因此,我把這句心理描述的關鍵語句提煉出來,語句的複述也是增進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完美情感。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情感態度培養維度出發制定的,"關愛他人"、"與人分享"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們中班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應建立的情感態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標。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的資料,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完美情感。

因爲故事是語言技能鍛鍊、情感表述的載體,只有把握了故事資料,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好處,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資料"作爲活動的教育重點。

難點: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完美情感。

因爲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資料、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移情至自我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起孩子對"關愛他人"、"與人分享"完美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爲我的活動難點。

三、說教學準備: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

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故事中所涉及的動物以及食物。

物質準備:雪天背景圖一幅,大蘿蔔圖片一張,故事錄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主角圖片各一張,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打X的嘴巴圖片各4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階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主角圖,能夠幫忙幼兒理解故事資料,同時大蘿蔔圖片和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清晰地表現出了送蘿蔔的過程,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這種"自我捨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愛的傳遞過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能夠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以景促情,豐富孩子的表達。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從"支持"、"引導"、"合作"三方面出發,主要採用了下列幾種教法:

創設情境誘導法:利用背景圖片(大雪天),烘托出"蘿蔔"的珍貴,這一情景也讓孩子進入了故事情境,爲後面體驗"關愛他人、與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碼。

另外,在幼兒情感遷移部分,我也運用了"創設情境誘導法",以孩子平時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來喚起孩子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經驗。這是因爲中班孩子的記憶是無目的的,因而容易遺忘,所以需要必須的情境來激起他的回憶,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

設問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賞之前我都進行了設問,讓孩子帶着問題進入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僅增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讓孩子能有目的的傾聽故事,利於故事資料的理解。

講述法: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增強了,運用語速、音量的變化,透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資料,幫忙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到達教育目的,爲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直觀演示法:由於孩子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階段,抽象思維還未構成,所以對事物的認識依靠於圖片、模型等,這個故事雖然資料重複,但是涉及的人物衆多,容易混淆,運用圖片的直觀演示,讓孩子對人物形象以及"送蘿蔔"的過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討論交流法:新《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我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潛力和思維潛力。"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討論交流發,如討論:"爲什麼蘿蔔又回來了?"、"小動物們爲什麼都不吃蘿蔔?"來引導孩子萌發"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意識。

(二)、學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個學法:

觀察法:孩子對生動的圖片總是有興趣的,所以我採用觀察法,讓他們觀察背景圖(大雪天)以及主角圖,這樣不僅僅增強孩子的活動參與性,也幫忙孩子抓住故事線索,瞭解故事資料。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我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這也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提出的"語言潛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同時,討論的形式能給孩子寬鬆的講話空間,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視、聽、講結合法:這樣讓孩子透過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語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機融合,個性是觀察"送蘿蔔"過程圖的環節中,孩子們在明晰主角間關係的同時,聽聽、講講,利於故事資料、語言的學習。

模仿扮演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在"心理描述"語句的學習中,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模仿主角的心理對話,在主角表演中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的完美情感,

情境體驗法:情感的激發是需要介質的,個性是中班孩子,孩子處在具體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記憶特點、語言表達潛力決定了他們不能把曾今發生的事情帶着感情完整講述出來,所以運用情境體驗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圖片幫忙下,孩子纔有話說,有情抒。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資料重複、語言通俗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激趣導入,引發疑問。--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資料。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資料,學習心理描述語句。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1、激趣導入,引發疑問。

師出示背景圖,展開談話:"這是什麼季節?""雪地裏有什麼?""這麼冷的天,小兔子出來找東西吃,它看到蘿蔔會怎樣樣?"

此環節的重點是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的線索,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孩子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個瞭解,突出了蘿蔔的珍貴。同時,在討論中可能有的孩子會說出"把蘿蔔吃掉"、"拔蘿蔔藏起來"等想法,幼兒討論得出的結論能讓孩子在故事傾聽過程中產生情感衝突,利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把握。

2、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資料。

師設問:"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小動物有沒有把蘿蔔吃掉?他們是怎樣做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主角圖。

此環節的重點是初步理解故事資料,透過提問法、演示法,幫忙孩子瞭解故事的主要主角,和"蘿蔔"這一線索的發展狀況。

3、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資料,學習心理描述語句。

師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問:"蘿蔔是從哪裏來的?","小兔子把蘿蔔送給了誰?它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搞笑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擺放主角圖和箭頭和打X的嘴巴圖片,並鼓勵幼兒用生動的語言模仿小動物的心理描述語句。隨後,教師組織幼兒幼兒觀察"送蘿蔔"路線圖,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言來羣衆介紹送蘿蔔的過程。

此環節的重點是進一步理解故事資料,學習心理描述語句,教師透過提問法、直觀演示法的教法幫忙孩子瞭解故事中情節的發展順序,幼兒透過視、聽、講結合法,模仿扮演法來學習重複的語句,增進對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蘿蔔"路線圖的運用幫忙孩子清楚瞭解了故事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本環節的重點。

4、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教師提問:"蘿蔔是誰第一個發現的?最後又回到了誰的手裏?小動物爲什麼都不吃蘿蔔?""你喜歡故事中的小動物嗎?爲什麼?"透過孩子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小動物們明白要關心朋友,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們一齊分享。"並順勢介紹本故事的名稱。

接下來是遷移故事主題,透過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樣樣來關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樣樣來關心你的?"等鼓勵幼兒講述自我的生活經驗,若孩子講述有困難,教師則能夠播放幼兒生活中相互幫忙的情境圖片,幫忙孩子講述。最後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願意與人分享,這纔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環節的重點也是本活動的難點,即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完美情感,教師運用討論交流法、情境體驗法來激發孩子對故事情感的把握和遷移,因爲孩子的記憶是無意識的,同時孩子情感表達的語言潛力還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必須的具體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能夠到達"以景促情"的效果,解決了本環節的難點。

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