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美術說課稿模板集合八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教材是聯繫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對教材的正確理解有助於更好的開展實際教學。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美版高中美術繪畫第6課。本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水彩畫的特點、水彩畫與中國畫的聯繫和區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水彩的表現技法,並表現出一幅水色交融的水彩畫作品,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欣賞能力。

二、說學情

合理的把握好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節課面對的是高中的學生,他們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在美術學習中也希望瞭解更多本質性的、美術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高中生之前已經接觸了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爲本節課學習水彩畫這種繪畫形式奠定了基礎。因此我會用展示水彩作品的方式,引導學生賞析不同類型的水彩作品,感受水彩這一繪畫形式的魅力。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於學生實際情況的掌握,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我將設計如下:

知識與技能:瞭解水彩畫的特點,並能通過對比發現水彩畫與傳統繪畫的聯繫和區別。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和討論掌握水彩的表現技法,並表現出一幅水色交融的水彩畫作品。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水彩畫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欣賞能力,並能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和美的現象。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我的教學目標的設定,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瞭解水彩畫的特點,並能掌握水彩畫的基礎知識。

難點:學生能把握水彩畫的表現技法,並準確的表現出一幅透明輕快的水彩作品。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採用多媒體輔助法、小組討論法和示範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爲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水彩筆、水彩紙、水彩顏料等。

七、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教學過程,也是說課的核心環節。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談話互動,導入新課

教師在多媒體上出示水彩作品,讓學生感受水彩的魅力。並提問:同學們瞭解水彩畫嗎?學生回答:水彩畫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7世紀英國水彩畫興起,到了18世紀後半葉已經盛譽世界。教師補充:在18世紀,由於英國自身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溼潤的氣候條件以及對風景繪畫的熱衷,使水彩畫真正成爲一種獨立的畫種。所以,英國被稱爲“水彩畫的故鄉”。隨着背景的介紹,引出課題《水彩畫》。

通過多媒體出示圖片和談話互動的導入方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並引起他們的探索慾望。

環節二:觀看作品,感受魅力

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在本環節我將藉助多媒體出示素描作品向學生提問:

1.在多媒體上出示不同題材的水彩作品,並提問:水彩畫可以表現的哪些題材呢?

學生回答:水彩靜物、水彩風景和水彩人物等。

2.引導學生再次仔細觀察水彩作品,提問:水彩畫的表現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學生觀察後得出答案:水彩畫主要有幹畫法和溼畫法兩種表現方法。

教師補充:除此之外,留白、洗滌、水分的控制和用筆都是需要畫水彩畫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3.出示劉文甫的水彩作品《葡萄》和徐渭國畫作品《墨葡萄》等一系列水彩畫和中國畫,讓學生對比分析,積極討論:水彩畫和中國傳統繪畫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

學生討論得出:水彩畫與中國傳統畫都是以水爲媒介和顏料繪製在紙本上的圖畫,在繪畫工具、材料和表現技巧上,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水彩畫起源歐洲,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發展起來的。中國畫屬於東方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用紙不同,水彩畫是水彩紙,中國畫是宣紙或帛絹。

教師補充:風格和造型語言也不同,中國畫的傳統造型語言是勾勒點染,線條是獨立的繪畫構成要素,造型不以光影爲表現體積的手段。水彩畫是遵循光影造型的,而且色彩也注重寫實性。

4.讓學生再次仔細觀察水彩作品,提出問題:水彩畫的特點是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水彩畫畫面效果透明輕快、流暢滋潤、水色交融。技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趁水未乾時,畫出迷濛縹緲的感覺,也可以在水色乾透後層層疊加,畫出豐富厚重的感覺。

通過這樣環環相扣的問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水彩畫的魅力。同時能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慾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節三:播放視頻,講解技法

爲了凸顯美術課堂的直觀性,我將在多媒體上播放,水彩靜物寫生的視頻和水彩風景寫生的視頻。隨後,根據提前擺放好的靜物,示範水彩靜物基本技法及步驟,演示如何用筆和加水。學生仔細觀察視頻,明確靜物寫生和風景寫生的作畫步驟及基本技法。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索繪畫的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生碰撞,激發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讓學生明確如何呈現出一幅水彩作品,爲接下來的實踐環節打基礎。

環節四:學生實踐,作品展評

1.佈置活動練習:選取其中一種題材,運用水彩的基本技法表現出一幅的水色交融的水彩作品。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注意乾溼畫法的運用,要畫出水彩透明輕快的感覺。

2.組織水彩畫展覽會,鼓勵學生展示作品。教師引導學生可從用筆、造型等多方面評價作業。

這一環節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對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

活動五: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1.總結重點知識,並昇華情感,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現象。

2.課後蒐集更多水彩大師的作品,下節課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分享。

這一環節請學生主動分享收穫,從學生的角度檢驗本堂課的教學設置和教學效果。最後的蒐集資料的作業是爲了讓學生以課堂爲中心進行知識的延伸拓展,使美術知識與其他知識形成溝通,不斷提高美術素養。

八、說板書設計

爲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瞭,重難點突出:

美術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向日葵》是法國偉大的畫家凡高的作品。在這幅作品中,畫家像閃爍着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爲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爲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衝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然而對於城市的大班幼兒來說,孩子缺乏對“向日葵”這種植物的真實的感知,孩子不知道向日葵這種植物的外形、色彩、特徵以及它的象徵。而這些恰恰正是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的經驗基礎。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爲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爲幼兒應該豐富的經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另外教師要幫助幼兒認識“向日葵”這種植物,幫助幼兒建構有關向日葵的知識經驗。那麼我相信在幼兒擁有了如此豐厚的經驗之後,他們的欣賞活動會更加生動獨特。

這個主題中包括:實地參觀活動引導幼兒通過實地實物的參觀、認識,建立對向日葵的初步感受和認識。然後認識向日葵的色彩、外形、特徵及作用和象徵意義,幫助幼兒建立對向日葵的完整認識。還有一個種植

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種植的要素,這樣幼兒就建立了足夠的生活經驗。另外教師還通過欣賞凡高其他作品的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凡高,瞭解凡高的作畫特點、瞭解凡高的一生,幼兒有關的美術經驗也隨之形成。

二、設計理念:

1、教學活動注重經驗的構建和積累。幼兒的學習活動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術欣賞教學也不例外。在欣賞活動之前教師注重幼兒有關美術經驗的積累,如,欣賞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瞭解凡高繪畫的特色及筆觸。同時教師還發現幼兒有關“向日葵”的生活經驗不足,注重幼兒生活經驗的補充,使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感而發,爲更好的欣賞作品做好鋪墊。

2、欣賞活動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在《向日葵》這幅作品中,值得幼兒欣賞和學習的是:畫面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以及作品的構圖。在教學中引導幼兒從最突出色彩入手,欣賞感受色彩的亮麗、同色系的組合及對比色的運用恰到好處。同時引導幼兒感受大膽誇張的線條帶給我們的富有靈動和生命的感覺。

3、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現。因此在欣賞中教師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

4、注重多種欣賞方法的運用:對話法是美術欣賞教學的基本方法,教是除了鼓勵幼兒大膽與作品、教師、同伴之間互相對話,表述對作品的理解,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感受實物、圖片和繪畫作品的不同,教師還運用幻燈片的放映給幼兒一個完整美麗的感受,同時欣賞感受到更多的“向日葵”作品。

5、欣賞活動注重幼兒情感的激發,畫面中,鮮豔亮麗的黃色和橙色以及大膽誇張扭曲的線條充分流露出創作者強烈和炙熱的感情、流露出對向日葵的熱愛。教師從色彩、線條等入手,運用對話、對比等方法引導幼兒感受作品表達出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鼓勵幼兒大膽欣賞與評價,發展幼兒對藝術作品的解釋和評判能力。

目標重點:欣賞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目標難點:瞭解畫面中的情感是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

目標(1)綜合了對美術要素的認知以及作品的情感,是以認知和情感並重的目標。開展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引導幼兒通過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感受和體驗,逐步豐富幼兒美的經驗,提高幼兒對美的作品的感知和評判的能力,同時習得美術的技能和技巧。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

其中“瞭解畫面中的情感可以通過形象、色彩、筆觸等要素傳達出來。”是本次

活動的難點,因爲幼兒對作品表面的感受和理解如何內化爲自身的情感,從而更好的體驗作品、更好的體驗創作者的情感是比較難的。

目標(2)是能力目標,我認爲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爲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但是技能技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技能技巧的提高才會促進幼兒的創作。

四、教學流程:

前承:

經驗豐富:實地參觀向日葵種植園地,給向日葵拍照、觀察認識向日葵;欣賞有關凡高的其他作品,幫助幼兒建構有關於向日葵的認知經驗及美術欣賞經驗。

環境創設提供:有關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活動環節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環節一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相比,“你喜歡那一幅?爲什麼?”(見附圖1)

在幼兒的自由欣賞討論中引出今天的教學,同時給了幼兒第一次完整自由的欣賞的機會,爲目標1的完成拉開序幕。

環節二

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色彩的感受: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畫面中什麼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爲主、其他色爲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線條的感受: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着生命的力量。這一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把自己不懂得地方提出來:如:爲什麼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麼?……

構圖的感受:

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圖,。教師通過和幼兒的對話:數一數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爲什麼有的低下了頭?(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通過這些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圖有張馳有疏密纔會漂亮。

教師通過對話法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十四朵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傳達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初步解決重點目標。

活動環節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環節三

第二次對比欣賞,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是幼兒理解到畫出來的向日葵既象眼前看到的,又具有向日葵的典型的形象美,畫面中充滿了創作者的感情——對向日葵的熱愛。

通過對比欣賞,進一步使幼兒領悟到現實美和藝術美的區別。這一環節使重難點得以突破。

環節四

教師放映更多的梵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作慾望。

最後通過欣賞、師生共同談話,探討、分享,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使活動目標得以提升。

延伸:“我的向日葵”激發幼兒學習模仿或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美術說課稿 篇3

桐木鎮中心學校 趙芳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小學美術教材第九冊第2課《畫人像》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內容。美術課程標準對小學高段這一領域的教學目標規定是: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課是在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猜猜我是誰》之後的又一課以人物寫生爲主的教學內容,《猜猜我是誰》重點引導學生從背面觀察人物特徵,用線表現人物背面。《畫人像》主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抓住人物面部特徵,用線條描繪。雖然小學低中段沒有專門教學人物繪畫,可學生在課堂課外經常表現以人物爲主的題材,這使得他們對人物繪畫既陌生又熟悉,對人物的畫法處於一種感性的認識,通常以抽象、卡通的形式出現。本課將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況進行客觀的引導、教學。根據課程標準的規定,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如何用線表現人物的髮型、臉型、五官、表情和,能抓住特點用線表現自己的一位同學。

方法過程目標:在觀察表現人物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學習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瞭解,培養美術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基礎,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習

用線表現人物正面的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抓住人物不同特徵進行描繪。

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本課我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和“演示法”。一節時間有限的課堂,讓學生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又能實踐操作,講授和演示是一種直接有效地途徑。三庭五眼是什麼意思?他在繪畫中有什麼作用?如何按照“三庭五眼”的比例畫人的五官?這些需要老師的講解與示範,才能使學生理解運用。

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是觀察、交流、練習。無論那類型的寫生都離不開仔細的觀察,畫人像需要學生對模特的五官細緻觀察,分析交流繪畫過程中該如何表現,再用所學習的繪畫技法進行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談話引入新課

課前我要求學生暗地觀察一位同學相貌特點,並準備用幾句簡短的話描述他的相貌。上課後選兩位同學不準說姓名,只描述課前所觀察的同學的相貌,讓其他人猜所說的人是誰?然後我相機出示課前準備的某位學生肖像,學生觀察後說說是誰?經過這樣的比較,學生感知到用繪畫的方式表現人物樣貌比語言文字更直觀,也很有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能積極參與學習。

二、探究新知

要想把一個人畫得像,得抓住人物的面部的哪些特徵呢?學生可能會說要把頭髮畫像,把眼睛畫準等等。根據學生的理解與已有的認識,我先引導學生分析身邊同學的髮型,再對照圖片認識常見的幾種臉型,並觀察自己的同桌是什麼臉型。“三庭五眼”是中國古代畫家對成年人的臉部長寬比例的概括,它在肖像繪畫中主要用來確定五

官的位置。本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三庭五眼”的含義,實際繪畫中能大概以此爲標準進行構圖、造型。表情是人物心理的表現,也是“以形寫神”的要點,在瞭解“三庭五眼”的知識後,引導觀察人面部的不同表情所引起的五官變化,爲最後的畫人像打下基礎。

爲了降低學生繪畫的難度,我課前拍攝了班上五官較有特點的兩位同學的照片,出示在大屏幕上,這樣教室裏無論哪個角度的同學看到的都是人物的正面。我任選屏幕上一位同學進行畫法的示範,具體步驟是確定要寫生的人物,並仔細觀察;然後是構圖的示範,構圖要求飽滿,畫出面部與髮型的輪廓後,按照“三庭五眼”的要求把臉型按“橫三豎五”劃分等分,再對照他的五官繪畫。每個人的五官特點不一樣,具體先畫什麼、從哪裏起筆,邊示範邊解說。最後修改。

學生可以邊學邊臨摹,也可以在我示範結束後另行選擇模特繪畫。我根據學生繪畫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

三、作品展示與評價

學生完成畫像後,該是向大家展示的時候了,在展示的時候順便讓學生評價,學生的評價標準只是外觀的像不像,我還要引導學生從構圖是否合理,線條是否流暢、簡潔、有力,有沒有抓住表情特徵,只要具備以上其中一個優點,就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

四、課堂總結

學生可以談談這節課的收穫與疑惑之處,師相機解決。

以上是我對《畫人像》這一課的教學設計,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篇4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上的是一節大班的美術欣賞活動《紅色中的和諧》。

從本學期開始,新教材裏有了多了名畫欣賞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經典繪畫作品,直接與大師作品對話,更好的促進幼兒欣賞能力的發展,孩子們對活動也很感興趣。於是在感受名畫構圖、色彩、線條的同時,我又爲孩子們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畫,本次活動我們以“紅色中的和諧”作爲欣賞內容,《紅色中的和諧》是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畫中描繪了一個室內的場景,其中有精心佈置的桌子、衣着整潔的女傭、鮮豔的桌布和牆紙、兩把椅子和一扇窗戶;通過窗戶,畫家還描繪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綠色的草地、黃色的花朵、幾棵樹和一所房子。作品非常符合大班幼兒思維和認知的特點,活動中試圖打破幼兒的視覺習慣,讓他們感受冷暖色的對比,從而通過欣賞活動豐富幼兒的創作經驗和創作水平。

但對於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說冷暖色的對比稍有困難,因此,我把此活動的目標制定爲:

1、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幷能嘗試把冷暖對比色運用到幼兒繪畫中去。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藝術表現力。

準備的材料有“課件馬蒂斯的作品”、“空白的畫——《家》”。課件製作巧妙、顏色鮮豔,冷暖對比強烈,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賞的過程中體驗了美感,提高了觀察興趣。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法並按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讓幼兒看名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畫面中所運用的冷暖對比色以及動靜對比等內容。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本着“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幼兒自由欣賞、集體交流、教師小結,讓幼兒理解作品的特點。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冷暖色的運用,並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作。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大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感知與講述。

二、分析與解釋。

三、幼兒作畫。

四、結束活動。

在第一個環節感知與講述中,我直接出示名畫讓幼兒觀察,通過幾個簡單的提問讓幼兒說說畫裏有些什麼,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探索的動機,建立幼兒已有經驗與新學習內容的聯繫。讓幼兒初步與大師作品直接主動對話,他們潛在的藝術潛能被調動了。這些問題比較簡單,可讓幼兒自由講述,我不做任何評價,只要孩子能說出就可以。本環節中發現孩子們還是比較積極去觀察的。(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在第二個環節分析與解釋中,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名畫,感受作品中冷暖對比色和直線、曲線的動靜對比。首先讓幼兒說說看到畫中很多紅色的感覺,然後在再通過提問“畫畫的人除了用紅色還用了什麼顏色?”引出冷暖對比色在作品中的運用。接着讓幼兒找找畫中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色?在幼兒充分講述後,我做了一下總結,幫助幼兒理清思路,使幼兒加深印象。動靜對比環節中,我請幼兒通過觀察,找出哪裏用了直線,哪裏用了曲線。然後再談談看直線和曲線的不同感受。

爲了加深幼兒對直線和曲線動靜對比的認識,我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一下。幼兒的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上課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欣賞活動不能只注重對一件作品的欣賞,還必須加強知識間的聯繫和運用,從而使幼兒獲取豐富的知識和欣賞經驗。因此,我在介紹畫家的同時,又請幼兒欣賞了馬蒂斯的其他作品,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畫家大量運用強烈對比色彩的風格。

第三個環節是幼兒作畫,我設計的是,出示一副未塗顏色的畫——《家》,並問幼兒“小朋友你自己的家漂亮嗎?”以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再通過欣賞色相環,引導幼兒把對作品中冷暖色調的理解運用到自己的塗色作品中,培養幼兒的藝術表達力。從幼兒的作品來看,多數孩子顏色塗的還是很有創意的。

第四環節結束活動,我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人老師,既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又鍛鍊了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過程中發現的積極還是不足)

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美術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就今天我所講的《美麗的陶瓷》一課再進行一下說課。《美麗的陶瓷》是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七課內容。下面我重點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程程序、課後反思幾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一、說教材:

根據《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美麗的陶瓷》一課是屬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本學習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看、畫、做、玩融爲一體,本課內容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在設計上都貫穿了很新的教學理念。由於是造型、表型課,因此很容易引起孩子們得興趣,可以爲孩子們提供很大得想象與創作空間。能夠從學生得生理心理特點出發,達到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得完美統一。同時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愛陶瓷,進而愛民族藝術、愛祖國。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兒童繪畫發展的意象期,即喜歡畫自己意識中的表象形象。他們非常喜歡上美術課,喜歡新鮮事物,喜歡錶現對新事物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欣賞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把對事物的表現當作樂趣。他們喜歡以線造型,用筆肯定、有力,但有時缺少變化,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感受來學習用更豐富的線來表現陶瓷,表達自己對陶瓷的感受。

三、說教學目標:

1、 通過了解陶瓷的歷史、發展、種類,感受陶瓷的美,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認識線的美感,認識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練習用線造型表現陶瓷的外形及花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

3、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驗到是成功的喜悅和創作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陶瓷的歷史。欣賞、學習陶瓷的造型美、花紋美。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線條組合出陶瓷上美麗的花紋。

五、說教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美育教育原則,循序漸進,按照欣賞美、感受美、創造美、評價美的程序,讓學生全面發展,各項能力得到提高。

(一)、 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在此環節中,主要使用談話法,讓學生感到:原來中國的陶瓷這麼著名。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情緒。

(二)、 討論交流,瞭解陶瓷

在這個環節使用了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地欣賞、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積累學生的感性認識,爲進一步表現陶瓷作品打下基礎。在學生感受過程中,我設計了三個步驟:

1、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對陶瓷做一個簡單的瞭解。(對學生課下收集的相關知識加以肯定,以保持美術興趣。)

2、欣賞陶瓷藝術精品,直觀地感受陶瓷的藝術魅力。(從教師帶領着欣賞到學生獨立欣賞,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3、欣賞線描陶瓷作品。(陶瓷作品和線描陶瓷作品做比較,感受線的使用,爲繪畫創作表現做鋪墊。)

(三)、 自由創作,表達感受

這是學生自由發揮的環節,要張揚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創作出有獨特風格的作品,發展學生的表現能力。

(四)、 作業展示,相互學習

這是評價美的環節,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發展學生的評價能力。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表現能力、評價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好學、樂學,並樹立終生學習的目標。

八、說課後反思:

陶瓷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反映了人們的審美藝術追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學習中發現,學生非常喜歡精美的陶瓷,其靚麗典雅的色澤、造型優美的花紋,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學生能夠對它進行細緻地觀察,進而深入地描繪。教學過程清晰,使學生在民主平和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了本課內容,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美術說課稿 篇6

兒童最近在美術班上學習了繪畫各種各樣的房子,有小木屋、瓦片房、城堡、蘑菇房、印度建築等等,孩子們興趣很高,繪畫很投入,在課後區域活動中也繼續嘗試練習繪畫更多的房子。因此爲了滿足兒童的繪畫慾望,讓兒童嘗試在新的材料上進行作畫,體驗不同感受的樂趣,所以我自己設計了這堂美術活動繪畫幻燈片——胖小豬的家。之前我班兒童也曾接觸過幻燈片,那是在一節語言活動中,用剪貼鏤空的方法制作的幻燈片,當時孩子覺得很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喜歡用幻燈片做成的教具。雖然幻燈片教學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電教手段,但是讓兒童參與到課堂教具的製作中來,激發了兒童的活動熱情和參與性,同時體現《綱要》中的師生參與共同製作,以兒童作品爲主,兒童是活動環境中的主人的精神。

在確定教學目標上主要是讓兒童體驗在幻燈片上作畫的樂趣和感受不同的作畫效果,同時對大班兒童也提出了在技能掌握和習慣培養上的要求。把難點放在了塗色均勻,線條清楚,畫面保持乾淨上。能做到這幾點的兒童需要在作畫時耐心、細心,注意觀察,找到好的塗色方法,因此幼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兒童鼓勵、啓發、引導,增強兒童的信心和作畫耐心、細心的態度,培養良好的作畫習慣,同時體驗作畫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開始時我通過胖小豬的故事,在結尾設置提問讓兒童想辦法幫助胖小豬,激發兒童的創作慾望和繪畫興趣。兒童通過前期知識經驗準備,瞭解了各種房子的造型和風格,就可以嘗試在幻燈片上作畫了。緊接着我出示幻燈片讓兒童認識新材料,激發兒童在幻燈片上作畫的願望。在指導中我觀察到兒童在塗色上出現了問題,及時引導兒童去發現,想辦法解決。例如勾線與色塊部分模糊怎麼辦?畫的'時候手不能碰到畫過的部分,怎麼塗畫面才能保持乾淨等。指導中我對兒童進行個別指導,體現兒童之間差異性,遵循個別教育與面向全體相結合的原則,對能力強的畫的快的兒童提高要求,先放在幻燈機上檢查看效果,不好的地方再去修改;對於畫的慢的兒童引導他們找到自己作畫速度慢的原因,課後在區域中繼續完成。等大部分兒童完成後集中上座位逐一請兒童把作品拿上來放在幻燈機上給大家欣賞,並進行評價,說出好的地方,請他們介紹作畫方法,相互交流好的經驗。同時也請兒童說說作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請大家幫忙一起討論交流,找出辦法,體現集體的智慧和作畫交流後的互動,分享經驗。活動最後通過出示一個用剪貼鏤空方法做成的房子啓發兒童用新的方法來做幻燈片,激發兒童再次創作的願望,爲下一個活動做準備。另外兒童在

活動中對幻燈機較感興趣,也可引伸到科學活動中認識幻燈機,瞭解它的工作原理。另外小朋友的啓發也可採納,例如用牙膏塗平在幻燈片上用牙籤來作畫的活動等等。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參與到製作教學具中來,充分體驗不同作畫效果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體現出師生共同製作的樂趣和意義。

美術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實驗教材第二冊第四課,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本課通過多種方式的手形表演與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遊戲式的活動中體會簡單的、變化的手形帶給我們的豐富聯想與無窮樂趣,並鼓勵學生通過平面繪畫和立體彩繪的方式,嘗試將自己藉助手形聯想到的形象表達出來。整個教學過程要求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啓發,探索手形的裝飾與組合美,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根據教材內容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形的變化並進行聯想,培養學生感知、觀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材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啓發學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繫,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二、說教法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標提出的“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爲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營造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慾望。

在教學中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遊戲激趣法:採用遊戲法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如用“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導入課題。

2、啓發談話法:抓住關鍵,培養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啓發學生學習繪畫步驟。

3、創設情境法:用魔術的形式及課件的展示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產生一定的體驗,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三、說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爲了達到不用“講”,“教”都是爲了不用“教”。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教師的重要任務不僅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採用學習方法進行學習,主要有:

1、觀察體驗法:引導學生觀察手形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產生豐富的聯想,通過自身嘗試體驗,思維更加活躍,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2、合作學習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作畫,學生拓寬思路,互相交流,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練習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課繪畫練習中,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範畫及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四、說教學過程

1、玩一玩

俗話說“情感產生興趣”。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是激發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途徑。運用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自己的手產生興趣。

2、說一說

通過啓發式的談話,引導學生對“石頭、剪刀、布”這些簡單的形體進行聯想,爲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做好準備。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激發出來,教師抓緊住時機更深入地引導“我們的手還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這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進而導出課題《小小手》。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1、看一看

教師用手影給學生表演一個小故事,在講故事中做手影表現各種小動物:“早上空氣真正好,小動手們起得很早。小白兔,蹦蹦跳跳做早操;梅花鹿,頭頂長角來吃草;小獵狗,打着呵欠伸懶腰;突然老鷹飛來了,空中盤旋把食找;獵狗見了汪汪叫,小白兔老鷹來了快點逃。小白兔趕緊往洞裏跑,老鷹撲下沒抓到,只好無奈地飛走了。”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也在小組內用單手、雙手做各種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師及時鼓勵學生“小朋友的手都很靈巧,哪位小朋友願意展示一下自己會變的小手?”學生個個躍躍欲試,各種變化多端,形象可愛的手形在他們靈活的手上展現,他們玩得高興,學得開心。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輕鬆快樂、自由熱鬧、親切和諧的氛圍。

3、試一試

教師演示繪畫步驟,先在實物投影上做手勢,然後把手按在紙上畫出手形。引導學生試着將聯想到的事物添畫出來以後再給它塗上顏色。通過欣賞各種形象的手形畫,讓學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擺手形還可以想象添畫,也能用顏料直接塗在手上的方法畫手形畫,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鼓勵他們嘗試多種畫法,拓寬思維。

(三)合作練畫,愉快展評

1、畫一畫

小組討論: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小小手,怎樣分工?然後小組合作作畫。(學生作畫時,播放《巧巧手》歌旋律)。通過合作學習能開啓學生的新思路,帶給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擔任協助、引導的角色。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創作,起到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畫出奇趣橫生的手形畫。

2、評一評

合理的評價能促進學生進步,樹產自信。在教學中採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個人評與小組評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模式,先讓學生說說作品的設計思路與想法,然後同學間相互提議,最後同教師進行簡短的評價。這樣把空間儘可能我的留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從而讓學生能夠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最後投票選出“最佳創意獎”,將學習熱潮推向高峯。

(四)歸納總結,鞏固延伸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及學到的本領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延伸主題,結合各行各業用手進行蔻創造的情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啓發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

教師用手語送給大家一句話(課件出示):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教師用手語做,讓學生跟着一起做。最後,在《巧巧手》歌聲中愉快地結束本課。

本課堂的教學,從“手”的遊戲開始到“手語”結束;從教師適時點撥到學生的自主參與;從圍繞中心到拓展延伸,無一不體現了“趣”字,這是這堂課設計的中心所在,更是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附:板書設計

印形

添畫

小 小 手 變形

造型 擺形

塗色

美術說課稿 篇8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廢舊物造型——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我將從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六個方面說一說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處理,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教。

一、說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課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術下冊第五章第三節。本節是在學習了第一、二節之後編排的。本節的學習既可以對廢舊物造型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爲後面第六章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其它廢舊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本着藝術源於生活,根據季節的變化,結合《其它廢舊物造型》的知識,把春天融入課堂,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使學生在廢舊物造型中體驗藝術造型的樂趣,提高審美水平。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由於廢舊物造型極爲靈活,又要創新把春天的元素加入進來,所以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和造型能力,思維活躍,有較強的表現X望。他們對廢舊物造型的方法非常熟悉,多數學生能自主設計製作,少數的學生習慣於模仿,但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對廢舊物品大膽創作,回收利用。

2、能力目標:通過各種材質的廢舊物進行藝術造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發展具有個性的藝術表現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巧用資源的良好習慣和利用廢舊物的環保意識。 激發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複習運用學過的廢舊物造型的表現形式和製作方法創作以春天爲主題的藝術作品。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發展具有個性的藝術表現力。

突破重、難點:

1、採用多媒體課件、音響設備、投影儀及幕布等教學用具,創設生活意境。

2、在教學的環節中,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有序地啓發引導學生探索、思考、提升。

3、通過分小組合作,每位學生運用各種材質的廢舊物進行藝術造型,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發展具有個性的藝術表現力。

四、說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學法中設計了:

1、範例欣賞教學法:運用圖片欣賞營造教學情境,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2、 舉一反三教學法:教師針對一種材料進行分析它的用途,導出知識點,讓學生順利接受。並使學生開拓思維,舉一反三。

3、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地表達,鍛鍊合作能力,活躍課堂氣氛。

4、自主探究法:學習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給定條件,讓學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了“激趣引入——知識探究——課堂示範——設計製作——評價延展”五個環節。下面我將具體說明。

1、創境激趣 尋找春天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將利用課件展示各地的春景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通過看春景圖片猜校園地點的小遊戲調動課堂氣氛並啓示學生要善於發現美。最後教師提問:“我們能用什麼辦法把春天美好的印跡留下來?”通過這個問題迴歸課堂,巧妙的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把學生導入到情景中來。

2、深入教學 思考春天

通過欣賞春天,引出課題。接下來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探究環節。首先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廢舊物圖片,讓學生觀察。爲後面用廢舊物進行設計做好鋪墊。接着我將讓學生通過課件再自主學習廢舊物的基本表現方法,理解“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藝術創作的方法,從而打開學生創作的思路。這樣來突出本課重點,達到認知目標。然後我將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圍繞完成表格的任務來拓展學生思維。在學生討論之後,教師再分析欣賞示範作品以此給學生靈感。讓學生在“猜-學-思-變”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製作方法的同時感受到創作的樂趣。同時拓展學生思維、開放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創作X望。

3、設計製作 創作春天

通過思考探究、分析比較的環節層層深入,學生的學習由知識向能力轉化。在製作環節,我將放輕音樂和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團結合作,提醒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在良好的環境中,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充分地表達,鍛鍊合作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本節課的難點就在這突破。

4、交流評價 欣賞春天

爲搭建一個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提供交流的機會,我設計了展示評價環節。我將用開放式的評價方式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①小組派代表展示作品,進行自評,從作品的構思、有哪些收穫、製作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等方面進行。②請學生互評,爲同學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③教師簡評,教師的評價一鼓勵爲主。讓學生學會評價美、分析美,教師鼓勵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培養了學生想說、敢說,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5、課後延展 春暖花開

以讓學生嘗試用不同材質的廢舊物製作其他藝術品爲契機,讓學生關注生活,節約資源,用一雙藝術的眼睛去發現美,創造美。從而落實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以上五個環節我遵循的思路是課堂賞圖帶領學生欣賞美;課堂講解和討論讓學生理解美;動手實踐讓學生學會創造美;作業品評中讓學生學會評價美;課後的延伸讓學生學會探究美。教學重難點從中得到了體現和突破。

六、說教學反思

這節課設計環節新穎,學習目標明確。活動效果好,教學環節採用讓學生眼、耳、手、腦全身心參與活動的方式,循序漸進的突破重點和難點。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三維目標。使美術教學水到渠成。整節課以學生活動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用小遊戲開場,活躍氣氛,在分組操作時放輕音樂,建立安靜的學習氛圍。整節課動靜相宜,師生實現了良好的互動,教育效果顯著。

當然課堂是動態生成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學生的具體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