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說課稿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一元一次不等式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這麼教來闡述本次說課。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和不等式的性質,所以,本節課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另外,本節課爲後續學習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奠定基礎。

不等式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它與數、式、方程、函數甚至幾何圖形有着密切的聯繫,它幾乎滲透到初中數學的每一部分。所以,本節課在數學領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

本學段的學生逐漸掌握抽象概念和複雜的概念系統,能作科學定義,抽象邏輯思維逐步佔優勢。

本階段的學生類比推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在生活中已經遇到過很多關於一元一次方程的具體的事例,所以在生活上面有了很多的經驗基礎。爲本節課的順利開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會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總結歸納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驟。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學生自己總結歸納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驟的過程,提高歸納能力,並學會類比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數學建模,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並能夠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二)教學難點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

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講授法、討論法。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交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老師的教是爲了不教,這纔是教學的最高境界,所以我採用的學法是練習法、自主合作法。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採用複習舊知的導入方法。我會讓學生回憶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明確指出今天學習的內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考查學生對之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爲今天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打下基礎。而且開門見山的導入方式能夠快速地進入主題。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新知探索環節,首先我請學生類比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給一元一次不等式下定義。

能夠總結出: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接下來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的不等式x-7>26如何解決的,通過學生回憶總結可以得到:通過“不等式的兩邊都加7,不等號的方向不變”而得到的。

接下來提問學生有沒有更加簡便的方法解不等式?讓學生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進行解題。可以得到相當於可以用“移項”,來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強調每一個步驟,在第二題最後一步,強調當不等式的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解完不等式,先讓學生回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是什麼?並類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總結一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驟是什麼?

從而我們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爲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爲xa的形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保持高度學習熱情和探究慾望的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參與意識。

(三)課堂練習

第三個環節是課堂練習環節,出示問題,解不等式,並在數軸上表示數集:5x+15>4x-1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爲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上述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新知的理解。可以深化教學內容,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小結作業

最後一個環節爲小結作業環節,關於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今天的收穫。

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習反饋,及時加以疏導。

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爲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潔明瞭突出重點的意圖,這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