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說課稿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說課稿範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數、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們刻畫現實世界的重要數學模型。用函數的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學生不僅能加深對方程(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認識問題的水平,而且能從函數的角度將三者統一起來,感受數學的統一美,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體驗到的數形結合以及數學建模思想,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昇華,同時也對今後學習高中的解析幾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旨在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我認爲本節課的教學應達到以下目標:知識技能方面:理解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係,會用圖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數學思考方面:經歷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關係的探索及相關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學會用函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

解決問題方面:能綜合應用一次函數、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方面: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傾聽、欣賞和感悟,體驗數學的價值,建立自信。

(三)教學重、難點

從以上目標可以看出,學生既要通過對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關係的探究,習得知識、培養能力,又要用此關係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是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關係的探索。考慮到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強,本節課的難點應是綜合運用方程(組)、不等式和函數的知識解決相關實際問題。而關鍵則是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探索、交流,引導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

二、教法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職責在於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自由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對於認知主體來說,八年級學生樂於探索,富於幻想,但他們的數學推理能力以及對知識的主動遷移能力較弱,爲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新的認知結構,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本節課我採用情境—探究式教學法,以“情境——問題——探究——交流——應用——反思——提高”的模式展開,以學生爲中心,使其在“生動活潑、民主開放、主動探索”的氛圍中愉快學習。

三、過程分析

本着重實際、重探究、重過程、重交流的教學宗旨,我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成以下六個環節:情景導入——探究合作——解決問題——鞏固提高——歸納小結——佈置作業。

這節課,我首先用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上網交費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件展示學生回答的用列方程組解答的過程,並提出問題:“同學們在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基本上都是用的代入法或加減法,那麼解二元一次方程組還有其它的方法嗎?”學生討論後可能會感到束手無策,感到原有的知識不夠用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提出來後,如何解決呢?此時,作爲教師,應把握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不要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應啓發學生去思、鼓勵學生去探、激勵學生去說,努力給學生造成“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說”的態勢,從而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探索活動中來。另外,此問題的設置也爲後面例題的講解作好鋪墊,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

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我遵循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設計了以下問題“你們能否將方程轉化爲一次函數的形式呢?”“如果能,你們能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能畫出它的圖象嗎?”在學生將方程轉化爲一次函數的形式並畫出圖象後,我引導學生觀察直線上的幾個點,發現它們的座標都是方程的解,緊接着問“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一定是方程的解嗎?”“是否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轉化爲一次函數的形式呢?”“是否所有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都是它所對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不難發現:每個二元一次方程都對應一個一次函數,於是也就對應一條直線。一連串的問題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學生髮現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在數與形兩個方面的關係,爲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與直線交點座標的關係作好鋪墊。

緊接着問學生:“你能用剛纔的方法研究另一個方程2x—y=1嗎?”學生在同一座標系中畫出一次函數y=2x—1的圖象後,發現兩條直線有一個交點,我又問“這個交點座標與這兩條直線所對應的方程的解有什麼關係?與這兩個方程組成的方程組的解又有什麼關係?”此時,學生慢慢體會到:既然每個二元一次方程都對應一條直線,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個解又對應直線上的每一個點,那麼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就對應着兩條直線的公共點,也就是說,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不就是對應着兩條直線的交點嗎?這個時期,教師應留給學生充分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疑問給予及時幫助,師生共同歸納出:用畫圖象的方法可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從而解決了本節課開頭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共同歸納:從“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組相當於確定兩條直線交點的座標。這告訴我們,既可用畫圖象的方法可以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也可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條直線交點的座標。利用剛纔已有的探究經驗,學生很容易想到此問題的探究還可以從數的角度看,進一步歸納出:從“數”的角度看,解方程組相當於考慮自變量爲何值時兩個函數的值相等,這個函數值是何值。

這樣,學生經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從數和形兩個角度認識了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係,真正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並使學習過程成爲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學生從一個個小問題的回答,到最後的歸納,充分享受學習、探究帶來的快樂,此時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探究成果,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爲滿足學生學以致用、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我特意設計了兩個搶答題,既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消化理解,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讓他們在搶答中品味到了成功的快樂。趁着學生高漲的情緒,我迅速引入開頭部分意猶未盡的上網收費問題,加以變式,再次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人翁的學習姿態。經過一番探索,學生可能想到:要選擇合理的收費方式就需要對它們所收費用的大小進行比較,因此一定會有學生用過去的知識——方程或不等式解決問題,對於這部分學生的想法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表揚,然後繼續提問“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圖象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引導學生建立函數模型進行探索。

學生在同一座標系中分別畫出兩個一次函數的圖象後,我引導學生觀察圖象的特徵,學生討論後發現當0≤x<400時,紅色點在藍色點的上方;當x=400時,紅色點與藍色點重合;當x>400時,紅色點在藍色點的下方,這樣利用直線上點位置的高低直觀地比較函數值的大小,從而找到答案。爲避免圖象法作圖誤差造成的不足,可引導學生通過代數計算求出交點座標。爲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我啓發學生用作差法,類似地用點位置的高低直觀地找到y>0,y=0及y<0時所對應的x的範圍,進而得到答案。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究,學生可以發現圖象法的直觀性,體會數形結合這一思想方法的應用,並學會用函數的觀點,動態地分析不等式和方程(組)。

爲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我把剛剛結束不久的鐵山礦冶文化旅遊節帶進課堂,讓學生欣賞一組美麗的黃石礦冶文化景點圖片,在學生體驗家鄉美好的輕鬆愉快氛圍中,我再一次出示了一個與之有關的旅遊購票問題,並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本節課難點的理解和應用,幫助學生不斷完善新的認知結構。

在課堂臨近尾聲時,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進行小結,鼓勵學生從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情感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嘗試開放式課堂教學,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活動民主化,多樣化。

本節課的作業由必做題和選做題組成,體現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設計說明

這節課,我始終貫穿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突出數形結合的思想,體現數學建模的價值,滲透應用數學的意識,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數學體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各個不同方面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