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

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一個事件與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分數。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

篇一: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將爲以後學習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假分數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奠定基礎,是本單元的重點。

(2)、學情分析:由於教學內容較爲抽象,對學生學習有着一定難度,尤其是對單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需要將抽象的知識與直觀形象的場景相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難點。

(3)、教學目標:

我設計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並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教學,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形成並理解並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對數學出示好奇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我藉助圖形感知、類比推理,讓學生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從而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所以讓他們主動參與,把抽象的教學變爲直觀的教學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理解整體和單位“1”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讓學生必須明白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樣,表示出來的分數也不一樣;在一定情況下,分數雖然一樣,如果選取的份數不一樣,看作的.整體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抽象,所以要多舉實例,多加比較,多方引導,才能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採用了創設情境、動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即把畫一畫、折一折、說一說、講一講、做一做的權利和時間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學流程:

爲讓學生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節課我設計了1、創設情境,認識 “1”2、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3、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4、藉助分數,歸納分數單位5、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6、學生談收穫六大環節進行,循序漸進、步步深入,來達到預設的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認識 “1”

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數量可以用1來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個物體,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體,也就是說任何物體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無所不包,我們就在1上加個引號,由此引出“1”

第二個環節:類比推理,揭示單位“1”。

通過3個蘋果作爲“1”,類比推出6個蘋果,12個蘋果,18個蘋果中含有多少個“1”,有幾個1就是幾,3個蘋果所看作的“1”,其實就成了一個計量的單位,從而引入單位“1”。

第三個環節:溝通單位“1”,歸納分數的意義

通過1個月餅這個單位“1”那麼,下面5個月餅、1個月餅、不完整月餅,又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再通過1個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感知分數和整數與單位“1”的聯繫,再通過不完整的月餅、長方形、1米這樣的長度單位、8個圓片觀察、對比,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藉助分數意義,歸納分數單位

通過分數(、、)的再認識,你能利用手中的圖案,塗一塗,你最想表示的一個分數。引導中還有多少個,中還有多少個,從而歸納出分數單位。

第五個環節:應用昇華,深化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鞏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設計了:

1、現實生活中,分數的確很多。同學們之所以看到的不多,還是因爲我們關注的視野還不夠開闊。我們可以藉助網絡、報刊了解更豐富的世界時,你會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真的離不開分數網絡中分數。

2、自我檢測。(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的紅色部分)

3、給出分數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體有多少朵。

以上練習的安排,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認知情況;也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激發了學生更加了解分數的意義的慾望。。

第六個環節:總結昇華 應用分數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穫,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小結: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什麼數?你能說說嗎?

2、能不能談一談分數在你身邊的應用呢?

四、說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內容,我分了兩版進行板書,既突出了重點,也強化了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篇二:分數的意義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於分數的意義,學生在四年級時,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要通過教學使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根據出分數的意義,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這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是解答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重要基礎。

2、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教學和操作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單位“1”的含義,初步掌握分數的概念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根據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和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3、教學重點: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理解

4、教學難點: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5、教學準備:每小組一張圓形紙片,一條一分米長的線段,6個正方體,8個蘋果圖

二、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分數的意義”一課,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特點,爲能使學生較好地理解掌握這一內容,採用啓發式教學。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演示,遵循概念教學的原則,啓發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解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2、學法

古人云:“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一漁,則終身受用無窮”。現代教學認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1) 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從具體直觀到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爲了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分數意義概念,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導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導入,由舊引新

首先,通過激趣談話問學生:把蛋糕分給4個學生,怎樣分大家才滿意?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很快回答是14,然後出示一個不平均分的蛋糕圖,問:這樣的一份能用14表示嗎?兩幅圖進行比較,得出:分數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

(二)探究新知,建構概念分4個環節來探究

1、獨立動手做分數

如果用圖表示14 ,100個人會有100種表示方法,老師爲你們每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們能分別表示出它的14 嗎?

本環節充分利用“分數初步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通過對具體、形象的實物圖片的觀察,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

2、動手操作,感知意義

學生分五人一組,每組有一套學具,然後讓學生選一種材料自己動手創造分數,並提出學習要求。學生操作,彙報交流展示學生把不同物體看做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

本環節在大量感性認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眼、口、腦、手等多種感官參與認識活動。

3、觀察比較、抽象單位“1”

思考:你們能給平均分的對象分分類嗎?

引導生歸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中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叫做單位“1”。

討論:單位“1”爲什麼要加引號?它同自然數1的意義一樣嗎?

你能舉例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單位“1”。

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比較異同,全班交流,全面具體地感知單位“1”,這是理解分數意義的關鍵。

4、抽象概括、歸納分數的意義

(1) 學生嘗試自己歸納分數的意義。

(2) 理解“若干”一詞的意義。

(3) 結合學生髮言,板書分數的意義。

本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數的意義。

三、分層練習,鞏固深化。

爲鞏固所學新知識,設計了基礎練習和拓展練習,貫穿“講練結合,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通過鞏固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引導反思,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總之本課教學設計,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特點進行教學,旨在使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建立明確分數意義概念。教學重點放在把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上,讓學生通過大量實例感知分數意義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學生對分數意義有較深刻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