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總10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總10篇

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既是小數除法的起始點,又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因爲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都要轉化爲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教材創設精打細算的現實生活情境,提出了數學問題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讓學生體會到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引導學生對此展開研究,在交流時,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使學生了解在計算時應注意什麼,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總結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與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相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最後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學生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學生已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的意義,在小數乘法中已初步體會了將小數看作整數進行計算的轉化思想,然後再確定小數點位置。而在這節課中,學生依託生活情境和已有知識基礎,比較容易通過元與角的單位換算,將11.5元轉化爲整數計算,在此基礎上,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逐步抽象推理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自然成爲本節課的重點和關鍵。

2.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學生在購物時已初步接觸過、甚至是簡單運用過關於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學生學習該內容可能的困難:理解商的小數點爲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

4.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方式和學法分析:通過闖關遊戲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來自主探索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再通過觀察、比較、討論,體會豎式計算的簡便實用。

我的思考:計算教學一直是讓教師們比較頭疼的內容,尤其是公開教學更是避之不及,主要是課堂氣氛沉悶,難以出現亮點,算理難以講清,算法學生掌握不紮實。在這節課中,我運用闖關形式來進行教學環節的連接,讓學生在不斷的自我認同、自我肯定下推進教學流程,實現有效教學。同時讓學生們利用自己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充分經歷探索過程,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盡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學習帶來的樂趣,並且通過不斷地相互質疑、討論,再加上課尾出示的小數點的悲劇的故事,讓學生從一節課中不僅學會小數除法,在生活中要注意精打細算,更要養成一種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本節課是小數除法的第一課時,重點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由於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索的過程,並且在本節課中還要解決商中間用0佔位的類型題,因而將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沒有在練習中進行體現,放置到了後續教學內容之中。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會質疑並與他人交流。

②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③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第一關)複習鋪墊:(5分鐘)

1. 下面各數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數的大小不變?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第二關)昨天,淘氣逛商店的時候,用115元買了5箱牛奶,小紅用126元買了6箱牛奶,兩種牛奶品牌質量一樣,誰買的便宜?你能幫淘氣算一算嗎?

請學生上前板演,其餘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讓學生說出列式根據:總價數量=單價)

集體訂正 ,板書精打細算

(設計意圖:複習小數的性質和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爲小數除法的學習作好鋪墊,同時對學生進行前期知識基礎考查,若有疑問,進行復習和強調。)

(二)(第三關)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分鐘)

1. 今天老師打算去買牛奶(出示幻燈情景圖),你從圖上得到了什麼信息?

2. 你建議老師去買哪個商店的牛奶?爲什麼?(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 我們現在就來計算一下每個商店牛奶的價格,誰會列算式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複習題,它們有什麼特點?

(這兩題的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20分鐘)

1. 兩個商店牛奶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價格,現在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先自己想一想,並且嘗試計算,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

2.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 請小組選派代表彙報討論結果,指名學生板演(或教師板演)。

4.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彙總的各種方法,認爲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學生可能會將11.5元轉換爲115角進行計算,教師應追問:爲什麼要化成115角進行計算?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將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學生直接運用豎式進行計算,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5. 理解算理:師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數點爲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再進行引導。將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將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還剩1元,再將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單位是角,寫成以元爲單位的小數時,3應寫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數點在3的前面,正好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可從個位上的1是10個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總共是15個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分之一,因而小數點應在3的前面。教師視學生回答角度進行引導闡釋。)

6. 引導彙總,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7. 學生嘗試計算乙商店牛奶價格,有疑問則小組交流

8. 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彙總: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時,可以添0再繼續除。

9. 集體鞏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把問題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尋覓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學生的語言不一定很規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四)(第四關)鞏固練習,延伸拓展:(10分鐘)

1. 練習: 14.412= 8.25=

2. (第五關)試一試:

7.427 = 15.915 =

3. 出示糾錯練習

4. 出示關於小數點悲劇的故事。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練習鞏固,並充分相信學生在整數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並且通過糾錯練習和關於小數點悲劇的故事,引導學生養成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

(五)總結反饋(2分鐘)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呢?請大家評價一下自己的表現,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或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本節課進行多方面的反思與回顧,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昆蟲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無論是絢麗多彩的春天,還是驕陽似火的夏天,大自然中隨處可見昆蟲忙碌的身影,美麗的花叢中,蝴蝶翩翩起舞;清澈的河面上,蜻蜓在自由翱翔,茂密的樹林裏,蟬兒在放聲歌唱;蔥綠的草叢中,蟈蟈在歡快地跳躍……面對這一切,幼兒們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用充滿靈性的耳朵去聆聽,還會邁開那雙活潑好動的小腳去追逐。有趣的昆蟲引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因此我特選取了本次活動,讓幼兒瞭解螞蟻家庭,知道小螞蟻分工與團結合作的快樂。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二、說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理解故事,瞭解螞蟻家庭分工與合作的情景。

2、培養幼兒的表演慾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3、在遊戲中學習歡快、有力的呦聲,體驗小螞蟻團結合作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

增加遊戲難度,讓幼兒理解齊心協力、團結力量大,是最後獲的法寶。

四、說教法:

針對本次教育活動的教學目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利用教育掛圖、故事磁帶,各種昆蟲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知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活動是有組織、有秩序、適合整體發展的。

五、說教學過程:

1、遊戲:變變變,引起幼兒的興趣。

2、大餡餅的故事。通過聽故事,讓幼兒瞭解螞蟻家庭分工與合作,齊心協力運大餡餅回家故事,知道螞蟻們真了不起,引發幼兒向螞蟻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與小夥伴們團結合作,克服困難。

3、齊心協力的螞蟻家庭,出示掛圖,學念兒歌《運餡餅》,讓幼兒學小螞蟻,並說說自己是工蟻還是兵蟻,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演慾望。

4、遊戲:傳餡餅

5、總結性小結。

本次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活動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齊心協力,團結合作的快樂。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記》是課程標準人教版第三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課文。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過這類文體。因此學生對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識和學法已經有所瞭解和認識,教師應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爲以後的文言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這一課在本冊中也是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師應引起足夠重視,盡力引導學生對古代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瞭解,更增加他們對社會主義的熱愛,從而做到文道統一,這也是教材設計本課的意圖所在。

2.課文內容: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臉炙人口的佳作,大家所熟悉的成語一一世外桃源,無人問津,皆出自於此,詩人所描繪的“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更是那個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時代的人民所追求與幻想的。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虛構的,但它卻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爲人所傳誦的重要原因。

3.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讀文言文要了解內容,能順暢的朗讀,並背誦一些篇目。根據這些要求,再聯繫當今素質教育在語文教改中的體現以及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①能順暢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段。

②疏通詞句,積累文言詞彙。

③根據書上對挑花美景的描寫,結合平時學習的描寫方法,說(寫)一段話。

由於是八年級的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古文的基礎又薄,從而對文言文的認知基礎及理解遷徒能力較差,所以我確定①②爲重點目標,第③爲難點目標。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知識面窄,沒有預習的習慣,但是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較易接受,從而很容易引發學生的求知慾 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和模仿能力。而八年級這個班比起其他班來,在這方面更是參差不齊,從而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容易因此出現冷場的場面,對於這一點,教師應滿懷激情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主體的作用,從而取得預期目的。

三、教法與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但是又“貴在得法”。無論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應面對學生在課堂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運用,不能死搬公式,從而不利於優化課堂教學,不利於素質教育在課堂上的實施。根據本課的特點及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

1.點撥質疑法:這是我採用的最主要的一種教學法。通過教師的點撥,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討論,從而避免過多過雜的講解。

2.講讀法:包括詞彙、解說,課文講解,朗讀訓練,簡述大意,背誦等。

3.電化教學法:根據教學需要,適時使用錄音機、投影儀,直觀形象而又易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c

(二)學法:

1.朗讀法,古文重在多讀,讀順暢,讀出節奏,讀出語感,這樣更易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更易背誦。

2.討論法:通過討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活躍課堂氣氛。

3.讀寫結合法:課文結束前,讓學生根據書中對桃花的描繪,訓練學生遷移能力,通過寫或說出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從而訓練學生多角度描寫事物。

四、教學程序:

在整個教學中,應以優化課堂過程爲指導,貫穿素質教育,結合我區語文讀寫結合訓練,着重於“雙基”落實,充分體現“四個意識”。

(一)導入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始終抓住這一點,通過不同的方法,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爲此,我是這樣設計開頭的。

1?請一位學生解釋一下,“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其他同學聽。

2?教師鼓勵性評價後,順勢讓其說出出處,由此引入課題。

(二)解題

這一步驟主要是幫助學生識別題目中“源”以便不要說寫成“園”。然後瞭解作家生平,及本課的出處,爲下面學習本課打下基礎,具體設計如下:

1、板書標題:桃花源記,教師強調一下“源”與“園”區別,引起學生重視。

2?學生看註解①,簡單瞭解一下作家的基本情況,知道本文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序言,學生可作適當勾劃,以便今後利於複習。

(三)朗讀課文

古文應該突出多讀,教師應把朗讀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這一環節上要調動學生積極性,關鍵還在於教師的指導。

1?聽錄音,學生的注意正音、節奏感,並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分組進行朗讀比賽。要求:

①節奏合理,讀出對社感。②語句流暢,發音正確。

(四)疏通課文詞句,積累文言詞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自覺地學習,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然,教師也不能盲目樂觀,應儘可能估計到可能出現的困難,所以教師在讓學生髮揮主體性的同時,注意起到一個良好的主導作用。爲此設計如下:

1.學生結合註釋疏通詞句。

2?勾劃難點,互相討論,或向老師提問。(如有學生提問,下面的步驟可簡化些。如無,則就顯得重要了。

3.教師提示(放投影片)。

4.學生按記敘文六要素,簡述課文c

(五)學生朗讀並背誦第一段。

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起反饋矯正作用,另一方面是爲過渡到下一個目標作準備。

1。學生朗讀。

2.學生背誦第一段。

(六)聽說訓練

通過對第一段桃花美景的描寫,讓學生明確此段所使用的描寫方法,再結合以前所學過的描寫方法,學寫(說)一段話。這一環節主要是爲了讀寫結合。讓學生有遷移能力,從而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爲此,我設計如下:

1。選兩則材料,用投影儀顯示出來,教師分析其描寫方法。

2.學生根據上面的提示學寫(說)一段話。

七、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朗誦能力。

2.培養學生的自主賞析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對詩歌複雜情感的品讀能力。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自古以來文人與酒有着不解之緣,李白更是酒中仙、詩中仙,首先請同學們朗讀杜甫寫李白的一首詩:

飲中八仙詩

杜甫

李白斗酒詩百篇,

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這首詩對李白的喝酒與作詩給予了精彩的描述,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一首李白醉酒時寫的一首詩,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將進酒》,走進詩人的靈魂。

二、朗讀詩歌: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情感,讀懂大意。生讀生評。

三、示例分析:“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1.詩句哪一個字體現了詩人的情感?

明確:“悲”字。

2.詩人爲何而悲?運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呢?

明確:詩人悲人生短暫功業無成。“黃河之水”這一意象表達了詩人時光一去不復返和人生短暫渺小的悲嘆,“青絲”這一意象表達了詩人時光飛逝功業無成的感慨。運用了反襯、比喻、誇張、起興等你手法。

3.“朝如青絲暮成雪”,詩人如此感慨,詩人此時處於什麼樣的人生際遇呢?

提示:請學生分析課文註解一。

明確:詩人此時大約52歲,“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因而產生人生短暫功業無成的悲嘆。

4.詩人的悲和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之悲有何不同?

明確:詩人的悲是悲而不傷,這與詩人受盛唐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的影響有關。

5.這兩句詩如何劃分詩句的節奏?如何讀出詩人的情感?

明確:節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根據詩意,根據結構)

重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強調突出)

緩急,“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應慢一點。(表達悲情)

語調,“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用升調讀,(讀出氣勢)“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用降調讀。(讀出悲情)

四、學生小結理解詩人情感的基本方法,教師訂正。

1.抓關鍵詞

2.品析意象

3.結合背景

4.理解手法

五、學生自主賞析其它詩句,要求:

1.自由朗讀,邊讀邊析。

2.運用方法,品析情感。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師總結詩人情感。

品讀小結:全詩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表現了一種懷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複雜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纔是它的內核。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樑。

七、朗讀詩歌:學生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八、佈置作業:背誦詩歌。

附板書:

情:悲傷—歡樂—憤激—狂放→愁

讀:把握節奏 把握情感 藉助想象進入詩境

1.抓關鍵詞

2.品析意象

3.結合背景

4.理解手法

說課稿 篇5

《黃州快哉亭記》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讀本第三冊“山水清音”部分,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宋代散文,下面我按“說、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設想和說教學程序”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

(一)地位和課文的特點:

語文讀本“山水清音”部分編寫了《黃州新建小竹樓記》、《黃州快哉亭》、《入蜀記》、《任光祿竹溪記》、《西湖七月半》五篇,這些(遊記)取材廣泛,或描寫名山大川,或描寫風土人情,語言生動形象優美。山水的描寫中蘊涵了深厚的人文內涵,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其審美能力。

《黃州快哉亭記》這篇記敘了蘇轍在遭遇貶職的挫折後,來到黃州(其兄蘇軾謫居之地),登臨快哉亭,欣賞壯觀景象,縱情山水之間,從自己、其兄和建亭之人三人的遭遇說開去,由此及彼,由小見大,提出“心中坦然,不以物傷性”的'曠達人生態度,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本文內容清晰,各種信息一目瞭然,有利於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中的篩選信息和分析內容的能力;本文也出現了高考中考查的重要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這對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和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從一箇中心出發,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圍繞一個範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本專題的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爲

知識目標: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能較熟練地翻譯課文。能力目標:能夠正確理解句子,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掌握“五字”翻譯法。情感目標:體會文中所寄寓的那種曠達胸襟,無往而不快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重點:積累實詞“病、當、過、勝”的詞義,掌握虛詞“以”的意義和用法,理解特殊句式,翻譯文言文句子,鞏固“五字”翻譯法

(四)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所寄寓的那種曠達胸襟,無往而不快的人生態度。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 採用以下教法實施:

運用預習稿、講學稿和習作稿整合課內外資源,力求實現落實基礎知識、培養能力素養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

三: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前應讓學生做充分的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重點放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而整體把握課文,可採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分析比較法來完成,在積累文言文知識、翻譯句子可利用知識卡片和習題鞏固的方式來完成。

四:說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並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具體做法爲:

1、閱讀,蒐集資料,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配合預習稿翻譯,實現第一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

2、充分利用學生小組,資源共享,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實現第二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3、通過課堂點撥和課後訂正,師生交流,徹底解決遺留問題,實現第三層次學習目標的理解突破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解題導入,瞭解作者及背景

不知是因緣巧合,還是冥冥註定,一對親兄弟在不同時間卻因相同的命運先後來到“黃州”一個憑弔赤壁,

一個登臨“快哉亭”一個在此懷古

一個寫了遊“記” 哥哥名叫“蘇軾”

弟弟叫做“蘇轍”

讓我們走進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

預習成果展示:

瞭解本文文體“記”。回顧以以前學過的帶有“記”字的內容,然後歸納“記”是怎樣的一種文體。 回顧、思考與概括 (學生活動)

▲蘇轍,字 ,晚年因爲隱居於穎水之濱,故自號 ,讀書學禪以終,諡號文定。其文平穩樸實,亦如其人,作品集名爲 ,人生觀深受其父兄影響,與其父、其兄,合稱三蘇,皆爲唐宋散文八大家。

▲蘇轍被貶官的原因是

(設計意圖:破題導入,化用文學常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預習成果展示,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習,整體感知。

(一)學生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關鍵語句(長江江流發生的變化、快哉亭命名的原因、作者認爲保持快樂的關鍵)

在內容上前後思維緊密相連,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

(二)課文中作者的人生態度“曠達、無往而不快”

回顧寫作背景:寫於被貶官之際。

鑑賞文中的景物描寫:壯觀景色看出作者心胸。

鑑賞第三段,鑑賞重要句子:心中坦然,不以物傷性。

(三)分析比較法:比較《岳陽樓記》和本文,兩篇的主旨思想

(四)拓展延伸:蘇轍的人生觀深受哥哥蘇軾的影響,他們既是一往情深的親兄弟,又是互相欣賞的文壇摯友,我們不妨回顧以前學過的蘇軾作品,再一次細細品味,鑑賞兩篇的DNA是否相同。

(設計說明:多種教法的使用,形成師生互動,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由點到面,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前層浪”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運用習作稿鞏固以上的課堂成果,加強文言文知識積累,提高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鞏固練習(見習題稿13、14)深刻理解內容

第13題:全都屬於以“快哉亭”命名的理由是( )

即其廬之西南爲亭,以覽觀江流之勝波濤洶涌,風雲開闔

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

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

長州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

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

第14題,下列對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因從此亭上能夠盡情觀賞驚心動魄的風光,遙望遠處,漁人、樵夫的房舍可以清清楚楚的點數出來,讓人心情痛快,故稱“快哉”。

B作者認爲張夢得在逆境中並未萎靡不振,而能縱情山水,尋得人生的樂趣,這表明他有超出常人的心胸。

C連綿的羣山,遼闊的森林,清風拂之,明月照之,都是會使文人墨客憂傷悲愁的景色,所以“快哉”之說是不對的。

D快樂也好,悲傷也罷,都是由人的心境決定的,只要人心胸坦蕩,不因外物而改變自己的真性情,就會感到快樂。

(設計說明:此教學步驟讓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養成一種意識:倒讀)

2文言文知識積累:實詞“病、當、過和勝”,虛詞“以”

進行鍼對性練習,(見習題稿11、12)

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覽觀江流之勝 勝 B王披襟當之 當

C將何往而非病 病 D此其中有以過人者 過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B 楚王之所以爲樂

此世所以不傳也

C 使其中不自得

即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D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至丹以荊卿爲計

(設計說明“在做題中鞏固詞義,鞏固推測詞義的方法)

3翻譯文言文句子(見習題稿15題四個句子,涉及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倒裝句式)。

變化倏忽,動心駭目。 譯文:

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

譯文: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譯文:

【教師總結】 蘇軾和蘇轍帶着政治上的失意而來,得到了什麼走的【學生思考】

1 我們從課文中可以學習的一種人生態度。(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

【贈記名言,師生共勉】看以下名言名句是否體現本節課作者所具有的人生態度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3)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曠達”的人生態度上,引用名言加以共勉。)

2我們在這一節課積累文言知識

(設計意圖:小結、思考是讓學生強化及複習課文內容,強化對重難點的消化)

八【課下作業】

以“得與失”爲話題寫一篇複雜的記敘文,要求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可以編故事例如陶淵明的“不爲五斗米折腰”,蘇軾等等,也可以寫自己身邊的事。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獲得更深的人生感悟,獲從課文的學習中獲得一次痛快淋漓的審美洗禮,這也是文言文教學中人文性與工具性並重的體現。)

說課稿 篇6

教學設計說明:

《豐富多彩的節日》是《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下)(陳純主編,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第三單元第10課。這一課是體現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運用信息過程中的“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會能熟練應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掌握相關技巧;能下載保存網頁資料等。初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一、呈現方式多樣,體現趣味性

本課設計了猜一猜、考一考、連一連、搜一搜、理一理、填一填等生動有趣的活動,製作了有趣的實用的課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在學中樂、樂中學。

二、交流合作,學會選擇

在教學中,通過分組活動,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學習聽取別人的意見,並對別人的方法進行理解,可以使學生的思維空間更爲廣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在多樣化的方法之中,必定有一些是比較簡單或比較適合自已的,引導選擇恰當的方法。

三、注重差異教學

課堂教學不能只面向個別尖子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課堂的主人。所以教師必須仔細考慮所設計的教學環節的難易度,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可能。

四、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信息素養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我在設計教學時,牢牢地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並且力求在各個教學環節中體現出來。這樣學生就會學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

此外,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處好方法多樣化與最優化的關係,允許不同發展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體現方法多樣化。

2.學生要能使用其中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

3.本課是本單元中的第一課,只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關鍵字搜索到資料,並進行下載整理就可以了,不要求學生加工和運用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搜索引擎的更多作用。

技能目標:(1)能熟練應用搜索引擎查找資料,掌握相關技巧;

(2)能下載保存網頁資料。

情感目標:(1)體會中國傳統節日的民俗風情、豐富多彩,培養民族自豪感;

(2)培養良好的網絡搜索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應用搜索引擎下載資料。

【教學難點】

能建立文件夾並下載保存網頁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T:同學們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節日大課堂”。首先向大家介紹今天的參賽小組:**隊……

節日第一關——猜一猜

有關節日的個資料,學生搶答

二、瞭解節日

1.初步搜索瞭解中國傳統節日

T:孩子們,你們喜歡過節嗎?一年當中有許多的節日。這麼多節日大致可分爲中國傳統節日、現代節日和外國節日。

節日第二關——考一考

T: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呢?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獲取這些答案呢?請快速找到這個答案。

T:你爲什麼這麼快就找到答案了?你的方法可以與我們分享嗎?

T:如果我輸入“傳統”這個關鍵字會怎麼樣?

T:爲什麼稱爲中國傳統節日呢?

T:中國傳統節日一般以農曆計算,只有清明節和冬至是陽曆的。它們有特定的節日飲食、服飾以及儀式等,有足夠的文化內涵。

2.搜索節日資料

T:現在我要再來考考同學們到底對這些傳統節日瞭解多少呢?

節日第三關——連一連

T:下面進入“連一連”環節,請將各內容拖到相關的節日裏。

T:爲了讓全校的同學都瞭解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我們和大隊部協商,準備爲學校做“傳統節日文化長廊”。那麼,我們需要收集節日的哪些資料,才能讓我們的“文化長廊”顯得豐富多彩呢?

信息技術說課及教案(豐富多彩的節日),標籤: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模板,信息技術說課稿,

T: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快速找到這些資料呢?比如說:圖片

T:發現了“目錄分類搜索”。

節日第四關——搜一搜

T:兩個搜索技巧:“+”/“ ”——組合式搜索,搜索到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資料。如“中秋節+習俗或中秋節 習俗”。

T:第二個技巧是:高級搜索。

T:馬上開始“搜一搜”,我們分組進行收集資料,一個小組負責搜索一個節日的資料。

3.下載整理節日資料

T:你們小組找到了節日的什麼知識?快告訴大家。

T:我們知道要做“文化長廊”,必須將網頁上的這些資料下載下來。請問這麼多資料你們準備如何

將它們收集起來呢?

節日第五關——理一理

T:有沒有嘗試過將整個網頁存下來?

T:如果你在下載保存整理的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可以打開“小助手”,他會幫你解決你的困難哦!

(展示學生整理的文件夾)

T:你爲什麼要建這些文件夾,新建文件夾有什麼好處呢?

三、課堂小結

節日第六關——填一填

T:同學們,網上的資料不是在於收藏,而是在於更好地應用。今天爲了做一期“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長廊,同學們都運用了網絡搜索的好點子,並下載了資料進行很好地整理。現在我們就進入最後一個五一節——填一填。將自己今天操作的過程和收穫進行一個小結。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地位及課文特點:

《萬年牢》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選編的中心是怎樣真誠待人,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在爲人處事上的道德要求,而且還試圖引導學生從理解重點段落中,受到待人處事的啓示。

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爲人、做事的故事。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保證了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僱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爲而辭掉工作。本文用精煉的言辭將三個不同的“萬年牢”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留給人深深的思考。

(二)、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葉聖陶曾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

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纔是運用”。即略讀課文是精讀的延展與深化。結合本單元特點,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爲:

1、認識8個生字。

2、瞭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培養自學能力。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爲人和做事

的道德風範,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通過自讀的方式,體會文中三處“萬年牢”的意思,說說其中的相互聯繫;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爲人和做事的真誠。因此,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只有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反覆讀,才能體會課文中包含的複雜感情。

2.概括法: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讓學生在概括中加入自己的感情,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

3.滲透法: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現象,學習作者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三、學法指導:

就大多數四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自學能力還不夠強,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課前預習法:掃清字、詞障礙。學會整理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讀準輕聲字詞及多音字。

2、誦讀法:把握內容,體會萬年牢的深刻內蘊。

(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目的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準確地把在精讀課文中所獲取的基礎知識、閱讀方法、經驗等遷移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將知識轉化爲技能。)

四、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導入:

(出示糖葫蘆的圖片,播放《冰糖葫蘆》的音樂)欣賞了這一片段之後,你想說什麼?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糖葫蘆有關的文章。(出示課題)一起來讀:萬年牢。

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什麼是“萬年牢”?萬年牢與糖葫蘆有什麼關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⑴讀準字音,讀通課文;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情?

(3)找一找,劃一劃,文中說“什麼是萬年牢”的句子。

2、反饋預習情況:

⑴出示短語:

把爐火悶(mēn)好

把竹籤削(xiāo)好

去把(bà)兒

⑵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情,誰能用簡單的話來概括?

課文講了兩件事情:第2——4自然段寫了交親在家做糖葫蘆,第5——6自然段寫了交親在外做生意。

3、找找文中說:“什麼是萬年牢”的句子。

出示1:“我的糖葫蘆糖蘸的均勻,超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從這句話中,你理解一下什麼是“萬年牢”?

出示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思考,這一句中的萬年牢又指什麼?

(三)自學研讀:

同學們,這兩句話都是父親說的。他是這樣說的,那麼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請自學做糖葫蘆和做生意兩件事,看看父親是怎麼做的?從中感受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劃一劃描寫父親做事的句子,可以在旁邊記下你的理解與感受。

(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對父親在製作糖葫蘆的過程中、憑良心做買賣的事情中,理解“萬年牢”的意思。)

交流重點句:

出示1: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⑴、父親在給糖葫蘆選擇材料時多用心呀,指導朗讀。(選材好)

⑵、父親在選材上是那麼認真、一絲不苟,那麼在製作過程中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是呀,“我”和父親的配合如此默契,我們也來一起體驗一下。咱們配合着讀一讀。老師讀“把”,同學們接着往下。

這麼多道工序,複雜而繁鎖,但是父親卻有條不紊地一道道做下來,所以他的糖葫蘆“吃一口讓人叫好”,而且名聲在外。

過渡:如此精心的選材,如此精湛的手藝,父親做的糖葫蘆質量好啊,真所謂是“萬年牢”啊!

理解第二個“萬年牢”指什麼呢?

那麼父親是怎麼做到生意上的“萬年牢”的呢?

(1)快速瀏覽第5、6自然段,找找父親做事的句子。

(2)彙報:

1、從老闆定價高,父親不滿意;2、老闆讓他摻假,他不聽;3、老闆配得下手,他嫌動作慢,也不高興……

復沓:

1、當老闆定價高時,父親不滿意,是因爲: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2、當老闆讓他摻假時,他不聽,是因爲:……

3、當老闆配的下手,動作慢時,他也不高興,因爲……

看來,父親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實實在在,很重誠信,還一心一意爲顧客着想。所以他寧可放棄有固定待遇的工作,仍然去提籃叫賣,也不能欺騙顧客。

(四)深入體會,小結提升:

(1)從這兩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

是呀,父親不僅是這樣說,這樣做的,也是這樣教導我的。我們一起讀(第7自然段)

出示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使我一生受益。

(2)理解第三個“萬年牢”(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有萬年牢的人品。)

(3)看板書,你覺得這三個萬年牢有聯繫嗎?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同樣,有萬年牢人品的人必能靠着誠信擁有萬年牢的生意,而生意好也是取決於他的新產品質量好。作者記住了父親的話,做一個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人讓我們也來記住父親的話。

五、教學特色:

略讀課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個體自讀是略讀課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應該用於自讀與感悟。因此,在《萬年牢》的教學中,我更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更強調了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交流的過程中適當給予點撥指導,從而真正地把讀書時間還給學生。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心理過程,我提倡學生個性化理解。在教學中避免要求過高過全,多給學生提供選擇不同學習內容和方法的機會,多給學生提供展示不同潛能的機會。在個性閱讀中,讓父親的這種爲人處世的道德風範引起每一位學生心靈的共鳴。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爲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並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爲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藉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知識水平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係。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3.能夠藉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並發現間隔數與棵數的規律,並能運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在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在生活中找間隔----在動手操作中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規律---在規律中學應用"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個學生動腦、動手、合作探究,經歷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並通過對媒體的直觀演示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意趣激思,以思促學,在創設的生活情境中嘗試探索,形成概念,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手中,還藏着數學知識呢,你們想了解一下嗎?

2、伸出你們的右手,張開,數一數,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這種空格叫做間隔,也就是說,5個手指之間有幾個間隔?3個間隔是在幾個手指之間?其實這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通過擺動手指,創設情境,其實手指問題就和植樹問題是一樣的道理的。通過動手,觀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走進新課。)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就是我國的植樹節。你們知道植樹都有什麼好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三、探究交流、解決問題

1. 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指名讀題

(2)、師: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指名說一說,然後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裏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米尺看作是這條小路,在小路的兩端要種就是在小路的兩頭要種。

怎麼解決?(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但數據太大,可以化繁爲簡,先研究短距離的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情況)

(3)學生探究短距離路上的植樹規律。

①假如路長只有15米,要栽幾棵樹?如果路長是25米,又要栽幾棵樹?請你畫線段圖來看看。(注意看圖上有幾個間隔和幾個間隔點)

②畫一畫,簡單驗證,發現規律。(填表)

說課稿 篇9

這是一篇比較典範的事物說明文,說明對象是故宮博物院。對於這樣龐大、這樣特殊、這樣雄偉的一座建築藝術,除了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外,主要還應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鑑於八年級學生空間概念不是很強,特別是農村學生沒有見過故宮等學生情況的分析,我設立了一下教學目標:

1.認識理解故宮的建築佈局及特點。

2.培養把握事物說明文空間順序的能力。

3.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傳統建築藝術的自豪感。

爲了逐步實現這些目標,我將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爲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故宮博物院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特別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設計讓學生當導遊,給他們都能參與到課堂上的機會,培養學生把握全篇說明順序和欣賞故宮博物院建築結構及佈局美的能力。爲此,我設計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我將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熟知的曲阜三孔景觀圖片,帶領學生領略相聚萬仞宮牆、談笑悠悠杏壇、漫步六藝城中、聆聽先哲、修習六藝、體味民俗、不亦樂乎的一處處完美的圖畫,讓學生對建築先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激發對祖國、對家鄉偉大建築藝術的熱愛和學習興趣。接下來就把故宮博物院這樣一部風光片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讓學生驚歎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然後發問:你對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瞭解多少?(學生自由發言)

二、整體感知

帶着學生豐富多彩的回答,進入到第二個環節整體感知課文,設置三個步驟。一是自由朗讀2分鐘,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二是思考回答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說明有哪些特徵?三是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通過小組合作,畫出參觀故宮的行蹤路線,並通過讓學生當導遊的方式在多媒體上演示,從而明確本文的說明順序,從整體上把握整個故宮的佈局。

三、局部探究

爲了更深入的瞭解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在參觀的過程中,我設置了局部探究三個問題。一是你認爲哪個景點應重點參觀?爲什麼?這樣寫對說明事物有什麼好處?全班討論後明確:在前朝中重點介紹了太和殿,因爲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寶座在此,是顯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宮建築羣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了故宮的本質特徵,所以要重點介紹。二是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們介紹太和殿的?爲加深理解,要求學生齊讀58自然段。三是課文是怎樣介紹太和殿的情況的?採取小組交流探究的方式進行作答,並明確在介紹太和殿時,作者尋找正中的朱漆方臺和雕金蟠龍作爲立足點,按照空間順序進行介紹的。

四、拓展訓練

當學生正陶醉在太和殿流連忘返的時候,教師對故宮進行總結。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築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羣,1987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時學生不免對故宮博物院高超的建築藝術讚不絕口,教師藉此設置2個問題。一是通過思考交流讓學生用精妙的語言來讚美故宮;二是設計說話拓展訓練,讓學生帶領大家參觀學校,同時發動學生爲自己的學校設計校徽圖案,激發對學校的熱愛之情,從而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教學設計,我認爲成功之處在於注重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參與,並能在教師有效指導下主動學習,基本實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和支持者額達課堂教學模式,師生雙方都能在自己明確的工作座標中實現雙邊互動。但不足是由於教師過多的點撥,導致課堂上仍有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痕跡。今後還應注意精心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內化課文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說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統計學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統計觀念是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在統計中,對數據的分析以及做出科學推斷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平均數”在小學和前兩節也已經初步學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但現實生活的事務是多方面的,針對數據中出現的“異常值”時該如何評價呢?中位數應運而生。 從知識的掌握看:它是對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進一步完善,提高數據分析能力。 從數學的應用價值看:從“單一”的“平均數”評價逐步過渡到“多元”的綜合評價,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有利於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中位數的含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在描述一組數據特徵方面的差異,對統計數據多角度、全面的分析。(由於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多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及現代教育技術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②、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嘗試解決一些社會生活問題,積累數學應用、創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通過社會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及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統計、計算中培養認真、耐心、實事求是的態度。

情感與態度目標:

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交流、相互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其自信心。

②、在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習積極性;在中位數的學習中,滲透一組數據對稱的數學美以及樹立求中位數時對應的數學思想。

4.教法和學法:

①、根據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採用“以問題爲中心”討論發現法。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與學生(或教師)之間相互討論、學習;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發現概念的產生過程及思想方法的概括過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其主體地位;教師是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中以啓發、調整、激勵體現主導地位。

②、在學生合作學習的同時,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學疑結合”、“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的學法指導,注意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教學流程:

佈置作業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合作探討、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形成概念 指導應用、積極創新 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事先佈置學生準備統計圖表,包括扇形圖,折線圖和條形圖。課前時間學習小組長檢查,並作出評價。收集完成情況較好的作業。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1、某餐廳招聘服務員。小張聽領班說這裏的平均月工資超過1000元,覺得不錯,就前來應聘,並獲得錄用。小張工作幾天後,發現沒有一個服務員的工資超過每月800元,平均工資怎麼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帶着這個疑問,他來到財務室看到這樣一張工資表: 人員 經理 領班 出納 服務員 雜工 合計 月工資(元) 6000 2500 20xx 800 600 —— 人數(人) 1 2 2 20 2 27 工資支出(元) 6000 5000 4000 16000 1200 32200 請大家仔細觀察表中的數據,分別按學習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

1、領班所說的平均月工資超過1000元,是否欺騙了小張?

2、平均月工資1000元能否客觀地反映餐廳一般員工的收入? 爲什麼?

3、你覺得還能用什麼更合理的數據來反映一般員工的收入? 設計意圖:提出一個真實的問題,力求創設一種問題情境;疑問是發現之母,通過現實和學生認知上的矛盾激發同學的探索慾望。在問題的情境中發現,有利於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合作探討、探究新知】

在討論

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1、去掉經理的工資,求其它幾個數的平均數。

2、以大多數人即大堂服務員的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

3、以處於中等水平的員工(出納)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 設計意圖:學生之間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相互評價、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發現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同時,教師作爲參與者,應主動地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對學生的認識不斷地起促進和調節作用;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瞭解學生的認知特點,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 教師對問題解答要點:

(1)爲什麼去掉經理工資?與截尾平均數的區別?因爲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不容抹殺的。體現統計是一門客觀公正的科學,應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

(2)爲什麼以大堂服務員的工資來反映平均工資水平?因爲這樣評價更符合實際情況。以此爲契機,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科學價值觀的培養。

【自主學習、形成概念】

讓學生自學教材,結合上面的故事帶着問題進行討論、解決。有助於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採取同學間“一問一答”的形式即:一部分同學提問,另一部分回答,活躍課堂氣氛。

可能提出的問題:

(1)什麼是中位數呢?

(2)怎麼確定中位數呢?

(3)中位數有什麼作用呢?

(4)中位數和平均數有什麼異同?

(5)各有什麼優缺點?。 教師小結:中位數和平均數都是描述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徵數”。平均數比較穩定,它與這一組數據中每一個數都有關係,對這一組數據中所包含的信息最爲充分、最爲廣泛,在統計中有重要作用,但計算比較較繁,並且容易受極端值的影響;中位數作爲一組數的代表,可靠性比較差,計算較易,但不易受極端值的影響。

【指導應用、積極創新】

問題2:(口答)求下列各組數的中位數: (1)、90, 96, 84, 80, 95 (2)、90, 96, 84, 80, 95, 25 (3)、—5, 28, 6, 72, 99, —1, 56 (4)、 85, 4, 48, —2, 95, 4, 8, 100 設計意圖:學生從練習中體會:

(1)數據個數的變化對中位數的影響,如1、2小題。(2)中位數只與這組數據的個別數有關,如:3、4小題。 問題3、 十一月份兩個班級月考數學成績的比較:(三班人數43人,四班人數爲38人) 課前給學生兩個班級同學的月考數學成績,要求他們分組統計(按照習慣,組距爲10分)。課堂上讓學生評價兩個班級數學成績哪一個更好些?學生多數會用平均數來評價,教師引導從中位數角度試着來評價。

設計意圖:

(1)未分組中位數的計算:應用電腦的排序功能與沒有排序時比較,加深印象。以及人數的變化對中位數的影響。

(2)分組中位數的計算:根據分組表,先計算中位數所在的組數,再確定對應的標誌值——中位數。體會分組可以提高統計效率。 問題4、出示學生準備的折線圖,計算圖中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例如:

月份 7 8 9 10 11 度數 87 47 54 68 94 112 用電統計表 12

問題5:出示學生準備的條形圖,計算圖中這組數據的中位數。例如:

年份 01 02 03 04 05 房屋中介個數:(萬) 1。2 0。8 2。1 2。9 0。45

問題6:出示學生準備的扇形圖,計算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55% 30% 5% 10% 合格 良 優 不合格

設計意圖:

(1)從同學提供、製作的圖表中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進行練習(如折線圖、條形圖)。來源於同學的基本素材,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2)通過練習,樹立求中位數時對應的數學思想﹝位置數,標誌值﹞,從而解決利用中位數決定自己成績在班級的大致位置。

【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本節課你學習了什麼內容?有什麼體會?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設計意圖:由於本節課採用的是“討論與探究”相結合的方法,同學對知識的理解可能不全面、不繫統;通過以上問題的歸納小結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提升。

【佈置作業】

練習冊§31。3 選做題:(關於標準日產量的定額)某車間爲了改變管理鬆散的狀況,準備採取每天任務定額,超產有獎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該車間15名工人過去一天中各自裝備機器的數量(單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