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教招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書P60--62《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主幹,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分數"的知識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一張白紙。是他們在四年級學習中已藉助操作、直觀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了分數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法、以及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節課的學習是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儘管教材在知識呈現上顯得比較簡單,但是使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爲知識點較多,一共有五個。分別是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以及分數單位和單位"1" 的含義等。而理解分數的意義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重點。這節課教學難點是單位"1"的理解。學好這節課是後面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基本性質以及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提,對以後學習有關分數知識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經歷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知道分數單位、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

2.在分析、比較、辨析活動中,拓展思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於學生對分數意義的學習雖然不是從零開始,但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的思維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直觀形象思維的支撐,對概念的理解還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朦朧到明晰的過程,所以這一過程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識物化在演示、操作過程中,使具體形象向抽象轉化,建立分數的概念。基於以上教學理念,這節課我主要採用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發現中交流,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得到發展。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

2.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讓學生在練習鞏固、內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具體安排有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憶舊引新。

師:關於分數,你們已知道了哪些知識?"在喚醒學生已有知識的同時,學生可能會談到分數的讀寫法、分數的產生、分數的各部分名稱、簡單分數的含義等(如1/2 1/4),這時教師作適當的小結。

(二)提供材料,學習新知。

1.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實物感知)

根據學生在前面提到的一個分數作例子(如:1/4)讓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師:你能否用學具袋中的學具(學具袋中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多根小棒、多個正方體)來表示1/4?

(1)小組合作分一分或擺一擺

(2)大組彙報(邊說邊展示作品)

(3)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的表示過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4)歸納說明單位"1"的含義。

(5)列舉單位"1".

2.利用圖像,加深感知。(利用圖像感知)

(1)出示圖例(略)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其中兩個不能用分數表示)。

(2)說一說它們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意思?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圍繞以下幾點說一說有什麼體會

A、一個物體、一些物體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

C、其中的一分或幾分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3.創造分數,加深理解。

用畫圖的方法把12個小正方體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一個分數,並把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說給同桌聽。分數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體,總結意義。

(1)師:我們已學了那麼多的分數,那什麼叫分數?

(2)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3)最後接着問: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會是多少呢?(自學書本書p62)

(三)鞏固練習,強化意義。

數學練習是鞏固知識,培養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節課練習的安排主要體現本節課的基本內容、重難點。

1.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2.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3.從第一個紙盒裏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這盒的1/5,第一個紙盒裏有幾根小棒?

(四)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這節課我採用說一句話的形式來總結課堂。如: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你能用一個分數說一句話嗎?把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可以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 處有數學。學起來自然、真實、親切,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