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海倫·凱勒》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冊語文教材裏的一篇課文。文章主要選取了海倫一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來寫:如飢似渴地學習盲文;夜以繼日地學習說話,從而成功地考上大學。作者通過對這兩件事的詳細描寫,表現了海倫不屈不撓的與命運作鬥爭的精神。課文開頭先介紹了海倫小時候因遭受疾病而奪去了她健康的人生,從此她便與這個有聲有色的世界所隔絕,但小海倫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頑強地站了起來與殘疾做着常人無法想像的鬥爭,終於以她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了自己雖然身體殘疾,但殘而不廢!她用自己奮鬥的一生告訴世人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意義。海倫成了一種精神的象徵,她的這種精神永遠激勵着人們面對挫折與不幸,我們始終應該做一個強者,做一個永遠“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

二、 說教學目標:

本課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文章篇幅比較長,內涵比較深。因爲這一學段的孩子不讀文上有了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爲了強化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我特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中部分重點詞句;

3、 初步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與命運作抗爭的頑強精神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根!爲了把這一根抓住,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識字、寫字仍然是這一課的重點。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還僅只是十來歲的孩子,而且海倫的生活可以說與他們存在着兩個世界距離。他們從未體驗過盲、聾、啞的生活的滋味,是很難走近海倫的生活世界的。所以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與命運作抗爭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是這一課時的教學難點所在。

四、說學情

(一)學生對人物故事一類的文章一般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歡知道故事大致情節,而忽略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經典的詞語。

(二)文學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對於五年級學生來說,他們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富有同情心和愛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喚醒孩子想像力,以使他們更好地走進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產生心靈的共鳴。教師要很好利用孩子這一特性,創設情境,讓孩子通過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想象他人,更好地把自己與文本中的人物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樣纔能有效地讓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心靈的共鳴,纔能有效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喜與悲,才能讓他們把握好難點,努力突破學習難點,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問題情境教學法,抓住重點詞句,喚起生活經驗,走引導感悟。

學法:自主、探究、朗讀、感悟四結合學習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音樂敲擊心靈

音樂可以抒發人的情感。開課我以音樂烘托人物情感,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海倫雙目失明,雙兒失聰時的痛苦描寫部分。這一情感的體會設計,海倫那痛苦的生活敲擊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抓住學生富有同情心的心裏特點,把學生引入對課文的最後一段的理解,在朗讀中他們知道海倫考上大學的喜訊,臉上露出了笑容。我抓住時機她的成就靠的是什麼?引入新課的重點“不屈不撓”這個關鍵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新課的學習。讓我們捧起書,一起去走近海倫.凱勒吧。

(二)、抓住關鍵詞、句,走進人物。

小學生沒有可供借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對海倫“不幸”的命運,“艱難”的成長過程和“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的“奮鬥精神”不容易產生共鳴,因此,讓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走進海倫的內心世界,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爲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變苦學爲樂學,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讓學生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走進海倫的內心世界,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時,我準備採取“情境教學法”、“提綱挈領,自主學習法”、“讀寫結合訓練法”來突破教學重難點。“情境教學法”能使課堂產生吸引學生的巨大魅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提綱挈領,自主學習法”,也是現代教育改革所倡導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課文第四小節中“她不分晝夜……摸出了血”集中體現了海倫的“不屈不撓”,課文語句凝練概括,要讀出其中的蘊含,則需要創設情境,營造適合學生想象與讀寫的最佳氛圍。

(三)、喚醒經驗引共鳴

爲了避免語文教學中條理分析的情況出現,我將課文3、5、8納爲一體進行教學,我提示學生靠着這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海倫學會了“算術”,學會了寫字,學會了說話,這是課文主要告訴我們的,我讓孩子默讀課文3、5、8節,思考:你還發現了海倫的什麼?通過我的點撥指導,學生交流發現海倫內心充滿了愛。正是因爲內心有愛,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開始,她纔會把世界想像得那麼美好,她纔會將畢生的精力傾注在殘疾人身上。也是心存愛,使得海倫寫出了那麼多感動世界的文字。隨即摘選部分出自《衝出黑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內容,與文章主題相關,以豐富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四)、鞏固拓展作鋪墊

1、整體感知我採用給詞複述課文的方法。

2、對於海倫.凱勒的有關資料,孩子們知道的不是太多,尤其是安尼.沙利文老師,他們更是知之甚少,所以爲了讓孩子對海倫和沙利文兩位人物瞭解的更多,以有效地拓展他們的知識面,讓他們課外讀一讀海倫的書,象《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都非常值得孩子們一讀,通過學習課文,再讀一讀這些書籍,我想,對孩子心靈的觸動一定會更大。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靈魂,是一節課的生命線。爲了突出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使本節課教學有一條明晰的流線,我特設計瞭如下板書:

不分晝夜

拼命摸讀

8、海倫.凱勒 如飢似渴 不屈不撓

夜以繼日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草地上的空罐頭》講述的是一個關於環保的故事。故事中通過四種小動物對待空罐頭的不同態度,深入淺出地讓幼兒明白“愛護環境,應從我做起的道理”。特別是最後一幅圖:當空罐頭被兩隻小烏龜撿去後,變廢爲寶,做成了一艘小船去旅行了,是這個故事中最經典的一幅,它提醒了幼兒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東西都能夠做到廢物利用。所以,我認爲這是一篇很好的關於環保的語言教材。

二、說目標

1、能夠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清楚講述畫面內容,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是本次教學的重點)

2、讓幼兒從故事中接受和體驗到環保意識,從小學會愛護環境,並做到廢物利用。(這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三、說學動準備:教學掛圖四幅,幼兒人手一套圖片,空罐頭做成的手式藝品(若干個)

四、說教法

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注意不穩定性,主要採用以下四種教法:

A、興趣激勵法;

B、語言提示法;

C、直觀教學法;

D、視聽結合法等多教學方式進行,以此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五、說學動程序:

第一環節:作品展示,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罐頭製成的手工藝品,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東西,大家想看嗎?(說明:興趣是孩子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創設了一種寬鬆的氛圍,在活動室的展臺上擺放了不同類型的空罐子做成的手工藝品。

2、通過提問導入下一環節:“你們知道嗎,這些漂亮的東西都是什麼東西做出來的呢?”對,是空罐頭。老師能把這些空罐頭做成許多好看、好玩的東西。那麼小動物們能把空罐頭做成什麼呢?大家想不想看看。”讓幼兒帶着好奇和疑問進入下一環節。

第二環節:出示掛圖,大膽想象畫面內容。

出示圖一:呀!發生了什麼事?空罐子砸到了誰呀?它疼嗎?你從哪看出來?我們來學學小豬被砸後的感覺。(教師可提示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去表現)

出示圖三:空罐子又被誰看到了?它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呢?它這樣做對嗎?

出示圖四:最後空罐頭被誰看到了?它們是怎麼想?又是怎麼做的呢?它們這樣做對嗎?

(這個環節通過教師一系列開放性的提問,大大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引導幼兒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表達出來。這也正符合了《綱要》所反映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案的環境)

第三環節:完整欣賞做事,動手操作小圖片。設計這一環節,是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通過視、聽、操作三者結合,讓幼兒更好的理解畫面內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並在此基礎上,請幼兒找好朋友,兩相互對說,充分爲幼兒提供相互交往,交談的機會和條件,這也是完成此次教學重點“讓幼兒大膽清楚地講述畫面內容”的關鍵所在。

另外,在幼兒欣賞故事的基礎上,教師還可提出疑問:如果是你看見了草地上的空罐頭,你會怎麼做?從而讓幼兒明白“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道理”在幼兒的暢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教學活動的難點。

第四環節:製作“我用空罐頭做什麼XX?”

這一環節是此次教學活到的延伸。像罐頭這類一次性的物品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物品的隨意丟棄又會造成成環境的污染。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爲指導思想。在此次活動中我讓幼兒進行大膽的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變廢爲寶的樂趣。(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到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的提高。本次活動的延伸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結構上:本節是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的起始節,對整章內容的學習興趣以及知識基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內容上:以天氣的相關知識爲主,同時也將天氣與氣候進行概念上的比較

教育意義上:天氣以及氣候都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會看懂簡單的天氣圖以及天氣符號能爲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比分析,能將天氣與氣候的不同含義區分開來;通過讀衛星雲圖,能簡單的對衛星雲圖所表達的天氣狀況進行描述;能記憶常用的天氣符號並且能做簡單的天氣預報;瞭解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所含的指數,知道空氣污染指數所含的具體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展示以及天氣預報員等活動,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角色扮演知道天氣影響着人類活動,同時通過課後小組探索知道人類活動對大氣有着很多負面的影響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區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人類活動與大氣之間會相互影響。

教學難點:天氣與氣候的概念區分,人類活動與大氣之間會相互影響。

二、說教法

1、小組合作學習法:大部分活動都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活躍課堂氛圍且能讓更多的孩子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2、角色扮演情景法:天氣影響不同行業的人;課後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上治理大氣污染

3、讀書指導法:齊讀課本關於天氣與氣候的概念部分內容,學生養成讀書自學,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說學法

1、頭腦風暴法:儘量多的想出獲得天氣預報的方式;快速記憶常用天氣符號

2、比較法:天氣與氣候的概念比較

四、說教學程序

活動一【火眼金睛會分辨】

1.齊讀課本P67關於天氣與氣候的概念部分,並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總結出天氣與氣候各自的特點。

2.區分以下哪些詞彙是形容天氣,哪些詞彙是形容氣候的?

暴風驟雨、四季如春、風和日麗、常年高溫、陰轉多雲、電閃雷鳴

活動二【角色扮演我能行】如果我是...,我要注意...天氣,因爲...

活動三【天氣預報細細聽】觀看天氣預報視頻並注意其中描述天氣的詞語。

活動四【天氣符號記得牢】快速記憶地圖冊P30常用的天氣符號,自制教具—手繪天氣符號卡片

活動五【我是天氣預報員】請選擇投影儀上部分城市進行天氣預報

課後活動【保護空氣,身邊做起】請閱讀教材P69關於“空氣質量日報的部分”並與你的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探究

【我能畫出思維導圖】與小組成員一起畫出思維導圖

五、說板書

以學生白班板書爲主,教師只在學生出現知識錯誤或遺漏的地方做精簡的提示。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天鵝的故事》主要講了一羣天鵝爲了生存,在一隻老天鵝的行動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而又壯觀的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文章情節感人,令人深思,同時又能給人以啓迪。文章語言優美,款款讀來,使人對這羣可愛的鳥兒頓生喜愛之情,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教材。課文清晰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情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課文中描寫天鵝破冰的場面,既有典型場面描寫,又有整體場面描寫,是指導學生學習寫作的好文章。

二、 說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 理解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愛護珍惜動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三、 說教法、學法1、先從整體把握課文的情節,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老天鵝及天鵝羣的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2、通過朗讀指導幫助學生理解感悟,並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3、朗讀感悟、自讀自悟。4、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四、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1、齊讀課題。2、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板書:破冰

二、新授1、本文三次寫到天鵝的叫聲,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天鵝叫聲的語句,朗讀揣摩:這三次叫聲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叫聲表達了天鵝怎樣的內心世界?2、交流。第一次:(1)交流出示:“這時,從……一大羣天鵝。”(2)理解“清脆)(3)指導朗讀。(4)這清脆的啼叫聲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表達了天鵝怎樣的內心世界?自由朗讀三、四小節,把你認爲重要的詞、句畫出來。(5)交流:(6)小結。(7)指導朗讀。第二次:1、指名讀第二次叫聲,注意破折號要延長。2、交流討論:這叫聲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的?讀五、六小節,畫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寫下來。3、組織交流。指導理解“破冰勇士”。指導體會天鵝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和團結拼搏的可貴品質。4、指導朗讀。第三次:1、引讀。2、指導學生抓住“昂着”、“挺着胸”、來體會天鵝們爲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的心情。3、指導朗讀。4、引讀最後兩小節,說說“我”爲什麼放下了槍?5、總結齊讀課文。

三、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鳥也很可愛,說說理由。

四、作業學了課文,你一定很感動,你想對老天鵝說些什麼?請你把他們寫下來。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昆蟲是動物界中數量最多的一類,有的是害蟲,有的是益蟲,如蜜蜂、七星瓢蟲等。我們三年級很多學生對昆蟲都會有好奇心,因而比較容易激發對昆蟲的探究興趣,因此我確定了探訪昆蟲世界的主題探究活動。《昆蟲保護宣傳畫》這個活動是學習包上的內容,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瞭解昆蟲知識,知道昆蟲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們和人一樣,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應該善待和保護益蟲。學生可以通過設計、製作昆蟲保護宣傳畫來增強保護益蟲的自覺性。通過這個活動,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保護益蟲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1感興趣的,想了解的內容。

2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基礎。

三、活動學習目標

1瞭解昆蟲的相關知識,及保護昆蟲的方法;

2在交流分享中發現、歸納出宣傳畫的特點,並能運用特點設計昆蟲保護宣傳畫。

3在交流評價中提高學生的設計和審美能力。

4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保護動物的意識。

四、活動重、難點

發現、歸納宣傳畫的特點,並能運用特點設計、評價作品。

五、活動準備

學生:

1.有關昆蟲知識的書籍;

2.繪畫用紙、彩筆。

3收集一些宣傳畫。

教師:

1.有關昆蟲知識的書籍;

2.昆蟲的相關圖片;

3.繪圖用紙。

六、設計意圖

根據“主導和主體”、“學習與探究”之間的關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教法和學法確定爲如下幾個內容:

教法:本課主要採用開放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體探究、瞭解保護益蟲的方法、設計保護昆蟲的宣傳畫增強保護益蟲的自覺性。

1活動中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給每個學生都提供鍛鍊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有所得。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歸納、概括的學習活動,得出宣傳畫的特點。

學法:主要採用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明確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集集體之智慧,聚集體之合力順利完成設計宣傳畫任務,同時在設計宣傳畫的過程中,增強保護昆蟲的意識。

七、活動流程:

本節探究課分爲四部分。

第一部分:確定保護方法。第二部分:探究新知發現宣傳畫特點

第三部分:設計宣傳畫。第四部分:展示交流評價

1第一部分:確定保護方法

本節課導入用複習上節課學生探究昆蟲的相關知識,引出益蟲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我們該怎樣保護益蟲”這一問題揭示本節課探究學習內容讓學生建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前提下,從而保護昆蟲的初步意識。

2第二部分:探究新知 發現宣傳畫特點

在提出“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益蟲”這一問題後,讓學生用已有知識表象充分發表保護昆蟲的方法後引出設計宣傳畫來保護益蟲的這一方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與慾望。同時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宣傳畫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瞭解什麼是宣傳畫?合作探究宣傳畫有哪些特點?在這基礎上帶領學生閱讀《學習包》P18頁有關於主題設計的方法,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掌握設計宣傳畫的主要元素,爲下一步的設計宣傳畫打下基礎。

3第三部分:設計宣傳畫

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徵以及學生對宣傳畫的認識和自己的特長喜好,引導學生也來設計一張昆蟲保護宣傳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創作潛能讓學生自主確定宣傳畫的主題。依據自己平時看到或聽到的人類破壞有益昆蟲生活的例子,選擇宣傳畫的內容表現、形式以及工具等使用,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激活學生的創作靈感,加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第四部分:展示交流評價

充分利用評價激勵的作用讓學生把小組合作完成的作品展示給班級學生欣賞,同時讓他們說說設計的意圖一起評一評,投一投,在這過程中感受到創作的樂趣。最後通過 “這麼多宣傳畫,你準備怎麼做?”來總結課文。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這樣在整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結合繪畫、探究與德育教育爲一體,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養起到最大的作用。

說課稿 篇6

一、我對教材的理解

1、教材簡析

《晏子使楚》就是省編義務教育六年制語文第10冊教材中的第12篇課文。這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派晏子出使楚國的事。楚王仗着自己國勢強盛,想侮辱晏子,晏子針鋒相對進行反駁,三次挫敗楚王,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這三個回合的較量,充分表現了晏子聰明的才智、能言善辯的口才和愛國思想。

2、我對課文重點段落內容的理解。

我今天重點要說的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課文的3、4、5三個自然段,以三個精彩有趣的小故事展開情節:第一回合,寫楚王瞧不起晏子,抓住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缺陷,不開城門卻開了個洞讓他鑽,進行人格侮辱;第二回合,楚王又說齊國沒有人,諷刺齊國沒有人才;第三回合,楚王越發變本加厲,和他的官員門羣起而攻之,一起嘲諷齊國人沒出息,做強盜。故事情節到了高潮階段——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來……如此咄咄逼人、扣人心絃的場面,一般常人可能會驚慌失措、束手無策,陷入十分被動、難堪的窘境。而主人公晏子卻能處驚不慌,冷靜、機智、針鋒相對地、甚至就是談笑風生地進行反駁、回擊,將楚王駁斥得理缺詞窮、啞口無言。楚王本想侮辱晏子,卻一次次反遭侮辱。楚王從開始的瞧不起晏子,瞧不起齊國,爲此而處心積慮地對晏子展開一次比一次更刻薄、更惡毒的侮辱和嘲諷。但經過三個回合的較量,楚王不但再也不敢繼續侮辱晏子,反而就是“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這180度的大轉彎,究其原因就是什麼呢?就是因爲晏子實在太厲害了,就是個出類拔萃、聰明絕頂、口才超羣的人才,就是個出色的外交家。因此,楚王已打心底裏服了他,竟向晏子老老實實地和盤托出自己的初衷: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所以正如文中用了五個“只好”這一畫龍點睛之筆,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地刻畫出楚王的無奈和失敗,並且含蓄地讚揚了晏子挫敗楚王、大獲全勝的輝煌和卓越才華。這就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好教材,引領學生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必須把握住三個回合的較量這一精髓之處,引導學生讀懂、理解內容、學會欣賞作品的文學性和思想性,感受晏子的才能和精神。

二、教學目標的設定

根據教材特點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爲:

1、認知目標:重點理解“最不中用”、“水土不同”的含義。

2、技能目標:學習課文,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感悟晏子成功反駁楚王的辯論技巧和思維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思想品質,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難點:讀懂晏子反駁楚王的幾句話含義,及句子間嚴密的邏輯關係,理解”水土不同”的深刻含義,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三、教學準備

做好以下課件材料:

1、把課文中宴子的畫像圖片製作成課件,讓學生髮現宴子長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爲楚王叫他鑽狗洞作鋪墊。

2、三個重點句(鑽狗洞、最不中用、水土不同)

3、晏子說得十分形象三個分句的學習和欣賞(舉袖成雲、揮汗如雨、摩肩接踵)

四、教學流程:

複習導入→走近宴子、潛心感悟、研讀宴子→讚美宴子→超越文本演宴子→課外延伸、學晏子練口才、策劃小小辯論賽

五、設計理念

1、課堂開場採用模擬小小見習外交官的遊戲形式導入,創設愉悅的課堂氣氛和能誘發共振的教學環境。

2、整個教學過程,能突出重點,充分體現學法指導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同時能對幾個難句,採取重點輔導、半扶半放、放手自學、對難點“水土不同”進行點撥指導的教學方法。

3、抓住五個“只有”的理解,讓學生體驗明寫楚王的無奈和暗寫宴子的反駁節節勝利,把侮辱不卑不亢地還給了楚王令人鼓舞的效果。我的板書設計就能充分體現這一理念。

六、教學思路: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步教學線路:

第一步:複習導入,進入角色。

我先讓學生複習回憶《晏子使楚》事情的起因,最後的結果來導入課文內容,並提煉出板書爲:想侮辱……不敢不尊重。而後,追問:怎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引出學生對晏子初步的認識:晏子就是個聰明、機智很會說話的人。進而再激勵學生說:“讓我們也學學晏子,學當小小外交官,跟着晏子去楚國看看晏子就是如何和楚王脣槍舌戰,挫敗楚王那扣人心絃的場面?

第二步:走近晏子,讀懂、理解課文內容,潛心體驗、研讀晏子。並將第一個回合的學習進行重點指導。

首先讓學生明確自學的步驟就是:獨立研讀課文第三節,再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學習要求就是:

(出示課件一)

1、楚王就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晏子遇到如此不禮貌的讓他鑽狗洞的“接待”,他心裏就是怎麼想的?接着又就是怎麼說的?緊接着晏子又就是怎麼做的?

3、你認爲晏子說的哪句話,就是話中有話,最厲害?爲什麼?

4、你知道楚王聽了又就是怎麼想? 怎麼做的?楚王就是心甘情願的嗎?你就是從哪裏看出?

再通過交流反饋,抓住晏子面對楚王如此惡毒的人格侮辱,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通過對晏子內心活動的揣摩,引出晏子之所以能如此從容、不卑不亢地與楚王進行反駁的動力就是要維護國家的尊嚴,爲了國家的利益,我必須給予針鋒相對的反擊。如此,就能更好地理解宴子爲了齊國的利益而作出冷靜、機智的反應,說出那層層推進,邏輯性很強的、非常有力的反擊語言:從“這就是狗洞,推理出——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再推斷出“楚國到底就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尖銳而含蓄地得出——楚國就是狗國的結論,加以有理有節的強有力的回擊,做到既把侮辱還給楚王,又不傷兩國的和氣。讓學生領略到這就就是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華!

然而,第二個回合,則採取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自主研讀的方法。讓學生劃出楚王諷刺、侮辱宴子的句子,以及晏子反駁楚王的語言。讓學生選擇最愛讀的語句訓練感情朗讀,並嘗試自行理解重點句“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這兒了。”的含義以及推理過程。再安排分角色朗讀的體驗,加深對晏子智慧和才能的感悟。還可引導學生欣賞好句:

出示課件(二)

“這就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都把袖子舉起來,就連成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擦肩,腳碰腳。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了呢?”

並穿插能力訓練——讓學生把句子概括成四字詞語。最後再安排學生模擬扮演宴子,分角色朗讀,來加深對人物的智慧和才能的體驗。並且教師也參與其中的角色扮演,做到師生互動,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回合,可採取學生獨立閱讀,自讀、自悟的方法,來訓練學生掌握學法,培養閱讀、理解、欣賞能力。然後再讓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水土不同,再展開討論理解。

第三步:小結延伸。

1、讓這些小外交官們說說隨宴子出訪楚國後的感受,可設計問題:你佩服宴子嗎?那你想怎樣誇他?如此,可引導學生運用自己所積累的知識,掌握的詞句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我班內有學生說:“晏子真了不起!”有的說:“晏子你真就是個出色的外交家!”還有學生說:“晏子你好酷啊!”然後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宴子使楚 不辱使命 勇挫楚王 捍衛尊嚴”以這16個字來概括、總結課文。

2、跳出文本,超越課堂。緊接着,教師還可進入角色,扮演楚王說:“我雖然鬥不過宴子,哈哈!你們楚國難道真的沒有人了嗎?怎麼盡派你們這些乳嗅未乾的娃娃外交官來呢?”再請學生來學宴子能言善辯的口才來進行能力訓練。讓學生覺得:《宴子使楚》的課文雖已進入尾聲,但爲學生創設了學習宴子,提供了展現才華的空間,使課堂教學迸發出新的高潮。

3、我精心設計了課外延伸作業題,做到超越課堂,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語文教學的實踐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喜歡語文,知道語文就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親身體驗到語文課程就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以達到全面貫徹《新課標》精神,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目標,爲學生提供發展思維,發揮聰明才智,磨練能力和口才的平臺。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把跳遠作爲鍛鍊身體的內容,是由於跳遠相對技術簡單,對於發展身體的靈敏、協調性和下肢力量、彈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所使用的場地設備要求不高,一般學校都能做到。因此,它是初中重點學習內容。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是完善快速助跑與起跳技術的相結合,着重掌握在高速助跑中的快速起跳技術。

2、 教學難點:在這節課中的難點是“騰空步”技術。

由於學生起跳時很難控制自已的身體姿勢,起跳時身體過於前傾。過早地向前收起起跳腿。急於做落地動作。於是使自已身體前旋,失去平衡。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主旨,完成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我們在教學採取的一切方法都要以它爲中心,爲它服務,依據教學大綱和本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本節課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3、 建立正確的跳遠技術概念。(運用圖片直觀方法和完整的跳遠技術示範,簡要講述跳遠技術理論與技術特點。)

4、 學習和掌握快速肋跑與正確起跳結合的技術。(在教學中練習速度由慢到快,動作幅度由小到大。)

5、 在練習中充分地發展跳躍能力,鍛鍊身體。培養 意志力,促進身心的發展。

四、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如何讓學生抓住並理解重難點呢?在本節課中我採用以下的方法:

1、學習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

(1)原地模仿起跳,體會蹬與擺、上下肢的協調配合。要求起跳腿向前上方擺出,隨着加大擺動的速度和幅度,由不離地起跳過渡到起跳離地跳起。

(2)、在練習中爲了讓學生有一個準確踏板的概念,但又不過於受到拘束,我在起跳的地方畫較大的起跳區。隨着肋跑的穩定和動作的熟練,逐漸縮小起跳區,接近起跳板的寬度。

2、掌握“騰空步”技術

我在這部分教學中採用了從高處跳下,體會空中騰空的技術要點。

3、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裝的認識規律,採用“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共同探討爲主線”的三主原則,靈活地運用了“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競賽法”等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

五、教學過程:

1、首先,我以生動活潑的遊戲爲開始,通過有趣的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情緒。然後,簡單的介紹蹲距式跳遠的發展史,通過示範,再講解技術動作要領。最後指導學生在原地作模仿練習,體會動作,形成動作概念。

2、在技術學習中採用分解的教學方法,先學習助跑的方法,採用逐漸縮小起跳點的方法,提高學生踏板的準確性,學生採用競賽的方法,一比技術,二比成績,這樣即掌握了技術動作,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教學中時時進行評價,針對出現不同的問題,讓同學們去討論,去想解決的辦法,讓學生在爭論中學到知識。

4、對這節課的評價,指出這課的得與失。同時強調本節課的技術要點,難點,對於技術掌握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於技術不是太熟練的同學也應當給予鼓勵,豎立信心。

5、佈置課外作業:課下要通過練習熟悉技術動作,掌握動作要領,提高完善技術動作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我的課題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16課),這是一篇特殊的課文。

首先,它所處的單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語文教材有四個小說單元(高三冊2單元,高四冊1單元,高五冊1單元共12篇課文),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重點學習了“小說的人物形象和環境”、“小說的情節和主題”,已能夠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而第五冊教材的小說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小說的鑑賞”,這對學生閱讀小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從教材體系與大綱要求上看,第四冊教材的小說單元實際上是一個承前起後的單元,進行本單元教學時便應該充分考慮這一特徵。

其次,本課在單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冊教材的小說單元教學的重點是“瞭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本單元所節選的四篇課文均選自我國明清時代著名的幾部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老殘遊記》、《醒世恆言》),而明清時代是我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高峯,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1)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作流暢;(4)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跡。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在創作上則充分體現了我國古典小說突出的藝術成就,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仔細體會。

再次,是本文在寫作上的特色.本課是該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文節選自《水滸傳》的第十回,《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爲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藝術地概括了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作者用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深化主題的技巧是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作重點領會。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林沖的思想性格發展變化分幾個階段及其變化的關鍵;分析“風雪”等景物描寫對情節、人物的作用則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小說教學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導”爲主,從感覺人手,靈活運用評點法,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鑑賞和評價。它的具體要求是:綜觀全局,抓住關鍵,創設問題點,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礎上,據點作評,教師在關鍵處作靈活而簡明的評說點撥,啓發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課文的精髓。這種評定法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是通過感受、點撥而產生頓悟,而不是教師塞給他們某種現成的結論,因而學生會爲自己的不斷髮現和新解而欣慰不已,無形之中學習興趣大增。葉聖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於引導啓迪,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下冊,第718頁、第725頁,教育科學出版社)要使學生的思維之水常“鮮”常“活”,教師就必須在“導”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臨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來堵塞學生的思維之泉。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做好以下兩點:第一,要比學生站得更高、更遠,避免與學生站在同一思維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學生的閱讀心理並設法使學生處於躍躍欲試、一顯身手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的教學,我大膽地進行“問題導入,以導爲主,讀議結合”方法的嘗試。

關於本課教學情景的創設的一點說明:我在上課前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而沒有采用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其意在營造一種特殊的氣氛——強烈的音樂節奏感驅使學生急於去領略英雄好漢們的悲劇故事。教學過程中還適時穿插入了錄像片的欣賞,有助於學生對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說學法

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過了兩個小說單元的小說,已能瞭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並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能大體把握。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是停留於對課文的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的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若能夠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分層閱讀,則能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慾望,開啓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曾記得去年在教學本文時,課堂上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山神廟中,林沖用一塊“大石頭”頂住了廟門,使陸虞侯等三人不得進廟,爲林沖最終識破奸賊的險惡用心從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機,可是林沖一個人“掇”得動一塊大石頭嗎?怎麼陸虞侯三人卻推不開呢?這個細節真實嗎?問題一出同學們就議論紛紛,我也一時亂了分寸。因爲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小說嘛,無巧不成書,情急之中,我想起蘇軾的一句詩:“竹外桃紅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我說道:“蘇軾爲什麼非寫成‘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可呢?難道‘鵝’就不能夠先知嗎?小說和詩歌一樣都是文藝作品,閱讀文學作品是不能死摳的。”聽了我的解釋後,有的同學笑了,可不少的同學臉上仍舊帶着疑問、困惑。我的解釋爲什麼不能使學生信服呢?爲了徹底地解開這個疑團,我想不如在課堂上主動地把“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發表看法,各抒己見。

四、說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一般包含“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兩個層面。認知過程沿“感覺——思維——知識”一線走;情感過程沿“感受——情緒——意志”一線走,二者在學習過程中缺一不可。組織教學時,我認爲不妨讓學生先睹爲快,教師可放開手腳讓學生“盡情享受”文本。因爲只有當學生與閱讀文本產生共鳴後,纔會激發起探求的慾望;而只有當學生感受的觸角一直深入到與作家的感受觸角相交時,纔有可能進入認知的階段。所以學生的自主感受是極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產生頓悟的前提。爲此,我在課前佈置了這樣一道預習題: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煉課文的情節或就作品某方面寫一點自己的閱讀感受。

課堂上應力避學生一看就“懂”、一“懂”興趣就無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突破口,設計好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時,我從釋題開始,提出“文題中‘風雪’僅僅是人物活動的一個環境嗎?”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容易被學生忽視的問題,以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有關環境描寫語句的觀注。這一步就稱之爲“釋題生疑”。第二步則叫“趁熱打鐵”——“帶學生從文章裏走個來回。”(張志公語)我讓學生把課文情節理清楚之後,再進行重點問題的討論。在讓學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時,我問了這樣兩個問題: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個字概括呢?有意識地插入語言表達的訓練。然後教師點撥小結:概括故事情節要注意三點(1)準確;(2)順暢;(2)簡練。出示情節發展的脈絡圖和對聯(演示),結束這一步教學。

接下去是進行課文難點問題的討論。實施這一步要儘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結論先塞給學生,使學生的認識只能侷限於教師所定的框框裏。這不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設計出一兩個“出其意料”的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我把教學中的那個“困惑”在這個時候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談談各自的看法,以此來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並適時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找出有關風雪描寫的句子(課文中有六處寫到風雪)再組織學生逐一討論分析,小結後明確: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題等。課後可結合文中十二次提到“花槍”的有關語句讓學生自行作分析。

爲加深學生對小說人物性格特徵及其變化的理解,把握“風雪”的特點以及對情節、人物的作用,我在重點問題討論時插入影視片段欣賞,以加深直觀效果。

課堂總結這一步我以板書形式來呈現。

最後說一說作業的佈置。題目有兩個:(1)人物綽號考證:《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記錄着人物的性格,並且各自都有一段來歷,引導學生考證,以加深對人物的認識;(2)人物分類點評:自己確定標準,將小說的人物分成若干類別,撰文點評,以文解文。我的意圖是學生課內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課外可通過上述活動促發其自讀《水滸傳》原著,開展拓展閱讀,加強讀寫訓練,以達到能力遷移的目的.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