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運打不倒的信念》說課稿範文

信念每個人都會有,但是它的成真與否卻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立了信念,或將它束之高閣,或讓它付之東流,只是徒有一種形式;而有的人,會爲了信念腳踏實地地付出,努力讓夢想實現;更有的人,不論經歷多少苦難,哪怕是遭受到常人看來根本不可能承受的厄運,也都能堅持不放棄,一心一意的始終鍥而不捨地追求。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就是第三種人。他留給我們的,不只有鴻篇鉅製的《國榷》,更有讓我們心靈都爲之震撼的人性光輝。

《厄運打不倒的信念》說課稿範文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就是專門敘述談遷是如何堅持他的信念,讓幼時的志向最終得以實現的一篇課文。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簡單地介紹了談遷的志向以及他爲寫成《國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體寫談遷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運後,重新奮鬥最終寫成《國榷》的事。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充分地體現出了談遷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爲下文揭示有關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個強有力的伏筆。最後一部分第4自然段,點明題旨,揭示信念的力量。文章意在通過一個真實的事例向學生傳遞:信念能夠讓我們永遠心懷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們成功。這篇課文雖然語言比較平實,但是語言背後人物的精神卻熠熠生輝,指引着我們的人生方向。最後一句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厄運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是全文最需要學生咀嚼體味的一句話。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通過運用數據來表現人物對信念的執着,是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博覽羣書,翔實可信,鴻篇鉅製,家徒四壁,化爲烏有,奮筆疾書等詞語的意思,有選擇地積累。

讀通,讀順課文,能有條理地複述談遷寫成《國榷》的曲折經過。

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能結合談遷寫《國榷》的史實以及其他相關事例理解,並能背誦。

學習運用數據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複述,品讀談遷寫《國榷》的過程,體會談遷之所以能完成《國榷》這部歷史鉅著,正是因爲他有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理解文章的最後一段話。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習生字詞,讀通,讀順課文,能有條理地複述談遷寫成《國榷》的曲折經過。

1,讀題切入,營造閱讀期待。

請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或聯繫生活經驗說說對厄運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厄運,才能真正感受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的堅定。)

2,讀一讀題目,說說爲什麼這麼讀

(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語氣,引導他們進入硬朗的感悟頑強的信念的氛圍。)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麼話想說

(不論是就課文內容提問,還是對擁有這種信念的人物進行猜想,都能激發出學生學習課文的原始激情。)

整體感知,把握文章脈絡

讓我們一起帶着這樣的疑問和感受,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

誰能準確地讀出這些詞語 刻苦好學,博覽羣書,翔實可信,奮鬥,鴻篇鉅製,意想不到,家徒四壁,下落不明,化爲烏有,體弱多病,茶飯不思,夜難安寢,掙脫,決心,四處尋訪,廣泛蒐集,一襲破衫,奮筆疾書,誕生,名垂青史。

(出示的這些詞語,能體現談遷寫成《國榷》的全過程,爲後面的複述作鋪墊。)

再讀課文,試着用上這些詞語,連起來說幾句話。

(語文教學要引領學生憑藉語言,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談遷寫成《國榷》的過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你能把這個過程比較詳細的說出來嗎 引導學生複述課文。

(1)說說第1,2,3自然段分別寫的是什麼。(2)抓住主要內容練習複述。

(複述是語文學習中一項比較難的能力,既不能脫離文本,又不等同於背誦,它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安排這一個訓練,一方面是促進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另一方面也是鍛鍊和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讀了,說了談遷寫《國榷》的這個故事,你有什麼話想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它應該是也必定是有個體差異的,聆聽學生整體讀文章的感受,除了能刺激他們對文本內容作積極的思考,也能讓老師知曉學生初步讀文的情況,有助於老師對後續的教學設計作調整,讓後續的教學安排更具針對性,有效性。)

作業設計:

思考最後一個自然段與前面內容的聯繫。

蒐集和談遷寫《國榷》類似的事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聯繫上下文理解博覽羣書,翔實可信,鴻篇鉅製,家徒四壁,化爲烏有,奮筆疾書等詞語的意思;體會談遷之所以能完成《國榷》這部歷史鉅著,正是因爲他有着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理解最後一段話並能背誦;學習運用數據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方法。

朗讀導入,創設感悟氛圍

請學生簡單地說說談遷是怎樣寫成《國榷》的。你覺得作者是懷着怎樣的心情記錄下這一段歷史事實的

試着體會作者的心情,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女生讀,第2,3自然段男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全體一起讀。(在齊讀中互相感染朗讀的情緒,在分讀中感受課文的結構。)

(語文是一門感性的藝術,當它被一定的感情色彩包裹,其文字便能恰如其分的對讀者發揮感染並且滲透的作用。)

潛心會文,品讀詞句意味

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默讀課文的第1,2,3三個自然段,反覆地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你感動或者令你爲之一震,隨手劃下來,對此,你一定會心潮澎湃,有自己獨到的感慨。不妨把它們寫下來,然後大家一起交流。

(教學中,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首先意味着要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歸還學生閱讀的主動權利,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

交流過程中,結合理解詞語,同時切合時機地引導學生關注這樣幾個方面:

談遷第一次完成《國榷》就很辛苦。其間,將經過20多年的奮鬥,6次修改,談遷終於在50多歲時完成了一部500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與經過奮鬥,修改,談遷終於完成了明朝編年史——《國榷》。一句進行比較,引導學生關注數據在文字表達中的效果。

談遷遭遇到的厄運是什麼 爲什麼這對他來說是厄運

面對厄運,談遷是怎麼做的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閱讀教學要以學生自主閱讀爲主,但同時, 不能忽略老師的引領功能。對於談遷編寫《國榷》的經過,學生必然能找到體現談遷如何努力,如何堅持的詞句,進而談感受。但是不是能與中心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建立起密切,顯然的的聯繫,可能就不得而知,不能保證了。所以,在學生的自讀感悟中,穿插老師的點撥與適當的歸納,力求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性,有序性。其實,第2自然段就是專門刻畫的厄運,第3自然段則是具體闡述的打不倒。)

小結:談遷之所以能最終完成《國榷》的編寫,獲得成功,靠的是什麼

綜合提升,豐富閱讀體驗

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一帆風順的。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事例,向同學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如貝多芬,海倫·凱勒,凡高,司馬遷的事例。)

面對厄運,他們取得成功的共同點是什麼 他們都有着怎樣的信念

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結合進行朗讀。

(最後一句話是課文理解的難點,倘若沒有事例的說明,學生是很難理解透徹的。教材選了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讓學生有例可依,有例可想。然而,光有課文中這一個例子,學生對這個道理的理解還是不可能實現深入。因此,我安排學生在第一課時後就試着蒐集相關事例並在此時一同整合,旨在爲理解最後一句話提供相對豐富的感性材料。)

說說這一段話在全文中的作用。

激情:信念是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信念是一種頑強的品質。讓我們向談遷學習,向貝多芬學習,向海倫·凱勒學習……向更多的有着打不垮的信念的人學習,讓我們用堅定的信念去打開自己成功的門,永遠心懷希望,爲自己的目標努力。

作業設計:

背誦,摘錄最後一個自然段。

活動:《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故事會。

板書設計:

厄運打不垮的信念 成

談遷————————————————《國榷》

希望 功

(改進:要抓住教學的重點部分,有特色的地方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情況進行預想。)